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张燕,邹灏,张强,李欣宇,王良坤

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张燕,邹灏,张强,李欣宇,王良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矿物质,乌力吉,萤石矿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邹灏,张强,李欣宇,王良坤[1](2017)在《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位于南蒙古巨大弧形构造带的南缘、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地台碰撞挤压形成的中亚巨型增生造山带附近。区域地层为中、新生界,其中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分布范围最广,新近系地层在部分地区零星分布,地层由老到新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k)、玛尼吐组(J_3mn)、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_1b)、新近系五岔沟组(N_2w)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区域断裂构(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期刊2017-12-09)

张强[2](2017)在《大兴安岭南段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地处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南东段。为了探讨研究区萤石的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本次研究在长期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区勘探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并通过对矿区进行系统地采样和测试分析工作,从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和探讨了研究区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理,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赋矿地层为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容矿岩性为英安—安山质含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张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矿脉呈近平行排列分布,倾向向西,沿北—北东向断裂充填,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粒状结构和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和角砾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通过对围岩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音高老组凝灰岩具有高硅、高钾、弱过铝质的特点,为一套钙碱性流纹质火山岩系列;对围岩和萤石样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萤石样品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反映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源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萤石和赋矿围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相近,表明成矿物质与围岩有关。对研究区萤石及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相同的整体趋势,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同源性;萤石和赋矿围岩的Sm/Nd比值相差不大,表明成矿物质与赋矿围岩存在相关性;萤石和围岩的Eu和Ce异常指示了萤石成矿时的中低温的弱氧化环境;萤石中Y的含量较低,在Y/Ho-La/Ho图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表明该矿床萤石的成矿物质是同源的,并且存在多期次成矿现象;萤石在在Tb/Ca-Tb/La关系图中主要落于热液成因区,指示萤石的热液成因。对矿区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94~349℃,盐度为0.18%~6.88%,成矿流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10~150℃和230~350℃两个区间,盐度主要集中在0.3%~1.0%和2.0%~4.5%两个区间,密度分别集中在较低的0.92~0.96g/cm3以及较高的0.75~0.8g/cm3两个范围内,指示萤石可能经历了两个成矿期次,但总体上看,本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计算得到本区萤石成矿深度为0.88~1.81km,平均为1.35m,属于浅成矿床。综合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与赋矿围岩关系密切,Ca主要来自于赋矿围岩。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关系图反应了萤石矿床流体演化存在两个期次,萤石主要是在低温期富集成矿。水/岩反应是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综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张璟,邵军[3](2017)在《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阿尔坦敖包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坦敖包萤石矿床位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乌勒巴彦苏木,西北距首都乌兰巴托460 km。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南蒙古超地块-北戈壁岩浆岩带—西乌尔特(Baruun Urt)被动大陆边缘岩浆岩带东段,蒙东大断裂南侧。沿蒙东大断裂分布由火山岩和深成岩构成的岩浆岩带,岩浆活动广泛而强烈,为研究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及热动力条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特(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许东青,聂凤军,钱明平,刘妍,云飞[4](2009)在《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是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一个世界级单一萤石矿床,产出于早二迭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卫境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上。萤石的成矿作用分为早、晚2期,早期的萤石主要是纹层状、条带状和细晶块状萤石,晚期的萤石主要呈伟晶状、混合伟晶状;而含硫化物的纹层状、细晶块状萤石含量少且分布局限。不同类型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以分为3类:A类是早期萤石,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略呈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配分曲线近于平坦,没有Eu异常。B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在其配分曲线中自Tb-Er呈现顶背式突起(roof-like),并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主要为含硫化物的纹层状、细晶块状矿石;C类是晚期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既有Eu正异常,又有Eu负异常。A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代表了萤石成矿作用的早期热液活动的特征,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吸附作用存在和运移,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来源的高温、高盐度流体,成矿流体与大石寨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和大理岩的水岩反应是导致萤石从成矿流体中沉淀的主要机制;C类萤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成矿流体经历了较为长期的演化和分异,稀土元素在流体中主要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其成矿流体低温、低盐度,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指示该阶段萤石从热液中沉淀结晶的主要机制是2种不同端员流体的混合,即岩浆来源的高盐度、高温流体和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的低温、低盐度流体的混合;B类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一次高含硫化物的局部热液事件,在萤石的成矿作用中不具有普遍意义,稀土元素在流体中是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各期次萤石的微量元素变化相似,都具有高的Ni含量,指示成矿物质源区的一致性。在Tb/La-Tb/Ca图解中,所有样品都分布在热液萤石区域,指示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9年01期)

许东青,聂凤军,刘妍,张万益,云飞[5](2008)在《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迭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8年05期)

