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县黄岗中学李国友
语文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文化素养课。借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加强语文的感染力,促进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同步发展,使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知识在寓教于乐中得以具体实施。为了将情感融进课中去,必须在课文中发掘情感,分析情感,体味情感,从而披文人情,交相渗透,达到融情。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思想”和“情感”往往是不可分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教育,有的就会产生“情感饥渴”,所谓“思想教育”也就有可能显得空洞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长此以往,他们心目中的“语文”也就成了只有“老夫子”们才得以问津的教条了。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课文多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名篇,这些课文本身就是感情的结晶,或慷慨激昂,或深沉细腻,从而为通过“情感”教育实现“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换言之,“情感”教育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而要搞好这种情感教育,执教者的情感投人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十分重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投入,又怎样投入呢?
一、确立地位,用心感知
列宁说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感情而存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该确立情感教育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也被扭曲变形,课堂似乎已不再是令人神往的获取知识的殿堂,而是令人心悸的炼狱。知识的传授与接受都陷入被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防尝试一下情感教育,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进而施行素质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教者要用心去感知,潜心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让自身先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让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振”。中学语文教材绝大多数是精品名篇,只要你真正去感受,会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倘若你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感情充沛地把自己所得的感受传递给学生。
二、创设情境,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充分调动情感氛围的因素。教师要努力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这样,教师教学中才能释放自己的感情,才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林莉的《小巷深处》最后四自然段,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最后四段,朱自清的《春》最后三段都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或音乐的感染来实现情感教学,以此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三、激情朗读,示范引路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会带着感情读,会引导学生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时,要像演员一样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内容,“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笔者曾听一位老师范读《荷塘月色》,她以柔美和声调,淡淡的哀愁,绘形、绘声、绘色,使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的视像,仿佛置身于那荷塘边,感受荷香、月色、净化着心灵,体味着作者的高尚情操。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引发人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
有表情的朗读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艺术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漪,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产生求知愿望。
四、深情点拨,融入生活
语文是一门充满着美的魅力的学科。感情激越的诗歌,文辞优美的散文,条分缕析的说明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无一不充满了“美”,渗透着“情”,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写塞外的大风雪的,遍地都结了冰,树枝也冻成长长的冰串,远远望去,树木一片洁白,就好像一夜的春风,把千树万树的梨花吹开了似的。这是多么迷人的景致,又是多么愉快的感受呀!只有有生活经验的人,既看到过塞外的冰天雪地,又看到过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才能把二者联系起来想象。这种想象是被情感体验过的,饱和着情感的喜悦,对欣赏诗句无疑起着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情感在文学作品欣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列宁也强调:“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须有一定的思想素质,才能与作品发生共鸣,才能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语文素质,才能将你的激情传给学生。再次,还应有适当的方法,不能矮揉造作,故作姿态,真正的情感投入应是真情的自然投入,且有适当的度,有庄有谐,有张有弛,恰到好处。这就有待语文老师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