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模型在黄河水体地表特征中的应用

三层模型在黄河水体地表特征中的应用

一、三层模式对黄河水体沉积物表面特征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开晓莉[1](2021)在《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作为两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可在河流水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下,在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之间迁移转化,对水环境造成持久性影响,探明其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作用机制及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水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OC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同位素定年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重金属和OC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历史沉降记录、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作用机制及吸附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地对重金属和OCPs在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来源、归宿及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倍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在不断的降低,重金属中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大,Cr和Hg在某些断面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可能。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产生的Cd和Hg的复合型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19种OCPs,检出含量范围为nd~36.527ng·g-1,检出率为79.05%,OCPs污染以DDTs和Endosulfan为主。整个河流OCP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5~20cm沉积范围内污染峰明显。OCPs中Endosulfan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在5~10cm沉积范围内可能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4类典型的OCPs(HCHs、DDTs、Endosulfan及Chlordane)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残留,但近些年局部地区环境中有少量林丹、三氯杀螨醇、硫丹及氯丹类化合物的输入。(2)利用210Pb同位素定年法进行重金属和OCPs的沉降记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和OCPs从1977~2017年期间的沉降记录,其中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关,OCPs与使用量相关。在1977~2017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的加剧,而OCPs污染程度基本上在不断减弱,重金属和OCPs分别在1993~2001年、1985~1993年期间污染明显。(3)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OCPs、重金属、理化参数及营养元素之间的赋存关系和作用机制,优选建立了重金属、OCPs吸附量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Cd与Hg、As与Pb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分布规律,而Cr的富集有着较独立的形成因素,表层沉积物中TOC、盐度分别对Cd和Pb的积累和迁移有一定的影响,Cd与TOC具有亲源性,Pb释放量的增幅随盐度梯度增加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在高盐度环境下表层沉积物对DDTs拥有更大的吸附效率,而γ-HCH和HCHs的含量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TN和TP分别对EndosulfanⅡ和DDT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重金属Cr和Pb对Endosulfan,Cd对p,p’-DDT,As对Heptachlor epoxide和DDE,以及Pb对p,p’-DDE和DDE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均有一定的影响。(4)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周边1600余名居民的基础、饮水及皮肤暴露参数进行研究发现:人群饮水摄入率、涉水行为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受城乡、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差异,皮肤比表面积也受年龄、城乡、性别等因素的影响。(5)通过对水体重金属和OCPs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和OCPs对不同人群所致健康总风险水平在1.575×10-5~1.640×10-4a-1之间,且枯水期>春汛期>夏汛期,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男性>女性,人群年龄越小,所受健康风险越大,女性所受皮肤暴露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18~40岁城市女性。手部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部位,且成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水环境中致癌重金属为重点控制的健康风险因子,尤其是As,且枯水期为重点关注时期。以上研究成果为控制清水河重金属和OCPs污染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治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2](2021)在《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沼泽、河流)和河口海洋等底部,广泛且连续分布着沉积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具有与污染物有关的环境意义和特征。中国区域差异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经过近几十年来围绕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开展的研究,我国相关成果不断涌现。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有关沉积物环境的若干里程碑性研究,回顾了前70年我国沉积物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侧重于与人为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分别从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修复两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近20年来中国在沉积物水环境中的作用及效应、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评述了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的联系和差异。最后对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关于多学科交叉、复合污染、新兴/非传统污染物、质量基准、治理技术创新等几个亟需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并进行了展望。

