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配施论文-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

钾配施论文-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

导读:本文包含了钾配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杭菊,氮肥,钾肥,产量

钾配施论文文献综述

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1](2019)在《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和元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并确定适宜杭菊生长的最佳氮、钾肥施用量。【方法】测定各不同花期的鲜花花朵数、鲜花产量和折干率;采用相应的理化方法测定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结果】氮和钾肥配合施用显着影响杭菊的花朵数、鲜花产量和各花期的折干率。氮、钾肥均能促进杭菊花芽分化,并提高植株的花朵数和药材产量。植株鲜花折干率同施氮量呈负相关,同施钾量呈正相关。氮、钾两种肥料之间相比,氮肥施用量对杭菊各期花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影响更大,而钾肥对杭菊各期花的折干率影响更大;氮、钾两种肥料对杭菊植株花朵数、鲜花产量、鲜花折干率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交互作用。【结论】回归分析表明,杭菊生育期内,当N=5.00 g/株,K=5.64~6.00 g/株时,鲜花花朵数、鲜花产量以及鲜花折干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8.94朵/株,88.80 g/株;氮、钾两种肥料间施用比例以N/K=0.83~0.89时,植株生育期的花朵数、鲜花产量和折干率最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全全,赵欢,张萌,周开芳,左明玉[2](2019)在《黄壤甘蓝—烤烟模式下氮钾利用对氮钾配施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周年内氮钾的分配,明确适合贵州黄壤甘蓝—烤烟模式的氮钾配施模式,为烤烟和甘蓝节肥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氮钾不同配施大田试验,以甘蓝和烤烟为试验材料,在一个种植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置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处理(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T2处理(甘蓝季低氮中钾、烤烟季高氮中钾)、T3处理(甘蓝季中氮低钾、烤烟季中氮高钾)和T4处理(甘蓝季中氮高钾、烤烟季中氮低钾),研究不同氮钾配施对甘蓝和烤烟产量、养分吸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甘蓝产量最高,达73 290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烤烟产量最高,为1 605 kg/hm~2,显着高于T1和T4处理。周年经济效益以T1处理最高,为106 847.0元/hm~2,高于其他处理3 091.0~5 409.0元/hm~2。甘蓝氮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大,达135.6 kg/hm~2,显着高于T2、T3、T4处理19.8、32.8、9.5 kg/hm~2,烤烟氮素吸收量以T3处理最大,为77.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7~8.6 kg/hm~2;甘蓝钾素吸收量以T4处理最大,达104.1 kg/hm~2,显着高于T1、T2、T3处理3.0、15.1、39.6 kg/hm~2,烤烟钾素吸收量以T3处理为最大,为101.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6.4~31.3 kg/hm~2,从周年轮作养分吸收看,T1处理氮素和钾素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7、184.6 kg/hm~2,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钾配施影响烤烟化学成分,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协调。与甘蓝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不同程度升高。综上所述,在黄壤区甘蓝—烤烟周年种植体系中,甘蓝季应重视氮肥施用,烤烟季应重视钾肥施用,综合周年效益和土壤养分来看,应选取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的养分分配方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林金虎[3](2019)在《氮钾配施对甘薯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肥(0、90、180 kg/hm~2)钾肥(0、150、300 kg/hm~2)对甘薯新品种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助于提高甘薯茎叶鲜重,氮钾配施能使T/R值较早地达到平衡。不同施肥处理间甘薯鲜产、干产和干物率都存在极显着差异。施肥有利于提高鲜薯、薯干的产量,氮钾配施的效果优于施用单一肥料。甘薯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施N 90 kg/hm~2、K_2O 150 kg/hm~2时,能取得最高的鲜薯产量(43.87 t/hm~2)和薯干产量(12.63 t/hm~2)。(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高嘉宁,张丹,吴毅,曹龙武,戴巡[4](2019)在《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产量及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黄花菜栽培种植时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量,给黄花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海螺沟本地黄花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分别以N 13.5 kg/667 m~2,P_2O_5 40 kg/667 m~2,K_2O 15 kg/667 m~2为常规施肥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单株黄花菜生长发育的协调,而且能够显着提高其鲜花中的大黄酸和大黄酚含量;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的增产效果明显,处理6(N_2P_2K_2)的产量最高,为1 727.73 kg/667 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457.90 kg/667 m~2,增产率达36.06%;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磷>钾,氮肥增产效果最显着,磷肥次之,钾肥最差。一元二次肥效方程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本实验设计的最适施肥量相似,可以用于黄花菜实际生产施肥指导。