导读:本文包含了按劳分配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按劳分配思想,历史,逻辑,社会主义原则
按劳分配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丁增锋[1](2016)在《论按劳分配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依据与理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其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去找寻,从逻辑角度加以分析,才能对按劳分配思想的理论价值做出全面的认识。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思想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逻辑归属,社会主义理想是按劳分配思想的逻辑目标。(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史文婧[2](2016)在《论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基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突出,与城市居民差距悬殊,严重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视角,即发达的生产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劳动者天然禀赋的不同导致工作能力的不同,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平等的就业权等思想,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民收入分配现状的主要着力点,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12期)
刘冠军[3](2015)在《当代中国劳资关系发展范式的理论探索——《“新按劳分配”论》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按劳分配"论——一种基于劳动力资本化理论的劳动报酬递增学说》是任洲鸿博士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中国劳资关系问题的重要成果,是其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着作。着作在理论上探索当代中国复杂的劳资关系或劳动关系,在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林子宏[4](2015)在《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分配问题,直接影响到各个经济主体获得的回报,关系到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能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对马克思按劳分配及其当代价值理论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5年44期)
李星[5](2015)在《浅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经历了彻底否认、初步形成、逐渐成熟和最终确立等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则标志着按劳分配理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按劳分配理论,为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5年16期)
石金叶[6](2015)在《邓小平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5年10期)
高怡钧[7](2015)在《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却日益悬殊,分配不公现象存在,基尼系数近十年来一直在0.4以上。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必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学者开始对当前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提出了各种质疑,否定按劳分配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如此,有必要梳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分析和总结我们在实践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本文共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关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概述。为了理清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那就必须明确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具体内容。本文首先回顾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创立的背景和创立过程,进而分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前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创立的意义。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探索。本文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分界点,将这一时期的按劳分配制度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之后,总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贡献。第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实践。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为节点,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前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到当前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并总结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第四,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几点启示。根据以上对历史进程的梳理,得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5-05-01)
高怡钧,王立杰[8](2015)在《浅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也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借鉴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经过一个漫长过程,经历了理论的萌芽时期、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理论的全面确立时期。(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何绍铭[9](2015)在《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其特殊性,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没有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同时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刊》期刊2015年01期)
李超[10](2014)在《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兼评劳动报酬GDP占比持续下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文献,“按劳分配”的内涵又可以得到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非市场性”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劳动者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践“按劳分配”具有复杂性。30年来,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系统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差距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本文的模型发现:在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指引下,应最大化“按劳分配”,同时最小化“按资分配”。(本文来源于《《资本论》研究》期刊2014年00期)
按劳分配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突出,与城市居民差距悬殊,严重影响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视角,即发达的生产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劳动者天然禀赋的不同导致工作能力的不同,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平等的就业权等思想,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民收入分配现状的主要着力点,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按劳分配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丁增锋.论按劳分配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依据与理论价值[J].宜春学院学报.2016
[2].史文婧.论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现状——基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6
[3].刘冠军.当代中国劳资关系发展范式的理论探索——《“新按劳分配”论》评介[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
[4].林子宏.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当代价值理论研究[J].商.2015
[5].李星.浅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5
[6].石金叶.邓小平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哥达纲领批判》[J].改革与开放.2015
[7].高怡钧.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5
[8].高怡钧,王立杰.浅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9].何绍铭.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
[10].李超.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兼评劳动报酬GDP占比持续下降[J].《资本论》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