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岛渔业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

海阳岛渔业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

一、海洋岛渔场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木子,曾雅,任同军[1](2021)在《中国渔业增殖放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增殖放流是推动渔业资源恢复的有力措施,可有效保护鱼类种群,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以及渔业资源尽快恢复,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文章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进展和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存在放流效果评估不充分、忽视放流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群众动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借鉴国外增殖放流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对策建议。

赵雨[2](2021)在《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种类,也是养殖和放流的重要品种。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栖息地衰退和过度捕捞的影响,日本对虾资源量急剧减少。增殖放流作为修复渔业资源的有效办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行业。本研究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评估了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同时探究了此次增殖放流是否对北部湾海域的野生日本对虾造成遗传学影响;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南海区日本对虾自然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北部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结果和成效,探明南海区日本对虾群体的遗传特征现状,为今后的日本对虾资源养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2019年增殖放流结果。对143尾亲体日本对虾和663尾回捕日本对虾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663尾日本对虾回捕样本中,有101尾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可找到与其对应的母本,为本次放流的日本对虾苗种,占回捕日本对虾总数的15.23%。基于5对微卫星引物研究了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是否对该海域自然种群产生了遗传学影响,分析得出,日本对虾亲本群体、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间遗传差异微弱,并未使该海域日本对虾遗传组成出现明显改变。为探究中国近海日本对虾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现状,对5个日本对虾群体(湛江、汕头、陵水、汕尾、北海)共143尾个体的10对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日本对虾各地理群体均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除汕尾与汕头两个地理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外,剩余各日本对虾地理群体之间表现为较低程度的遗传分化。根据Nei遗传距离构建UPGMA树的结果显示,湛江、陵水,北海三个群体聚为一支,汕头与汕尾群体聚为另一支,聚类结果与形态变异类型一致。

李成久[3](2020)在《黄海北部中国对虾资源增殖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黄海北部中国对虾资源增殖事业将进一步开展苗种生态繁育及苗种野化技术、放流苗种规格、放流时间和放流海域、标志放流方法等增殖技术研究。建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和评比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示范供苗单位制度,扩大放流规模,创新筹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用于增殖放流事业。