刘云根[3](2019)在《典型高原河口湿地氮磷净化效果时空差异及污染风险定量评估》文中认为湿地作为以营养盐为代表污染物截留的天然屏障得到广泛证实,探索营养盐在天然湿地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过程对于运用湿地处理污染物并采用适当的人工调控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论文以洱海上游的入湖河口湿地—罗时江河口湿地为对象,通过为期一年的野外测定实验,在探明河口湿地对氮磷营养盐截留效果及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弄清氮磷在湿地的水体—沉积物—植物三相介质中分配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影响的关键因素,并对湿地氮磷重要“汇”进行污染风险评估,最后关注水—沉积物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探明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强化河口湿地净化来水污染负荷,降低湿地营养盐释放导致的二次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论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河口湿地对不同形态的氮磷去除效果呈现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总氮(TN)及氨氮(NN)的去除效果水道I强于水道II,速效氮(AN)则相反,TN及NN去除效果干季优于湿季,而AN则相反,个别月份湿地中样点存在向水体释放氮的现象;磷的去除效果总体比氮差,总磷(TP)及正磷(Ortho-P)的去除效果水道II强于水道I,溶解性总磷(DTP)则相反,TP去除效果干季大于湿季,湿季的大多月份存在向水体释放磷的现象。(2)pH、浊度(SS)和叶绿素a(Ch-a)是影响河口湿地去除各形态氮磷的主要水体理化参数,可能通过影响附着氮磷颗粒物的沉降作用及与氮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活性来影响营养盐的去除;氧化还原电位(ORP)、电导率(EC)和T是导致水道I和水道II去除营养盐差异的主要因子,而SS、Ch-a及ORP则是导致干湿季去除营养盐差异的主要因子;沉积物理化性质对营养盐去除影响效果均不显着;水深、沉积物厚度及植物累积的氮量是影响营养盐去除效果的主要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氧化还原环境、沉积物富集磷能力以及植物对氨氮的吸收来影响营养盐的去除;水深是导致水道I和水道II去除效果差别显着因子;水深和沉积物厚度共同影响干、湿季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单一湿地植物种类(茭草)对营养盐去除效果贡献最显着。(3)氮、磷在河口湿地水体、植物及沉积物三相介质中的富集状况显示,沉积物是氮、磷最重要的聚集体,超过总量的99%以上,同时三相介质中氮、磷富集量受水道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在植物和沉积物相的TN和TP富集量,水道II大于水道I,水体规律不明显;TN在水体和沉积物的富集量干季大于湿季,植物相规律相反;TP在沉积物相富集量干季大于湿季,植物相规律相反,水相季节规律不明显。氮、磷的外源输入水道和季节变化及流失规律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富集的主导因素。(4)若只考虑水体理化性质,NN、TN和DTP是主要影响氮磷分配的因素,说明NN和DTP是水体中氮、磷的主要形态,易被沉积物固定和植物吸收;若只考虑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TN和水解氮(HN)是主要影响因素,说明HN是沉积物中N的主要形态,存在释放趋势但不易被植物利用;若只考虑湿地构造因子,湿地植物配置类型是主导因素,配置丰富生物量大的样点对氮、磷富集明显。(5)沉积物中的氮、磷和有机质均表现为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且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各层氮、磷浓度干季大于湿季,有机质差异不明显;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均处于中度至重度污染,中层以下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干季污染程度高于湿季。湿季的各层沉积物均存在向水体释放氮磷的趋势。沉积物中氮、磷主要来自于外源,有机质来自于内源,同时受季节影响,氮、磷在干季内源的贡献显着增加。(6)河口湿地水—沉积物界面不同形态氮磷扩散通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和季节变化规律:AN全年均为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干季释放量最大,且水道II大于水道I;NN在1-3月为沉积物积累,其余月份为释放,水道II释放量大于水道I;Ortho-P在1-3月为向水体释放,水道II大于水道I,其余月份释放和积累现象均存在。河口湿地每月各样点氮、磷扩散通量变化显着,Ortho-P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NN,AN变化幅度最小。(7)综合上覆水、表层沉积物及孔隙水三相介质理化参数对水—沉积物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W-AN、PW-NN、PW-Ortho-P、TN、Ch-a和TP对扩散通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累积解释率接近100.00%。其中,孔隙水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对应的扩散通量正相关,而上覆水的氮、磷及Ch-a浓度显着影响氮、磷扩散通量。

苏现伐[4](2019)在《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卤代有机污染物是一类含卤族元素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典型的难降解、强亲脂、长距离迁移特点,也具有生物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和“三致”作用。由于该类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即便大部分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明显的二次排放。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保障。而其多泥沙特性,一方面使得下游河道严重淤积,形成了特殊的地上悬河;另一方面,悬浮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环境介质,在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悬浮颗粒物表面较易吸附大量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可随着径流输送到海洋,也可沉积后经再悬浮作用引起二次污染,还可通过食物链转移进入生物体内。黄河河南段的桃花峪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第二阶梯(黄土高原)和第三阶梯(华北平原)的地形差异造就了黄河水文特征显着变化:中游水流湍急,下游水流骤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渐淤高。而中游的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大型水利电站和水库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和泥沙的时空分布,从而影响有机污染物的源汇关系。截止目前,有关该河段的有机污染物研究尚不够系统,难以有效支撑相关的污染防治工作。因此,本研究工作选择黄河河南段的干支流作为研究区域,以多氯联苯、卤代阻燃剂(多溴联苯醚、德克隆和新溴代阻燃剂)、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干支流的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水平、时空变化、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揭示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河南段表层沉积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总浓度范围为ND1012 pg g-1,平均浓度为112 pg g-1;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总浓度为ND423 pg g-1,平均浓度为44.5pg g-1。与国内其它水体相比,黄河河南段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浓度较低。支流中多氯联苯含量高于干流,为干流中多氯联苯的输入源。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703925 pg g-1,高于相应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31种多氯联苯的体积浓度为4.95149 pg L-1。与国内外其它水体相比,黄河河南段水体悬浮颗粒态多氯联苯浓度较低。组成特征表明黄河河南段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均以低氯代多氯联苯(三氯联苯五氯联苯)为主,沉积物总有机碳含量为影响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分布的主要因素;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是影响水体悬浮颗粒态多氯联苯含量的主要因素。与沉积物质量基准相比,黄河河南段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风险较低。(2)黄河河南段三个季节(春季、夏季、冬季)的悬浮颗粒物中,卤代阻燃剂总浓度为42.2±91.2 ng g-1,远远高于表层沉积物中的相应值(1.82±2.94 ng g-1)。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溴联苯醚、德克隆和新溴代阻燃剂污染水平普遍相对较低,分别为0.19±0.44ng g-1、0.06±0.14 ng g-1和1.29±2.59 ng g-1。通过与其他研究的比较,黄河河南段卤代阻燃剂的有限使用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大多数样点的样品中,新溴代阻燃剂是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物,尤其是十溴二苯乙烷/BDE-209的平均浓度比值明显高于以前的研究,这均表明新溴代阻燃剂现在被广泛用作多溴联苯醚等“旧”阻燃剂的替代品。此外,本研究几乎所有样品的卤代阻燃剂浓度都与流域内主要城市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无关,这可能归因于黄河“地上河”的特征以及河南省复杂的河流系统。(3)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均值分别为564±890 pg g-11 dw和58.2±292 pg g-1dw;有机氯农药浓度在悬浮颗粒物中表现为水库最高、干流最低,在沉积物中则以支流最高、干流和水库均较低。水库水位下降、降雨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因素对该河段有机氯农药的时间分布影响更大。与2005年同流域的研究相比,有机氯农药浓度明显下降,而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值比值证明9年来无明显的有机氯农药使用或泄露;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的降解比率和降解速率结果显示,该河段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的降解以好氧为主;受沉积和冲刷作用的影响,沿岸土壤和泥沙已成为该河段水体的重要污染来源。