许东青,聂凤军,江思宏,张万益,云飞[6](2008)在《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总结了敖包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萤石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敖包吐萤石矿床产出于下二迭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燕山中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为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的含量(∑REE)变化范围为(8.04~30.04)×10-6,平均为19.42×10-6;轻重稀土LREE/HREE值0.24~0.65,平均0.52;LaN/YbN为0.07~0.62,平均0.26;δEu为0.42~0.90,平均0.60,具Eu负异常和明显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岩矿石的Nd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矿石的εNd(t)都表现为很大的负值,以成矿主期年龄138Ma计算的εNd(138Ma)为-7.30~-30.55,具有古陆壳的演化特征,暗示其成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物质。在Moller的Tb/La-Tb/Ca成因判别图解中,敖包吐矿床的萤石的结晶作用表现为重新活化的趋势,反映流体具有混源的特征,既有热液成因,又有沉积成因。二迭世的海相火山活动通过海底喷气和喷流的作用形成了初始矿源层,而燕山中期花岗岩浆的侵位与结晶分异,又对初始矿源层的活化和富集提供了流体和热能的来源。成矿流体在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后在大石寨组的构造薄弱破碎的的部位沉淀析出,形成敖包吐萤石矿床。(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聂凤军,许东青,江思宏,刘妍[7](2008)在《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最大规模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沿下二迭统碳泥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与流纹质火山岩接触带分布,并且与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流纹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值分别为(276±10)Ma和(138±4)Ma,它们分别是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萤石矿体主要由4种类型矿石所构成,即石英-萤石型、石英-硫化物-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和方解石-石英-萤石型。矿物组分有萤石、石英(蛋白石、玉髓)、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个别样品中有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和锡石。围岩蚀变自矿体中心向外分别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钕、锶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萤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并以后者为主。海西晚期富碱质酸性岩浆喷发活动为层纹状和条带状矿体以及矿源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燕山中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不仅为细晶质、伟晶质和角砾状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动力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流体对流循环的"发动机"。苏莫查干敖包矿床属于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萤石矿床,成岩(矿)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其中壳源组分占有绝对优势。(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8年01期)

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地处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南东段。为了探讨研究区萤石的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本次研究在长期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区勘探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并通过对矿区进行系统地采样和测试分析工作,从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和探讨了研究区萤石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理,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赋矿地层为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容矿岩性为英安—安山质含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张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矿脉呈近平行排列分布,倾向向西,沿北—北东向断裂充填,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粒状结构和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和角砾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通过对围岩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音高老组凝灰岩具有高硅、高钾、弱过铝质的特点,为一套钙碱性流纹质火山岩系列;对围岩和萤石样品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萤石样品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反映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源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萤石和赋矿围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相近,表明成矿物质与围岩有关。对研究区萤石及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相同的整体趋势,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同源性;萤石和赋矿围岩的Sm/Nd比值相差不大,表明成矿物质与赋矿围岩存在相关性;萤石和围岩的Eu和Ce异常指示了萤石成矿时的中低温的弱氧化环境;萤石中Y的含量较低,在Y/Ho-La/Ho图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表明该矿床萤石的成矿物质是同源的,并且存在多期次成矿现象;萤石在在Tb/Ca-Tb/La关系图中主要落于热液成因区,指示萤石的热液成因。对矿区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94~349℃,盐度为0.18%~6.88%,成矿流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10~150℃和230~350℃两个区间,盐度主要集中在0.3%~1.0%和2.0%~4.5%两个区间,密度分别集中在较低的0.92~0.96g/cm3以及较高的0.75~0.8g/cm3两个范围内,指示萤石可能经历了两个成矿期次,但总体上看,本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计算得到本区萤石成矿深度为0.88~1.81km,平均为1.35m,属于浅成矿床。综合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成矿物质与赋矿围岩关系密切,Ca主要来自于赋矿围岩。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关系图反应了萤石矿床流体演化存在两个期次,萤石主要是在低温期富集成矿。水/岩反应是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综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张燕,邹灏,张强,李欣宇,王良坤.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C].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2017

[2].张强.大兴安岭南段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张璟,邵军.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阿尔坦敖包萤石矿床地质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4].许东青,聂凤军,钱明平,刘妍,云飞.苏莫查干敖包超大型萤石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矿床地质.2009

[5].许东青,聂凤军,刘妍,张万益,云飞.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床地质.2008

[6].许东青,聂凤军,江思宏,张万益,云飞.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学报.2008

[7].聂凤军,许东青,江思宏,刘妍.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矿床地质.2008

标签:;  ;  ;  ;  

敖包吐萤石矿床论文-张燕,邹灏,张强,李欣宇,王良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