吴建辉[4](2020)在《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降海洄游习性,及其栖息地鱼类群落关系等方面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和科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华鲟标志放流、人工驯养、海洋中华鲟洄游及分布等保护研究,保护长江口中华鲟种群和海洋中华鲟种群,以延续中华鲟种群。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人工驯养中华鲟野生幼鱼能够实现中华鲟个体救护、活体基因留存、种群多样性保存的中华鲟保护目的。2006年和2015年对误捕于长江口的160尾中华鲟野生幼鱼,开展人工驯养环境下的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实验中华鲟,6~8月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从15.4±0.64cm和26±1.34g,增加到29.2±0.75cm和108±3.87g,日均增长1.54mm,日均增重0.9g。2015年实验中华鲟,经过3个月的人工驯养,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由14.90±0.22cm和22.25±1.34g,增加到28.32±0.84cm和148.65±3.02g,日均增长1.49mm,日均增重1.40g。拟合中华鲟幼鱼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W2006=0.1215L2.0313(R2=0.9457)、W2015=0.0086L2.9051(R2=0.996),2015年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好于2006年的。当实验池水体水温超过24℃时,中华鲟幼鱼瞬时增长(重)率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个体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小,平均低于2.60%和3.66%,表明个体生长速度快、差异小、大小规格整齐,也说明了人工驯养的野生中华鲟幼鱼没有因为环境、饵料等变化而造成生长的停滞或缓慢。与同期野生环境下的中华鲟幼鱼比较,两者的生长存在差异性。总体上人工驯养环境下的野生中华鲟幼鱼生长状况要好于自然生长的。另外,实验中华鲟死亡率为5.0%,致死疾病包括肠炎、水霉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研究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对人工驯养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快,便于驯化养殖,说明人工驯养野生中华鲟幼鱼有助于中华鲟的保护。2.2004-2018年,在长江口采样固定监测网监测和全年的随机调查的方式,共计监测到中华鲟幼鱼6600尾,中华鲟成体(年龄>8岁)有10尾,中华鲟亚成体(年龄为2-8岁)74尾。监测结果表明,2004-2018年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呈连续下降的趋势,2014年后出现补充量断裂的现象。2014、2016、2018年均未监测到中华鲟幼鱼,从而更加证实了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从连续转为偶发的变化。2015-2018年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特征则与文献记载有所变化,出现了首现时间提前(近一个月),终现时间延迟(约一个月)和出现时长由每年的5月到9月,变化成不连续年份的4月到10月的新特点,推论长江中可能形成新的产卵场,且距离长江口更近,或者中华鲟自然产卵时间提前。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多年平均体长为22.7cm,多年平均体重为99.0g,两者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肥满度的变化规律和生长指数b的变化呈显着关系。从网具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致死率由高到低的网具分别为定置张网(24.84%)、刺网(18.45%)、浮动张网(9.33%)、插网(3.05%)。通过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时空分布、生长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为长江口及长江流域中华鲟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方向。3.2004年至2014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12570尾,开展中华鲟降海洄游习性和海洋中分布的研究,以提高海洋中华鲟种群的保护能力。标志放流野生中华鲟872尾,人工繁育F1中华鲟11698尾,年龄包含1~25龄中的11个年龄段。2004-2009年以放流1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2010年以后逐步以放流大规格的6龄人工繁育F1中华鲟为主。放流前1个月开始对中华鲟实施盐度、摄食和波浪驯化,并逐步植入标志。放流中华鲟均进行了体内体外双重标志,标志类型包括射频综合标志(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 tags,PIT)、体外银牌(Silver brand tag,SBT)、飘带(Plastic streamer tag,PST)、骨板标志(Plastic bone armor tag,PBT)、锚标(Plastic tipped dart tag,PDT)5种常规标志,以及脱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PAT)1种卫星标志。运输过程中,放流中华鲟采用单体充氧打包运输,放流时,使用连续活水放流槽和滑梯投放中华鲟,以减少中华鲟的伤害。研究结果显示:(1)共收集到24尾次常规标志中华鲟回捕信息,以及18尾PAT标志中华鲟的标志信息,常规标志回捕率为0.19%,PAT标志回收率为52.9%。(2)标志回捕或标志信息回收的时间在1~198d范围内,总体上呈现放流初期回捕率高,随着放流时间增长回捕率下降的趋势。表明长江口放流中华鲟在野外条件下可以存活至少半年,同时放流后初期的回捕是放流中华鲟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设置脱落时间与PAT标志回收数量和回收率成反比,设置脱落时间越短,PAT回收数量越多、标志信息回收率越高。PAT标志的短期效果要高于长期效果。(3)标志放流中华鲟的年龄越大,回捕率越高。回捕率最高的是12龄和16龄中华鲟,达到50.00%,其次是11龄,为25.00%,再次之是9龄,为16.00%。其他年龄段的回捕率均低于10%。回捕率最低的是1龄中华鲟,仅为0.11%。(4)回捕中华鲟中,PAT标志中华鲟全部进入海洋,50.00%常规标志中华鲟进入海洋。(5)长江口南支北港水道是标志中华鲟主要逗留场所和主要入海通道。(6)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可于短期内(≥5d)适应咸水环境,7d内即可从淡水环境的长江口水域洄游到海洋中。回捕于东海海域的有18尾,黄海海域的有12尾,降海洄游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随机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可在东海、黄海之间折返洄游。(7)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7°,纬度跨度为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黄海沿海大陆架海域。标志中华鲟最北到达朝鲜半岛西海岸,直线洄游距离697km,最东回捕日本长崎县五岛列岛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30km,最南到达台湾海峡的福建宁德海域,直线洄游距离640km。(8)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是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的主要聚集分布区。(9)PAT标志和常规标志中华鲟的平均直线游速分别为7.89km/d、6.21km/d,洄游速度与洄游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10)通过分析回捕中华鲟生长数据和胃含物,发现长江口标志放流的人工繁育中华鲟仍具有野外摄食的本能,能在放流后立即恢复主动捕食的能力,且能够摄食海洋生物和河口生物。放流后能够至少存活6个月以上,能够很快的适应盐度而进入海洋,且可以正常摄食和生长。研究表明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能够适应海洋环境并在海洋中生存和生长,因而长江口中华鲟增殖放流对人工增加中华鲟种群资源具有一定贡献。4.根据2012~2014年在长江口的中华鲟等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概率模型、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物种空间共现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使用GAM模型和BRT模型建立各站点水域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和时空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口鱼类群落模式主要为物种的随机共现,群落构建中以中性元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环境变化驱动的随机因素对种间共现的影响大于种间相互关系;种间共现模式有显着的季节差异,这种季节差异主要与海洋洄游型鱼类和河口定居型鱼类的季节更替有关;高物种权度和中间中心性种类的季节更替影响种间共存模式的随机性,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对群落内信息交换的控制能力较强,在长江口鱼类群落中处核心地位。研究结果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盐度、p H值和叶绿素a对多样性指数贡献最高,而p H值、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对丰富度指数贡献率最高的环境因子。BRT模型对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拟合和预测均要优于GAM模型。空间分布预测显示,相较于GAM模型,BRT模型能够对长江口小面积水域间的鱼类群落多样性作更好地区分,河口外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河口内侧水域,而长江口北支水域的多样性要高于南支水域。