郭凡嫡[5](2019)在《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文中指出辽河保护区是以辽河干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保护、辽河环境保护为宗旨,集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防蓄洪水等生态功能恢复为一体,确保水生态安全、资源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区。对河流保护区健康的研究则是关系到辽河流域社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河流系统概念,从河流健康研究的理论对河流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在辽河干流布设44个断面采集水样和水体沉积物样品,测试水体中的pH、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挥发性酚以及沉积物中氨氮、重金属(Ni、Zn、Cr、Cd)、PAHs、OCPs、OPs。数据分析表明:辽河干流水体 COD、BOD5呈现从平水期到丰水期上升、从丰水期到枯水期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平水期、丰水期到枯水期依次上升的趋势;不同监测断面水体沉积物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辽宁省土壤背景值和辽河流域表层土壤值;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大部分属于没有污染或轻度污染,辽河干流大部分断面属于中等生态和轻微生态危害。沿辽河干流河岸带分别布置17个河岸栖息地土壤和30个河岸带土壤监测点测试河岸栖息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有效氮、全磷及有效磷、全钾及有效钾、六六六、滴滴涕等指标以及河岸带中土壤氨氮、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有机磷农药(OPs)、重金属(Cr、Ni、Cu、Zn、As、Cd、Pb)等。结果表明,总体上辽河干流河岸带土壤中上述离子表现出上游要比下游高,丰水期比枯水期和平水期高;中上游河岸带土壤中PAHs组成以3、4环和4、5环为主;河岸带土壤中DDTs类农药含量略高于HCHs类。DDTs含量呈现出从上游地区向下游区域逐渐降低的趋势,HCHs含量也呈现出从上游地区向下游区域逐渐增大的趋势。保护区下游和中上游河岸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相近,中下游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低。保护区微生物群落分配均匀程度相近。DDTs 比 HCHs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影响要显着。在辽河干流和支流设置21个监测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的样品采样鉴定。对4个不同河段沉积河流农田、铁岭和盘锦的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保护区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8种,隶属于4纲、7目、20科;奥特开水丝蚓和克拉泊水丝蚓是主要优势物种;底栖动物物种数在铁岭地区较高,在福德店-铁岭河流冲刷农田中较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特征与物种数基本一致,在盘锦地区和柳河-盘山闸沉积河流农田呈现较低的分布特征。根据河流健康评价多目标、多因素的特点,构建了分层次、分类别、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辽河保护区河流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指标为河流健康状况综合指数(RHI),用来反应河流健康状况的总体特征,第二级指标包括河流水文指标、河流形态指标、水体理化指标、河流生物指标、河岸带指标、河岸带土壤理化指标以及河流社会功能指标;第三层指标为河流水文指标选取了流速、水量、水利工程干扰、水温4个指标,河流形态指标选取了河流弯曲程度、河岸稳定性、纵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河岸浅滩深潭及边滩指数5项指标,理化指标选取总磷TP、总氮TN、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6个指标,河流生物指标选取鱼类丰富度指数、大型底栖多样性指数、外来入侵种危害程度、水生生境干扰指数4个指标,河岸带状况指标考虑了河岸浅滩、深潭及边滩指数、河岸带缓冲率、湿地保留率,河岸带土壤理化指标考虑土壤有机质含量、总磷含量、有效磷含量,河岸带土壤农药指标主要考虑土壤六六六、滴滴涕、PHAs,河岸带生物指标考虑土壤指示物种保持率、珍稀物种保持率、栖境复杂性、斑块破碎度指数、植物多样性指数,社会功能指标主要考虑防洪安全指数、水景观舒适度。传统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都需要对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存在一定主观性。为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河流生态健康,本文将突变理论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采用归一化公式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计算,继而减少了综合评价的主观性,使分析、决策以及评判更加正确、合理。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不同断面(河口)进行了分类,提出分类修复模式。

韩超南[6](2018)在《三峡水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水库反季节人为调度改变了长江原有水动力特征,影响着以水、沙为输运载体的营养盐物质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野外采样调查和室内实验模拟方法,对三峡水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上游河流总磷(TP)输入是三峡水库磷的主要来源,占三峡水库TP总输入量的79.73%。20142016年野外实测数据显示,三峡干流水体TP以溶解态磷(TDP)为主,TDP占TP浓度45%96%,TDP、TP的时空分布规律不明显;相对地水体颗粒态磷(TPP)浓度受水库影响沿程递减,单位质量悬浮颗粒物中所含总磷(PP)和可提取态有机磷(Exo-P)沿程递增,碎屑磷(Det-P)沿程递减。悬浮颗粒物PP和Exo-P浓度与颗粒物的粒径负相关,与有机质和Mn含量显着正相关;Det-P与粒径显着正相关。自然水文季节性变化和水库反季节性调度是影响三峡水库水体和悬浮颗粒物中磷输移转化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蓄水期、高水位期三峡干流悬浮颗粒物粒径相比泄水期、低水位期较细,而PP、Exo-P浓度较高;悬浮颗粒物中的粗颗粒携带Det-P沿水流方向逐渐沉降至沉积物,细颗粒携带Exo-P输移更远距离后沉降或下泄;整体上,四个水库调度期三峡水库干流PP均以沉降滞留作用为主,滞留率为10%56%,但悬浮颗粒物吸附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悬浮颗粒吸附解吸磷平衡浓度(EPC0)高于水体磷酸盐(PO43-)浓度,意味着悬浮颗粒物在输移过程中呈向水体释放磷状态。三峡水库颗粒磷主要沉积在沉积物或消落带土壤。消落带土壤颗粒吸附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EPC0浓度高于水体PO43-浓度,消落带覆水环境可能促使弱吸附态磷(Exc-P)脱附以及铁结合态磷(Fe-P)缺氧还原释放,从而成为三峡水库水体磷的潜在来源。基于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实验结果表明,三峡干流与支流(大宁河)的沉积物均呈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状态,沉积物-水界面有效态磷的扩散通量为0.1100.581 mg/(m2·d)。沉积物厌氧环境下铁氧化物-磷的耦合还原作用控制着三峡干流沉积物磷的释放机制,而水底藻体死亡分解是引起大宁河中游(水华发生区)表层沉积物磷释放的主要原因。三峡干流回水是大宁河水体磷的重要补给来源,蓄水期、高水位期干流回水磷补给增大春夏季大宁河库湾水华风险。

朱旭旭[7](2017)在《闽江下游及河口区水体与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文中指出稀土元素是地球化学性质类似的一类元素,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在“从源到汇”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闽江是中国沿海最大的山溪型河流,径流量曾位居全国第三,具有落差大、水动力强、物质输送通量大等特征。由于历史的原因,对闽江流域物质输送的研究成果鲜有报道,亟待学界关注。为了解闽江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陆源物质在山溪型河流输送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征,本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水样、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并对196个水样、24个沉积物样品进行测试,项目包括水体的现场及水化学项目、阴阳离子和稀土元素等34项指标和沉积物中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等52项指标。