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报刊论文-蒋建国

中文报刊论文-蒋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文报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宗教刊物,传播,阅读,影响

中文报刊论文文献综述

蒋建国[1](2019)在《甲午之前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传播、阅读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阅读史的角度看,甲午之前,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不多,其读者数量也较为有限。但这些刊物的思想价值却值得高度重视,它的内容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无论是开明官绅还是口岸文人,他们阅读宗教报刊所获得的西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晚清社会的知识架构,尽管西学观念还普遍地受到传统士大夫的抵制,但宗教报刊对科学和人文知识传播的强化,迎合了开明官绅"睁眼看世界"的需要。因此,"报刊"的启蒙意义重于神学价值。从这个层面上看,早期宗教报刊的阅读,可以看作是中国读者对西学认知与想象的社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操瑞青[2](2018)在《“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而注重阐述道理,格外强调报道真实与新闻伦理;后者以"传事"为宗旨,意在营业谋生、广传近事,早期并不重视新闻真实,主张事有可取皆能报道。19世纪后期,两种观念相互影响且渐趋融合,但"载道"与"传事"的重心仍有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此后国人自办报刊中理解"新闻"的观念源头。(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8年11期)

彭淑莉[3](2018)在《高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对比研究——以《轻松读报·中文报刊泛读教程》和《时代·高级汉语报刊阅读教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轻松读报·中文报刊泛读教程(高级篇)》和《时代·高级汉语报刊阅读教程》为例,从编写体例、课文选取、词语注释、练习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两套教材的优点及不足,提出了高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建议:应降低课文的时效性,增加实用性与趣味性;可尝试使用汉语注释生词或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猜词义;可在理解性练习的基础上再增设开放性、可供讨论的练习;可尝试以话题为纲开发对外汉语报刊教材的在线电子资源。(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朱至刚[4](2018)在《“阅报”何以能成为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对清末新式中文报刊空间分布的社会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的中国,如以全国而非口岸为视野,对于包括基层知识菁英的普通国民而言,"阅报"成为社会性日常行为的首要障碍,并非主观上是否接受,而是客观上能否接触。交通、物流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知识阶层的分布状况,始终决定着新式报刊对全体国人的稳定覆盖率。甲午之前,此种制约体现地相当显着,民信局系统未能覆盖的地区(约占全国县级单位的80%)、内陆地区的非省会城市和口岸地带的普通县份,或是被隔绝于物流系统外,或是受制于高昂的实际价格,即便知识阶层也不在总体上具有经常性阅读新式报刊的条件。从甲午至戊戌,依托于"士林"这个既有的社会网络,以《时务报》为代表的维新报刊,其空间分布初步实现了在区域上从口岸到内陆,从层级上从都会到基层的突破。此后在以铁路渐成网络为中心的交通格局变化和以免费阅报所设立为承载的官方直接推广这两项可持续的结构性因素作用下,作为日常行为的"阅报",才真正成为散居在辽阔国土上的普通国民的现实选择。(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张炳旭[5](2018)在《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办刊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开端,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自1815年至1911年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传教士中文报刊数量急剧增长,发行量大幅度提升,出版地也从南洋延伸至中国腹地。许多办刊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留下强有力的声音,催化了中国近代民族报业的诞生,乃至对现代报刊的创办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8年06期)

赵晨曦[6](2018)在《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对殖民活动的辩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第一份中文的近代报刊,中国的近代报刊亦由此发端。随着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不断地进行本土化革新,原本在刊物中直接宣传基督教的部分逐渐被淡化,同时开拓了一个让中国人了解西方文明的新的途径——科技传播。这也使得这一类报刊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运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而且也促进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和中国近代新闻业的产生。《中西闻见录》正是这类刊物的代表之一,它是在北京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是偏重于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刊物。主编丁韪良等人在刊物中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并为读者展示了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近期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同时也开拓了国人的眼界。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文章着眼于《中西闻见录》的新闻报道部分,以求从各国的新闻动态的分析中探讨丁韪良等人对新闻选择的态度与倾向性。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第二章是概述部分。通过对《中西闻见录》的自然信息、编者、作者的概述,以统合该刊的整体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接下来的分析与论述。第叁章是关于《中西闻见录》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部分。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教科文卫等六大类的新闻内容和相应报道方式的分析,来对比殖民宗主国的强大和殖民地的弱小是如何在新闻中体现出来的。第四章是主要国家形象分析部分。以属性议程设置理论为依托,利用殖民国家与殖民地的强弱对比,考察“强大”与“弱小”的国家形象是如何通过在新闻中放大或缩小某一属性而被建构起来的,并且分析这种做法背后的原因和目的。第五章是对影响传教士辩护行为因素的分析部分。从传教士身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出发,考察传教士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行为进行辩护的这一做法同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对上述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后,本文认为:《中西闻见录》的主要编者丁韪良利用刊物的新闻部分刻意地建构了殖民宗主国和殖民地的不同形象,利用强国的话语权代表殖民国家对其殖民活动进行美化与辩护。但是,《中西闻见录》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而中国文化也因为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今天更富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金娅曦,李淑杰[7](2017)在《中文报刊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中文报刊词语中存在大量书面语,它们与相应的口语体在词形上可归纳总结为不同的关系类型,搭建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外在和内在的连结,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报刊词语的书面语体。编写报刊教材时,也应该把这一思路融合到语言知识中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报刊词语的特点和使用。几乎所有语言的词语都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绝大部分语言的两种语体在词语形态上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对学生来说,书面语体只能单独记忆,甚至可以说是"死记(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期刊2017年10期)