耿永真[5](2020)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牧场的开发建设就成了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下的一个新的尝试。就现在的海洋生态环境来看,破坏程度日益增加,海洋生物的品种也正在急剧下降,海洋渔场范围也不断收缩,整个水产养殖行业的养殖品质不断下降,这样的情况不管是渔业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现阶段全球的渔产养殖业正在面临产业调整和资源重构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渔产养殖业也存在诸多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的渔产养殖行业当中,由于受到国家国情以及渔产管理体制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渔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海洋荒漠化的现状,海洋牧场建设的提出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所以在现阶段海洋渔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的运用好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理念来让渔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能够提升海洋牧场的渔业产量,增加渔民的稳定收入,如何让传统的海洋牧场转型成为集多种功能作用于一体的多元化海洋牧场,都是现阶段我国渔产管理部门所想要实现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舟山海洋牧场为研究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发,在学习产业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情况。第一部分是本次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本次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海洋牧场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基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PEST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三个建设区的发展案例。第四部分,从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四个角度对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最后对四个层面的因素做了小结。第五部分通过列举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先进经验,总结出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主要为:优化管理、完善法规、提高海洋保护力度等。最后一部分是本次论文的总结与展望,主要是将整篇论文在研究内容上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得出研究的结论,同时将观点进行阐明。

刘胜男[6](2019)在《长毛对虾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现已成为受全球重视的生态问题,过渡捕捞、环境污染以及栖息地遭到破坏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了补充自然资源量、修复已经受损的渔业资源、使物种维持可持续生长状态,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捕捞量,人们开始向自然水域投放通过人工繁育得到的鱼虾蟹贝等的苗种或成体,使自然水域内的种质资源量得到补充,即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程。随着放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增殖放流对自然水域内的种质资源恢复与增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与养护中得到广泛应用。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作为我国重要增殖放流种类,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发展,长毛对虾的放流逐渐增加。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是增殖放流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增殖率一般通过对标志放流个体进行回捕之后统计回捕比例进行计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在增殖放流中得到广泛应用,运用分子标记不仅可以鉴定群体的亲缘关系,对放流群体的回捕比例进行计算,同时可以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本研究基于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毛对虾的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长毛对虾微卫星标记进行开发。本研究使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毛对虾的转录组进行测定,通过de novo组装方法构建出长毛对虾转录组的参考序列,组装后共得到36675条组装后的reads,通过搜索在6337条序列上共发现了9222个微卫星位点。通过设计微卫星引物,并验证引物扩增效率以及多态性,成功开发出11对可用于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以及遗传学研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基于分子标记的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本研究对放流后的长毛对虾逐月进行回捕,使用9对微卫星标记对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回捕的517尾长毛对虾中,有202尾对虾被识别为放流个体,占回捕总数的39.07%,基于对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头胸甲长分析,两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长毛对虾增殖放流遗传多样性影响研究。本研究对比了放流前后增殖海域内长毛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放流前后增殖海域内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HE=0.743和0.790;PIC=0.708和0.762);放流前后自然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为FST=0.0149(P<0.05),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未对增殖海域内自然群体造成明显的遗传学影响。

依高彤[7](2019)在《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渤海金州湾是中国明对虾传统的放流海区。但是目前有关放流后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群体的生长模式及遗传多样性变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研究了增殖放流海区中国明对虾群体的生长特性、摄食情况、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放流个体初步识别情况。1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摄食本文研究了渤海金州湾海域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特性。7—10月共计回捕中国明对虾2195尾,对其头胸甲长、体长、体质量等进行测量和分析表明:(1)中国明对虾头胸甲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雌虾:Lt=2.874TX+28.905(R2=0.891);雄虾:Lt=3.067TX+22.209(R2=0.843);(2)体长与体质量成幂函数关系:雌虾:Wt=0.546×10-5Lt3.131,(R2=0.983);雄虾:Wt=1.181×10-5Lt2.969,(R2=0.980);(3)利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体长、体质量的生长方程分别为:雌虾:Lt=220.214×[1-e-0.018(t-52.4)]、Wt=118.462×[1-e-0.018(t-52.4)]3.131;雄虾:Lt=153.541×[1-e-0.041(t-59.71)]、Wt=36.603×[1-e-0.041(t-59.71)]2.969;(4)雌虾与雄虾的体长和体质量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体质量生长方面,雌虾体质量生长拐点是115.8 d(约8月29日),雄虾体质量生长拐点是86.3 d(约7月30日)。不同调查批次回捕对虾的摄食情况尽管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趋势,即0级胃和1级胃样品占各调查批次样品的50%以上,2级胃和3级胃占比很小。2基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的金州湾放流繁殖群体与回捕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2016年金州湾增殖放流使用的繁殖群体、回捕群体及野生群体[51]的mt DNA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野生群体序列在NCBI数据库下载:GENBANK:DQ825391—DQ825404)。结果表明,野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967±0.044)和核苷酸多样性(0.01118±0.00303)略高于繁殖群体(0.9591±0.0039)(0.00931±0.00528)和回捕群体(0.9391±0.005)(0.00927±0.00375);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小;基于Kimura双参数(K-2P)模型,繁殖群体和野生群体,以及回捕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均为0.011;繁殖群体和回捕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9。在单倍型最小跨度树和NJ系统树中均未检测到显着的谱系结构;中性检验(Tajima’s D检验和Fu’s Fs检验)以及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的结果表明,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群体在历史上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时间为大致2.75万年前。3基于mt DNA控制区标记的中国明对虾放流个体初步识别研究比较605尾繁殖个体及296尾回捕个体的mt DNA控制区序列发现,共有281尾回捕个体与增殖放流所使用繁殖个体的单倍型相同,初步识别出的非放流个体仅占回捕样品的5.07%。建议今后在本研究基础上,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中国明对虾放流个体识别研究。

