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鹏[1](2021)在《广发银行新疆分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曲岩[2](2021)在《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在各个银行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成为各个银行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做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营销策略支撑。YC银行HK支行是一家全功能型支行,前期为低效支行,其收入增长一直是依托利差收入为主,在其他的板块业务发展比较薄弱,其中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方面不是特别理想。个人理财业务又是支撑支行收入增长的一项重要指标,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研究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营销策略问题、原因,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以此促进YC银行HK支行的发展。本文抓住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营销策略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多方面的分析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营销策略难点和重点,提出能够解决实际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营销策略,使其能够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在同行业中市场占比节节提升,力图促进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增加。本文根据目前中国内各家银行的理财业务中,总结在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各家银行的营销方法和相关理念,对YC银行HK支行的理财业务市场分析、客户分类以及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研究等问题,在仔细研究后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完善邮储银行HK支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不足及改进营销策略等问题的一些建议,希望为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给予帮助。本文抓住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以及营销策略的分析,从目前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入手,多方面的分析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目前采取的营销策略存在的困难和原因,提出能够切实解决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策略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在同行业中竞争的市场中占有率稳步提高,力图促进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增加。最终解决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问题,助力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而增加了YC银行HK支行的收入,提高YC银行HK支行的创效能力。本文主要框架共计六章,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基础理论,第三章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第四章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第五章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选择,第六章结论与展望。通过这六章内容将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进行叙述。本文通过采取货币需求动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4C、4V、客户细分理论、STP理论,着眼研究重点的三个方面:一是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营销策略现状,目前HK支行采取三种营销策略,分别为厅堂推广及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理财经理主导营销策略、厅堂、窗口转介绍营销策略,采取的营销策略单一有限,产生的效果不理想;二是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存在五大问题,理财产品推广及销售渠道效能低、客户挖掘不足,客户体验感欠佳、理财经理专业度不够,全员营销能力较弱、客户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未发挥联动营销作用、客户和市场细分不够,并对这无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三是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第一,加大YC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力度,第二,打造专属理财经理队伍,第三,细分客户及产品精准营销,第四,差异化服务营销策略分析,第五,加强各条线资源联动营销,第六,加强支行系统化转型。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将YC银行HK银行理财营销策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等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析,清晰明了的针对YC银行HK支行理财营销策略的研究。(2)细分客户及产品类型,解决了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营销策略的问题。(3)提出了综合联动营销策略,拓宽了客户资源及渠道,能够有效的解决了营销策略匮乏的问题。
张洪新[3](2020)在《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金融业尤其是零售金融业成长迅猛;同时,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对投资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在“资管新规”颁布和施行的背景下,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需要持续推陈出新、提升竞争力。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山西省“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的宏观政策和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的盈利潜力日益突出。作为山西省银行业代表的JS银行应抓住时机,积极谋划布局,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战略地位,扩大业务条线,谋求业务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模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银行营销的视角出发,对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展开研究。本文从概念和发展历程入手,首先分析了外部的宏观和行业环境,对内部环境则是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视角展开讨论分析;并使用SWOT模型分析了JS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战略,认为JS银行应采用“WO”扭转型战略。接下来本文探讨了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4P营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四个维度展开阐述。在产品策略方面,指出了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产品研发薄弱和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价格策略方面,指出JS银行理财业务依赖价格战以及存在价格战的非持续性和价格机制单一的问题;在渠道策略方面,分别指出了线下、线上渠道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促销策略方面,指出了品牌建设、营销理念和客户关系维护存在不足之处。最后在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业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为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出品牌战略、人才建设、营销渠道、客户关系管理等多项完善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建议,以及人员组织、风控制度和科技创新三项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建议措施的可行性和营造良好适宜的内外部环境。资管新规的颁布以及大批互联网企业的涌入,使得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针对这新一轮行业洗牌,本文通过对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层次的分析和归纳总结,探寻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基于山西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晋商精神的独特文化传承,提出了符合JS银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为JS银行加强相关业务的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为JS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植根三晋、走向全国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对省内外同类银行具有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助于城商行告别同质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
