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香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054014
在传统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乏,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培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教师如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实施者的理念和教学艺术,笔者通过两年的新课程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用好新教材
改革是艰难的,一个长期从事传统教学的教师所形成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但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本能地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拿到新教材,第一感觉是新颖、图文并茂,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组,以专题化方式出现,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到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不好用。转念一想,新教材是许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这样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发现,其实是自己观念上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因为自己的“教材观”有问题,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趋向,它具有动力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多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并尽可能多地联系现实,尤其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用生活的元素来叩开学生的心扉。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
1.材料学习法
材料学习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和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求证历史的方法,并形成有尝试的历史认识。
2.讨论法
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综合意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还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辩论法
如上选修④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小结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问题。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以及从中感悟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结论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比较法
在教授《开辟新航路》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尤其是对中西社会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在教授日本明治维新时,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其异同。通过比较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一定的历史观点去解决纷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四、运用“史论结合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高三复习课《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节课的高考考点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征”,以前在处理这个考点时是采用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背下来的方法,学生可能很快就会背下来,但是对每条背景是机械记忆,他们并不理解这些结论。在处理这个考点时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问题。例如:
阅读课本“历史背景”结合材料概括发展原因。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材料二: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对民族工业品及其原料减免捐款……——摘自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条例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三段材料分别得出了结论: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的促进。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材料等,既掌握了处理各类历史资料的方法,又理解了这个考点。
总之,囿于应试教育,且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历史课教学的现状较为尴尬,要完全改变此种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之需,对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进行科学的扬弃与整合,才能使之更适合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