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心小学131100
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习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的架子,视己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其次要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再次要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方式,使语文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
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活动,学生把自己放在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师要求如何做,学生就如何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如何纠正和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态,是唤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承载体,更是知识的开发体。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打消他们的顾虑,对积极发表个人看法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不以对错评价学生,只要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值得欣赏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明白参与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一、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要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可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二、教师要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地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了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是专业增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总之,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