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探究

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探究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56

摘要:喷施农药作为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农药作为有毒化学制剂,也常常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其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对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探究,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药污染;现状;环境保护

引言

农药的使用史非常久远,中国早在公元前7世纪~5世纪就开始使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消灭虫害。由于我国农药使用量大、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农药的毒性过强等原因,农药在食品上的残留量大,随之造成了不良危害,继而引发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

1我国农药污染现状

1.1我国农药污染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较多,尤其是南方的水稻产区,农药使用量明显高于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的北方地区。其他大剂量农药使用集中在水果、蔬菜等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近年来,由于农民科学用药知识欠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很多地区农药的使用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害虫的天敌昆虫和其他有益昆虫也形成了杀伤,自然灭虫能力的减弱导致失去了另一种杀虫的方式,农药用量不得不持续增加,造成了农药使用的恶性循环,也使农药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同时,连续的农药追加和使用的日积月累也造成了农药的过量残留,农药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环境遭到破坏,并时有发生人类和牲畜农药中毒事件。

2农药污染的危害

2.1农药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化学制剂农药主要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种类,其中,杀虫剂不属于专门针对某种病虫草害的特效农药制剂,即不仅仅针对一种害虫,而是对其他生物也具有相当的毒性。可以说,在三种化学农药中,杀虫剂污染和危害最为严重。每年世界范围内都有大量因杀虫剂中毒的生物,人类也难以幸免。其次,一些农药具有长期毒效,即急性毒性较低,但潜伏危害严重,使一些生物慢性中毒,最终导致致癌或发生畸形。严重者可以引起生物体内细胞产生基因突变,改变遗传细胞机制。对于人体来说,农药往往通过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具有皮肤渗透性,可以通过接触进入人体。我国作为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在生产、运输、使用各个环节接触农药的人员数量巨大,加之使用农药缺乏必备的防护措施,甚至不能按照说明科学用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农药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务必引起重视。

2.2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污染几个方面。其中,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生产厂家排放的废气、农药喷洒过程中的空气扩散以及农药残留的挥发等。如在农药使用高峰季节,田间和周围区域会弥漫农药刺鼻的味道,也会出现一些非害虫的昆虫死亡现象。若加之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则农药对大气的污染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并会随空气流动至较远地带,污染更大面积的地区和空气。第二,农药对水域的污染主要包括生产厂家排放的生产废水、水面直接的农药喷洒、田间喷洒的农药随雨水向河流的迁移、施药用具的水中清洗等。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因此,水域污染容易随污染面的扩大而增加污染面积,同时,还会随着逐渐的渗透污染到地下水,造成毒性降解困难,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第三,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包括直接施药于土壤的污染,如除草剂的使用、拌种剂和防治地下害虫的各种农药、直接喷洒农作物表面的农药等。农药的污染能够使土壤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土壤结构出现变化,土壤养分丢失,出现酸化现象或重金属中毒现象,进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

2.3农药污染较严重

我国大部分农药原药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生产过程中未反应的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很低。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规模小、环保装置运行不正常或根本不运行、也缺乏三废处理装置。当前,国外主要发展不用溶剂或少用溶剂的液剂或水分散粒剂、片剂,而国内农药剂型仍以乳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为主,其中乳剂占农药总产量的50%,不仅浪费了大量有机溶剂,而且对环境产生污染。我国农药剂型主要是乳油、可湿粉和颗粒剂,水基化剂型少,农药使用缺乏科学性,使得大量有机溶剂和添加剂随着农药施用进入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此外农药包装物(塑料瓶、袋)基本没有回收,也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危害。

3农药污染的可持续治理对策

3.1继续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

随着绿色生态种植理念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这些新农药品种可以减少药物残留,而且对病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加强对生物型农药的研发,对传统毒性较大的化学农药进行替代,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3.2建立有效农药环境污染监管体系

为了减少农药污染,从根本上控制农药污染程度,应该要进一步完善农药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出台相关的农药管理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农药管理力度,给农药管理有力的支撑,并且以法律为基础,改革农药污染监管机制,在明确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能责任和权力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可行的农药污染监管机制,对法律责任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建立农药污染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和责任机制,对于销售高毒农药和禁用农药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出发,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氛围,实现有效监管。

3.3加强农药生产的环境监管

农药厂是生产农药的主要场所,其生产水平、生产要求和生产规范等,都是影响农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减少农药的危害,必须要加强对农药厂生产环境的监管,确保农药厂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使得污染物能够达到排放要求。

3.4加强农药销售和使用管理

在农药污染治理过程中,必须要找到源头,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才能提高农药污染治理水平。第一,要规范农药市场准入审查,积极推行低毒农药、低残留和低污染的新型农药,形成有序的农药销售市场。第二,要制定农药使用管理标准,使得农户能够明确如何正确地使用农药,比如在用药的时候要对药物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对药物的用量进行控制,搭配其他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危害。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农药废物回收制度,对于农药使用之后产生的废物,应该要进行统一回收和管理,减少各种废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而且降低进入生态环境的农药数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农药污染的有效控制,必须大力推广使用绿色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合理选用优良品种,通过生物、物理等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注重对种植户生态意识的培养,即在农业生产中,引导他们积极地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合理使用农药,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刘芳洁.浅谈减少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3(08):12-13.

[2]邱小燕.农药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农业科学,2008(08):53-54.

[3]王雪芳.农药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J].广西农学报,2004(02):21-24.

[4]沈世红.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J].中学生物教学,2002(Z1):50.

[5]张春良,吕蒲城.控制农药污染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02):33-34.

标签:;  ;  ;  

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