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杨之绪,陈雨凡,卓浩,马剑虹

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杨之绪,陈雨凡,卓浩,马剑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亲社会行为,捐款,志愿者行为

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之绪,陈雨凡,卓浩,马剑虹[1](2019)在《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自我和他人的差异与行为类型的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认为人们有一种基本的需要,即相信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这种信念对于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控制感、长期目标追求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关于该信念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结果。近年来研究者提出自我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二维构念可以用于解释结果的差异:多数研究指出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更高的个体由于相信自己"善有善报"而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更高的个体由于认为他人"所得即应得"而做出更少亲社会行为。但是目前该方向的研究主要采用对如贫困人口、受灾群众等的捐款行为来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指标。本研究认为,这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和对象的局限性导致目前以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解释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都表现为个体具有一种出于自身好报而做好事的自利倾向,而忽视了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于激发个体主动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作用。因此,研究一首先通过在实验室中告知被试为贫困生募捐的方式,测量被试的捐款金额来表示个体对贫困群体的亲社会倾向。结果表明自我公正世界信念显着正向预测捐款金额,他人公正世界信念显着负向预测捐款金额,在中国大学生被试群体中重复了前人的结果。而在研究二中,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志愿汇"app收集在校本科生的志愿者服务时长,在扣除学生用于兑换毕业学分的时长后作为志愿服务水平指标。结果表明自我公正世界信念与志愿服务水平无显着相关,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与志愿服务水平显着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志愿服务可能更多地受到他人公正世界信念的驱动,个体由于相信他人应当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中而去为他人服务。该研究结果对该领域先前的研究结果与理论提出了挑战,表明自我和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在预测亲社会行为时的差异或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与对象有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登辉[2](2019)在《不同类型自恋者在公开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恋是正常人群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夸大的自我概念,并且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与赞赏。自恋有两种类型,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的技能和权威持有过于积极的态度以及优越感。而隐性自恋者感到自卑,对他人的评价敏感,其自我价值感往往依赖于他人的重视或肯定。有研究发现,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都难以真正与他人产生共情。但是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会发生改变。例如,在公开情境下,亲社会行为可以让自恋者展示自我,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设置公开情境,探究不同情境下对人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公开情境会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那么对于不同自恋类型者来说,公开情境是否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呢?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在公开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原因。实验一筛选出124名符合要求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公开情境组62人(显性自恋31,隐性自恋31),匿名情境组62人(显性自恋31,隐性自恋31)。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情境(公开情境/匿名情境)×自恋者(显性自恋者/隐性自恋者),因变量为假设实验邀请任务被试自愿参加的实验个数。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排斥操控,从社会排斥角度进一步探究在公开/匿名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亲社会行为变化原因。研究结果发现:(1)在公开情境下,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无显着差异。(2)在匿名情境下,隐性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少。(3)在公开情境下,在排斥操控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无显着差异。(4)相对于显性自恋者,隐性自恋者的自我价值感更高。结论:显性自恋者公开/匿名两种情境中,亲社会行为无差异;而隐性自恋者在公开情境比匿名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其原因可能并不是担心被排斥,而是为了维护其自我价值感。(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欣悦[3](2017)在《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电视、音乐和网络等媒介为载体的生活已经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通过聆听、欣赏、演绎等形式可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身心和行为的作用。其中,音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具有利他性的一切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和安慰等行为。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歌词含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而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类型和音乐本身的要素(如节奏)。但有研究表明,背景音乐的结构性因素(音乐类型和节奏)对顾客公民行为有显着的影响,该研究中顾客公民行为所指的是顾客自发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因此,本研究分别考察了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项研究考察了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中学生对音乐类型和节奏的偏好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二通过实验法进一步考察了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综合以上两个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音乐类型可以显着影响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相比摇滚音乐而言,古典音乐更能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2)音乐的节奏可以显着影响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相比慢节奏音乐而言,快节奏音乐更能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3)情绪可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并且在节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7-06-13)