杨爽[8](2014)在《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也是目前甲壳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分析了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亲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对回捕三疣梭子蟹中的非放流个体进行了初步筛除;对放流海域中国对虾的移动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讨论了控制区分子标记在对虾放流效果研究中的有效性;旨在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放流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亲蟹群体遗传学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三疣梭子蟹10个增殖放流亲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两群体间的Fst值均较小且多为不显着,NJ系统树中未检测到明显的谱系结构,表明各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显示渤海南部和黄海北部的三疣梭子蟹历史上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2、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通过亲蟹与回捕个体的控制区单倍型比对分析,对采自莱州湾和乳山、海阳外海的回捕三疣梭子蟹进行了非放流个体的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将所有群体视作一个组群进行单倍型比对时,880只回捕个体中共有433只未在亲蟹群体中找到对应单倍型,为非放流个体,占样品总数的49.20%;将亲蟹群体和回捕群体根据放流和回捕海域的不同划分为莱州湾组群和乳山海阳组群时,基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得到的非放流个体比例分别为50.15%和75.76%。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能有效识别非放流个体,适用于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3、莱州湾中国对虾的移动和生长通过回捕跟踪调查,对莱州湾海域中国对虾放流后的移动和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中国对虾的不断生长,对虾群体逐渐由河道向莱州湾近岸浅水区、莱州湾内部深水区和湾外移动;各回捕群体的体长频率分布多为单峰类型,通过体长差异无法区分大、小两种规格的放流苗种;体长(L)-体重(W)关系式为W=8.0×10-6L3.061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201.57×[1e-0.016(t-38.48)]和Wt=90.61×[1e-0.016(t-38.48)]3.0611;体长生长无拐点,体重生长拐点出现在放流后三个月左右(108d日龄,8月15日)。4、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初步研究对1个增殖放流亲虾群体和4个中国对虾回捕群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虾拥有高单倍型多样度和低核苷酸多样度的遗传多样性模式,其遗传多样性相较于早期研究明显降低;不同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小,仅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分化;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为1.9万年3.5万年前。亲虾与回捕对虾的单倍型比对结果显示,933尾回捕对虾中,共有890尾与亲虾单倍型相同,识别出的非放流个体仅占样品总数的4.61%。日照群体不含本研究放流个体,但其与亲虾单倍型相同的比例高达95.00%,表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会把部分样品错判为放流个体。建议在本研究基础上,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研究。

耿宝龙[9](2014)在《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增殖效果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是保护和修复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作为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对象,自1984年开始放流一直持续至今(除1987年由于苗种紧张等原因有所中断)。本文针对20102013年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10mm左右小规格苗种和30mm左右大规格苗种开展本底资源、资源增加量、秋汛相对数量、秋汛捕捞渔业生产动态调查。对比分析大、小规格苗种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对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苗种规格的选择做出初步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Origin统计分析软件和Logistic曲线生长方程,对20102013年中国对虾入海后体长随入海时间变化特征,得到体长-旬龄关系方程如下(其中,Lt为增殖放流群体在入海后t旬龄时整体的平均体长,Lt1为小规格苗种在t旬龄时的平均体长,Lt2为大规格苗种t旬龄时的平均体长):2010年:Lt=176.6-133.4/[1+(t/5.9)3](R2=0.991)Lt1=147.8-134.4/[1+(t/4.9)4.8](R2=0.998)Lt2=148.3-119.1/[1+(t/4.5)4.2](R2=0.984)2011年:Lt=162.6-132.4/[1+(t/6.6)4.3](R2=0.993)Lt1=137.1-125/[1+(t/4.9)4.3](R2=0.998)Lt2=139.4-107/[1+(t/4.5)4.5](R2=0.988)2012年:Lt=167.3-128.5/[1+(t/6.4)3.5](R2=0.994)Lt1=141.4-128.7/[1+(t/4.9)4.6](R2=0.997)Lt2=146.8-120.5/[1+(t/4.4)4.3](R2=0.998)2013年:Lt=163-133.4/[1+(t/6.7)4.4](R2=0.997)Lt1=135.6-123.6/[1+(t/5.1)4.3](R2=0.998)Lt2=135.7-108/[1+(t/4.4)4.1](R2=0.991)结合历史调查结果,发现对虾群体规格呈现发育期提前、个体规格减小的趋势,分析认为群体规格差异性主要取决于放流苗种种质和环境饵料基础。同时确定截取两种规格苗种对虾体长具有明显差异的入海后到8月份之前作为研究时间段,以避免苗种分布不均、苗种规格不易鉴别等因素的影响。2、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对虾自然本底资源量较差,单靠本底资源不足以形成秋汛资源,资源补充主要源自增殖放流。自然本底资源量分别为58.72万尾、34.11万尾、2.80万尾和22.37万尾。跟踪调查时资源量达到8619.65万尾、9092.60万尾、10666.32万尾和7989.53万尾,跟踪调查时资源群体中放流群体占99%以上。3、20102013年调查时间段内,大规格相对于小规格苗种分布更为集中、阶段成活率更高,大规格苗种各年度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10.63尾/网./小时、12.17尾/网./小时、13.25尾/网./小时和11.50尾/网./小时,小规格苗种平均资源密度达到4.58尾/网./小时、2.86尾/网./小时、4.48尾/网./小时和2.89尾/网./小时。大规格苗种阶段成活率分别为14.64%、16.91%、14.00%和12.32%;小规格苗种分别为2.41%、1.47%、3.61%和1.65%4、在经济效益层次,大规格中国对虾苗种增殖放流模式明显优于小规格苗种。在产值、回捕利润、回捕率和投入产出比等多方面比较中发现,大规格各项指标均倍好于小规格苗种。5、在生态效益层次,在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不论两种规格苗种放流,对生态系统肯定产生或多或少、或损或益的影响,但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这种影响很难有定论。但整体来说,增殖放流在增加资源的同时改善了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的水环境条件。6、在社会效益层次,大规格苗种为渔民所带来的直接收入更大,但小规格苗种在资源占用和相关产业带动方面具有显着成效,更为贴切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因此综合来看大小规格苗种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基本相同。

