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先[1](2015)在《新闻人马星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着名报人、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及新闻管理者,马星野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新闻史绕不过去(或不应绕过去)的重要人物之一。自1931年由国民党“中央政校”保送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研修新闻,1934年回国任教于政校开始,马星野就成了“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作为体制内新闻人和“保守派中的开明分子”(李金铨语),他的一生始终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相伴随。他尽其一生所做的就是以折衷协调的方式,努力在矛盾对立面中找到交叉点和共同点,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以“圆融贯通”的中庸态度努力接近自己的理想,力求解决“三民主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家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平衡问题,并努力将三者融合内化为自身所特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对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的研究,展现了少年、青年和新闻人三个不同时期马星野的人生经历。认为马星野之所以选择“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这条人生道路,有历史、社会和个人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源于诸如家世熏染,导师影响,时代环境、个人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国民党统治的顺从等多种因素。对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的研究,把他14年人生经历划分为“试验新兵”、“全职园丁”、“兼职导师”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叙述,首次提出了国民党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和由此形成的“政校(政大)新闻帮”这两个概念,指出“政校模式”新闻教育所具有的以模仿“密苏里模式”专业主义新闻教育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三民主义”要求而形成的特征;对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的研究,系统梳理叙述了马星野在《中央日报》、“中央社”的新闻业务实践以及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国民党“中央第四组”、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等机构和组织里44年的管理实践经历,指出在时代和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和中国传统儒家人文情怀最终必然受制于国民党统治需求这一现实的归宿;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三民主义”与西方专业主义两个来源,并以之为贯穿其新闻思想的主线,厘清了其新闻思想“产生”、“发展”、“延拓”的“三阶段”脉络,归纳出其新闻思想在各阶段的侧重内容,即“产生期的西方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发展期的‘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和“延拓期的‘蒋公语录’精神阐释下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既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在各阶段必然存在的差异性,也体现了马星野新闻思想随时代和个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成熟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星野以“三民主义”为政治指导,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实用方法的新闻事业思想的局限;对马售闻人个性风格的研究,凝练出作为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重要代表的马星野所具有的“以‘三民主义’为政治导向,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为方法,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追求为核心”的“马氏风格”内涵及承载这种风格的“中体西用”、“矛盾协调”方式的形成动因、具体体现和导致的“得”“失”。马星野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上虽然不是推动或制约当时新闻业发展或变化的主流动力,但因其特定的社会角色使他成为这段时期新闻史发展历程,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中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因为他不仅代表“他”自已,而且代表了与他人生经历、人生哲学、理想追求及实现方式都有相近或相似之处的那个“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对“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群体的重要代表马星野在20世纪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予以历史、客观、辩证的评价,是本研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江畅[2](2003)在《办一流刊物 创一流品牌[院长祝词]》文中提出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已走过五年有色有彩、有波有澜的历程。在五年社庆活动中,我们收集了部分文字和图片,组成院长祝词、社长话刊、五年回顾、贺辞摘登四个专题刊出,旨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更坚实的步伐,奔向明天。
胡生[3](2000)在《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文中认为
二、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论文提纲范文)
(1)新闻人马星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第一章 马星野人生道路与新闻人生涯 |
第一节 少年马星野:从平阳到温州 |
一、书香诗礼传家训 |
二、春风和气自清师 |
第二节 青年马星野:从厦门到密苏里 |
一、曲折的求学经历 |
二、关于“星野”笔名的考证 |
第三节 新闻人马星野:从南京到台北 |
一、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外新闻人生涯 |
二、漫长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生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星野新闻教育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的新闻教育实践经历 |
一、新闻教育实践的试验新兵(1934-1935) |
二、新闻教育实践的全职园丁(1935-1942) |
三、新闻教育实践的兼职导师(1942-1948) |
第二节 马星野与新闻教育的“政校模式” |
一、强调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的道德培养 |
二、严格选拔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 |
三、坚持课程设置的“四分法比例” |
四、贯彻“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
第三节 马星野与“政校(政大)新闻帮” |
一、“政校(政大)新闻帮”概念的缘起 |
二、“政校(政大)新闻帮”的基本状况 |
三、“政校(政大)新闻帮”的成因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星野新闻业务和管理实践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与《中央日报》(1945-1952) |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日报》 |
二、在南京的四年(1945-1949) |
三、在台北的三年(1949-1952) |
第二节 马星野与“中央通讯社”(1964-1985) |
一、马星野任职前的“中央社” |
二、对通讯社业务的早期认识和研究 |
三、任职“中央社”的二十一年 |
第三节 马星野的新闻行政管理 |
一、任职国民党“中宣部”新闻事业处(1942-1945) |
二、任职国民党“中央第四组”(1954-1959) |
三、任职国民党“中央新闻党部”、“中国新闻学会”及“大众传播教育协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星野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
一、“三民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
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影响 |
三、“三民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工与融合 |
第二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产生期(1934年9月之前) |
二、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发展期(1934年9月至1948年) |
三、马星野新闻思想的延拓期(1948年至1985年5月) |
第三节 马星野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产生期:西方新闻理论指导下的专业主义新闻思想 |
二、发展期:“国家民族至上”的“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
三、延拓期:“蒋公语录”精神下阐释的现代大众传播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星野新闻人个性风格研究 |
第一节 中体西用与矛盾协调:“马氏风格”的内涵 |
一、以“三民主义”为新闻人生涯的政治导向 |
二、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为新闻人生涯的实践方法 |
三、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为新闻人生涯的价值核心 |
第二节 “马氏风格”的动因、体现及得失 |
一、“马氏风格”形成的动因 |
二、“马氏风格”具体的体现 |
三、“马氏风格”导致的“得”“失” |
本章小结 |
结语:对新闻人马星野的基本认识 |
附录·新闻人马星野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人马星野研究[D]. 王继先.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2]办一流刊物 创一流品牌[院长祝词][J]. 江畅. 湖北招生考试, 2003(01)
- [3]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2000年新春祝词[J]. 胡生. 江苏船舶,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