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动性论文-李新星

大流动性论文-李新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位置函数

大流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星[1](2019)在《大流动性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理论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称RPC)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对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高强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久性能,并逐渐被广泛运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对土木工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RPC的制备和配合比设计,大多数研究只追求更加优良的力学性能而忽略了是否易于施工的流动性及经济性。此外,对于该种新型材料与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的机理、内部粘结应力分布、粘结滑移的关系以及结构设计中需要的锚固搭接长度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为RPC在土木工程中的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的试验和理论支撑。为此本文开展了大流动性RPC的最优配合比的研究及针对针对该种RPC开展了不同参数下的拉拔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水胶比、砂胶比、钢纤维、粉煤灰、硅灰、减水剂等材料对RPC流动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及龄期和养护制度对其强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流动性、强度、经济性要求得到了最优的配合比,制备出流动度达到230mm,抗压强度达到15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并得到了抗压强度和流动度的计算公式。(2)基于厚壁圆筒模型,从弹性力学解析法推导了RPC与钢筋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为粘结强度计算方式提供理论支撑。(3)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包括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有无箍筋、配箍率、钢纤维掺量的拉拔试验,得到了各参数下的平均粘结应力和自由端滑移量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各曲线的特点规律及原因,拟合得到了平均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并基于试验给出了用于结构设计的临界锚固长度和极限锚固长度的建议取值。(4)通过钢筋铣槽,应变片内贴于槽内,测得了锚固段内不同位置钢筋的应力通过应变值计算得到了粘结应力随着相对锚固段位置变化的关系曲线,并拟合了各参数下,粘结应力随着位置变化的位置函数。采用平均粘结应力与位置函数的乘积来描述真正的粘结滑移关系,提出了叁折线段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各参数的综合影响,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并采用了ABAQUS有限元验证了本文RPC粘结滑移的准确性,与试验值较符,具有较好的研究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顾华健[2](2019)在《大流动性磷酸钾镁水泥浆体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钾镁水泥(Potassium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KPC)是一种由氧化镁、可溶性磷酸盐和缓凝剂组成的新型无机胶凝材料,具有快硬早强、粘结性高、体积变形小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大多用于路面的快速修补,尚有很大发展空间。若MKPC浆体具有较大的流动度则可以配合高压喷涂、灌浆等技术,应用于防腐涂层或是嵌缝材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以大流动性MKPC浆体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确定大流动性MKPC浆体基本配合比,以流动度、强度变化、体积变形、水化温度、体积稳定性和吸水率为表征参数分别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XRD、TGDTA、SEM叁种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化学添加剂水玻璃对高水胶比下掺复合缓凝剂MKPC净浆的影响,发现水玻璃可以大幅提高试件的早期强度,解决了大流动性与早强之间的矛盾,呈碱性的水玻璃溶液亦可延缓水化反应进一步增加浆体流动度,使浆体呈自流平状态,并且水玻璃在浆体硬化后还可以堵实毛孔,也可以与体系中的Mg~(2+)反应生成水合硅酸镁凝胶进一步密实孔径,减少毛细水蒸发,对硬化体体积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有提高作用,但后期强度发展不及空白组。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硅灰、偏高岭土和粉煤灰以研究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MKPC净浆的影响,使用矿物掺合料对硬化体进行改性优化可制备出性能更佳的MKPC浆体,试验发现掺偏高岭土可以显着增加硬化体的抗压强度,掺粉煤灰可以提高MKPC净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继而将研究对象扩展至MKPC砂浆,研究了骨料与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MKPC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相同胶砂比下,使用石英砂比河砂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体积稳定性,使用相同骨料时,胶砂比大的强度更高,矿物掺合料的微集料作用和火山灰作用也可大幅改善MKPC砂浆性能,矿物掺合料颗粒的异相成核作用使硬化体早期强度显着增加,其中的活性成分与磷酸盐发生二次水化反应也大幅提高了后期强度,矿物掺合料对体积稳定性的改善也减少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粘结界面的微应力,增加了粘结抗折强度,平均粒径更小的矿物掺合料使硬化体更加致密从而改善了试件的水稳定性。在材料性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流动性MKPC浆体的应用探索,辅以叁维间隔织物组成复合材料,发现叁维间隔织物可以显着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变形能力,故拟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接缝材料;作为防水涂层材料增加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材料本身为致密的类陶瓷结构,仅2.5mm涂层厚度即可达到混凝土质量国标的最高标准,抗渗效果显着,应用前景广泛。(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5)