徐炳庆[10](2011)在《山东近海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对虾是一种暖水性、进行长距离洄游的大型虾类,其经济价值非常高,曾是黄海、渤海虾流网和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和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产卵亲虾的严重不足、仔虾保护措施不力和海域管理不严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对虾的补充量,致使对虾产量长期处于低水平。为了保护对虾资源和恢复对虾产量,国家相关部门不仅加强了野生虾群的保护和海域的管理,同时还进行了对虾的增殖放流工作。山东省自1984年,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山东半岛南部、渤海湾南部及莱州湾(本文简称莱州湾海域)等海域进行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截至2010年,山东省共放流中国对虾苗种159.32亿尾,其中包括体长25~40 mm的生产性放流148.54亿尾,体长10~12 mm的实验性放流10.78亿尾,对虾增产效果明显。本文以中国对虾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年至2010年山东省中国对虾调查资料,探讨和研究中国对虾合理的增殖放流技术及放流后对捕捞对虾的影响,为今后增殖放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2010年5月20日至5月30日拖网调查资料,对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整个放流海区的游泳动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海域游泳动物平均相对资源量为55.8 kg/h,且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第一优势种由鳀转为斑鰶,多样性由黄河口至莱州湾东南部形成依次升高。另外对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放流对虾的敌害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矛尾虾虎鱼为首的虾虎鱼类可能是影响早期放流对虾成活率的主要原因。2、利用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2010年5月17日至10月29日中国对虾跟踪和回捕调查资料,运用PASW Statistics 18统计软件对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放流对虾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和体长、体重与日龄的生长方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与1984年相比,中国对虾雌虾的L∞和W∞均增大,而雄虾减少,生长系数K值明显增大,生长速度加快,能更早的达到理想规格。同时利用对虾自然死亡系数对提前或推迟5天开捕时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前5天开捕,产量将损失7.64%,延长5天开捕,产量将提高6.76%。3、根据2008年8月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组成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捕获游泳动物平均相对资源量为129.9 kg/h,优势种为鳀和戴氏赤虾。通过聚类分析表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包括3组,引起组间平均相异性贡献的分歧种主要包括戴氏赤虾、方氏云鳚和矛尾虾虎鱼等。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渔业资源呈现出小型化和低质化的趋势。4、根据山东半岛南部海域2009年6月16日至8月18日中国对虾跟踪和回捕调查资料,对山东半岛南部不同海湾不同规格放流对虾的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放流至6月初体长平均生长量小规格为0.73 mm/d,低于大规格的2.59 mm/d,至7月,体长平均生长量小规格为0.84 mm/d,高于大规格的0.47 mm/d,放流小规格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海区内生长。通过四海湾比较,表明丁字湾和黄家塘湾对虾生长较快,乳山湾和五垒岛湾生长较慢,原因可能受各海湾的湾口大小和海区环境等影响。5、利用2007年至2010年山东省近海海区放流调查统计资料,对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和山东半岛南部海域4年间中国对虾回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年间两海域回捕率存在着一定的波动,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总回捕率为5.73%,高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3.92%,分析其原因可能受放流海区环境的差异,同时也受放流规模、规格的影响。

