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冷经热论文-蔡梦吟

政冷经热论文-蔡梦吟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冷经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澳关系,两国关系,双边关系,对华关系,驻华大使,中国青年报,对华政策,合作中心,商界领袖,偏执狂

政冷经热论文文献综述

蔡梦吟[1](2019)在《修复中澳关系澳方需拿出诚意和行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无端干涉中国南海事务、推出《反外国干预法》时捕风捉影指控“中国对澳进行渗透”、禁止华为参与澳大利亚5G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动作,将中澳两国关系推至冰点。澳中“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中心首席执行官董瑾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4-10)

杨军[2](2016)在《中韩关系进入“政冷经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国之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尚且互相影响难以分割,在国家之间就能分开吗?如果威胁了对方的国家安全,还能保持经济上的密切往来吗?完全站到美国一边韩国总统朴槿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韩国一向是"安美经中",安全军事上依靠美国,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中国。朴任总统之时,正是韩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所以中国显得更加重要。出于种种考虑,也许还加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朴对中国表现出了很大的(本文来源于《南风窗》期刊2016年18期)

黄日涵,梅超[3](2015)在《中日关系应寻破局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谈论中日关系时往往喜欢用“政冷经热”这个词语来形容,也就是说虽然中日之间政治关系趋冷,经贸往来却依然热络。随着2012年日本购岛闹剧引发中日关系陷入冰点,不仅中日财长对话暂停,中日之间也中断了高层互动。两国关系进入长期僵持状态后,中日之间的(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5-06-15)

何柳[4](2014)在《海峡两岸“政冷经热”现象分析——以2000年~2008年经济数据为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4年35期)

渡边紫乃,赵寒玉[5](2014)在《变化中的中日经贸关系:“政冷经热”时代的终结?》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各类民意调查均显示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印象与好感度已跌落至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在此情况下,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传统论调亟待反思。一方面,中日政治关系的波动已经对双边经贸关系造成显着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中日经贸关系逐步发生结构性的转变,仅仅依靠经贸往来维护双边关系稳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有关日本企业在华业务情况的调查显示,中国正逐渐失去作为廉价劳动力、零部件和原材料来源地的竞争力,而巨大的市场规模日益成为其新的竞争优势。然而,与生产基地的重要性相比,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具有可替代性。因此,经贸领域对中日关系产生积极推进作用的可能性将日益缩减。中日不能再抱守依赖"政冷经热"来维系两国关系的传统观念,而应该尽快致力于构建新的机制、寻找新的方法来遏制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4(总第7期))》期刊2014-07-01)

张环[6](2014)在《中欧关系步入健康发展期》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邀嘉宾: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 江时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晓 在习主席首访欧洲取得巨大成功后,时隔两个月,李克强总理再访欧洲。在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大举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在东亚频频挑衅,南海局势吃紧,美(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4-06-19)

平力群[7](2014)在《中日“政冷经热”关系难维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政冷经热"曾经是中日关系一段时期以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当前支撑"政冷经热"的双边长期经贸关系的基础已经开始动摇。从2013年度开始的中日双边贸易量与日本对华FDI的双下滑迹象已就"政冷经热"的不可持续性发出了警报。(本文来源于《社会观察》期刊2014年06期)

郎咸平[8](2013)在《中国改革谨防“政冷经热”》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未来改革依然沿袭‘政冷经热',我认为那不过是‘头痛医头'的翻版而已。"中国经济的前路很明确,就是继续深化、完成各项体制改革。这是从政府到民众达成的一致共识。我们已经错过了2008年时最好的改革窗口期,不要指望着"从容"改革,而要以"危机倒逼改革"的思路看问题。因为日益加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把通往改革的路基挤压得很窄。解决社会、经济、民生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来源于《IT时代周刊》期刊2013年24期)

黄志君[9](2013)在《试析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关系下,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双边政治关系却举步维艰,趋于冷淡。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如果无法得到改善,反过来也必将对经贸关系有巨大影响。尽管两国极力谋求改善双边关系,但迄今为止,中日关系仍是一个敏感话题。"政冷经热"逐渐成为代表中日双边关系的代名词。本文在对中日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发展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来分析导致中日关系至此局面的主要原因,以及在今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3年03期)

尹鸿伟[10](2012)在《“政冷经热”下的中越贸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越之间已经形成了中国一个省区与越南多个省区共同合作构成跨国经济走廊的跨境经济合作模式,两国边境一线居民不仅能分享国际贸易合作的好处,还能分享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带来的好处以及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2年10期)

政冷经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一国之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尚且互相影响难以分割,在国家之间就能分开吗?如果威胁了对方的国家安全,还能保持经济上的密切往来吗?完全站到美国一边韩国总统朴槿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韩国一向是"安美经中",安全军事上依靠美国,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中国。朴任总统之时,正是韩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所以中国显得更加重要。出于种种考虑,也许还加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朴对中国表现出了很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冷经热论文参考文献

[1].蔡梦吟.修复中澳关系澳方需拿出诚意和行动[N].中国青年报.2019

[2].杨军.中韩关系进入“政冷经热”?[J].南风窗.2016

[3].黄日涵,梅超.中日关系应寻破局之道[N].华夏时报.2015

[4].何柳.海峡两岸“政冷经热”现象分析——以2000年~2008年经济数据为依据[J].人民论坛.2014

[5].渡边紫乃,赵寒玉.变化中的中日经贸关系:“政冷经热”时代的终结?[C].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4(总第7期)).2014

[6].张环.中欧关系步入健康发展期[N].金融时报.2014

[7].平力群.中日“政冷经热”关系难维系[J].社会观察.2014

[8].郎咸平.中国改革谨防“政冷经热”[J].IT时代周刊.2013

[9].黄志君.试析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J].商.2013

[10].尹鸿伟.“政冷经热”下的中越贸易[J].新西部.2012

标签:;  ;  ;  ;  ;  ;  ;  ;  ;  ;  

政冷经热论文-蔡梦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