本研究使用seaFAST-ICP-MS系统解决了自然水体中的超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难题,并通过前处理和测定方法等条件优化提升其测定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测定方法的流程空白和检出限均小于0.5 ng/L,稀土元素的精密度均小于3%,标准物质的测定数据与参考数值极为吻合,标准物质和不同盐度的河口水样的加标回收率结果优异,说明seaFAST-ICP-MS联用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水体中稀土元素的测定,且可以克服盐度效应的干扰。研究区水体溶解态∑REE为863.79~5937.39 ng·L-1,平均ΣREE为2219.57 ng·L-1,高于世界上大多数主要河流,这是受研究区源岩、稀土矿藏、气候、风化作用等因素的制约。研究区的溶解态REE呈现显着的空间变化,LREE%和HREE%朝海端分别上升和下降,水体的NASC标准化REE配分模式的空间变化表现为朝海端的LREE亏损和HREE富集趋势,下游站点的配分模式受坡降、人为活动的影响,河口站点则受控于陆海相互作用。各季节溶解态ΣREE丰度为次丰水>丰水>平水>枯水期,次丰水期REE丰度为平水、枯水期的7倍左右,丰水期则稍高于平水、枯水期;较于平水和枯水期,次丰水期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显着的LREE富集和HREE亏损,丰水期也为显着的LREE亏损和HREE富集,季节间丰度和配分模式差异可能为风化作用、降雨稀释、固液界面化学等过程所致。研究区溶解态REE均表现相同特征:Ce和Eu负异常、Gd正异常,前者分别受制于表层水体环境、母岩的物源特征,后者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浑浊带(MTZ区)的溶解态REE地球化学行为受到水动力条件及咸淡水界面地球化学的控制。最大浑浊带重点站加密研究发现,水体溶解态∑REE在低盐度0-3‰下降,在中盐度3-7‰升高,然后在高盐度继续降低。水体中REE的地球化学行为受到径流和潮流的物理混合、固-液界面化学过程的影响。水体中的REE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受控过程在不同季节、同季节不同潮期间有异,是因为枯水期水体的混合作用强,而枯水期底层受到盐水楔入侵的影响。研究区沉积物中∑REE为230.1~420.2 μg/g,平均值为345.3 μg/g,变异系数为16.1%,ΣREE朝海端小幅度上升;沉积物的的NASC标准化REE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HREE轻微亏损。与长江、黄河、珠江等中国主要河流沉积物相比,研究区沉积物的特征REE配分模式有一定差异,在源岩风化、剥蚀、输送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其配分模式分布受控于物源、气候、沉积环境、人为和生物活动影响等。数理统计分析表明,闽江沉积物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分布受到“物源因子”、“人类活动因子”、“氧化-还原因子”的控制。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与稀土元素标准化比值法、特征微量元素法结合,对物源分析和沉积过程的判断将更为有效。

杨航,李敏[8](2012)在《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以双电层作为基本结构的表面络合模式,由于对其构造的不同假设可以导出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研究表明表面络合模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较准确的模拟离子在天然体系中的吸附作用。目前表面络合模式在氧化物和土壤矿物体系的研究日趋成熟,对天然体系中的表面络合模式应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实际应用中,广义复合与组分添加的方法为表面络合模式对天然体系的模拟提供可行依据,但天然体系的复杂性和表面反应的多样性将会影响模式的效果,需要对天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模式进行优化和扩展,以更好的揭示吸附反应。

孙剑辉,柴艳,王国良,张干,李军[9](2010)在《黄河泥沙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地总结了黄河泥沙的粒度组成、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电化学性质等基本特征,着重评述了黄河泥沙的吸附效应对水质产生的巨大影响及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今后发展方向的重点:大力开展和加强优先控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种类、形态、含量、分布、迁移、转化和归宿研究、黄河水质主要参数监测方法、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研究和泥沙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樊庆云[10](2008)在《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水体是受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生态系统之一,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沉积物被喻为“化学定时炸弹”,沉积物是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指示剂。流域的经济开发是当今发展的趋势,环境问题已成为“自然-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几乎所有的河流、湖泊和海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世界各国均把重金属列为水质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包头市是黄河流域沿岸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在城市工业废水对黄河水体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形态分析是生物可给性的基础,也是判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潜在危害的前提。自然水体是一个含有多种离子的复杂体系,开展符合自然水体实际情况的多离子共存体系中重金属在天然沉积物上竞争吸附动力学和竞争吸附对重金属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对揭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机理更具实际意义。采用微生态系统暴露实验和AVS法,结合孔隙水中重金属浓度,综合判断黄河水体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则有助于研究问题的系统解决。从黄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机理和效应着手,探讨重金属在黄河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黄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与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关系,预测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判识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危害,不仅可为黄河包头段水体重金属的污染防治提供对策和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保护黄河水质和城市工业废水对河流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以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及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生物有效性为主线,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按枯、丰、平3个水期系统采集了黄河包头段干支流等9个断面的上覆水、孔隙水、悬浮物及沉积物柱芯等样品,捕获了黄河包头段天然鱼样品,共获得17287个实验测试数据。深入探讨了符合黄河实际的多离子体系中重金属的竞争吸附及其迁移转化机制、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重金属在水-沉积物.鱼微生态系统中的响应关系以及野生经济鱼类重金属的富集规律。首次开展了承纳大量城市工业废水的黄河包头段鱼微生态系统暴露实验研究,为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态风险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此外,鉴于南海湖与黄河的沉积同源性和继承性,开展了南海湖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首次开展了黄河包头段鱼微生态系统暴露实验,判识了水-沉积物系统与鱼体中重金属的响应关系,构建了可判识水环境中重金属形态与鱼组织器官中有毒金属关系的回归模型,为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了新的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2.首次综合评价了黄河包头段9种经济鱼类的综合污染程度,得出了青鳞子>鲫鱼>花鱼骨>团头鲂>棒花鱼>黄河鲤>赤眼鳟>鲈塘鳢>蛇鮈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序列。创新了鱼体沉积物分形态富集系数概念,拓展了污染物生物富集机理研究的思路。3.发现了枯水期黄河沉积物为重金属的汇,丰水期为源的特异性规律。采用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判识了黄河沉积物的潜在风险性。研究揭示,包头市工业废水排放对黄河干流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迭加有重要贡献。4.实验得出了Pb2+>Cu2+>>Zn2+>Cd2+的竞争吸附序列以及Cd>Zn>>Cu>Pb的释放能力序列。该项研究成果对揭示水-沉积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5.研究证实,南海湖与黄河具有明显的沉积同源性和继承性。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Cu和Cd,特别是Cu有从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迁移的显着特性。沉积物间隙水在重金属由沉积物向上覆水迁移过程中起重要的桥梁通道作用。与一般淡水湖泊不同,南海湖沉积物中AVS的垂向分布出现极大值下移及多个极大值现象。AVS是控制南海湖水体中重金属沉淀的关键因子,有机络合剂是促进Cu向水相扩散迁移的主导因子。6.引入了重金属形态分布的空间效应的概念,利用空间效应理论较好地阐释了南海湖水质Cu污染及不同水期黄河沉积物重金属源/汇功能转化的机制。