二、海洋岛渔场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岛渔场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渔业增殖放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增殖放流活动开展的历程
    (一)增殖放流活动的初步探索(1950年~1978年)
    (二)以恢复渔业资源为目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980年~2010年)
    (三)以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10年至今)
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放流资源跟踪评估不到位
    (二)忽略放流物种的生态影响
    (三)放流活动动员工作力度不足
三、国际增殖放流活动借鉴
    (一)美国
        1. 活动历史悠久,法律法规健全
        2. 注重生态养护及修复
    (二)澳大利亚
        1. 中央和地方都有渔业资源管理立法权
        2. 以休闲渔业为主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三)日本
        1. 基于两部法律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2. 增殖放流指导计划十分详细
四、我国增殖放流活动建议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二)完善生态风险评价机制
    (三)制定合理的放流规划
    (四)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性

(2)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
        1.1.1 增殖放流的定义
        1.1.2 国内外增殖放流的历史和现状
        1.1.3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遗传学影响
    1.2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2.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应用
        1.2.2 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1.3 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
        1.3.1 日本对虾研究进展
        1.3.2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历史和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研究
    2.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2.1.1 前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2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群体遗传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DNA的提取
        3.2.3 PCR扩增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荧光标记基因分型结果
        3.3.2 群体遗传多样性
        3.3.3 群体遗传结构
        3.3.4 自由交配估计
    3.4 讨论
        3.4.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黄海北部中国对虾资源增殖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辽宁省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2、中国对虾增殖经济效益显着
二、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目前面临的问题
    1、放流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增殖放流工作程序标准化仍需全面研究
三、黄海北部中国对虾资源增殖的发展趋势
    1、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2、建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体系
    3、建立评比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示范供苗单位制度
    4、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发展

(4)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华鲟产卵亲体和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资源现状
        1.2.2 中华鲟种群生存现状
        1.2.3 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
        1.2.4 中华鲟等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与标志放流
        1.2.5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研究的工作基础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工驯养的长江口中华鲟野生幼鱼种群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鱼
        2.1.2 实验周期
        2.1.3 实验地点
        2.1.4 实验水池与用水
        2.1.5 日常管理
        2.1.6 生长测定
    2.2 结果
        2.2.1 人工驯养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2.2.2 自然环境中华鲟的生长
        2.2.3 体长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2.2.4 体重与人工驯养天数的关系
        2.2.5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2.2.6 生长与水温的关系
    2.3 分析与讨论
        2.3.1 人工驯养与自然环境下野生中华鲟幼鱼的生长差异性
        2.3.2 不同生长环境下中华鲟幼鱼生长差异性原因探讨
        2.3.3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生长变异系数分析
        2.3.4 人工驯养中华鲟幼鱼病害与死亡率分析
        2.3.5 野生中华鲟幼鱼人工驯养的探讨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种群特征及补充量变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方法与网具
        3.1.2 调查范围与站点
        3.1.3 调查时间与内容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种群补充量及年间变动
        3.2.2 长江口1龄以上中华鲟监测数量及年间变动
        3.2.3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降海洄游特征及年间变动
        3.2.4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生长特征和年间变动
        3.2.5 时间特征变量与资源补充量、生物学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补充量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3.3.2 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活动时间的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3.3.3 长江口中华鲟的组成与原因分析
        3.3.4 网具的对中华鲟幼鱼的损害性分析
第四章 基于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中华鲟降海洄游与分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标志放流中华鲟来源与组成
        4.1.2 标志放流时间
        4.1.3 标志放流地点
        4.1.4 放流前驯化
        4.1.5 放流装置
        4.1.6 放流标志及标志方法
        4.1.7 标志信息回收
    4.2 结果
        4.2.1 标志回捕和标志信息回收数量
        4.2.2 常规标志回捕时间
        4.2.3 PAT信息回收时间
        4.2.4 回捕中华鲟的年龄组成
        4.2.5 PAT标志中华鲟的海洋分布与降海洄游距离
        4.2.6 PAT标志中华鲟直线洄游速度
        4.2.7 常规标志回捕中华鲟的分布、洄游距离与速度
    4.3 讨论
        4.3.1 标志放流中华鲟在海洋中的分布与洄游分析
        4.3.2 标志保持时间与保持率
        4.3.3 不同年龄中华鲟的标志放流效果分析
        4.3.4 标志放流中华鲟的野外生存能力评价
        4.3.5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优势
        4.3.6 长江口中华鲟标志放流的社会效益
第五章 长江口中华鲟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与研究
    5.1 基于概率模型的长江口鱼类空间共现模式分析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5.2 GAM模型和BRT模型在长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预测中的比较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参与课题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发表论文
    参与学术活动
致谢