综合考虑,在海螺沟地区推荐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3.69 kg/667 m~2、31.53 kg/667 m~2和26.40 kg/667 m~2,获得的产量为1 678.98~1 763.31 kg/667 m~2。(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侯文峰[5](2019)在《氮钾配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有产量高、产量稳定性好等特点,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化肥的投入,水稻生产也不例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不仅事关农民自身的收益,也关系到环境的质量。培育氮高效水稻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合理轮作、肥料深施、养分配合施用等均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氮和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是水稻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量较大的两种营养元素。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具有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土壤风化程度较高,氮钾养分均较为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氮肥价格相对钾肥便宜,水稻生产中重施氮肥,轻施钾肥的现象较为普遍。研究氮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叁年田间试验和温室营养液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阐明了氮钾肥配合施用下的叶片生长发育机制、光合作用机制及碳氮代谢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产量提高了18.2%-21.6%;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水稻产量提高了9.7%-11.2%。钾肥的施用显着促进了水稻对氮的吸收与利用。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5.3%-27.1%、26.8%-45.2%和16.2%-26.9%。氮肥的施用显着促进了水稻对钾的吸收与利用。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的钾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贡献率分别提高了32.4%-42.2%、52.3%-110.1%和20.9%-75.8%。(2)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水稻拔节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镁含量分别提高了10.6%-11.1%、5.6%-14.3%和7.5%-10.1%,钾含量则降低了14.1%-24.8%。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镁含量分别降低了9.9%-10.9%、6.8%-7.2%和6.8%-7.2%,而钾含量则提高了11.9%-22.6%。施用氮肥后叶面积指数、叶片干物质量和总叶绿素积累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0.5%-71.5%、32.8%-72.5%和71.5%-79.9%,施用钾肥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5.7%-28.2%、15.4%-40.9%和13.7%-25.8%。(3)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降低了水稻拔节期叶片总光合限制值,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与不施氮钾肥处理相比,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后,叶片气孔导度限制、叶肉导度限制和生理生化限制分别下降了26.6%-79.9%、24.4%-54.1%和44.1%-75.2%。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羧化速率分别平均提高了32.2%、57.0%、25.1%、14.0%和14.9%。水稻总干物质量、叶片干物质量和叶面积分别平均提高了120.5%、178.5%和186.9%。适宜的氮钾比是维持叶片较高光合能力的重要前提,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氮钾比为1.42-1.51,叶片氮含量为2.93%-3.23%,钾含量为2.06%-2.14%。(4)施用氮肥在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叶片全氮含量和光合氮含量的同时,降低了光合氮的相对含量,使得更多的氮向储存氮分配,降低了叶片光合氮素利用率。施用钾肥降低了叶片全氮含量,但促进了储存氮向光合氮的转化,提高了叶片光合氮的含量和相对含量,进而提高了叶片光合氮素利用率。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后叶片光合氮的相对含量下降了5.6%-14.5%,而储存氮的相对含量则提高了8.7%-33.8%。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后叶片光合氮的相对含量提高了7.3%-17.7%,而储存氮的相对含量则下降了8.7%-24.2%。进一步分析表明,储存氮中的非蛋白氮组分是向光合氮转化的主要氮源。(5)氮钾肥配合施用显着影响了水稻的碳氮代谢。氮钾肥配合施用提高了孕穗期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生产,同时显着降低了植株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促进了源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的转运。氮肥和钾肥的施用使孕穗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平均下降了8.0%和14.7%,收获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51.8%和45.1%。与不施氮肥或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氮钾肥配合施用后叶片及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得到了显着提高,促进了氨基酸的合成。施用氮肥同时提高了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而施用钾肥则促进了氨基酸的代谢,显着降低了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孟凯,李星月,冀晓婷,韩亚琼,云岚[6](2019)在《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草原3号苜蓿进行大田施肥,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来探索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在7.20%~26.85%之间,增产最高的施肥处理是P_2K_1N_1;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苜蓿干草产量随着磷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随着钾肥和氮肥施入量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两因子互作效应中,氮磷、磷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氮钾互作对苜蓿干草产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P_2O_5 180.22kg/hm~2、K_2O 52.82kg/hm~2、N 41.84kg/hm~2,产量达11257.09kg/hm~2。