刘羿伶[4](2020)在《“监管新规”背景下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7月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面向个人客户的理财产品开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发展成为老百姓主流的银行理财方式,在社会经济的投融资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种类也从单一的固定收益类扩充到净值型、非标投资类、权益类和另类商品类。然而,与风险同质的银行储蓄等保本保收益产品不同,不同种类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差异很大,高的预期收益则意味着高的风险,所以,风险等级划分和客户适当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监管机构自2005年至今相继出台一系列监管文件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然而,这一系列文件无论是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宏观影响,还是对理财产品、经营模式、风险管理、理财人员的具体要求,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此,银行应如何有效履行政策监督,缓释监管新规带来的冲击?如何实现投资者理性认识理财产品,克服产品同质化和提升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如何实现银行业理财业务良性发展、银行自身收益稳步增长的统一?这一系列围绕“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的研究也由此拉开帷幕。本文围绕“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这一核心,从银行理财业务与监管新规的适应性出发,以PD银行为例来阐述监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业务层战略方法,在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符合监管新规要求的同时,探究PD银行理财业务优化的发展策略。论文以“背景阐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从以下几方面做出相应论述:首先,阐释选题背景,并梳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一方面,理清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背后暴露出的投资运作风险源流,推导出“监管新规”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性、针对性,以及由此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借鉴海外银行发展的成熟经验,并结合学界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改革创新提出的宝贵意见,规范、总结监管新规项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优化、改革、发展的出路。其次,具体分析PD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多层嵌套、资金池运作、投资范围、刚性兑付等方面问题,并对照监管新规,分析PD银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理财业务表外化、投资业务专业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再次,通过对PD银行理财业务内外部环境的剖析,明晰了PD银行在业内业绩排名、信用评级、全球业务、电子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产品同质化、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欠缺等短板,以及对机遇和威胁要素的把握,依托SWOT矩阵分析,提出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方向和措施的提升理路。最后,对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作出优化设计。基于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实际,从产品风险防范、理财人员专业能力提升、投资者理念培养等方面切入,运用业务层战略方式做出与不同投资经验客户群相匹配的“风险——收益”模型,以期强化资金端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高理财人员的资产配置能力。同时,针对理财产品风险防范、投研能力提升、理财子公司设立、理财人员专业能力培养、考核体系优化及投资者教育强化等方面做出理财业务优化的策略,达到产品合规化、人员专业化、投资者理性化的发展目标,以适应“监管新规”。
焦杨[5](2020)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商业银行均受到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逐步将成为我国经济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生活中,其与传统金融业相融合,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开辟了新的道路。到了2013年,迎来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关键年。随着发展的深入,两大主流互联网企业,阿里借助支付宝平台推出“余额宝”,腾讯也随即推出了同类的产品“腾讯理财通”,较短时间内发展速度可观,理财的金融资产达到上千亿。本文的研究背景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带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启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起存金额相对较低、投资回报率高、资产灵活性强,受到各个阶层投资者的喜爱,中低阶层的投资者尤为青睐。商业银行的唯一性被剥夺,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投资理财的新渠道,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面对此种情况,我国商业银行急需创新与转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结合的方法,结合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例,挖掘与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篇文章以中行天津分行为深入研究的目标,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运用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与发展现状、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负向影响。结合中行天津分行的现状以及发展“瓶颈”,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互联网金融对中行天津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择来到中国银行网点的客户,整理分析出符合当前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总结,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不仅要积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也要实现产品的升级转型,提高投资者利润;构建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网络综合理财平台;加强渠道与部门的构建与整合,开展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合作等方面寻求发展。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同业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思考新方向,并积极应对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张琪瑞[6](2020)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的金融行业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特别是十九大后,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也基于此潮流推出了众多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繁荣的同时,我国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爆雷风险加剧,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敲响警钟,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维护我国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合运用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创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金融监管学的有关知识,坚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位一体”的研究逻辑,运用实例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结合了我国商业银行部分理财产品的风险案例、某银行客户调查问卷、某银行经理访谈资料等,并整理分类了近年银行理财产品违规的典型案例。