二、三层模式对黄河水体沉积物表面特征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层模式对黄河水体沉积物表面特征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OCPs和重金属污染物概述
        1.2.1 OCPs
        1.2.2 重金属污染物
        1.2.3 重金属和O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1 水体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3.2 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1.4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5 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1.5.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1.5.2 人群暴露参数研究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和河道特征
        2.1.3 流域水文要素
        2.1.4 重金属、OCPs残留概况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位的布设
        2.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3.1 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
        2.3.2 OCPs的测定
        2.3.3 重金属的测定
        2.3.4 沉积柱定年测试及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3.1 概述
    3.2 清水河沉积物中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3.2.1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3.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3.3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3.3.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的影响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分析方法
        3.3.3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控制因素及函数模型构建
    3.4 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3.4.1 沉积柱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3.4.2 沉积柱中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3.4.3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3.4.4 重金属沉积历史与区域GDP及人口变化的关联分析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3.5.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3.5.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5.3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毒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4.1 概述
    4.2 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2.1 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与污染特征
        4.2.2 沉积柱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4.3 沉积物中OCP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1 HCH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2 DDT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3 Chlordane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3.4 Endosulfan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4.4 OCPs的归趋及作用机制
        4.4.1 OCP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2 OCPs的主成分分析
    4.5 沉积物对OCPs吸附的控制因素及模型构建
        4.5.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OCPs吸附影响及模型构建
        4.5.2 沉积物中重金属对OCPs吸附的影响及模型构建
    4.6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环境行为和交换规律研究
        4.6.1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百分含量比较
        4.6.2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OCPs的富集情况
        4.6.3 OCP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分析
    4.7 清水河沉积物中OCPs生态风险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5.1 概述
    5.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参数
        5.2.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5.3 人群暴露参数的确定
        5.3.1 人群暴露参数
        5.3.2 调查分布及方法
        5.3.3 研究区人群体重和饮水摄入率
        5.3.4 研究区人群皮肤暴露参数
    5.4 水体中重金属和OCPs的污染特征
        5.4.1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5.4.2 水体中OCP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5.5 清水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5.5.1 重金属和OCPs污染因子所致健康风险特点
        5.5.2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风险分类分析
        5.5.3 重金属和OCPs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4 重金属和OCPs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5.5.5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总风险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进展
    2.1 沉积物在水环境中的作用、特征及效应
        2.1.1 关键带中的作用与地位
        2.1.2 与人类活动关系
        2.1.3 颗粒形貌与环境效应
        2.1.4 沉积物源—汇特征与效应
    2.2 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
        2.2.1 稳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2.2.2 动力再悬浮影响
        2.2.3 氧环境影响
        2.2.4 生物影响
        2.2.5 对藻类灾害的影响
    2.3 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
        2.3.1 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2.3.2 有机物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2.3.3 中国沉积物质量基准
3 中国沉积物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
    3.1 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
        3.1.1 物理修复
        3.1.2 化学修复
        3.1.3 生物修复
    3.2 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
        3.2.1 沉积物环保疏浚
        3.2.2 污染底泥无害化处理
        3.2.3 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
4 问题及展望