(5)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海洋牧场及人工鱼礁概述
        2.1.1 海洋牧场的概念及类型
        2.1.2 人工鱼礁的概念及类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
        2.2.2 现代渔业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现状
    3.1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基本概况
    3.2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3.1 东库-三横海洋牧场
        3.3.2 庙子湖-青浜海洋牧场
        3.3.3 舟山白沙岛海洋牧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因素
        4.1.1 渔产丰富
        4.1.2 建设条件优越
        4.1.3 海洋牧场建设前期已初见成效
    4.2 劣势因素
        4.2.1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4.2.2 渔业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4.2.3 人才资源匮乏
    4.3 机会因素
        4.3.1 新区和自贸区建设机遇
        4.3.2 渔业示范基地建设机遇
        4.3.3 一带一路战略机会
    4.4 威胁因素
        4.4.1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4.4.2 市场竞争激烈
        4.4.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收益目的的冲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5.1 国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5.1.1 美国海洋牧场发展依靠各方参与
        5.1.2 日本海洋牧场发展依靠政策及技术支撑
        5.1.3 加拿大海洋牧场依靠保护经验
    5.2 国内其他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经验借鉴
        5.2.1 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以资金扶持为主导
        5.2.2 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以科研技术为支撑
        5.2.3 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以持续健康发展理念为引导
    5.3 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带来的启示
第六章 推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科学规划
        6.1.1 政府加强规划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6.1.2 高起点科学与规划,拓展融资渠道
    6.2 企业层面重视科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
        6.2.1 重视科研,培养优秀人才
        6.2.2 科学高效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3 社会层面注重生态保护,提升环保意识
        6.3.1 提升生态海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
        6.3.2 加强生态海洋宣传力度,认识生态海洋重要性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长毛对虾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1.1.1 .渔业资源现状
        1.1.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1.1.3 国内外渔业资源及增殖放流现状
    1.2 分子标记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1.2.1 分子标志技术研究
        1.2.2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1.2.3 分子标志技术在对虾中的应用
    1.3 长毛对虾的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
        1.3.1 长毛对虾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1.3.2 长毛对虾形态特征及生理习性
        1.3.3 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概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长毛对虾转录组De novo组装及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转录组序列
        2.3.2 引物设计
        2.3.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分子标记的长毛对虾增殖放流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实验方法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 中国明对虾资源研究背景
        1.1 中国明对虾的生物学特征
        1.1.1 分类与分布
        1.1.2 外部形态
        1.1.3 生活习性
        1.1.4 摄食
        1.1.5 生长
        1.2 国内外增殖放流状况
        1.2.1 国外增殖放流研究现状
        1.2.2 国内增殖放流研究现状
        1.2.3 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研究现状
        1.2.4 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
        1.3 中国明对虾的放流效果评价
        1.3.1 中国明对虾的标志放流
        1.3.2 非标志放流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渤海金州湾放流海域中国明对虾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国明对虾的体长、体质量、性别比例
        2.3.2 中国明对虾头胸甲长与体长的关系
        2.3.3 中国明对虾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2.3.4 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
        2.3.5 中国明对虾体长、体质量生长速度方程
        2.3.6 中国明对虾体质量生长加速度方程
        2.3.7 中国明对虾摄食分析
    2.4 讨论
        2.4.1 中国明对虾生长参数探讨
        2.4.2 中国明对虾摄食情况探讨
第三章:渤海金州湾放流海域中国明对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2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仪器信息
        3.1.3 实验方法
        3.1.3.1 中国明对虾样品DNA的提取
        3.1.3.2 中国明对虾样品DNA的检测
        3.1.3.3 PCR扩增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国明对虾DNA的提取与扩增
        3.3.2 中国明对虾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结构分析
        3.3.3 中国明对虾mtDNA控制区序列遗传多样性与单倍型分析
        3.3.4 遗传结构
        3.3.5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
        1.1.1 三疣梭子蟹的增殖放流历史和现状
        1.1.2 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历史和现状
        1.1.3 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
    1.2 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的放流效果评价
        1.2.1 非标志放流法
        1.2.2 标志放流法
    1.3 分子标记在虾蟹类增殖放流中的应用前景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基于线粒体 DNA 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
    2.1 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亲蟹的遗传学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实验结果
        2.1.3 讨论
    2.2 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结果
        2.2.3 讨论
3 基于线粒体 DNA 控制区标记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
    3.1 莱州湾中国对虾的移动和生长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实验结果
        3.1.3 讨论
    3.2 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2.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9)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增殖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对虾生物学概况