基于以上事实论据总结了我国目前商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政府监管的成功实践与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监管实践,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监管配套、社会公众监管四个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提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水平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实践,相比以往研究,本研究同时进行了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论据详实可靠,更加全面地描绘出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现状和问题,因此提出了的对策也更具有实践意义。
葛庆军[7](2020)在《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均GDP大幅提升,个人及家庭财富不断增加,使得大部分居民已不再满足于将个人财富简单的存入银行,而对专业理财的需求则不断加强。面对如此巨大的个人理财市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纷纷涉足此领域。短短几年内,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已达上百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利润密切相关,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银行作为我国五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更是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至今,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也为中国银行赢得了客观的利润。但是利润与风险是共存的,在收获利润的同时中国银行也面临了更大的业务风险。论文运用文献参考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运用了生命周期理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投资组合等相关理论。通过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从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案例描述,紧接着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了其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等五类风险类型;接着详细描述了中国银行YZ支行目前所采取的具体做法。然后,在上述识别出的风险类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查阅中国银行YZ支行风险管理系统、个人平时工作经验总结等方式,归纳出了中国银行YZ支行面临的个人理财业务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发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信息和数据的支持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才。外部原因有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和金融市场不成熟;最后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营,针对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要在中国银行YZ支行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制度、丰富风险控制手段,完善内部控制、强化合规管理、强化个人理财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对策,希望能为中国银行YZ支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出建设性建议。
郭熠昂[8](2020)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可支配的收入增多,居民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2018年,我国的金融市场监管架构由之前的“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两会”,这个举措将更好的提高监管效率,更加有效的为保护理财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庞大的投资群体在为理财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现有的个人理财投资者大多都属于对金融知识缺乏的非专业人士,因此对其自身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论文运用与国外三个国家进行对比的方法,找出与其在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上存在的差距,为之后的经验借鉴提供了依据。研究分析商业银行针对个人理财投资者制定的保护方案,明确其重要性,验证可行性,查找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制度保护上的不足。如在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和纠纷救济机制上存在着很多缺陷。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理财业起步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具体涉及重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健全金融机构监管制度和建立合理的银行个人理财纠纷救济机制。本论文提出了建立信用评级跟踪体系,我国现在基本上还是采取“一评定终身”的方式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信用评级。在资信等级的有效期内,对之前的评定结果会有动态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对理财产品信用评级进行后期跟踪监督,以便依据当时情况做出及时调查,做到评级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张源[9](2020)在《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随着科技发展与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已经广泛融入大众生活。例如,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交往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不仅深度融入了大众日常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行为及习惯: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的增加,让网络更容易沟通有无,产品进行网络营销将更加便捷;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兴起、社交软件和新媒体发展,大众消费、舆论、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面对新媒体网络时代变化,谁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中占据制高点,谁便能在新一轮的产品营销中拔得头筹。近年来,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互联网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如何加大营销力度,抢占客户成为各大银行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包括YC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纷纷布局产品网络营销,积极销售本行个人理财产品,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同时传统银行转型智慧银行进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网络营销同样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针对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YC银行SD分行为例,采取了PSET、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分析了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环境,针对其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网络营销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有助于解决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促进银行提升经济效益,对其他分行及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产品同质化,定价差异化不够,网络促销不够主动,网络渠道拓展不够充分,网络营销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以及客户流失较多等问题,通过对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及推广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二、SD分行应采取SO战略,即利用YC银行品牌优势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占有力,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强化管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以期能够长期、稳定、持续提供产能;第三,从4PS角度提出了完善对策,具体来说:采取优化产品组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制定差异化价格,灵活调整收益;完善网络营销渠道,开发服务终端;完善广告促销,促进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五个措施进行网络营销战略的实施。最后,研究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建立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及健全制度体系的角度进行基于保障的组织支持。
