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交自交系论文-耿延会

回交自交系论文-耿延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交自交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初定位,QTL定位

回交自交系论文文献综述

耿延会[1](2018)在《棉花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初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和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是棉花异源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但纤维品质一般,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但产量低、环境适应能力弱,研究陆地棉与海岛棉培育高产、优质、抗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是育种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研究利用中36和海7124为亲本构建的回交自交系(BILs,Backcross Inbred Lines)为海岛棉性状向陆地棉转移奠定了基础。本文对BIL群体进行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测序研究农艺性状有质量性状:花瓣颜色(Y_1)、花粉颜色(P_1)、花瓣日光红(PS);数量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片颜色。质量性状为研究棉花遗传变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有利工具,数量性状如产量、纤维品质是育种家关注的首要目标。本文利用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对研究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初定位,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实验室已有的SLAF-seq测序结果,对BIL群体进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根据Q值筛选错误率小于0.001占90%的标准,父本共得到12,388,465个reads,母本共得到13,880,260个reads,子代得到4,439,674个reads,选取可定位到基因组上的SLAF测序标签对性状进行ΔSNP-index分析,将花瓣颜色(Y_1)定位在染色体A13上22.58-29.09Mb、41.24-48.85Mb和53.61-59.13Mb物理区间内;将花粉颜色(P_1)定位在染色体A05上39.80-40.64和79.97-91.09物理区间内;将花瓣日光红(PS)定位在染色体D07上5.04-23.69Mb和D12上的43.32-54.54Mb物理区间内。2、用实验室已有简化测序图谱和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对叶绿素含量和叶色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检测到9个关于叶绿素含量的QTLS,它们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其中q-SPAD-A11-1在开花期和结铃期都能检测到,表型遗传贡献率为5.08%和5.75%;检测到5个关于叶色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叶绿素含量定位到的q-SPAD-10-1与叶色定位到的q-LCG-10-1位于A10上的相同位置,表型遗传贡献率为5.28%和4.71%。对叶绿素含量和叶色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色深浅与叶绿素含量高低呈极显着正相关。本文用叶色进行QTL定位是首次报道,本研究将有助于叶绿素含量和叶色精细定位及棉花高光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蒋宁飞[2](2016)在《利用昌恢891和02428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定位抗稻飞虱的QTL》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都受到稻飞虱的侵害。长久以来,人们主要依赖化学农业对稻飞虱进行防治。但是,过度使用化学杀虫剂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威胁到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利用水稻本身的抗性是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昌恢891是江西农业大学自主选育的籼稻恢复系,具有较强的抗褐飞虱能力,02428是典型的粳稻品种,抗褐飞虱能力较差。为挖掘影响抗稻飞虱的基因(QTL),本试验以籼稻昌恢891为父本和粳稻02428为母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构建了包含125个家系的BC1F5回交自交系群体。并用该群体进行了苗期和抽穗期的抗稻飞虱QTL的定位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RAD(restriction-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技术对包含125个家系的回交自交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SNP信息采集分析,最终获得有效SNP4171个,并利用QTL Icimapping 4.0.6.0进行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其中,在12条染色体上含有的SNP标记分别依次有75,186,131,125,133,94,130,139,105,348,96,129个,总遗传距离分别为60.65cM,8.62cM,55.43cM,100.46cM,64.40cM,59.40cM,62.07cM,43.90cM,65.51cM,98.49cM,121.38cM,131.36cM;该图谱可以有效的满足抗性QTL的定位要求。(2)根据苗期群体筛选法,对亲本苗期抗褐飞虱能力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昌恢891表现中抗,02428表现为感虫。利用昌恢891和02428衍生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对影响抗性的QTL进行了分析,在第12号染色体Chr12_18281452与Chr12_18169641之间检测到1个具有抗褐飞虱的效应QTL qBPH-12-1,其LOD值为2.9934,贡献率(PVE)为11.9755%,证实了来自亲本昌恢891的等位基因能增加水稻的抗褐飞虱能力。(3)抽穗期通过田间自然抗性统计鉴定显示,昌恢891的平均单株虫口数为0.33只,02428的平均单株虫口数为2.00只,亲本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回交自交系群体平均单株虫口数呈连续分布。利用该套回交自交系群体在水稻的第7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效应QTL,暂时命名为qRPH-7-1,其遗传位置为39.6000cM,物理位置在标记Chr07_25987777和Chr07_25976748之间,其LOD值为2.5928,贡献率(PVE)为9.1105%,这个抽穗期抗稻飞虱的QTL抗性等位基因来自父本昌恢891。(4)本试验利用两个抗稻飞虱能力不同的品种衍生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在苗期和抽穗期对影响抗稻飞虱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每个时期各检测到1个效应QTL。这两个效应QTL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表明在苗期和抽穗期存在不同的控制抗稻飞虱能力的基因,两个时期的抗稻飞虱的机制可能不同。同时,前期qBPH-12-1和qRPH-7-1定位为后期该QTL的克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金社,赵团结,盖钧镒[3](2013)在《回交自交系(BIL)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是用于分析数量性状表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便于育种工作者利用杂种分离世代的数据对育种性状的遗传组成初步判断,制定相应的育种策略,也可用于校验QTL定位所揭示的数量性状的性状遗传组成。回交自交系(BIL)群体是永久性群体,可以进行有重复的比较试验,适用于受环境影响较大的复杂性状的遗传研究。本研究以BIL群体为对象构建了4对主基因、主基因加多基因分离分析方法的遗传模型,包括2类11个遗传模型。利用基于IECM(iterative expectation conditional maximization)算法的极大似然分析方法估算各个混合遗传模型中的分布参数,用AIC值和一组适合性测验结果选取最优模型,并从入选模型的分布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遗传参数。由1个模拟的随机区组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群体中遗传参数的估计值与设定值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本文建立的模型重新分析大豆回交自交系群体(Essex×ZDD2315)及其亲本对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数据后发现4对主基因模型优于原报道的3对主基因模型,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和江明,胡靖锋,戴永娟,汪骞,吴丽艳[4](2011)在《抗根肿病结球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回交自交系和保持系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韩国抗根肿病自交不亲合型结球白菜品种"白菜王"对日本不抗根肿病的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型白菜品种"绿半白菜"进行5代回交,通过用病菌孢子浓度为1×108个/g菌土接种BC5代不育系CCR11239和F6代保持系CCR11240,进行了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CCR11239病情指数为5.21,比对照品种83-1的病情指数92.59低87.38,表现高抗根肿病;CCR11240病情指数为3.51,比对照品种83-1的病情指数92.59低89.08,表现高抗根肿病;通过田间种植,进行性状测试,CCR11239表现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蜜腺正常,与CCR11240差别不大;CCR11240性状稳定、整齐一致。(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3期)