杨惠然[8](2017)在《传教士中文报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国内对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为本体对象,明晰"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的界定、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与内涵,并试图厘清对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的研究现状、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以及传教士中文报刊中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初步认清我国对清末至民国时期传教士中文报刊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的进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综合性基础。(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09期)

田金平,苏婷[9](2017)在《中文报刊中汉英混用现象的社会语言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相互接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语不经翻译,直接运用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汉英混用的现象。针对此现象,2010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中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因此,为了了解目前中文报刊中汉英混用现状,作者选取《羊城晚报》2015年的12张报纸,运用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汉英夹杂现象进行分析。该研究将帮助人们了解汉英混用的现状,有利于增强人们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保护汉语和汉文化的警惕意识。(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刘璐[10](2017)在《19世纪30至60年代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从唐代就传入中国,几经波折沉浮,至今已经有一千叁百多年的历史了,基督教漫长的传教历史证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迅速扩张,宗教复兴和传播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而到19世纪初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宗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仅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新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也需要把基督教的福音传递给世界其他地方。古老的中国大地不仅吸引着西方殖民者,同时也让传教士们带着极大的传教兴趣纷至沓来。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揭开了传教运动的新篇章,但是面对大清帝国严厉的禁教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一直受到很大的阻碍,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在中国找到一条新的传教途径——通过创办中文报刊来传递福音。本文选取了 19世纪30至60年代作为时间点,是因为这一时期处于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转型时期,选取这一时间段最具代表性的两份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和《遐迩贯珍》,通过分析这两者的创办背景、出版发行、内容宗旨、历史意义,并比较这两份报刊的不同之处,以此来揭示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变化发展和西学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以及传教士中文报刊对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全文一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来华背景,首先回顾了从唐代到19世纪初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其次介绍了传教运动的兴起以及马礼逊来华以及针对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清政府所制定一系列禁教政策。第二部分是对《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研究,通过分析它的创办背景、编纂发行、写作特色、内容、所产生的的启蒙作用和历史地位来表明《东西洋考》不仅是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刊物,架起了中西之间沟通的桥梁,把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办报理念和方针带到中国,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有识之士”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开启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意义重大。第叁部分是对《遐迩贯珍》的研究,通过对其宗旨、内容、办刊特色的分析,表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遐迩贯珍》相比于之前的报刊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而且更接近近代报刊,从它开始,近代中文报刊开始大量报道新闻,准确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地变化。而文中又将这两份报刊进行了对比,除了办报时代背景的不同,从发行地点变化也可以得知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传教活动不再受限,传教的中心也从中国周边转移到香港地区。从这两者创办的宗旨和刊登的内容来看,宗教内容在传教士中文报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传教士们把内容的重点也放在了西学部分;这两者在发行量、印刷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传教士所办刊物在技术上的革新,活字印刷术开始大量运用到出版物上,这对近代出版史来说也是一个进步。总体来说,传教士中文报刊不仅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也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从历史学和新闻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中文报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早期外报为考察对象,分析了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念。研究认为,传教士报刊和外商报刊在理解新闻时,形成了"益闻"与"风闻"两种观念传统。前者以"载道"为宗旨,力图借助新闻实现传教之目的,因而注重阐述道理,格外强调报道真实与新闻伦理;后者以"传事"为宗旨,意在营业谋生、广传近事,早期并不重视新闻真实,主张事有可取皆能报道。19世纪后期,两种观念相互影响且渐趋融合,但"载道"与"传事"的重心仍有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此后国人自办报刊中理解"新闻"的观念源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文报刊论文参考文献

[1].蒋建国.甲午之前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传播、阅读及其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2].操瑞青.“益闻”与“风闻”:19世纪中文报刊的两种新闻观[J].国际新闻界.2018

[3].彭淑莉.高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对比研究——以《轻松读报·中文报刊泛读教程》和《时代·高级汉语报刊阅读教程》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4].朱至刚.“阅报”何以能成为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对清末新式中文报刊空间分布的社会学考察[J].学术研究.2018

[5].张炳旭.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办刊思想研究[J].今传媒.2018

[6].赵晨曦.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对殖民活动的辩护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7].金娅曦,李淑杰.中文报刊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

[8].杨惠然.传教士中文报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7

[9].田金平,苏婷.中文报刊中汉英混用现象的社会语言学透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刘璐.19世纪30至60年代传教士中文报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中文报刊论文-蒋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