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精神,高校德育,关怀共同体,关怀素养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聃[1](2018)在《关怀伦理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推进,功利主义价值观念逐渐侵入人心,个人主义倾向凸显。在这种倾向下,大学生的公共理性、社会同情心、社会责任意识、公共理想信念以及公共参与能力却弱化,这是公共精神匮乏的表现。公共精神是社会行为主体超越了自我意识的局限进入到公共生活领域中,主动地维护公共规范以及公共利益,并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事务的意识、观念等。从结构上来说它包涵了五个部分:“公共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共理性、社会同情心、公共理想信念以及公共参与能力。随着“熟人社会”的逐渐消失,社会成员从私人领域走向了公共领域,社会公共生活也随之发展起来。当今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精神,作为社会未来的引领者,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先锋性与榜样作用,其公共精神的状况将推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公共精神的建构以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完善与发展,社会公共生活的发展呼唤高校学生公共精神的建构。然而目前的高校公共精神培养仍存在一些困境:“公共性”价值理念欠缺、高校公共生活匮乏、培养理念中理性与情感因素的失衡等。基于高校公共精神培养过于注重理性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关怀因素的现状,20世纪诺丁斯提出的关怀伦理为高校公共精神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关怀伦理强调关怀关系的建立,关怀关系的建立为主体提供了公共参与的现实体悟境遇即关怀体验,关怀体验中养成的关怀素养又将有益于学校共同体的建构。他者伦理作为关怀伦理的丰富与充盈,孕育于其中的他者意识是公共意识的责任之源,他者伦理中蕴含的“他者性”将让“公共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此,本文选择引入关怀伦理的理念,对高校公共精神培养理念进行新的定位,在正义与关怀理念融合并进的基础上,强调关怀情感的发展,重视公共生活中对关怀体验的反思与体悟,最终实现以关怀之心促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发展。具体策略包括营造关怀型的高校公共生活氛围,通过关怀型交往方式来渗透并强化公共性的情感体验,推动关怀共同体的建构,尊重学生话语权并深化情感性关怀因素的催化剂效用,发挥关怀伦理中的“公共性”价值,实现公共生活中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通过系统化课程中公共理念的渗透促进大学生公共理性与关怀意识的发展;通过开展服务学习推进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让大学生在公共参与中体悟着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受着来自关怀共同体的情感回应与归属,同时,引导大学生从关怀的角度进行反思与体验,在服务体验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社会同情心以及公共意识。(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雅娟[2](2017)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问题及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不仅与自身的成长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厘析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强化大学生育德和育心、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结合,加快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杨思佳[3](2017)在《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具备基本一定的公共意识,公共关怀能力和公共参与意识,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保持忧患意识,且培育任务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赤子(下旬)》期刊2017年03期)
戴晓琳,眭国荣[4](2017)在《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公共精神是公民伦理道德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借鉴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里提出的"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叁要素,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中,应增强纪律约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应以利他为前提,培养大学生的公共责任;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提升自律能力;应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培养公共情怀。(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7年02期)
陈诗怡,曲彦[5](2015)在《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涵盖了公共性产生的根源、公共性的核心问题、公共性的保障及最终归宿等若干问题,规定了公共精神培养的维度。以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培养对其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承担社会职责、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健康发展都十分有益。(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陈诗怡[6](2015)在《公共精神培养问题及路径浅析——以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精神,主体是公民,客体是社会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公共精神的精神和路径展开,以大学生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首先阐述大学生公共精神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路径。(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戴晓琳,眭国荣,熊中宏[7](2014)在《非理性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既有积极的促进,也有消极的制约。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批判非理性主义思潮,消除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目标;推进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层次。(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4年10期)
方丽芳[8](2013)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尤其在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公共性逐渐显现;在网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下,公共空间逐步扩展,人们也日益频繁的参加公共生活和参与公共事务。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学习的群体,己经到了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做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公共精神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历史使命,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社会价值取向。本文意图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重新梳理公共精神的现代内涵,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叁个层面,解释公共精神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参与责任意识、诚信感恩意识、合作包容态度、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意识和服务奉献意识等核心要素。进而对无锡某大学城2000名学生进行实证调研,呈现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的特点和问题,主体意识较强,注重个人利益,理性认识不足;明哲保身,价值判断理想化、有失全面客观;爱国热情高,社会责任感淡化,远离社会发展;对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协商、参与的能力有待提高;思想相对独立,追求人格完善,渴望被社会认可等等。并针对现状进行系统的成因分析,指出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空间大学生自身认知等带来的影响。并从管理和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路径,即融入高校学习内容,提高大学生公共精神认知;布置大学校园环境,陶冶大学生公共精神情操;丰富大学活动内容,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行为;发挥高校职能部门作用,规范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拓宽社会公共空间,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领域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10-01)
彭凤飞[9](2012)在《民办高校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精神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公民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民办高校管理中问题出现较多的领域。抓好民办高校的宿舍管理可有效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共精神素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素养的提升将促进宿舍和谐氛围的建立。(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彭凤飞[10](2012)在《民办高校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精神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公民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民办高校管理中问题出现较多的地方。抓好民办高校的宿舍管理可有效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共精神素养,促进宿舍和谐氛围的建立。(本文来源于《广东培正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不仅与自身的成长息息相关,也关系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厘析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强化大学生育德和育心、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结合,加快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李聃.关怀伦理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张雅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问题及培养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3].杨思佳.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J].赤子(下旬).2017
[4].戴晓琳,眭国荣.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7
[5].陈诗怡,曲彦.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问题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陈诗怡.公共精神培养问题及路径浅析——以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为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7].戴晓琳,眭国荣,熊中宏.非理性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的影响探析[J].理论观察.2014
[8].方丽芳.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9].彭凤飞.民办高校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问题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0].彭凤飞.民办高校宿舍管理中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问题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