刘琼[10](2020)在《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济南市大部分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普遍缺乏事先分析居民理财需求、后期业务服务跟不上客户需求的问题,再加上居民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认知角度,使得当前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难以被客户接受、理财人员服务素质存在良莠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以QL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分析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帮助银行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并对其个人理财业务加以提升改善。论文首先对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从个人、家庭、银行三方面,对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然后参考前人关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了“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最后采用SPSS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个人、家庭、银行对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程度。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学历、风险承受能力、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接受理财产品推荐的意愿程度、家庭收入中可用于投资的比例这6项因素有显着性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有欠款或贷款、亲友推荐、理财产品的历史收益、产品交易成本、银行网点数量及便利性、银行品牌与实力、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对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并不显着。最后,论文针对QL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因素和实际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优化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二是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范围,三是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加强对济南市居民个人理财知识的培养。
二、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理财业务发展情况的介绍 |
1.国外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
2.国内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需求理论 |
1.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
2.投资组合理论 |
3.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二)营销相关理论 |
1.4C营销理论 |
2.4V营销理论 |
3.客户细分理论 |
4.STP理论 |
三、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 |
(一)YC银行HK支行情况介绍 |
1.HK支行周边环境 |
2.HK支行人员情况 |
3.HK支行客户情况 |
(二)HK支行个人理财营销策略现状 |
1.YC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情况 |
2.HK支行理财发展规模 |
3.HK支行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 |
四、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1.理财产品推广及销售渠道效能低 |
2.客户挖掘不足,客户体验度欠佳 |
3.理财经理专业度不够,全员营销能力较弱 |
4.客户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未发挥联动营销作用 |
5.客户和市场细分不够 |
6.风险管控不完善 |
(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 |
1.理财产品推广及销售渠道效能低的原因 |
2.客户挖掘不足,客户体验感欠佳的原因 |
3.理财经理专业度不够,全员营销能力较弱的原因 |
4.客户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未发挥联动营销作用的原因 |
5.市场和客户细分不够的原因 |
6.风险管控不完善的原因 |
五、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的选择 |
(一)加大科技赋能,提升YC银行理财产品形象宣传力度 |
(二)加强员工培训,打造专属理财经理队伍 |
1.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提升营销意识 |
2.优化人员配置 |
3.建立员工培训系统 |
4.定制培训课程 |
5.加强理财团队人员选拔和培养 |
6.加强实战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
7.落实准入考核机制 |
(三)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
2.利用大数据系统细分客户精准营销 |
3.核心客户需求分析 |
4.提供有价值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
5.细分不同产品,采取不同营销策略 |
(四)加大监管力度,完善风险管理 |
(五)加强各条线资源渠道联动营销 |
(六)加强支行系统化转型 |
1.岗位分工明确,厅堂联动能力提升 |
2.进行电话营销辅导,助力营销能力提升 |
3.存量客户维护,助力理财经理专业提升 |
4.线上活动开展,全方位拓展客户渠道 |
5.完善客户营销系统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 |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4P营销理论 |
二、生命周期理论 |
三、CRM(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四、投资组合理论 |
第三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JS银行概况 |
第二节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
一、JS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简介 |
二、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营销现状 |
第三节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二、行业环境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四节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一、产品视角 |
二、价格视角 |
三、渠道视角 |
四、促销视角 |
第五节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战略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机会(Opportunity) |
四、威胁(Threat) |
五、SWOT矩阵分析 |
六、战略选择 |
第四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产品研发薄弱 |
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
第二节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理财产品依赖价格战 |
二、理财产品价格战不可持续 |
三、价格机制单一 |
第三节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线下营销渠道建设不健全 |
二、线上营销渠道推广力度不够 |
第四节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品牌建设不足 |
