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双偏振光论文-武锦辉,喻俊志,刘汉琦,王高

正交双偏振光论文-武锦辉,喻俊志,刘汉琦,王高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交双偏振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目标识别,正交调制,全偏振光谱,干涉分布

正交双偏振光论文文献综述

武锦辉,喻俊志,刘汉琦,王高[1](2018)在《基于正交调制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同时获取目标的全偏振二维图像信息和其光谱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调制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光学接收模块、相位调制器、Wollaston棱镜、Savart偏光镜、检偏器以及成像模块组成。其可以将原始光信号分解成两束相互正交的偏振光,并且分别成像在CCD焦平面的上下两部分上,从而构成两幅偏振图像。两组图像的迭加可以将干涉条纹的数据相互抵消,从而获得目标的纯图像信息,两组图像的相减可以将目标灰度图像相互抵消,从而获得目标的纯干涉条纹。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到了光强分布函数和光谱变化形式。实验在稳定的光源环境中采用高对比度目标与背景板,完成了全偏振图像的实时采集。经相位校正和切趾处理改善了干涉图像的畸变,又通过去低频滤波和阈值滤波抑制了图像中背景噪声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图像的提取及偏振光谱的复原。该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光谱分辨率可调、信噪比高、可识别能力强等特点,对在复杂背景中提取目标图像、光谱及偏振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7期)

刘春杰,彭增辉,李松振,王启东,刘永刚[2](2018)在《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对液晶偏振光栅衍射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制备液晶偏振光栅的情况。为了探究这种情况对制备出的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利用琼斯矩阵法推导计算出该情况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首先,计算出两束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迭加后的偏振态分布。其次,利用斯托克斯参数表征迭加光场对光控取向膜的折射率响应矩阵。最后,以该响应矩阵为基础,求得液晶偏振光栅的2×2琼斯矩阵。结果表明,非等光强正交圆偏光制备的液晶偏振光栅理论上可以实现0级和1级的光强分布同时受液晶盒盒厚和入射光偏振态的调制,实现0级或±1当中任意级次衍射效率可达100%。在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情况下,制备出的液晶偏振光栅依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8年02期)

梁晓瑶,钱行健,赵云升[3](2017)在《基于正交试验的植被-土壤像元偏振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土壤混合像元是一种在遥感中及其普遍的一种现象,是干旱地区遥感中研究植被分布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不同面积比例情况下的植被-土壤混合像元偏振高光谱进行定性以及定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并选取了四种常见的植被指数与吸收谷深度这一光谱特征参数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偏振角、探测角和植被像元面积比例都会对其偏振高光谱特征产生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植被面积比例对植被-土壤混合像元偏振高光谱的影响最大,而且它和探测角的交互作用也有显着的影响.同时所选取的植被指数与吸收谷深度呈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证明了利用吸收谷深度来估算植被指数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萍[4](2016)在《冷原子EIT介质中正交偏振光场存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通信是新兴的科研领域,具有安全保密的特性,倍受科学家的关注。2001年,Duan等人提出DLCZ方案[1],建立量子节点之间信息传输,需要通过量子纠缠交换,实现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在此过程中,需要具有高效率且长寿命的光量子记忆作为基础[1,2]。基于电磁感透明效应能够实现光场的存储。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提高量子记忆的存储效率和存储寿命。但是磁场波动会引起原子自旋波退相干效应,影响存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在原子上施加导向磁场将塞曼能级分开,消除磁敏感自旋波对存储寿命的影响,存储寿命得以提高。研究了施加在原子上的导向磁场强度与存储寿命之间的关系。这个工作为下一步开展纠缠光场的长寿命存储提供了研究基础,下面介绍本文的具体工作:(1)介绍了电磁感应透明效应(EIT)概念、激光俘获原子技术[3],详细介绍了用于制备87Rb原子团的MOT系统,包括原理、光路以及高光学厚度的意义。改进了实验系统,优化了 MOT系统,增大了介质的光学厚度,MOT系统中的光路利用光纤进行传输,缩短了光路,使系统更稳定。简化了实验系统中的滤波器,用5个厚度为7.5mm,反射率为90%标准具组成的新滤波系统替换原来的18个滤波器系统。减小了信号光损耗,系统更容易维护。(2)基于电磁感应透明效应进行了光场的存储。用态制备的方法使原子的初始态在特殊的塞曼子能级上[4],实现了光场的两个正交偏振态在一个原子系综中的存储。进一步研究了导向磁场强度与原子存储寿命之间的关系。逐步增大导向磁场的磁场强度,测量了相应导向磁场强度下的光信号的存储寿命。随着导向磁场的强度增大,磁敏感自旋波相对于磁不敏感自旋波的存储权重逐渐减小,光信号的存储寿命逐渐增大。实验结果显示,当导向磁场强度为12.5G时,存储寿命可达到1.5ms。(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6-06-01)