        1.1.1 分类地位
        1.1.2 外部形态
        1.1.3 栖息和运动
        1.1.4 繁殖习性和生活史
        1.1.5 洄游行为和路线
        1.1.6 环境适应性
        1.1.7 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2.1 国外人工放流发展状况
        1.2.2 国内人工放流发展概况
        1.2.3 中国对虾放流研究概况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放流苗种
    2.2 海上调查
        2.2.1 本底资源调查
        2.2.2 跟踪调查
        2.2.3 相对数量调查
    2.3 社会调查
        2.3.1 增殖成本调查
        2.3.2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
    2.4 室内分析
    2.5 统计分析
        2.5.1 资源量评估
        2.5.2 放流群体贡献率
        2.5.3 放流苗种成活率
        2.5.4 回捕率
        2.5.5 投入产出比
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后生长状况分析
    3.2 中国对虾生长的年际变化
    3.3 讨论
        3.3.1 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入海后的生长情况
        3.3.2 中国对虾生长年际变化及原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群体资源量研究
    4.1 本底资源情况
    4.2 资源增加量调查
        4.2.1 大、小规格苗种增殖放流海域面积
        4.2.2 大、小规格苗种资源密度调查
        4.2.3 大、小规格苗种资源量分析
    4.3 放流群体贡献率
    4.4 大、小规格苗种阶段性成活率对比分析
    4.5 中国对虾相对数量调查
    4.6 讨论
        4.6.1 中国对虾的自然群体资源现状
        4.6.2 大、小规格苗种对中国对虾群体的补充和贡献
        4.6.3 大、小规格苗种阶段成活率对比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效益参数对比研究
    5.1 回捕产量和产值
        5.1.1 中国对虾秋汛产量和产值统计
        5.1.2 大、小规格苗种产量和产值估算
    5.2 成本分析
    5.3 回捕利润分析
    5.4 投入产出比
    5.5 回捕率
    5.6 讨论
        5.6.1 中国对虾的放流数量与年度产量相关性分析
        5.6.2 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投入产出比计算方法探讨
        5.6.3 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回捕率对比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综合对比分析
    6.1 经济效益
    6.2 生态效益
    6.3 社会效益
        6.3.1 增加渔民收益、促进渔区社会安定
        6.3.2 减少资源占用、带动相关产业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10)山东近海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对虾的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1.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1.1.2 外部形态
        1.1.3 栖息与活动
        1.1.4 摄食
        1.1.5 生长
        1.1.6 洄游
    1.2 增殖放流技术
        1.2.1 标志放流
        1.2.2 适宜放流时间
        1.2.3 适宜放流地点
        1.2.4 适宜放流苗种规格
        1.2.5 苗种运输
        1.2.6 放流数量
    1.3 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1.3.1 放流苗种的移动分布
        1.3.2 生长模型
        1.3.3 回捕率
        1.3.4 对虾的遗传多样性
    1.4 放流现状
        1.4.1 山东省
        1.4.2 辽宁省
        1.4.3 浙江省
        1.4.4 福建省
        1.4.5 存在问题
第二章 莱州湾放流海域本底生物资源群落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群体组成
        2.2.2 群体相对资源量
        2.2.3 生态优势度
        2.2.4 群落多样性
    2.3 讨论
        2.3.1 中国对虾的敌害生物
        2.3.2 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
        2.3.3 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趋势
第三章 莱州湾海域中国对虾放流效果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跟踪调查
        3.2.2 资源调查
        3.2.3 回捕调查
        3.2.4 体长体重关系
        3.2.5 生长方程
        3.2.6 生长速度
    3.3 讨论
        3.3.1 对虾生长参数的变化
        3.3.2 生长方程的讨论
        3.3.3 开捕时间对放流效果的影响
第四章 山东半岛南部放流海域本底生物资源群落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数据处理
    4.2 结 果
        4.2.1 群落组成
        4.2.2 相对资源量分布和群落多样性
        4.2.3 生态优势度
        4.2.4 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4.3 讨 论
        4.3.1 中国对虾敌害生物
        4.3.2 多样性指数
        4.3.3 群落结构的变化
        4.3.4 渔业生物组成的变化趋势
第五章 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不同规格放流效果的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放流海区的选择
        5.1.2 放流时间、规格、数量、方法
        5.1.3 种苗的跟踪调查方法
    5.2 调查结果
    5.3 讨论
        5.3.1 放流大小规格的比较
        5.3.2 四个海湾情况的比较
        5.3.3 放流苗种的规格
第六章 山东近海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效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放流统计资料
        6.1.2 回捕调查
        6.1.3 回捕率计算
    6.2 结果
        6.2.1 捕捞对虾体重体长年间变化
        6.2.2 中国对虾的资源量分布
        6.2.3 回捕率
    6.3 讨论
        6.3.1 回捕个体的差异
        6.3.2 山东近海中国对虾回捕区域
        6.3.3 回捕率变动的分析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7.3 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四、海洋岛渔场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渔业增殖放流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木子,曾雅,任同军. 中国水产, 2021(09)
  • [2]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D]. 赵雨.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3]黄海北部中国对虾资源增殖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李成久. 农业工程技术, 2020(17)
  • [4]长江口中华鲟种群特征及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的研究[D]. 吴建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 耿永真.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长毛对虾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D]. 刘胜男.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7]金州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依高彤.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8]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D]. 杨爽.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9]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大、小规格苗种放流增殖效果对比分析[D]. 耿宝龙. 烟台大学, 2014(05)
  • [10]山东近海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研究[D]. 徐炳庆.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海阳岛渔业对虾增殖放流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