徐宝军,赵欢,刘海园,李旭旭,李明[3](2019)在《大流动性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以废砖骨料按不同体积取代率取代废弃混凝土骨料配制大流动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骨料级配及大流动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表观密度呈现下降趋势,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大致为下降趋势,当取代率在40%~60%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略有回升,废砖骨料与再生混凝土骨料比值为6∶4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较高,且容重较低,为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侯云芬,郑东昊,刘锦涛,司博旸[4](2018)在《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拌合物是保证硬化混凝土性能达到要求的前提。在搅拌设备相似的现状下,合理控制搅拌时间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均匀。研究搅拌时间对现代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设计的45~120 s搅拌时间内,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影响很小,但是过长的搅拌时间会导致泌水现象,使匀质性变差,尤其是掺入大量需水性小的掺合料,如优质粉煤灰;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没有影响;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大流性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偏差率降低,到90 s时达到最小,匀质性好;之后随搅拌时间增加而增大,匀质性变差。分析认为,搅拌时间较短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组分分散不佳,匀质性不好,搅拌时间合适时(本试验为90 s),组分分散均匀,匀质性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8年11期)

李兰[5](2018)在《大流动性、高固含量锆溶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锆溶胶是均匀分散在水中含带电锆微细粒子的胶体溶液,可用于制备ZrO_2薄膜、ZrO_2纤维、ZrO_2气凝胶及ZrO_2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这些陶瓷材料在高温隔热、结构增强以及耐化学腐蚀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叁种方法制备锆溶胶,通过浓缩优选出高固含量、低流动性的锆溶胶;利用优选出的锆溶胶浸渍莫来石纤维毡,目的是验证所制备锆溶胶的浸渍性能和烧结致密化的效果。本论文采用叁种方法制备锆溶胶,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制备锆溶胶的影响。一、以氧氯化锆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氯化铵为底液,硝酸为胶溶剂制备锆溶胶。研究结果表明,以0.3 mol/L NH_3·H_2O为沉淀剂,0.05 mol/L NH_4Cl为底液制备锆溶胶,当胶溶温度为80℃,胶溶时间为8h时,可以制备出澄清、稳定性较好的溶胶。加入表面活性剂0.1 wt%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有降低溶胶黏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加溶胶的稳定性。二、以氧氯化锆原料,乙酰丙酮为络合剂,乙二胺为沉淀剂制备锆溶胶。研究结果表明,当锆酮比为1:1.3,锆酸比为1: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时,可以制备出澄清、稳定性较好的溶胶。加入表面活性剂0.1 wt%CTAB有降低溶胶黏度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加溶胶的稳定性。叁、以碱式碳酸锆为原料,醋酸为络合剂制备锆溶胶。研究结果表明,当锆酸比为1:1.6,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时,可以制备出澄清、稳定性较好的溶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和聚乙烯醇(PVA)均可增加溶胶的黏度和稳定性。通过对浓缩后叁种锆溶胶性能的比较,优选出固含量及产率较高的溶胶;并对浓缩后溶胶稳定性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优选出的锆溶胶进行浸渍实验,对氧化锆/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胶稳定性较好的前提下,以乙酰丙酮锆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锆溶胶的固含量及产率均优于其他两种溶胶。当浓缩时间为10min时,溶胶流动性较大,溶胶黏度达到10mPa·s,固含量达到40%,陶瓷产率达到20.4%。当浓缩时间为12min时,溶胶稳定性下降,易凝胶。加入0.1 wt%CTAB对溶胶颗粒有一定的细化作用,使溶胶颗粒分布更加均匀。利用优选出的溶胶浸渍制备复合材料有利于复合材料内部的致密均匀化。(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徐双全[6](2018)在《现代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过去,混凝土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采用水泥、砂、石、水四种材料现场搅拌,用手推车运送到结构之中,几乎谁都能做,且做的都一样。现在,混凝土高性能化,掺加了外加剂、掺合料等,需要泵送。外加剂的发展、掺合料的应用、自然资源的消耗(机制砂、特细砂的应用)引发了现代混凝土的问题,笔者在与众多混凝土企业沟通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混凝土企业供应的混凝土不尽相同,呈多样化,可以说,现代混凝土与传(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18年04期)

郑东昊,侯云芬,司博旸[7](2017)在《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后期强度是评判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从搅拌时间入手,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于不同矿物掺和料组成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试验选取粉煤灰掺量为40%和粉煤灰矿渣各20%的双掺混凝土,水胶比为0.38.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搅拌时间在120 s左右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泌水,但搅拌时间在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泌水的区间内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较小.给予较合理的搅拌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管镭[8](2017)在《大流动性混凝土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具体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别从混凝土配比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结果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表明在现代工程当中应用大流动性混凝土是可行的,能够符合国家及行业内的相关要求。同时,本文还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双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7年12期)