王若星[5](2016)在《基于人工超表面的正交圆偏振光转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超材料是当今国际人员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借助于恰当的结构设计,能够展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神奇物理特性。针对一类特征结构尺寸小于一个波长的更薄的超材料,人们称之为超表面。因其在厚度维度上具有的尺寸优势,极大地压缩了基于超表面的光学器件空间尺寸,从而引领芯片级光学器件及系统迈向超集成化与超大规模集成的技术发展道路。本论文基于人工超材料技术,设计特殊结构超表面实现正交圆偏振光的高效率偏振光转换,发展超薄光学波片和偏振转换器等平面功能器件。本论文综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和人工超表面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总结了当前在超表面技术方面已取得的令人振奋的诸多研究成果。针对Comsol Multiphysics电磁仿真软件,探讨并论证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并论证了采用四个端口边界条件对超表面结构进行数值仿真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电场强度归一化做比方法更为简便有效。采用琼斯矩阵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透射光偏振本征态,指出了关于z轴C4对称结构的超表面不能获得透射型圆偏振光转换。针对6种简单结构的超表面,分析讨论了正交圆偏振光偏振转换特性及转换效率等问题。采用Z字型结构超表面,研究了透射型和反射型圆偏振光正交偏振转换特性。针对透射型圆偏振转换,改变超表面的平面几何特征尺寸、晶格常数、厚度、层数和入射光角度等可控制参数,分析了透射圆偏振光的正交偏振转换性能的变化,以及偏振转换效率对可控制参数的依赖。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平面尺寸结构占晶格截面面积的比重,可以提高圆偏振光的正交偏振转换效率,同时获得更大的工作带宽。增大超表面厚度或采用多层结构,透射光的正交圆偏振转换效率亦有明显提升。相比于斜入射情况,采取正入射方式可使Z型结构超表面获得最高的正交偏振转换效率。针对反射型正交圆偏振转换,分析了基质种类和厚度、几何特征尺寸、金层厚度等参量在偏振转换功能设计上的作用,探索有效提高偏振转换效率的方案。选用较低折射率的基质材料,可以改善反射光的圆偏振转换效率,但工作带宽有所减小。优化Z型结构的几何特征尺寸可以提高反射圆偏振光的转化效率。适当增加基质厚度,可进一步提升反射圆偏振光转换效率,但基质表面上的金层厚度不宜过大。随着金层厚度增加,反射的圆偏振转换效率渐近饱和。研究结果在开发透射型和反射型超薄波片等正交圆偏振转换功能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4-01)

王珏[6](2016)在《正交圆偏振光记录条件下偏光全息零再现机理研究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偏光全息是在传统全息的基础上,除了可以将记录信号光与参考光的振幅、位相信息保存于全息图内,光的偏振信息也可以被记录。偏光全息的实现,需要偏振敏感材料作为记录介质,只有利用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振幅、位相及偏振信息才可以同时被记录于其中。偏光全息以偏振态作为分析重点。上个世纪,偏光全息曾发展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所用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偏光全息,导致再现信号光的偏振态的表示方式过于复杂,或是推导出的结果只能在傍轴近似的假设下才可以成立,对于大角度的偏光全息并不适用。最近几年,一种引入介电张量的偏光全息理论被提出,它打破了记录信号光与参考光夹角的限制。在新的偏光全息理论中,首先用关于电场的函数表示偏振敏感材料的光致介电张量的变化,然后结合耦合波理论及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全息记录及再现过程,并分析了再现光的偏振状态。本文中会基于该理论研究偏光全息的记录与再现,并且描述正交圆偏振光的偏光全息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用与原始参考光正交的再现参考光去读全息图时,某一时刻会出现再现信号光光强为零的现象,称之为零再现。为了找出零再现出现的根本原因,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在此过程中,将再现参考光分解成两种基本线偏振光,从而得到两组再现信号光,由此可以分析出再现信号光中同偏振分量之间的位相差,然后设计了一种结合干涉方法的实验方案,测量出了位相差的具体数值,通过比较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发现二者相符,由此零再现的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周娅,吴正茂,樊利,孙波,何洋[7](2015)在《基于椭圆偏振光注入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模式单周期振荡产生两路光子微波》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椭圆偏振光注入下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输出的正交偏振模式单周期(P1)振荡来同时获取两路光子微波的实现方案,并进行了相关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一个自由运行的VCSEL(定义为主VCSEL,M-VCSEL)可输出椭圆偏振光,其X偏振分量和Y偏振分量具有相同的激射频率;将M-VCSEL输出的椭圆偏振光注入到另外一个VCSEL(定义为副VCSEL,S-VCSEL),在给定主副VCSEL间频率失谐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注入强度可使S-VCSEL中两个偏振分量均呈现单周期(P1)振荡,从而可获得两正交的光子微波信号;随着注入强度的增加,光子微波的频率以及功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结合微波频率、功率以及输出光谱中第一边带和第二边带的幅度差在由注入强度和频率失谐所构成参数空间下的分布图,可确定获取高品质微波信号的优化注入参数范围.(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20期)

