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文化观论文-李丽梅

运动文化观论文-李丽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泽东,五四运动,早期文化观

运动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梅[1](2019)在《五四运动与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世界的文化大潮已经在中国显示出磅礴之势,呼啸而来的新思潮转动着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之门。青年毛泽东面对这滚滚而来的思想文化浪潮,敏锐地抓住时代的脉搏,竭力奔向它,拥抱它,接受了这场浩浩荡荡文化新思潮的洗礼。毛泽东在这股热浪里升华了自己,同时他早期的文化观由此而形成并得到发展。(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9年09期)

潘鑫星[2](2018)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新旧交织,变化前所未有。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腐朽没落旧中国的激进知识分子,陈独秀对文化具有独特的论证逻辑。他始终将挽救中国的国民性作为探索目标。在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分析与批判中选择追随西方的文化探索路径。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对其文化观进行评议,不仅仅是尊重历史尊重原着的要求,更是对其文化观进行当代审视的必要前提。本文以陈独秀早期文化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陈独秀的文化观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述陈独秀文化观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系统论述陈独秀文化观产生的背景。在国内外以及个人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陈独秀选择废传统,立西学。第叁章从陈独秀对文化合理性分析与批判两方面具体阐述其文化观的内涵。第四章主要论述一战中资本主义民主的弊端暴露之后,他的文化观发生转变,逐步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第五章力图对陈独秀的文化观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及其当代价值的审视。今天想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就应当充分吸收陈独秀文化观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处理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攸欣[3](2018)在《新的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生存战略及其评价——新文化观观照下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基因同异创化论新文化观观照新文化运动,认为这一运动是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的生存战略选择,并不只是新文化激进派的观念运动。这场运动既有得也有失,是整个民族作为基因群体在新的世界历史语境中的生存适应能力的表现。正视这样一种适应能力的根源与局限,进行深入的反思,冷静理性地探索一个世纪以后变化更剧烈的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民族生存新战略,并提出新战略的基本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潘鑫星[4](2017)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观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西方文化开始逐步传入中国。一批批近代仁人志士开始对中国出路进行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逐次探索过程。20世纪初,在辛亥革命的成功大大推进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的背景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其认为孔子儒学文化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应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华传统文化。这种尖锐文化观对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7年32期)

魏晓东[5](2014)在《五四运动前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前,由于认为文化的启蒙力量是中国强大的关键所在,陈独秀全身心地研究中西文化。其主要观点是:"民主"与"科学"是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我们应该学习,尼采主张的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观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应该批判;作为孔教之根本的叁纲之说与民主政体不可两立,是中国专制制度产生的根源,必须批判;儒学之"忠""孝""悌"等伦理道德,若出自人们主观的自动行为,很有社会价值,值得提倡。这一时期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给后人的启迪是:对中西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文化具有世界性,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造。(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黄育南[6](2014)在《树立大体育文化观 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黄育南)3月28日,从2014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价值,树立大体育文化观,大力倡导和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把体育工作打造为提升我市形象的平台和窗口。 会议要(本文来源于《驻马店日报》期刊2014-04-01)

朱培松[7](2013)在《五四运动以来毛泽东文化观辑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路径,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探讨,并最终形成了作为科学真理的毛泽东文化思想。毛泽东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深化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日渐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3年33期)

于海君[8](2013)在《试论洋务运动时期郭嵩焘的中西文化观与和平外交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郭嵩焘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实地考察西方文化和理性处理国际事务的外交家。他秉持超越传统的爱国经世和思想开放的价值观,形成了理性的中西文化观和务实的和平外交策。他的思想和主张对近代中国人走出"天朝"迷梦,面向世界近代化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和启蒙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张冠夫[9](2013)在《论新文化运动语境中梁启超“新文化”观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早年接受源自西方、并经日本改造的"文明"论话语体系时期,已体现出他修正"文明"论中欧洲中心主义的自觉。1920年前后,梁启超在克服早年的"文明"论话语的同时,形成了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明显有别的"新文化"建设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刘璐[10](2011)在《陈独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却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手,以《新青年》为开端,高举民主与科学之大旗进行思想革命,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国民,反对封建思想,引领国民关注人的尊严、存在的价值和理解人性。在异域新文化与本土旧文化的相互撞击和冲突之下,陈独秀形成了极其强烈的文化革新意识,他人生的全部之心血都用在致力于如何去除中国文化之旧和获取西洋文化之新,通过批判旧文化,引进新文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围绕陈独秀的文化思想立论,以文化革命作为论述核心,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概述陈独秀文化观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章系统论述陈独秀对国民各种劣根性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抨击,深刻认识陈独秀对中国旧文化体制的理解深度;第叁章具体阐述陈独秀寻求文化改革的具体措施与手段,分别通过伦理革命、文学革命和教育革命叁种方式,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但陈独秀的文化思想不仅有破,更有立,破立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融合了文化批判和文化重建的思想体系。(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1-05-01)

运动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新旧交织,变化前所未有。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腐朽没落旧中国的激进知识分子,陈独秀对文化具有独特的论证逻辑。他始终将挽救中国的国民性作为探索目标。在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分析与批判中选择追随西方的文化探索路径。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上对其文化观进行评议,不仅仅是尊重历史尊重原着的要求,更是对其文化观进行当代审视的必要前提。本文以陈独秀早期文化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陈独秀的文化观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述陈独秀文化观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第二章系统论述陈独秀文化观产生的背景。在国内外以及个人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陈独秀选择废传统,立西学。第叁章从陈独秀对文化合理性分析与批判两方面具体阐述其文化观的内涵。第四章主要论述一战中资本主义民主的弊端暴露之后,他的文化观发生转变,逐步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第五章力图对陈独秀的文化观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及其当代价值的审视。今天想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就应当充分吸收陈独秀文化观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处理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梅.五四运动与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形成[J].林区教学.2019

[2].潘鑫星.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研究[D].燕山大学.2018

[3].王攸欣.新的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生存战略及其评价——新文化观观照下的新文化运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潘鑫星.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观研究综述[J].才智.2017

[5].魏晓东.五四运动前陈独秀的中西文化观[J].中共党史研究.2014

[6].黄育南.树立大体育文化观普及全民健身运动[N].驻马店日报.2014

[7].朱培松.五四运动以来毛泽东文化观辑考[J].人民论坛.2013

[8].于海君.试论洋务运动时期郭嵩焘的中西文化观与和平外交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张冠夫.论新文化运动语境中梁启超“新文化”观的形成[J].中国文化研究.2013

[10].刘璐.陈独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观研究[D].苏州大学.2011

标签:;  ;  ;  

运动文化观论文-李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