李莲,石玉真,李俊文,唐淑荣,刘爱英[5](2009)在《陆海杂种高代回交自交系纤维细度性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陆地棉34B与海岛棉Giza70杂交所得的稳定的高代回交自交系BC2F4:6、BC2F4:7家系,开展了叁个环境下纤维细度等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纺纱均匀指数与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纤维长度和比强度间均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极显着负相关。2)HVI 900测定的麦克隆值与比强度和纺纱均匀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成熟度比率与麦克隆值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线密度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叁个环境下都不一致;线密度与纺纱均匀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长度、比强度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与整齐度不相关,与伸长率为负相关。相对而言,线密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要比HVI 900测定的麦克隆值和成熟度比率稳定,受环境影响小,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线密度的选择及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向珣朝,张楷正,李季航,李平[6](2006)在《影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回交自交系的花药培养效果的2个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的回交自交系(BIL)的10个株系在3种诱导培养基、1种分化培养基以及样株剪叶与否处理的结果表明,通用培养基(GM)不适合于籼粳交后代BIL的花药培养。N6和SK3都有较高的出愈率,但N6的绿苗发生率比SK3高,说明N6的愈伤组织质量和诱导效果更优于SK3。无论N6还是SK3,剪去样株叶片的绿苗发生率显着下降,显示花药培养过程中绿叶的作用很重要。完善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BIL的花药培养体系和从较多的株系中取材可保证花药培养的后代有较大的二倍体群体以供选择。(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6年06期)