    4.1 沉积物综合环境效应研究的多学科交叉
    4.2 污染物复合下的沉积物环境与生态效应
    4.3 沉积物中新兴和非传统污染物的行为与风险
    4.4 沉积物质量基准标准化数据库的构建
    4.5 沉积物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与技术创新

(3)典型高原河口湿地氮磷净化效果时空差异及污染风险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对营养盐截留效果及机制
        1.2.2 水体—沉积物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洱海概况
        2.1.2 罗时江河口湿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第三章 河口湿地对水体氮磷净化效果时空差异及原因分析
    3.1 进入河口湿地的氮磷营养盐源强变化规律分析
    3.2 河口湿地对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3.2.1 河口湿地对水体不同形态氮净化效果比较
        3.2.2 河口湿地对水体不同形态磷净化效果比较
    3.3 氮磷净化效果时空差异原因分析
        3.3.1 水体及沉积物理化参数影响分析
        3.3.2 河口湿地构造影响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河口湿地氮磷分布的时空差异性及主要污染风险评价
    4.1 河口湿地氮磷分布的时空差异性及原因解析
        4.1.1 河口湿地氮磷分布的时空差异规律
        4.1.2 河口湿地氮磷分布时空差异原因解析
    4.2 河口湿地主要污染风险评价
        4.2.1 河口湿地沉积物碳、氮、磷分布时空差异性
        4.2.2 河口湿地沉积物碳、氮、磷污染风险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释放风险定量评估
    5.1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释放风险定量评估
        5.1.1 水—沉积物界面氮磷扩散通量及污染负荷估算方法
        5.1.2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释放风险
        5.1.3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污染贡献量
    5.2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释放影响因素分析
        5.2.1 上覆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5.2.2 孔隙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5.2.3 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4)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氯联苯
        1.1.1 理化性质和结构
        1.1.2 生产和使用情况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多溴联苯醚
        1.2.1 理化性质
        1.2.2 生产和使用
        1.2.3 研究现状
        1.2.4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研究对比
    1.3 新型卤代阻燃剂
        1.3.1 理化性质
        1.3.2 研究现状
        1.3.3 沉积物中新型卤代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1.4 有机氯农药
    1.5 研究区域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的采集
    2.4 样品处理
    2.5 样品分析
    2.6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第三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3.1 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3.1.1 污染水平
        3.1.2 分布特征
        3.1.3 组成特征
        3.1.4 TOC的影响
        3.1.5 生态风险
    3.2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
        3.2.1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质量浓度
        3.2.2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组成特征
        3.2.3 悬浮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体积浓度及影响因素
        3.2.4 生态风险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4.1 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4.1.1 悬浮颗粒物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4.1.2 沉积物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
        4.1.3 与其他流域对比
    4.2 空间和季节分布
        4.2.1 悬浮颗粒物
        4.2.2 沉积物
    4.3 使用信息及环境行为
    4.4 影响因素:GDP、工业和地形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河南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
    5.1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水平
    5.2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时空分布
        5.2.1 悬浮颗粒物
        5.2.2 沉积物
    5.3 组分分析
    5.4 六六六和滴滴涕单体的降解
    5.5 黄河河南段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输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河流健康面临的危机
        1.1.2 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内容
第2章 辽河保护区水环境特征研究
    2.1 实验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
        2.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2.1.3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辽河干流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质量状况
        2.2.2 辽河河底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样品的采集
        3.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3.1.3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土壤污染分析
        3.2.2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有机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3.2.3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辽河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与鱼类调查研究
    4.1 样点设置与样品采集
    4.2 种类组成
        4.2.1 流域物种组成
        4.2.2 不同生态区物种组成
    4.4 密度
        4.4.1 全流域密度
        4.4.2 不同生态区的密度
    4.5 物种多样性
        4.5.1 全流域的多样性分布特征
        4.5.2 不同生态区的多样性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5.1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河流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评价对象
        5.1.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5.2.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
        5.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
        5.2.2.1 河流水文指标评价标准(B1)
        5.2.2.2 河流形态指标评价标准(B2)
        5.2.2.3 水体理化指标(B3)
        5.2.2.4 河流生物指标(B4)
        5.2.2.5 河岸带指标评价标准(B5)
        5.2.2.6 河岸带土壤养分指标(B6)
        5.2.2.7 河岸带土壤农药指标(B7)
        5.2.2.8 河岸带生物指标(B8)
        5.2.2.9 保护区社会功能指标(B9)
    5.3 辽河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5.3.1 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
        5.3.2 突变理论评价步骤
    5.4 辽河保护区生态健康评价