磷、钾、氮以及饲草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8.2~182.33kg/hm~2、51.38~54.38kg/hm~2、40.8~42.9kg/hm~2、11247.36~11266.82kg/hm~2。(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芳芳[7](2019)在《氮钾配施对菊花幼苗抗蚜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姬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增加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氮钾肥不仅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也是目前农业上大量生产的化学肥料,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当都会使植物遭受较大的虫害压力。相关研究表明,科学的氮钾肥配施会对植食性昆虫的生命参数产生显着的影响,控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氮钾肥配施,对于改进菊花蚜虫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试验主要以杭白菊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氮钾配施水平处理下(N0K0、N1K1、N1K2、N1K3、N2K1、N2K2、N2K3、N3K1、N3K2、N3K3),对杭白菊幼苗期间进行蚜虫接种,并调查了接种后的蚜虫群体动态,同时比较了菊花在蚜虫侵害后的营养物质、渗透调节物、次生代谢物以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蚜虫调查结果显示:10个氮钾配施水平条件下植株接种蚜虫之后,对照(N0K0)条件下,蚜虫的繁殖倍率最高,N2K2繁殖倍率最低,依次是:CK>N3K3>N3K2>N1K3>N1K1>N1K2>N2K1>N3K1>N2K3>N2K2,可以看出N2K2水平条件下的处理更有利于控制蚜虫的数量,同时N2K2配施还可以缓解蚜虫侵害对植株生长的抑制。2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菊花叶片内可溶性糖、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植株接种蚜虫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由此可以说明氮钾配施条件下,蚜虫侵染植株时,通过降低植株内源可溶性糖和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植株抗蚜性。3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的次生代谢物质(类黄酮、总酚、木质素)的含量,其中CK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最低,N2K2含量最高,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内源的次生物质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由此可以说明,氮钾配施可以通过提高植株内源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提高植株的抗蚜性。4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影响植株内源的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脯氨酸含量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从而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提高植株抗蚜性,其中N2K2丙二醛含量最低,脯氨酸含量最高,变化幅度最大。5合理的氮钾肥配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SOD、POD、PAL、PPO、TAL、CAT的活性,增加植株内源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其中以N2K2处理活性最高,变化幅度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叶片内次生物质含量与蚜虫的繁殖倍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氮钾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酶活性,提高次生物质含量,从而增强植株对蚜虫的抵抗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范晓伟,谷守宽,陈益,杨东,樊建军[8](2019)在《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施对叶类蔬菜的营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重庆地区种植蔬菜多年的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有机肥钾与化肥钾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叶类蔬菜产量、品质、钾素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施用较无钾肥处理极显着提高莴笋和白菜产量(增产11.6%~17.4%和10.9%~15.4%),均以高量(50%)有机肥钾处理(M_H+K_L)增产作用最大;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较常规施钾提高莴笋和白菜产量,但增产作用不显着。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较不施钾处理显着增加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降低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白菜维生素C、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莴笋叶、茎和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8%~5.4%、4.9%~11.1%和15.5%~30.0%,以M_H+K_L处理作用最大。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合使莴笋和白菜钾素吸收量显着增加,均以M_H+K_L处理即有机肥50%配合化肥钾50%莴笋钾素利用效率最高。综合叶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效率,以M_H+K_L处理的效应最好。