二、营销理念落后 |
三、客户关系维护工作不到位 |
第五章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启示 |
一、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经验 |
二、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经验 |
三、国内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二节 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进建议 |
一、产品策略改进建议 |
二、价格策略改进建议 |
三、渠道策略改进建议 |
四、促销策略改进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监管新规”背景下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 |
(一)银行业理财规模 |
(二)PD银行理财规模 |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 |
(一)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
(二)对客户的影响 |
(三)对监管机构的影响 |
(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打破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逻辑 |
四、理财新规颁布及效应 |
五、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 |
(一)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特征 |
(二)投资者对理财产品风险的认知 |
(三)银行理财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
二、国内文献 |
(一)银行理财业务与监管政策的联动 |
(二)银行理财收益与风险匹配度分析 |
(三)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自我修缮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PD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PD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多层嵌套 |
二、资金池运作 |
三、以投资非标资产为主 |
四、刚性兑付 |
第二节 监管新规带给PD银行理财业务的挑战 |
一、监管新规解读 |
(一)监管新规回顾 |
(二)监管新规的核心要点分析 |
二、监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
(一)对银行同业理财业务的影响 |
(二)对PD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
三、监管新规对PD银行理财业务的挑战 |
(一)理财产品转型的挑战 |
(二)经营模式转型的挑战 |
(三)风险管理转型的挑战 |
(四)理财人员转型的挑战 |
第三章 PD银行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 |
一、优秀的业绩排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
二、稳定的高信用评级有利于获得客户的信赖 |
三、遍布全球的营业机构利于开发海外市场 |
四、特色电子渠道为客户经营及内部管理带来便捷 |
第二节 劣势 |
一、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
二、理财业务创新缓慢 |
三、市场竞争能力欠缺 |
第三节 机会 |
一、投资者理财需求的大幅增长为业务发展带来上升空间 |
二、“互联网+”兴起促使理财业务发展模式优化 |
第四节 威胁 |
一、营业收入被压缩 |
二、银行间竞争激烈 |
第五节 PD银行理财业务SWOT矩阵分析 |
第四章 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设计 |
第一节 防范银行理财产品风险 |
一、优化理财产品投资结构 |
二、减少保本理财产品的发行 |
三、加强理财产品久期管理 |
四、加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 |
第二节 提高理财业务投研能力 |
一、转变理财业务投资方式 |
二、提升投资收益回报 |
第三节 加快设立理财子公司 |
一、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优势 |
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定位 |
第四节 提升理财人员业务能力应对挑战 |
一、强化理财人员专业素质 |
二、强化理财人员能力等级认证 |
三、强化理财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
第五节 优化理财业务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
一、优化理财业务绩效考核体系 |
二、优化理财业务激励约束机制 |
第六节 加强投资者理财教育 |
一、强化投资者风险理念 |
二、多渠道渗透风险防范意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
2.1.2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2.1.3 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分析 |
2.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概述 |
2.2.1 个人理财的概念 |
2.2.2 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3 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2.3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
2.3.1 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启示 |
2.3.2 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困境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分析 |
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正效应影响 |
3.1.1 改变传统经营理念,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 |
3.1.2 充分发挥大数据营销优势 |
3.1.3 推动理财产品创新 |
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负效应影响 |
3.2.1 分流客户资源与资产 |
3.2.2 商业银行净利润被压缩 |
3.2.3 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弱化 |
3.3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面临的挑战 |
3.3.1 开拓新客户的挑战 |
3.3.2 开发创新性产品的挑战 |
3.3.3 专业营销能力的挑战 |
3.3.4 优化购买流程的挑战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下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与问题分析 |
4.1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况 |
4.1.1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简介 |
4.1.2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概括及产品介绍 |
4.1.3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4.2 互联网金融下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调查分析 |
4.2.1 调查问卷方案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情况 |
4.2.3 数据分析 |
4.3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天津地域特色 |
4.3.2 相较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优势不明显 |
4.3.3 产品销售及购买环节,风险提示不足 |
4.3.4 与互联网金融市场融合度低,营销方式单一 |
4.4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的原因 |
4.4.1 产品创新度不足,缺少天津市场调研 |
4.4.2 相较互联网金融市场,分业经营制约发展 |
4.4.3 居民理财、风险意识淡漠 |
4.4.4 服务意识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 |
第5章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个人理财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
5.1 理财产品升级转型,提高收益 |
5.1.1 产品设计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定价 |
5.1.2 扩大产品投资范围 |
5.1.3 理财环节增设强制风险提示 |
5.2 构建天津区域特色网络理财平台 |
5.2.1 布局智能柜台与超级柜台 |
5.2.2 构建电商平台,完善金融生态圈 |
5.2.3 打造移动化、数字化银行 |
5.3 加强渠道与部门构建与整合 |
5.3.1 优化与整合部门 |
5.3.2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
5.3.3 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模式 |
5.4 开展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双赢 |
5.4.1 提供新商业模式—大数据营销 |
5.4.2 建立新咨询服务、营销模式 |
5.4.3 依托互联网平台,共同开发金融产品 |