        5.4.1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5.4.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5 辽河保护区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5.1 辽河保护区修复模式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6)三峡水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磷的存在形态及分析方法
        1.2.2 水环境中磷的循环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筑坝工程对河流磷的输移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1.2.4 三峡水库调度对磷的输移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1.2.5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区域概况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2章 三峡水库水体总磷的变化特征及收支分析
    2.1 引言
    2.2 数据分析方法
    2.3 上游入库河流及库区干流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
        2.3.1 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空间分布
        2.3.2 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时间变化
    2.4 上游入库河流及库区干流水体总磷的变化特征
        2.4.1 总磷的空间分布
        2.4.2 总磷的时间变化
    2.5 三峡水库水体总磷的收支分析
        2.5.1 收支模式
        2.5.2 收支计算
        2.5.3 敏感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峡水库水体和悬浮颗粒物磷分布及输移转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点布设
        3.2.2 分析测定方法
        3.2.3 颗粒物吸附磷模拟实验方案
    3.3 水库调度影响下三峡干流水动力变化特征
        3.3.1 水库调度运行特点
        3.3.2 流速变化特征
        3.3.3 水体滞留时间变化特征
    3.4 不同水库调度期三峡干流表层水体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3.4.1 表层水体物理化学参数
        3.4.2 表层水体磷形态的含量组成
    3.5 不同水库调度期三峡干流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3.5.1 悬浮颗粒物基本理化性质
        3.5.2 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的含量组成
        3.5.3 悬浮颗粒物对磷的吸附释放特性
    3.6 颗粒物理化性质与颗粒赋存磷形态的关系
        3.6.1 颗粒物理化性质与颗粒磷形态的相关分析
        3.6.2 粒径对颗粒物吸附磷的影响
        3.6.3 有机质和金属氧化物组分对颗粒物吸附磷的影响
        3.6.4 颗粒物浓度效应对颗粒物吸附磷的影响
    3.7 水库调度对水-悬浮颗粒物磷输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探讨
    3.8 三峡水库调度背景下磷的水库滞留特征和下游输送特征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和沉积物磷分布及释放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点布设
        4.2.2 分析测定方法
        4.2.3 颗粒吸附磷模拟实验方案
        4.2.4 沉积物-水界面有效态P-Fe2+-S2-测定方法
    4.3 三峡干流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4.3.1 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
        4.3.2 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的含量组成
    4.4 覆水-出露区域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
        4.4.1 覆水-出露区域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
        4.4.2 覆水-出露区域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的含量组成
        4.4.3 覆水-出露区域消落带土壤磷的吸附释放特性
    4.5 水库调度对消落带土壤磷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探讨
        4.5.1 消落带土壤磷的物理性迁移
        4.5.2 消落带土壤磷的化学性转化
    4.6 三峡干流与支流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对比分析
        4.6.1 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
        4.6.2 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分布
    4.7 三峡干流与支流沉积物磷释放特征的对比分析
        4.7.1 沉积物中有效态P-Fe~(2+)-S~(2-)的同步垂向分布
        4.7.2 沉积物-水界面有效态P-Fe~(2+)-S~(2-)的扩散通量计算
        4.7.3 沉积物磷的释放机理探讨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水库磷输移转化模式对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三峡水库磷在四种环境介质中的输移转化模式
    5.4 三峡干流与支流水体磷的交换特征研究
        5.4.1 干流与支流水体磷形态分布特征
        5.4.2 不同水库调度期干流与支流水体磷的交换特征
        5.4.3 干流水体磷组成沿程分布对支流水体磷补给的影响
    5.5 三峡干流回水磷补给对支流富营养化和水华的影响
    5.6 三峡水库磷污染防控的几点思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附录 A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闽江下游及河口区水体与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概述
        1.1.1 稀土元素的化学特征
        1.1.2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指标
    1.2 河流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1 溶解态稀土元素
        1.2.2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
        1.2.3 水体-颗粒物作用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地貌
        2.1.2 气候概况
        2.1.3 地质背景
        2.1.4 水文特征
        2.1.5 人类活动
    2.2 研究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站点及路线
        2.3.2 采样及保存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材料
    3.1 溶解态稀土元素分析方法进展
        3.1.1 检测方法
        3.1.2 前处理方法
    3.2 水质样品分析
        3.2.1 常规指标
        3.2.2 溶解态稀土元素
    3.3 沉积物样品分析
        3.3.1 稀土和痕量元素
        3.3.2 常规指标及常量元素
第四章 流域站水体溶解态稀土元素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4.1 流域站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含量及时空变化
        4.1.1 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
        4.1.2 稀土元素的季节变化
        4.1.3 稀土元素的异常值
    4.2 流域站溶解态稀土元素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4.2.1 闽江流域水体的含量特征
        4.2.2 稀土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
        4.2.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
        4.2.4 稀土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4.2.5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4.2.6 稀土元素异常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4.3 小结
第五章 最大浑浊带重点站加密研究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1 重点站加密研究的溶解态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5.1.1 物理化学指标分布
        5.1.2 稀土元素浓度分布