(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静,闫金垚,胡文诗,李小坤,丛日环[9](2019)在《氮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生产中氮钾肥投入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氮肥肥效及作物的产量潜力。为了探明不同施氮量下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6—2017年及2017—2018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采用氮钾两因素完全试验设计,设氮0、90、180、270 kg N hm-2和钾0、60、120、180 kg K2O hm-2各4个水平。在油菜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地上部氮钾积累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在钾供应不足时(K0和K60),冬油菜施用氮肥的平均增产率为113.7%,而在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K120和K180),施用氮肥的平均增产率高达172.9%;与K0处理相比, K120处理冬油菜氮肥回收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6.6%,继续增施钾肥对不同施氮量下冬油菜氮肥回收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无显着影响;达到区域平均产量时,钾供应充足较低钾(K60)投入平均降低33.9%的氮肥用量。综上所述,氮钾配施显着提高了冬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冬油菜实际生产中除了重视氮肥施用外,应增加钾肥投入,通过优化氮钾肥配施比例可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实现冬油菜高产和养分高效。(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段星屹,史普酉,杨成翠,贾孟,吴涛[10](2019)在《硼钾配施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硼钾互作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硼钾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SPAD值、病害发生情况、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钾之间存在互作效应,高硼高钾或者低硼低钾都不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只有在适当的施硼量和施钾量情况下,才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其中施硼量3 g·株-1、施钾量19. 6 g·株-1时各项指标较好,为云南楚雄烟区硼钾适宜施用量。(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钾配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周年内氮钾的分配,明确适合贵州黄壤甘蓝—烤烟模式的氮钾配施模式,为烤烟和甘蓝节肥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氮钾不同配施大田试验,以甘蓝和烤烟为试验材料,在一个种植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置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处理(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T2处理(甘蓝季低氮中钾、烤烟季高氮中钾)、T3处理(甘蓝季中氮低钾、烤烟季中氮高钾)和T4处理(甘蓝季中氮高钾、烤烟季中氮低钾),研究不同氮钾配施对甘蓝和烤烟产量、养分吸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甘蓝产量最高,达73 290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烤烟产量最高,为1 605 kg/hm~2,显着高于T1和T4处理。周年经济效益以T1处理最高,为106 847.0元/hm~2,高于其他处理3 091.0~5 409.0元/hm~2。甘蓝氮素吸收量以T1处理最大,达135.6 kg/hm~2,显着高于T2、T3、T4处理19.8、32.8、9.5 kg/hm~2,烤烟氮素吸收量以T3处理最大,为77.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7~8.6 kg/hm~2;甘蓝钾素吸收量以T4处理最大,达104.1 kg/hm~2,显着高于T1、T2、T3处理3.0、15.1、39.6 kg/hm~2,烤烟钾素吸收量以T3处理为最大,为101.7 kg/hm~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6.4~31.3 kg/hm~2,从周年轮作养分吸收看,T1处理氮素和钾素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7、184.6 kg/hm~2,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钾配施影响烤烟化学成分,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协调。与甘蓝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具有不同程度升高。综上所述,在黄壤区甘蓝—烤烟周年种植体系中,甘蓝季应重视氮肥施用,烤烟季应重视钾肥施用,综合周年效益和土壤养分来看,应选取甘蓝季高氮中钾、烤烟季低氮中钾的养分分配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钾配施论文参考文献

[1].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氮、钾配施对杭菊生长、产量和元素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魏全全,赵欢,张萌,周开芳,左明玉.黄壤甘蓝—烤烟模式下氮钾利用对氮钾配施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林金虎.氮钾配施对甘薯龙薯3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9

[4].高嘉宁,张丹,吴毅,曹龙武,戴巡.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产量及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5].侯文峰.氮钾配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孟凯,李星月,冀晓婷,韩亚琼,云岚.氮、磷、钾配施对草原3号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9

[7].刘芳芳.氮钾配施对菊花幼苗抗蚜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8].范晓伟,谷守宽,陈益,杨东,樊建军.有机肥钾与化肥钾配施对叶类蔬菜的营养效应研究[J].农学学报.2019

[9].李静,闫金垚,胡文诗,李小坤,丛日环.氮钾配施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9

[10].段星屹,史普酉,杨成翠,贾孟,吴涛.硼钾配施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标签:;  ;  ;  ;  

钾配施论文-许丹枫,罗丹丹,夏运生,左智天,刘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