附录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体验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银行理财产品 |
2.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
3.商业银行政府监管 |
(六)理论基础 |
1.市场失灵理论 |
2.信息不对称理论 |
3.公共利益理论 |
(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回顾小结 |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
1.理财产品发行机构 |
2.理财产品类型 |
3.理财产品风险等级 |
4.理财产品收益 |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析 |
1.法律风险 |
2.市场风险 |
3.合规风险 |
4.嵌套风险 |
5.流动风险 |
6.操作风险 |
7.声誉风险 |
8.信息不对称风险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案例分析、客户问卷调查及典型违规案例整理 |
(一)银行理财风险案例分析 |
1.交通银行得利宝理财产品夸大收益案 |
2.民生银行假理财产品案 |
(二)P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客户调研问卷 |
1.客户的基本情况 |
2.客户购买理财时的情况调查 |
3.客户对理财产品监管问题的反馈及态度 |
4.调查问卷小结 |
(三)P银行理财产品经理的访谈记录 |
1.客户投诉方面 |
2.部门业绩方面 |
3.部门培训方面 |
4.部门管理方面 |
5.监管建议方面 |
(四)理财产品违规案例汇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现状及成果 |
1.监管机构现状 |
2.监管制度现状 |
3.监管方式现状 |
4.监管成果 |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现存问题 |
1.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不统一,不利于依法监管 |
2.监管目标不明确,对投资者保护力度不足 |
3.自律监管及简易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监管投诉成本高 |
4.监管部门职能模糊,沟通协调机制存在不足 |
5.监管部门执行效率不足,容易产生监管反弹效应 |
6.监管手段单一落后,先进监管技术应用水平低 |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1.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
2.监管理念落后,缺乏动态监管机制 |
3.监管机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 |
4.监管处罚标准不一,处罚力度小 |
5.社会监管意识薄弱,市场风险等级高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实践与借鉴 |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实践 |
1.英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 |
2.美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 |
3.德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 |
4.日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 |
(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启示 |
1.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有效监管的基础 |
2.统一功能型监管有利于减少监管空白 |
3.注重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监管有效性的体现 |
4.注重理财知识的普及是有利于监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政府监管的对策 |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1.明晰目前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 |
2.填补目前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 |
3.提升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力度 |
(二)优化监管机构监管体系 |
1.转变资本中心的监管理念 |
2.明晰监管机构的职权划分 |
3.建立跨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协调机制 |
4.加强监管机构人员素质培训 |
5.建立互联网大数据风险监管预警平台 |
6.落实监管执行的力度和效率 |
(三)完善监管配套体系 |
1.引导提升自律组织的监督效用 |
2.健全争议快速处理机制 |
3.引导商业银行完善内部组织架构监管体系 |
(四)引导社会公众监管体系的建立 |
1.加强公民理财知识教育 |
2.健全社会监督参与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P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客户调研问卷 |
附录二 :P银行理财产品经理的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述 |
2.1.1 风险管理概述 |
2.1.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2.2.3 投资组合理论 |
2.2.4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1 中国银行YZ支行情况简介 |
3.2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3.3 个人理财业务面临风险管理现状 |
3.3.1 个人理财业务面临风险的识别 |
3.3.2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评估及报告的主要做法 |
3.3.3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做法 |
第4章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4.2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原因 |
4.2.1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内部原因 |
4.2.2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外部原因 |
第5章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
5.1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 |
5.2 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
5.3 丰富风险控制手段,完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
5.4 强化合规管理,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
5.5 强化个人理财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
5.6 加强与当地监管部门的沟通,建言献策,寻求指导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8)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相关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概念界定和特点 |
2.1.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概念界定 |
2.1.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的基本权利探讨 |
2.2.1 知情权 |
2.2.2 隐私权 |
2.2.3 损害求偿权 |
2.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分析 |
2.3.1 委托代理关系说 |
2.3.2 信托关系说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不足 |
3.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3.1.1 信息披露制度规章存在漏洞 |
3.1.2 信息披露制度落实不到位 |
3.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制度不完善 |
3.2.1 与法律监管配套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
3.2.2 监管标准不统一 |
3.2.3 金融监管模式过于分散 |
3.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纠纷救济机制不足 |
3.3.1 事前审核乏力 |
3.3.2 ADR救济不充分,诉讼救济有待完善 |
3.3.3 以行政处罚方式为主,对民事救济不够重视 |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 |
4.1 日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及启示 |
4.1.1 日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
4.1.2 日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启示 |
4.2 英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及启示 |
4.2.1 英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
4.2.2 英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启示 |