李萍,徐忠孝,陈力荣,温亚飞,曾炜卿[8](2015)在《两正交偏振光存储寿命与导向磁场的依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导向磁场条件下,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EIT)动力学过程,在87 Rb冷原子系综中进行了两正交偏振光存储和释放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导向磁场的增加,磁敏感自旋波对存储寿命的影响不断减小,存储寿命逐渐增大,当磁场增加到12.5G时,存储寿命达到1.5 ms。(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唐雪,王瑞兰[9](2011)在《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和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在脓毒症微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对其治疗给予巨大的投资,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在50%。微循环障碍是脓毒症的始动因素,早期提高微循环灌注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微循环的监测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重大意义。监测微循环的方法有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OPS)成像技术和更先进的侧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SDF轻便、无创、无毒、可视,为早期发现脓毒症微循环改变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阐述了OPS及SDF的定义及原理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脓毒症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1年18期)

杨伟红,刘克铭,徐广明,任兰柱[10](2011)在《基于正交偏振光的瓦斯浓度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瓦斯浓度传感器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正交偏振光的差分吸收式瓦斯浓度检测模型,建立了瓦斯浓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传感器系统结构以及光路和气室结构,并对传感器进行了实验研究。传感器系统利用起偏器将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转变为正交偏振光,然后让这两束正交偏振光同时通过检测气室,最后用渥拉斯顿棱镜将两束单色光分开,并用光电探测器分别实现两束单色光的光强信号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传感器线性度和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正交双偏振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制备液晶偏振光栅的情况。为了探究这种情况对制备出的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利用琼斯矩阵法推导计算出该情况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首先,计算出两束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迭加后的偏振态分布。其次,利用斯托克斯参数表征迭加光场对光控取向膜的折射率响应矩阵。最后,以该响应矩阵为基础,求得液晶偏振光栅的2×2琼斯矩阵。结果表明,非等光强正交圆偏光制备的液晶偏振光栅理论上可以实现0级和1级的光强分布同时受液晶盒盒厚和入射光偏振态的调制,实现0级或±1当中任意级次衍射效率可达100%。在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情况下,制备出的液晶偏振光栅依然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交双偏振光论文参考文献

[1].武锦辉,喻俊志,刘汉琦,王高.基于正交调制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2].刘春杰,彭增辉,李松振,王启东,刘永刚.非等光强正交圆偏振光对液晶偏振光栅衍射特性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18

[3].梁晓瑶,钱行健,赵云升.基于正交试验的植被-土壤像元偏振光谱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李萍.冷原子EIT介质中正交偏振光场存储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16

[5].王若星.基于人工超表面的正交圆偏振光转换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6].王珏.正交圆偏振光记录条件下偏光全息零再现机理研究及实验验证[D].北京理工大学.2016

[7].周娅,吴正茂,樊利,孙波,何洋.基于椭圆偏振光注入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正交偏振模式单周期振荡产生两路光子微波[J].物理学报.2015

[8].李萍,徐忠孝,陈力荣,温亚飞,曾炜卿.两正交偏振光存储寿命与导向磁场的依赖关系[J].量子光学学报.2015

[9].唐雪,王瑞兰.手持式正交偏振光谱和侧流暗视野成像技术在脓毒症微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

[10].杨伟红,刘克铭,徐广明,任兰柱.基于正交偏振光的瓦斯浓度传感器研究[J].光电工程.2011

标签:;  ;  ;  ;  

正交双偏振光论文-武锦辉,喻俊志,刘汉琦,王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