黄智山[9](2017)在《泌水沉降细观模型与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混凝土泌水沉降性的主次影响因素,建立泌水沉降细观模型。通过单一主变量粉煤灰和砂率对拌合物坍落度、表观密度、压力泌水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值,可获得两元系颗粒群密填充的参数值;评价拌合物泌水性,宜采用压力泌水率与极限泌水量两个参数。(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7年10期)

闫少杰,宋少民,张良奇[10](2017)在《振动搅拌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匀质性是混凝土实现高性能的重要前提,搅拌过程是混凝土获得匀质性的重要环节。采用双卧轴振动+强制搅拌的方式拌合混凝土,与双卧轴强制搅拌的方式拌合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微观结构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振动搅拌对混凝土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搅拌的拌合方式可以减少混凝土中微裂缝和微孔聚集现象,改善混凝土的微结构,使得混凝土的匀质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7年08期)

大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酸钾镁水泥(Potassium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KPC)是一种由氧化镁、可溶性磷酸盐和缓凝剂组成的新型无机胶凝材料,具有快硬早强、粘结性高、体积变形小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大多用于路面的快速修补,尚有很大发展空间。若MKPC浆体具有较大的流动度则可以配合高压喷涂、灌浆等技术,应用于防腐涂层或是嵌缝材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以大流动性MKPC浆体为研究对象,前期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确定大流动性MKPC浆体基本配合比,以流动度、强度变化、体积变形、水化温度、体积稳定性和吸水率为表征参数分别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XRD、TGDTA、SEM叁种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化学添加剂水玻璃对高水胶比下掺复合缓凝剂MKPC净浆的影响,发现水玻璃可以大幅提高试件的早期强度,解决了大流动性与早强之间的矛盾,呈碱性的水玻璃溶液亦可延缓水化反应进一步增加浆体流动度,使浆体呈自流平状态,并且水玻璃在浆体硬化后还可以堵实毛孔,也可以与体系中的Mg~(2+)反应生成水合硅酸镁凝胶进一步密实孔径,减少毛细水蒸发,对硬化体体积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有提高作用,但后期强度发展不及空白组。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硅灰、偏高岭土和粉煤灰以研究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MKPC净浆的影响,使用矿物掺合料对硬化体进行改性优化可制备出性能更佳的MKPC浆体,试验发现掺偏高岭土可以显着增加硬化体的抗压强度,掺粉煤灰可以提高MKPC净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继而将研究对象扩展至MKPC砂浆,研究了骨料与矿物掺合料对大流动性MKPC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相同胶砂比下,使用石英砂比河砂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更好的体积稳定性,使用相同骨料时,胶砂比大的强度更高,矿物掺合料的微集料作用和火山灰作用也可大幅改善MKPC砂浆性能,矿物掺合料颗粒的异相成核作用使硬化体早期强度显着增加,其中的活性成分与磷酸盐发生二次水化反应也大幅提高了后期强度,矿物掺合料对体积稳定性的改善也减少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粘结界面的微应力,增加了粘结抗折强度,平均粒径更小的矿物掺合料使硬化体更加致密从而改善了试件的水稳定性。在材料性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流动性MKPC浆体的应用探索,辅以叁维间隔织物组成复合材料,发现叁维间隔织物可以显着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变形能力,故拟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接缝材料;作为防水涂层材料增加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材料本身为致密的类陶瓷结构,仅2.5mm涂层厚度即可达到混凝土质量国标的最高标准,抗渗效果显着,应用前景广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流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星.大流动性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理论及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9

[2].顾华健.大流动性磷酸钾镁水泥浆体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

[3].徐宝军,赵欢,刘海园,李旭旭,李明.大流动性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9

[4].侯云芬,郑东昊,刘锦涛,司博旸.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影响[J].混凝土.2018

[5].李兰.大流动性、高固含量锆溶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8

[6].徐双全.现代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评价[J].商品混凝土.2018

[7].郑东昊,侯云芬,司博旸.搅拌时间对大流动性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7

[8].管镭.大流动性混凝土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

[9].黄智山.泌水沉降细观模型与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研究[J].混凝土.2017

[10].闫少杰,宋少民,张良奇.振动搅拌对大流动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7

标签:;  ;  ;  ;  

大流动性论文-李新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