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生终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丁·,伊登》,人格结构理论,人生意义
人生终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程忠若[1](2019)在《人生意义的终极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于1909年所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巨着,它对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马丁·伊登》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水手马丁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露丝小姐,为追求爱情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事业,经历过诸多磨难之后看清世俗,最后选择跳海作为生命的终结的故事。本篇论文应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探讨了马丁和露丝在本能的驱使下如何充分释放本我,其次讨论了主人公马丁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挣扎求生,最后讨论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选择。本篇论文以对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的介绍为论文的开端,对其国内外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研究为理论框架,从本我、自我和超我叁个方面深度探讨了马丁人生走向绝境的成因。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由叁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密切配合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能够使人卓有成效地开展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并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和目标。一旦叁者之间相互冲突,那么必将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甚至危害人的生存和发展,马丁在书中便是如此。他在追寻欲望和理想的过程中饱受现实的考验,从而导致美好幻想的破灭,对社会和人生的彻底失望。别无选择的他只能最终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马丁·伊登》,旨在探讨人的行为和欲望受到本能冲动的驱使,在现实和社会文明的考验下,如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一直渴望被爱的马丁在本能的驱使下,不断努力地追求着爱情和事业,经历重重的磨难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但这时的他早已迷失了自己,他选择以逃避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他的死并不是道德的行为,他的悲剧了告诉我们,在追求欲望和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遭到现实、社会以及种种困难的考验,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本我、自我和超我叁者之间的关系,处理自身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并且能够在人生意义的问题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叶朗,顾春芳[2](2015)在《人生终极意义的神圣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世英先生在《境界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美感的神圣性"这个美学观点。他说:"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的境界,还缺乏基督教那种令人敬畏的宗教情感,我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从西方的基督教里吸取一点宗教情怀,对传统的万物一体做出新的诠释,把它当作我们民族的‘上帝’而生死以之地加以崇拜,这个‘上帝’不在超验的彼(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刘丽,崔静华[3](2015)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摘苹果之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摘苹果之后》中,农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苹果大丰收,却没有欣喜之情,只有无尽的疲惫和困乏。当冬天来临,土拨鼠已经返回洞穴开始冬眠了,农民知道的自己睡眠不会像土拨鼠那样舒适,因为那些苹果搅扰了他的梦。事实上,摘苹果象征着人类对名利和知识的过度追求,万贯家财、功成名就、满腹经纶的欲望主宰了芸芸众生的命运,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异化。因此大家需要克制过多的欲望,知足常乐,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马林贤[4](2012)在《《刀锋》: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文中研究指出《刀锋》是毛姆流寓美国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写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探寻人生意义的故事,反映1919年到30年代中期的社会现实,作品揭示追求精神信仰与实利主义之间的尖锐冲突。一一战后,美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人人都在奋力拼搏,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大业、赚大钱。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中,人们不遗余力地积聚财富,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性中固有的善良,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为自己赢得好名(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2年10期)
噶玛龙多仁波切活佛[5](2009)在《与上师饮茶:人生的终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一篇,我们说了身心健康的问题。这一篇,我们来说说道德教育。暮春叁月,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正是踏青的好时节。遥想当年,一代圣人孔子最喜欢在此春光明媚的季节,携学生出游四方。圣人之道德,就在边走边看中,潜入人心。(本文来源于《沪港经济》期刊2009年05期)
张燕秋[6](2007)在《对人生终极意义地追寻——解读余华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的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的真正价值并非文本形式及语言方面的实验和革新,而是掩藏于形式之下的对人生命和生存状态的思考。余华认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学术版)》期刊2007年07期)
[7](2006)在《冯唐:没有写作,人生就失去终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唐本来身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Emory大学MBA。着名管理咨询公司高层。超级身份:近来炙手可热的新锐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散文集《猪和蝴蝶》。获得人民文学界奖,闲时还玩玩玉。某着名咨询公司里,有位姓张的年轻人,说他年轻,其实也过叁十五了,身材清简,神态羞涩。做得高职,办事利落,话不多,亦不少,刚好合适,如果女下属还稍微有一点审美观的话,还会觉得这位上司个儿挺高样子挺帅。网上,他有另外一个名字,冯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取自其彩头,命好长寿。(本文来源于《潇洒》期刊2006年08期)
王兵[8](2002)在《人生终极意义的永恒追求——以《野草》为参照看《伤逝》的象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意在说明《伤逝》是一篇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高度融合的艺术作品。现实主义为作品提供了环境、人物性格和细节的真实性 ,象征主义拓展强化了作品的意象、审美境界和形上意义。《伤逝》中的“家”和“夜”象征着人类的生存困境 ;“爱”象征着人类精神追求中世俗的牵绊和情感的重负 ;“花与动物”、“谈天、读书、散步”与“家务”象征了脱俗与世俗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子君”象征了一种虚无的存在 ,“涓生”象征着不可征服的生命 ;“走”是他的原型 ,是他反抗死亡与空虚 ,获得生命永恒意义与价值的方式。鲁迅围绕“立人”思想 ,在《伤逝》中表现了民族精神的再造意图。涓生这类意象的出现 ,表明鲁迅的创作由病态人格的揭露跨向了理想人格的塑造的新阶段。(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程陵[9](2001)在《对人生终极理想的独特表述——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到灯塔去》的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家庭、并以博大的爱无私地关怀着别人的女性。作者伍尔夫从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出发 ,通过拉姆齐夫人的形象表述了两方面的思想 :( 1 )人生的终极理想应该是获得宁静和谐的心境 ,无私地帮助他人 ,使人们彼此理解、互相关怀、友好相处 ,而不是获得名利、地位。 ( 2 )女性可以从自身的特质出发 ,对人类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人生终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世英先生在《境界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美感的神圣性"这个美学观点。他说:"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的境界,还缺乏基督教那种令人敬畏的宗教情感,我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从西方的基督教里吸取一点宗教情怀,对传统的万物一体做出新的诠释,把它当作我们民族的‘上帝’而生死以之地加以崇拜,这个‘上帝’不在超验的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生终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1].程忠若.人生意义的终极选择[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叶朗,顾春芳.人生终极意义的神圣体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刘丽,崔静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摘苹果之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
[4].马林贤.《刀锋》: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J].长城.2012
[5].噶玛龙多仁波切活佛.与上师饮茶:人生的终极意义[J].沪港经济.2009
[6].张燕秋.对人生终极意义地追寻——解读余华小说[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
[7]..冯唐:没有写作,人生就失去终极意义[J].潇洒.2006
[8].王兵.人生终极意义的永恒追求——以《野草》为参照看《伤逝》的象征意义[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
[9].程陵.对人生终极理想的独特表述——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及其意义[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