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总费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来源法,中医总费用,测算方法,卫生总费用
中医总费用论文文献综述
逄炯倩[1](2009)在《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测算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卫生总费用(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NHE)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领域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开展卫生服务所筹集或支出的卫生资源的货币表现。通过卫生总费用的研究可以为卫生筹资、卫生经济政策制定、卫生资源的配置、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和卫生经济的综合评价提供完善的数据。中医总费用的测算能够为中医政策的制定调整、中医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但由于测算方法及统计数据的不完善,中医总费用的研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中医总费用核算方法研究和结果分析应用存在很多空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为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测算提供方法学基础。本文以卫生总费用来源法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分析中医资金流动的实际情况,从资金筹资角度,构建了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测算的指标体系,分别探讨了政府中医支出、社会中医支出、居民个人现金中医支出中具体指标的测算思路和可采用的方法,并根据相应方法制作了数据收集表和调查问卷。同时,探讨了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测算结果的分析评价在中医事业宏观经济学评价和政策分析中的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结果为:中医总费用指标体系(包含测算指标、分析评价指标)和指标解释,各指标可以采用的测算方法,数据收集表、调查问卷。其中,指标体系是研究基础,测算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数据收集表和调查问卷是下一步测算的工具,分析评价指标是本研究结果的最终实际意义。测算方法研究中,不同的指标数据取得的方法不同,对于不能直接取得中医数据而需要拆分的项目,需要采用一定的估算获得原指标中包含的中医费用。本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方法有:人力资源法、服务量比例法、服务相对值法、机构收入拆分法、抽样调查法等。(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6-01)
胡智超[2](2009)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原心衰临床路径进行初步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造成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增加的变量。通过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删除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为今后对临床路径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打下扎实的统计学基础。研究方法拟对我院心脏科于(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收治的因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加重入院并于住院期间严格试行心衰临床路径的患者的住院诊疗资料进行检索,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对原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重点分析各种相关变量对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的影响,找出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并据此为临床路径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将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予以剔除。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原心衰临床路径住院日变异系数为61.95%,住院总费用变异系数为59.57%。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原心衰临床路径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大,数据一致性差。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导致原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大的变量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不同的心衰原发病病因、患者病情轻重差异、住院期间所行的检验、检查以及是否合并除心衰原发病及并发症外其它系统疾病。最终通过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将本次统计发现的造成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变异大的变量剔除并重整资料后,再次收集病例共100例,其平均住院日为13.67天,标准差5.02天,住院日中位数12.89天,四分位间距4.00天;住院日呈正偏态分布。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0237.58元,标准差为4682.25元,中位数为9257.55元,住院总费用呈正偏态分布。如此则有效提高了路径数据的一致性,满足了进行临床路径直接分析的首要条件。结论通过对现有心衰临床路径的回顾性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心衰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尤其表现在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大,未能满足直接行临床路径分析的基本条件。深入研究表明导致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大的主要原因为:心衰原发病病因、患者病情轻重、住院期间所行的检验、检查以及是否合并除心衰原发病及并发症外其它系统疾病。最终通过将统计结果显示的造成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变异性增加的变量剔除后,有效提高了临床路径数据的一致性,令其满足了进行临床路径直接分析的首要条件。(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李怡[3](2007)在《2002-2005年中医总费用测算及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总费用的测算能够为中医政策及中医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但由于测算方法及统计数据的不完善,对中医总费用研究仅有《中医总费用分配流向测算方法初探》,且只测算了2002年和2003年的中医总费用。本研究借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分配流向测算方法,对2002~2005年中国中医总费用进行测算并改进了有关测算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中医总费用研究所借鉴。有关测算结果和分析也可为相关政策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医疗卫生费用、公共卫生费用和卫生发展费用叁个方面对中医总费用进行了估算。测算方法与《初探》基本一致。对《初探》中未测算的县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收入进行了测算方法探讨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至2005年的中医总费用分别是818.18亿元、902.00亿元、988.07亿元、1088.44亿元,2005年比2002年增长了270.26亿元。四年全国中医总费用的平均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为5.19%,而卫生总费用为9.49%,GDP为10.11%,落后于卫生总费用及GDP的增长幅度。从地区看,东部11省所占中医总费用的比例为62.71%(2002年)、62.05%(2003年)、61.17%(2004年)、60.95%(2005年),平均水平为61.65%,中部8省所占中医总费用的比例其次,四年分别为20.03%、19.83%、19.91%、20.34%,平均水平为20.04%;西部12省所占中医总费用的比重最低,四年分别为17.26%、18.11%、18.92%、18.71%,平均水平为16.82%。显示出中医总费用分布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对2002~2005年各类地区的中医总费用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经济发达11省中医总费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职工工资总额、门急诊人次、GDP和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影响中西部地区普通12省中医总费用的最重要因素是实际占用总床日和门急诊人次;影响中西部地区中医总费用较多的4省中医总费用的最重要因素是年份、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和职工工资总额;影响中医总费用很少的4省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实际占用总床日、门急诊人次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通过对2005年的中医总费用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全国31个省分为叁大类,其中第叁类又可以再分为较为明显的两类。说明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医总费用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反映了中医在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比中西部地区要好。按照卫生总费用研究的惯例,将测算的公式附于文后,使其他的研究者能够对此方法进行验证及修改。从目前来看,采用分配流向法进行中医总费用的测算以及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本研究为中医总费用的再次测算,对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是初步探索,仅作为今后研究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6-01)
中医总费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原心衰临床路径进行初步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造成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增加的变量。通过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删除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为今后对临床路径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打下扎实的统计学基础。研究方法拟对我院心脏科于(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收治的因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加重入院并于住院期间严格试行心衰临床路径的患者的住院诊疗资料进行检索,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对原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重点分析各种相关变量对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的影响,找出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并据此为临床路径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将其中造成数据变异增加的变量予以剔除。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原心衰临床路径住院日变异系数为61.95%,住院总费用变异系数为59.57%。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原心衰临床路径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大,数据一致性差。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导致原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大的变量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不同的心衰原发病病因、患者病情轻重差异、住院期间所行的检验、检查以及是否合并除心衰原发病及并发症外其它系统疾病。最终通过制定新的纳入标准及退出标准将本次统计发现的造成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变异大的变量剔除并重整资料后,再次收集病例共100例,其平均住院日为13.67天,标准差5.02天,住院日中位数12.89天,四分位间距4.00天;住院日呈正偏态分布。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0237.58元,标准差为4682.25元,中位数为9257.55元,住院总费用呈正偏态分布。如此则有效提高了路径数据的一致性,满足了进行临床路径直接分析的首要条件。结论通过对现有心衰临床路径的回顾性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心衰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尤其表现在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大,未能满足直接行临床路径分析的基本条件。深入研究表明导致心衰临床路径数据变异性大的主要原因为:心衰原发病病因、患者病情轻重、住院期间所行的检验、检查以及是否合并除心衰原发病及并发症外其它系统疾病。最终通过将统计结果显示的造成临床路径数据一致性差、变异性增加的变量剔除后,有效提高了临床路径数据的一致性,令其满足了进行临床路径直接分析的首要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总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1].逄炯倩.中医总费用来源法测算方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胡智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变异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3].李怡.2002-2005年中医总费用测算及结果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