4.3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及启示 |
4.3.1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
4.3.2 美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启示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完善路径 |
5.1 重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5.1.1 明确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界限范围 |
5.1.2 制定统一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 |
5.1.3 重视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监管工作 |
5.1.4 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责任落实到位 |
5.2 监管制度的健全 |
5.2.1 健全与法律监管配套的监督机制 |
5.2.2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信用评级制度 |
5.2.3 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
5.3 建立合理的理财纠纷救济机制 |
5.3.1 重事前救济、加大准入监管力度 |
5.3.2 发挥ADR纠纷处理制度的作用 |
5.3.3 改进理财纠纷诉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预期成果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个人理财产品相关概念 |
2.1.1 理财 |
2.1.2 理财产品 |
2.1.3 个人理财产品 |
2.2 网络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网络营销 |
2.2.2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营销理论) |
2.2.3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4P’s营销理论) |
2.2.4 营销环境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环境分析 |
3.1 YC银行SD分行概况 |
3.2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基本情况 |
3.2.1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编制架构及发展概况 |
3.2.2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经营情况 |
3.3 宏观环境分析 |
3.3.1 经济环境分析 |
3.3.2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3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微观环境分析 |
3.4.1 行业竞争分析 |
3.4.2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
3.4.3 购买者还价能力分析 |
3.4.4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3.4.5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分析 |
4.1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
4.1.1 网络营销方式日趋完善 |
4.1.2 网络营销规模不断提高 |
4.1.3 理财产品不断创新 |
4.2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
4.2.1 网络营销定位偏离市场需求 |
4.2.2 网络营销手段成效差 |
4.2.3 网络渠道较为单一 |
4.2.4 网络营销运营力量不足 |
4.2.5 网络营销成效差 |
4.3 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YC银行SD分行SWOT分析结果评述 |
4.3.6 YC银行SD分行SWOT战略 |
第五章 基于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5.1 YC银行SD分行目标市场战略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4PS网络营销策略组合设计及实施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2.5 推广策略 |
5.3 构建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对策保障机制 |
5.3.1 完善网络营销组织架构 |
5.3.2 建立起网络营销体系 |
5.3.3 健全网络营销制度体系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分析客户成本,进行合理市场定价 |
6.2.2 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客户便利性 |
6.2.3 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丰富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概念 |
2.1.2 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 |
2.1.3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细分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QL银行简介 |
3.2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3.2.1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 |
3.2.2 QL银行个人理财主要产品介绍 |
3.2.3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
3.3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
3.3.2 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范围狭窄 |
3.3.3 理财经理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第4章 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的识别 |
4.1.1 个人因素 |
4.1.2 家庭因素 |
4.1.3 银行因素 |
4.2 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讨论 |
4.3.1 个人因素的影响结果 |
4.3.2 家庭因素的影响结果 |
4.3.3 银行因素的影响结果 |
第5章 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优化的对策 |
5.1 丰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 |
5.1.1 增加认购起点金额低的理财产品 |
5.1.2 增加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 |
5.2 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范围 |
5.2.1 进行市场细分 |
5.2.2 对客户进行生命周期管理 |
5.3 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
5.3.1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
5.3.2 加强优秀人才选拔 |
5.4 加强对济南市居民个人理财知识的培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发银行新疆分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D]. 王俊鹏. 新疆大学, 2021
- [2]YC银行HK支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曲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JS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 张洪新.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监管新规”背景下PD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D]. 刘羿伶.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5]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为例[D]. 焦杨.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银行理财产品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张琪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中国银行YZ支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葛庆军. 扬州大学, 2020(05)
- [8]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郭熠昂.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9]YC银行SD分行个人理财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张源.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10]济南市QL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D]. 刘琼.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