何小红,盖钧镒[7](2006)在《回交自交系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检测的分离分析方法拓展到回交自交系群体。建立了包括无遗传控制、只有多基因控制、1~3对主基因控制和1~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遗传模型下的混合分布函数,并由ML和ECM算法估计分布参数,以最大熵(最小AIC)准则和适合性测验选择最优最适遗传模型,进而利用所估计的分布参数估算遗传参数。在方法推演基础上通过1个模拟数据例题说明其应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回交自交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都受到稻飞虱的侵害。长久以来,人们主要依赖化学农业对稻飞虱进行防治。但是,过度使用化学杀虫剂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威胁到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利用水稻本身的抗性是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昌恢891是江西农业大学自主选育的籼稻恢复系,具有较强的抗褐飞虱能力,02428是典型的粳稻品种,抗褐飞虱能力较差。为挖掘影响抗稻飞虱的基因(QTL),本试验以籼稻昌恢891为父本和粳稻02428为母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构建了包含125个家系的BC1F5回交自交系群体。并用该群体进行了苗期和抽穗期的抗稻飞虱QTL的定位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RAD(restriction-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技术对包含125个家系的回交自交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SNP信息采集分析,最终获得有效SNP4171个,并利用QTL Icimapping 4.0.6.0进行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其中,在12条染色体上含有的SNP标记分别依次有75,186,131,125,133,94,130,139,105,348,96,129个,总遗传距离分别为60.65cM,8.62cM,55.43cM,100.46cM,64.40cM,59.40cM,62.07cM,43.90cM,65.51cM,98.49cM,121.38cM,131.36cM;该图谱可以有效的满足抗性QTL的定位要求。(2)根据苗期群体筛选法,对亲本苗期抗褐飞虱能力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昌恢891表现中抗,02428表现为感虫。利用昌恢891和02428衍生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对影响抗性的QTL进行了分析,在第12号染色体Chr12_18281452与Chr12_18169641之间检测到1个具有抗褐飞虱的效应QTL qBPH-12-1,其LOD值为2.9934,贡献率(PVE)为11.9755%,证实了来自亲本昌恢891的等位基因能增加水稻的抗褐飞虱能力。(3)抽穗期通过田间自然抗性统计鉴定显示,昌恢891的平均单株虫口数为0.33只,02428的平均单株虫口数为2.00只,亲本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回交自交系群体平均单株虫口数呈连续分布。利用该套回交自交系群体在水稻的第7号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效应QTL,暂时命名为qRPH-7-1,其遗传位置为39.6000cM,物理位置在标记Chr07_25987777和Chr07_25976748之间,其LOD值为2.5928,贡献率(PVE)为9.1105%,这个抽穗期抗稻飞虱的QTL抗性等位基因来自父本昌恢891。(4)本试验利用两个抗稻飞虱能力不同的品种衍生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在苗期和抽穗期对影响抗稻飞虱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每个时期各检测到1个效应QTL。这两个效应QTL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表明在苗期和抽穗期存在不同的控制抗稻飞虱能力的基因,两个时期的抗稻飞虱的机制可能不同。同时,前期qBPH-12-1和qRPH-7-1定位为后期该QTL的克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交自交系论文参考文献

[1].耿延会.棉花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初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2].蒋宁飞.利用昌恢891和02428的回交自交系群体定位抗稻飞虱的QTL[D].江西农业大学.2016

[3].王金社,赵团结,盖钧镒.回交自交系(BIL)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J].作物学报.2013

[4].和江明,胡靖锋,戴永娟,汪骞,吴丽艳.抗根肿病结球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回交自交系和保持系的选育[J].湖南农业科学.2011

[5].李莲,石玉真,李俊文,唐淑荣,刘爱英.陆海杂种高代回交自交系纤维细度性状相关性分析[J].棉花学报.2009

[6].向珣朝,张楷正,李季航,李平.影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构建回交自交系的花药培养效果的2个因素[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

[7].何小红,盖钧镒.回交自交系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J].作物学报.2006

标签:;  ;  ;  ;  

回交自交系论文-耿延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