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论文-李畅

电影色彩论文-李畅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影色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造梦,宁浩,短片,票房成绩,传记影片,陈塘关,类型片,经典影片,视听语言,耿浩

电影色彩论文文献综述

李畅[1](2019)在《写实与造梦》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2019年,中国电影在视觉创作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与变革,我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其中色彩对于影视语言所带来的影响。色彩参与叙事、营造氛围、暗示剧情,优秀的影片从审美层面对电影色彩的表意系统都做出了符合审美规则的设计,色彩的使用是一部电影美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12-16)

沈紫嫣怡[2](2019)在《影像中的色彩——浅谈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继有声电影出现以后,随着美国影片《浮华世界》的诞生,世界电影开启了色彩电影时代,这被称为是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早期的黑白电影,色彩电影大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导演在电影创作中,使用色彩这一元素,绝不仅仅是对现实色彩的本色还原,更是对色彩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主观再创造。而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于当代导演来说,色彩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表现技巧。(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王占柱,任文豹[3](2019)在《“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恐怖电影色彩运用研究——以香港僵尸电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分析恐怖电影的色彩运用,以香港僵尸电影为例,色彩的独特运用方法能让观众认知恐怖信息、获取恐怖愉悦、产生文化共鸣,色彩独特的运用可以为国产恐怖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沈一倩[4](2019)在《张艺谋电影色彩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是一种具有视觉直观性的综合艺术,其中光影色彩是电影造型的主要元素,兼具外显视觉审美功能与内在文化意义。在色彩使用上,张艺谋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本文以张艺谋历年电影作品为研究蓝本,从影视画面的造型设色、色彩运用、符号表征以及审美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抓住张艺谋电影色彩思维形成与审美风格表现两条主线,探讨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美学表现形式以及对大众色彩审美的影响,以期在总结张艺谋电影创作经验基础上,探究他追求极致色彩的思维与现实意义,从而提升大众对电影色彩的解读与审美能力,同时促进中国电影审美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研究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第一部分,按色系梳理分类张艺谋历年电影作品,分析电影中典型色块的运用方式与色感效应,并把中西方绘画色彩与电影色彩作对比研究,探究张艺谋电影作品中色彩的形式美感与表达效果。第二部分,从民族性与视觉性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能指与所指意涵,分析张艺谋电影里体现的五行色彩、地域特色、民族风俗以及色彩在客观视觉还原与主观创造上的艺术特色。第叁部分,从导演和观众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张艺谋电影题材与色彩关系,主要以黄色为基调的农村题材和多色的历史题材为主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张艺谋作品中意境与张力合二为一的鲜明艺术风格。第四部分,解析张艺谋电影色彩思维的形成和多元的色彩模式、色彩体系,探究张艺谋多元的电影色彩思维和他对电影人与观众色彩审美能力的影响。总的来说,张艺谋在电影色彩造型手法、符号表达、艺术风格等方面的探索具有先驱示范作用与重要美学价值。在对电影市场、电影人、观众的影响上具有开创性的现实意义,普及且丰富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国电影色彩的审美经验,填补了中国电影在色彩审美领域的空白,对中国影视业整体色彩审美水平及观众的个人色彩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30)

方敏[5](2018)在《日本森林文化对宫崎骏电影色彩功能的影响——以《幽灵公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宫崎骏的影片中时常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森林常作为整个影片的大背景出现,日本作为森林大国,拥有久远的森林文化,现代日本的祖先被称为"森之民",森林对日本人民的生活实践、精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色彩又是电影中最直接最形象的视觉符号,色彩在人物塑造、叙事推进、主题呈现上具有典型性作用。宫崎骏在森林文化的浸染下,利用色彩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森林文化的分析来探讨宫崎骏电影《幽灵公主》中色彩在森林文化影响下的功能性。(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20期)

黄天书[6](2018)在《论动画电影色彩语言的民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画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是以电影从默片到彩色电影的发展为基础的,而动画电影中的色彩从绘画色彩演绎而来,它是对人类深层心理的一种隐性映射,能够显示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差异性特征。因此,动画电影的色彩是对不同民族、国家深层心理和审美方式的不同映射,具有民族性。该文分析动画电影中色彩的特征和我国传统水墨动画电影的色彩特征,从而剖析动画电影色彩语言的民族性表现。(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6期)