张友印[4](2017)在《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适应一直是儿童青少年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任务。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不仅重新认识青少年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本质,还可以为适应不良儿童的预防、干预提供借鉴。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把个体分为四种类型(矛盾型、脆弱型、高危型、良好适应型),其中矛盾型为积极和消极功能双高群体、脆弱型为积极和消极功能双低群体、高危型为积极功能低且消极功能高群体、良好适应型即良好型为积极功能高且消极功能低的群体。为了探究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的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特点,共设计叁个研究:研究一通过自评/他评问卷的形式测量295名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的外显社会行为特点及差异,从外显测量的角度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二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测量60名不同社会适应类型青少年的内隐行为(内隐亲社会和内隐攻击)特点和差异,从内隐测量角度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叁通过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fNIRS)测量60名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在静息态时和进行内隐联想测验任务时前额叶的血氧改变量的特点,从脑成像方面,探讨不同类型的差异性,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如下:(1)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划分出的四种类型(矛盾型、高危型、脆弱性和良好适应型)在外显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上差异显着。事后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在自评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顺序为:良好适应型/矛盾型>高危型/脆弱型,在自评攻击性行为上得分顺序表现为矛盾型/高危型>脆弱型/良好适应型。同时在他评问卷上,他评亲社会得分上良好适应型/矛盾型>高危型,他评攻击得分上顺序为矛盾型>高危型/良好适应型,其中他评问卷中脆弱型与其余叁者在亲社会和攻击上差异均不显着,他评攻击上良好型和高危型不具有差异。矛盾型具有高亲社会性和高攻击性,脆弱型具有低亲社会性和低攻击性,高危型具有低亲社会性和高攻击性,良好适应型具有高亲社会性和低攻击性,在外显社会行为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2)研究二所使用的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被试在自评/他评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顺序为:矛盾型/良好型>脆弱型/高危型,自评攻击得分上,矛盾型/高危型>脆弱型>良好型,他评攻击得分上,矛盾型>脆弱型/高危型>良好型。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被试在内隐联想测验得分上,各类型均不具有显着差异,内隐亲社会得分上可以看出矛盾型/良好型>脆弱型/高危型,内隐攻击得分上矛盾型/良好型>脆弱型/高危型,积极功能高的青少年如矛盾型和良好型其内隐亲社会性和内隐攻击性要高于脆弱型和高危型。就整体的自评/他评和内隐亲社会测量上研究是符合研究假设,也说明了在外显和内隐社会行为上,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的分类是有效的。(3)根据静息态扫描数据显示,不同适应类型在静息态下的血氧改变量具有显着差异。在静息态下,前额叶在四种类型之间的差异是显着的,静息态激活程度为高危型<矛盾型<脆弱型<良好适应型。这与Soloff研究具有一致性,攻击水平高的人群,前额叶的激活水平更低。在执行亲社会任务时,前额叶激活程度从小到大为矛盾型<脆弱型<良好型<高危型,与Declerck提出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前额叶包括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眶前额叶皮层具有一致性。在执行攻击IAT测验时,前额叶的激活程度从小到大依次是良好型/脆弱型<矛盾型/高危型。已有研究表明,在进行攻击想象或攻击任务时前额叶激活水平下降,我们是使用差值进行计算,相比于矛盾型和高危型两类具有高攻击性的被试,良好型和脆弱型前额叶激活水平下降,符合以往研究。四种适应类型不同的青少年其前额叶激活程度之间的差异(高危型和矛盾型、脆弱和良好型两两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的假设具有一致性。本次研究中所发现的不同类型青少年前额叶的激活差异也表明了不同社会适应类型青少年异质性,证实了实验假设和模型划分的有效性。结论: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划分的四种类型被试在亲社会及攻击的问卷测量、内隐联结测量(IAT)上具有显着差异且符合研究假设,同时四种类型之间的静息态及测量时前额叶激活的差异也表明模型划分四种类型的异质性,说明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是科学且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李继波,陈盈盈[5](2016)在《亲社会行为类型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亲社会行为类型(纯粹利他和互惠利他)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为影响个体幸福感的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2(实验操纵:时间定价组和控制组)×2(亲社会行为类型: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计算预期小时工资的方法操纵自变量,测量被试愿意参与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程度。结果:亲社会行为类型和实验操纵交互作用显着(F(1,89)=4.07,P<0.05)。对纯粹利他组被试来说,控制组被试利他程度高于时间定价组被试(F(1,89)=4.48,P<0.05)。对互惠利他组被试来说,实验操纵没有显着差异。结论:时间定价削弱了纯粹利他行为,对互惠利他行为没有影响,亲社会行为类型调节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时间定价激活经济效用心理定势的理论假设。(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7期)