        5.1.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布
    5.2 重点站加密研究溶解态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2.1 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2.2 潮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2.3 表底层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3 小结
第六章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6.1 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6.1.1 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1.2 配分模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2 稀土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6.2.1 闽江流域的含量及配分模式特征
        6.2.2 含量及配分模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3 小结
第七章 沉积物中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
    7.1 数理统计分析
        7.1.1 因子分析
        7.1.2 相关性分析
    7.2 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物源指示
        7.2.1 物源的识别
        7.2.2 沉积过程的判别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8)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络合模式基本原理
    1.1 表面配位作用
    1.2 表面络合模式的主要类别
2 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体系中的应用
    2.1 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2.2 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土壤和沉积物研究中应用
    2.3 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3 结语

(9)黄河泥沙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各河段基本情况
2 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
    2.1 粒度组成
    2.2 矿物组成
    2.3 化学组成
    2.4 电化学特性
3 黄河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
    3.1 黄河泥沙对重金属的吸附
    3.2 黄河泥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3.3 黄河泥沙对水质参数和污染评价的影响
4 黄河泥沙污染水质模型研究
5 展望

(10)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重金属及其研究进展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黄河包头段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3.1 不同水期过滤水和上覆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3.2 不同水期上覆过滤水和消解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沿程变化
    3.3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3.4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
    3.5 结论
第四章 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释放及形态转化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样品及其地球化学特性
        4.1.2 实验方法及条件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吸附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4.2.2 形态分析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4.2.3 释放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4.3 结论
第五章 重金属在水-沉积物-鱼微生态系统中的响应关系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微生态系统暴露实验
        5.1.3 分析测试方法
    5.2 结果
        5.2.1 上覆水和过滤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5.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
        5.2.3 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
    5.3 讨论
        5.3.1 暴露实验中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
        5.3.2 水-沉积物-鱼系统中重金属的响应关系
        5.3.3 重金属在鱼体内与环境介质间的回归模型构建
    5.4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包头段野生经济鱼类重金属富集规律研究
    6.1 环境、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黄河包头城区段介绍
        6.1.2 样品种类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黄河包头段主要经济鱼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6.2.2 黄河包头段不同鱼种重金属污染差异性分析
        6.2.3 黄河包头段经济鱼类各组织中重金属的蓄积状况分析
        6.2.4 黄河包头段鱼体重金属与体重身长的关系分析
        6.2.5 黄河包头段重金属富集规律探讨
        6.2.6 黄河包头段重金属迁移富集规律探讨
    6.3 结论
第七章 南海湖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7.1 沉积柱芯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
    7.2 沉积物中AVS-SEM的分布
        7.2.1 表层沉积物中AVS与SEM的分布
        7.2.2 沉积物中AVS与SEM的垂直分布
    7.3 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7.3.1 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过滤水中重金属的响应关系
        7.3.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制
    7.4 南海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
    7.5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空间效应
    7.6 空间效应理论对黄河重金属污染的解释
    7.7 结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四、三层模式对黄河水体沉积物表面特征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D]. 开晓莉. 宁夏大学, 2021
  • [2]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4)
  • [3]典型高原河口湿地氮磷净化效果时空差异及污染风险定量评估[D]. 刘云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4]黄河河南段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D]. 苏现伐.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环境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D]. 郭凡嫡. 东北大学, 2019(01)
  • [6]三峡水库磷的输移转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韩超南. 清华大学, 2018(06)
  • [7]闽江下游及河口区水体与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D]. 朱旭旭. 厦门大学, 2017(01)
  • [8]表面络合模式在天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杨航,李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S2)
  • [9]黄河泥沙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孙剑辉,柴艳,王国良,张干,李军. 泥沙研究, 2010(01)
  • [10]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D]. 樊庆云. 内蒙古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三层模型在黄河水体地表特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