曹旭婷[7](2018)在《浅析动画电影色彩的视觉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出品、市场上各类制作优秀的动画片的上映,动画电影在观众中取得了较强烈的反响,动画产业的前景一片大好。随着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日益提升,观众的观影水平也在大幅提高。近年来口碑较好的一些动画电影的共同特点是在色彩方面极具震撼力,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对动画电影色彩的视觉审美体验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郝晶晶[8](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电影色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北民俗在20世纪八十年代趁着一股中国民族性电影崛起之风骤时引起广泛关注。中国陕北地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民俗电影慢慢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电影风格,在创作初期契合了当时西方“原始主义”文化市场的需求和美国西部电影文化的国际潮流。以中国陕北地区为背景创作的系列民俗电影,结合地域特性和独有的民俗风情,体现出了深厚的黄土文化底蕴,至此,民俗电影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种电影风格。在主张塑造民族文化和宣扬当代国际文化竞争背景下,西部电影题材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与重视,引起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导演纷纷对陕北地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和创作,从而导致了许多优秀的民俗电影顺势而出。陕北地区的民俗风格电影在画面色彩的实际上具有独特的造型体现,相对于影片的叙事内容,大多数民俗电影在影片的色彩样式上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结合中国民俗文化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影片体现出来的视觉风格轻而易举的引起了当时国内外电影界的广泛关注。陕北民俗电影非常擅长结合陕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封闭落后的山村民俗文化塑造风格鲜明的影片色彩,在叙事手法上更多的运用大量的土黄、橘黄、橘红、大红暖色调风格的段落性色调的变化来推动影片的故事节奏;民俗电影利用独特的色彩造型强化人物角色、突出影片的情感表现。同时在陕北民俗电影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服装的选择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意蕴,抽象的地域民俗文化和具象的画面色彩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影片氛围和意境。陕北民俗电影借鉴中国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的色彩风格,体现深邃的民间文化内涵,电影画面中经常出现中华民族特色的红、黄色彩造就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经典的民俗电影对画面基调和表达主题的切合,包括对人物服装和道具的选择都应该鲜明地反应出陕北地域的社会人文特色。独有的陕北民俗文化的承载物在民俗电影中起到了隐喻和象征的意义,将影片的情感和主题通过色彩的重复变化表现出来,同时对于叙事的节奏有推动作用。在当下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文化实力不容小觑,在大力发扬本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影行业作为文化的承载和宣传者,应该承担弘扬民俗性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在重视民俗电影色彩的运用和借鉴的同时还要对民俗电影色彩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局限性进行客观的看待和分析。(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5-01)

苏娟娟[9](2018)在《中国电影色彩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早期的《小城之春》《渔光曲》,到当下的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作品,中国电影其精神气质、叙事内涵有着自我命名与个性化的美学传统,从而呈现为中国电影书写自身集体性的"共名特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中国电影的叙事实践本身就是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其经验与情感重建的心路历程,也是其集体无意识深层结构中最生动的叙事空间影像标本。文章从审美视域、话语阐释、民族指涉叁方面,分析中国电影的色彩叙事。(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08期)

高新春[10](2018)在《电影色彩结构浅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电影色域流程存在色相对比、补色对比和影调对比等诸多因素,因此为满足影片场景中的情绪诉求,创作者可以通过复合色域流程在形式上的不断变换组合,找到电影色彩所需的语言形式。电影中的色彩无处不在,色彩赋予片中人物和事件以情绪,配合剧情影响观众的心理,参与电影艺术的审美塑造。以下就电影色彩参与结构影片进行浅释:(本文来源于《现代艺术》期刊2018年03期)

电影色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继有声电影出现以后,随着美国影片《浮华世界》的诞生,世界电影开启了色彩电影时代,这被称为是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早期的黑白电影,色彩电影大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导演在电影创作中,使用色彩这一元素,绝不仅仅是对现实色彩的本色还原,更是对色彩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主观再创造。而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于当代导演来说,色彩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表现技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影色彩论文参考文献

[1].李畅.写实与造梦[N].中国艺术报.2019

[2].沈紫嫣怡.影像中的色彩——浅谈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9

[3].王占柱,任文豹.“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恐怖电影色彩运用研究——以香港僵尸电影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

[4].沈一倩.张艺谋电影色彩审美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方敏.日本森林文化对宫崎骏电影色彩功能的影响——以《幽灵公主》为例[J].山西青年.2018

[6].黄天书.论动画电影色彩语言的民族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8

[7].曹旭婷.浅析动画电影色彩的视觉审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8

[8].郝晶晶.民俗学视域下的电影色彩研究[D].湘潭大学.2018

[9].苏娟娟.中国电影色彩叙事研究[J].电影文学.2018

[10].高新春.电影色彩结构浅释[J].现代艺术.2018

标签:;  ;  ;  ;  ;  ;  ;  ;  ;  ;  

电影色彩论文-李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