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雷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雷蕾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本文旨在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质量,所以分析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护理过程中的对策。本文选取某院2014年9月至次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基础护理、给氧护理等方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了分析。共选取患儿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组。三组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并根据新生儿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护理,并于治疗后观察其效果。治疗后轻度组有效率为99.3%,中度组有效率为95.1%,重度组为8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取精心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干预;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04-01

前言:在临床儿科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病变。患儿出生时多存在窒息史,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足月儿较为多见,主要有意识改变和肌张力的变化,严重患儿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患儿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危害性极大。在某院2014年9月次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选取100例,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某院2014年9月次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均经检查确诊。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9~27d,平均年龄(13.6±4.5)d,根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100例患儿分为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其中,重度27例,中度44例,轻度29例。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

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吸氧、保温、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同时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甘脂等药物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定时用电子灭菌等照射灭菌、开窗通风及采用消毒液擦拭保温箱。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时刻灌注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以防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需要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并时常擦洗患儿的臀部、脐部等部位皮肤,保持干燥及清洁。

1.2.2给氧护理

头偏向一侧,及时使用吸引器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缺氧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如果二氧化碳分压太高可能会导致酸中毒,并且给氧过高导致氧自由基浓度增加,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痉挛,因此应当避免长期高浓度吸氧。

1.2.3加强观察

监测心率、心律、呼吸、经皮氧饱和度、血压、周围循环状况、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细胞比容等。记录24h出入液量,尿量小于1ml/(kg?h)及时报告医生。注意患儿在开奶后是否出现呕吐、腹胀、血便等情况,如有可能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应当及时治疗。时常观察患儿的瞳孔、神志、抽搐以及肌张力等情况。保持正常血压,维持适当的脑灌注压根据患儿体重选择大小合适的血压袖带。监测血糖时不能在足跟中部采血,以防出现跟骨骨髓炎。

1.2.4控制惊厥

对患儿应当减少刺激,如果需要操作应当尽量集中进行,尽量保持患儿安静的情绪。如果患儿出现兴奋、尖叫等表现,应当时刻注意是否有抽搐的先兆,如果出现要及时进行抗惊厥治疗。正确使用镇静、止惊剂。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前观察呼吸和肌张力,如有呼吸抑制和肌张力低下及时与医生联系停药。

1.2.5运动疗法的护理

对头面部、胸部、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进行抚摸,按照神经发育学的规律及顺序进行运动功能锻炼和各种动作训练,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酌情进行强化训练。基本一个疗程按照7-10次/月,30-50min/次,连续护理3-6个疗程。

1.2.6康复护理

①新生儿期:选取色彩明亮的儿童玩具,于患儿眼前频繁晃动,对其进行视觉刺激,同时主动由护理人员或家人与患儿进行交流,如目光交流和情感交流等。需要增强患儿的触觉刺激,应当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同时于室内播放轻缓、柔美的音乐,15min/次,并晃动患儿肢体,可做简单的肢体伸展运动,以增强患儿听觉和运动功能。②婴儿期:根据新生儿月龄确定其发育标准,对其进行听觉、触觉、视觉和运动等针对性训练,提高患儿语言、运动、社会能力和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对于反射与肌张力有异常或者发育落后的患儿,应当及时采用物理康复疗法,同时教会患儿做早操,实行早期体能训练。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治疗后对患儿进行检查,临床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者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者为有效;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好转者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数据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效果显示,轻度组有效率为99.3%,中度组有效率为95.1%,重度组为80.5%。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发病较快,所以患儿需及早接受临床治疗,以减轻脑损害,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消除脑水肿,且对于病情严重患儿来说,除了常规药物治疗之外,临床还需给予其适当的护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同时,必须对其早期功能进行加强锻炼,这样可以增强患儿体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建玲,姚爱敏,司志梅,姚亮,杨红静,王叶青.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5,03:130-132.

[2]李小春.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3:126-127.

[3]黄小英,陈舒飞,黄小梅,王畅.浅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46-47.

[4]宋哲,匡继红,景文贵.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13:2053-2055.

标签:;  ;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雷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