肖崇好[6](2015)在《不同类型社会行为自我监控者注意分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不同类型自我监控者注意分配是否存在差异。该研究用叁类各30名自我监控者为被试,考察他们在单任务和双任务中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发现,高自我监控者在处理双任务中的信息时,为了保证反应的正确率,他们更加谨慎,反应时更长。(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邓诗颖[7](2013)在《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社会化过程对于个体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家庭当中,家庭中的关系和环境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权衡个人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编制《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亲社会行为问卷》,对427名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和亲社会行为的调查,并对36名儿童所进行的为期60天的观察,结果发现:1.《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包括专制权威、溺爱、不一致性和民主信任四个维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亲社会行为问卷》包括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安全性和亲社会行为发展整体良好;4.学前儿童是否独生、家庭居住地、父母婚姻关系、母亲学历和家庭收入对家庭教养方式有显着影响;5.学前儿童的年龄、父母婚姻关系、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对依恋安全性分数有显着影响;6.学前儿童不同背景变量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显着影响;7.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多,安慰行为最少,各种行为之间发展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10-01)

李静[8](2012)在《大学生网络游戏中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网络游戏提供的亲社会行为有虚拟的物质资源、"任务"帮助、游戏经验分享、免费游戏资源共享、精神情感支持、网络游戏管理义务服务等;影响网络游戏中亲社会行为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泛亲缘选择、虚拟角色的职业责任、零旁观者效应、游戏角色互换、生命无限、榜样示范等。(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丛文君[9](2012)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及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采用问卷法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主要包括利他、紧急、情绪、依从、匿名和公开六种亲社会行为。其中自我报告最多的是利他亲社会行为。总体来说,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因素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各方面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肖龙玲[10](2012)在《体育游戏中不同类型角色小学生社会行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类型角色小学生社会行为特征,本研究通过质的研究等方法对168名小学生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和总结小学生社会行为特征,促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并且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本研究试图将小学生按照其在同伴中的地位利用同伴提名技术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角色,即被拒绝者、受欢迎者、被忽略者、矛盾者以及普通者。当类型角色划分后再对各水平角色者通过质的研究等方法对其在体育游戏中的交往行为、合作行为以及体育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角色者在以上叁类具体社会行为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和可循的特征规律:受欢迎者具有明显的亲社会行为,矛盾者和被拒绝者的消极性外显行为特征突出,被忽略者的消极性内显行为明显,普通者在各方面行为较为一般,并且随着水平的提升各类角色者有着更良好的发展。本研究结果也对体育教师了解小学生社会行为,从而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最终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化。(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期刊2012-03-01)

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恋是正常人群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夸大的自我概念,并且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与赞赏。自恋有两种类型,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的技能和权威持有过于积极的态度以及优越感。而隐性自恋者感到自卑,对他人的评价敏感,其自我价值感往往依赖于他人的重视或肯定。有研究发现,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都难以真正与他人产生共情。但是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会发生改变。例如,在公开情境下,亲社会行为可以让自恋者展示自我,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设置公开情境,探究不同情境下对人行为的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公开情境会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那么对于不同自恋类型者来说,公开情境是否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呢?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进行,探究在公开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原因。实验一筛选出124名符合要求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公开情境组62人(显性自恋31,隐性自恋31),匿名情境组62人(显性自恋31,隐性自恋31)。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情境(公开情境/匿名情境)×自恋者(显性自恋者/隐性自恋者),因变量为假设实验邀请任务被试自愿参加的实验个数。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排斥操控,从社会排斥角度进一步探究在公开/匿名情境下不同类型自恋者亲社会行为变化原因。研究结果发现:(1)在公开情境下,显性自恋者与隐性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无显着差异。(2)在匿名情境下,隐性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少。(3)在公开情境下,在排斥操控下,不同类型自恋者的亲社会行为无显着差异。(4)相对于显性自恋者,隐性自恋者的自我价值感更高。结论:显性自恋者公开/匿名两种情境中,亲社会行为无差异;而隐性自恋者在公开情境比匿名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其原因可能并不是担心被排斥,而是为了维护其自我价值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之绪,陈雨凡,卓浩,马剑虹.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自我和他人的差异与行为类型的特异性[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陈登辉.不同类型自恋者在公开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张欣悦.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7

[4].张友印.不同适应类型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差异[D].闽南师范大学.2017

[5].李继波,陈盈盈.亲社会行为类型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6].肖崇好.不同类型社会行为自我监控者注意分配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5

[7].邓诗颖.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依恋类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

[8].李静.大学生网络游戏中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及特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

[10].肖龙玲.体育游戏中不同类型角色小学生社会行为特征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2

标签:;  ;  ;  ;  

亲社会行为类型论文-杨之绪,陈雨凡,卓浩,马剑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