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知事试验论文-魏郑

县知事试验论文-魏郑

导读:本文包含了县知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县知事,乌鲁木齐,民国初年,杨增新

县知事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魏郑[1](2019)在《民国初年新疆县知事试验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全国县知事选任异常混乱,为此北京政府从1914年开始推行县知事试验,借此整顿全国县知事的选任。新疆在杨增新的建议下,在乌鲁木齐举行了一次县知事试验,杨增新将新疆县知事试验的应试资格、内容在北京政府规定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为新疆选出了一批合格的县知事人才,这次试验是新疆县知事选任的一次有力尝试,反映了新疆同中央政府考试制度同步实施的一体化进程。民国初年,全国县知事选任极端混乱,在此背景之下北京政府开启了县知事试验,与此同时,新疆在乌鲁木齐也开展了一次县知事试验。本文以《民国(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谭春玲[2](2008)在《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县级行政长官改称县知事,县知事群体异常混杂,既有延任的清朝官吏,又有在革命中崛起的新进少年,甚至“胥隶、棍徒、走卒”等也纷纷在政体变更中担任县知事官职,基层吏治日益败坏,“较晚清为尤甚也”。部分违法知事甚至与同级、上级部门发生冲突,引起省和中央的普遍不满。这时直隶都督冯国璋率领各省擅自越权制定了“考试府、厅、州、县、县官暂行办法”,极大地刺痛了袁世凯政府维持中央权威的内心,为“正本清源”,澄清吏治,也为加强中央集权,县知事试验正式提上了袁世凯政府的日程。试验可谓民国袁世凯政府的一件大事。它改变了清朝通过科举考试统一选拔文官,再依据一定标准向符合条件的人实授州县官官职的传统做法,实行针对县知事的职位特征进行专门考试来选拔县知事的制度,这是中国选官制度史上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知事试验还是现代文官考试的首次尝试,它为袁世凯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甚至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务员考试都提供了制度资源;袁世凯政府也利用知事试验举办之机,加强了对县知事群体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力度;随着知事试验的举行,县知事群体不断重组与嬗变,他们一改清知县清净无为之风,转而追求有为而治,并逐步向“治官之官”转变。由于知事试验制度在制定与执行上存在巨大漏洞,致使试验举办时间过于操切,取录人员过多,仕途异常拥挤;在分发任用环节,各省在任用考试合格知事时存在抵触情绪,试验取录的大量候补知事任职无望,为谋官职,官场形成奔进之风,吏治更为窳败;四届试验通过的保荐免试人数远远高于经考试合格录取的人数,保荐之滥成为众矢之的,政府“澄清吏治”的初衷与事实间产生巨大背离。四届知事试验既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举措”,又广受非议。知事试验在取录县知事总人数、知事任期时间、保荐免试制度等方面的措施是清朝传统做法的延续,其实质是袁世凯政府在新制度缺失、失灵、执行中不作为等情况下,自然向传统的归依。知事试验中考生、候补知事、报界人士等均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试验,他们对试验充满期望,但又屡屡失望,民国初年民众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政府制度变迁的速度和政府的操纵能力,进步与相对停滞的矛盾激化至一定程度时,必然造成社会动荡,“正本清源”的知事试验因此反而成为袁世凯政府最终垮台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陈亮,喻本伐[3](2008)在《民国初年湖北县知事试验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吏治败坏的现实状况和对县知事在地方治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促使北京政府下决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本文考证了民国初年湖北省县知事试验的实施及"回避本籍制度"的情形,以希对当今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及行政官员用人制度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北招生考试》期刊2008年04期)

谭春玲,刘伟[4](2007)在《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澄清吏治,加强中央权威,民国北京政府在1914~1915年间举办了四届知事试验。试验更新了自清代以来县行政长官的选拔机制,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性质,但由于知事试验运作急躁、地方势力在任用县知事时态度消极等原因,知事试验未能全面褪尽传统色彩,其性质只能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毕连芳[5](2006)在《北洋政府第一届县知事试验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为了改变吏治败坏的现实状况,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是出于对县知事在地方治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北洋政府决心以考试来选拔基层官吏,希望通过举办知事考试重建公开的、程序化的选官制度,并制定颁布了相关的规章条例,使知事考试录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914年2月,北洋政府举行了首届知事试验,使知事考试制度正式进入实践阶段。第一届知事试验已初具现代文官考试的特征,是北洋政府推行的一项具有建设性的措施。然而,第一届知事试验依然带有浓厚的科举残余色彩,尤其是保荐免试制度的存在,使知事试验制度的功效大打折扣。(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唐凌[6](2001)在《民国初年广西县知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县知事,这是中国考试和职官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县知事试验由内务部主持,分考试和保荐两种。广西参加第一至叁届知事考试试验,其录用合格知事43名;参加第一至第四届保荐知事试验共录用151名。袁世凯死后,知事试验工作停止。虽然它经历的时间比较短暂,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考试和选才制度,其地位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县知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初年,县级行政长官改称县知事,县知事群体异常混杂,既有延任的清朝官吏,又有在革命中崛起的新进少年,甚至“胥隶、棍徒、走卒”等也纷纷在政体变更中担任县知事官职,基层吏治日益败坏,“较晚清为尤甚也”。部分违法知事甚至与同级、上级部门发生冲突,引起省和中央的普遍不满。这时直隶都督冯国璋率领各省擅自越权制定了“考试府、厅、州、县、县官暂行办法”,极大地刺痛了袁世凯政府维持中央权威的内心,为“正本清源”,澄清吏治,也为加强中央集权,县知事试验正式提上了袁世凯政府的日程。试验可谓民国袁世凯政府的一件大事。它改变了清朝通过科举考试统一选拔文官,再依据一定标准向符合条件的人实授州县官官职的传统做法,实行针对县知事的职位特征进行专门考试来选拔县知事的制度,这是中国选官制度史上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知事试验还是现代文官考试的首次尝试,它为袁世凯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甚至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务员考试都提供了制度资源;袁世凯政府也利用知事试验举办之机,加强了对县知事群体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力度;随着知事试验的举行,县知事群体不断重组与嬗变,他们一改清知县清净无为之风,转而追求有为而治,并逐步向“治官之官”转变。由于知事试验制度在制定与执行上存在巨大漏洞,致使试验举办时间过于操切,取录人员过多,仕途异常拥挤;在分发任用环节,各省在任用考试合格知事时存在抵触情绪,试验取录的大量候补知事任职无望,为谋官职,官场形成奔进之风,吏治更为窳败;四届试验通过的保荐免试人数远远高于经考试合格录取的人数,保荐之滥成为众矢之的,政府“澄清吏治”的初衷与事实间产生巨大背离。四届知事试验既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建设性举措”,又广受非议。知事试验在取录县知事总人数、知事任期时间、保荐免试制度等方面的措施是清朝传统做法的延续,其实质是袁世凯政府在新制度缺失、失灵、执行中不作为等情况下,自然向传统的归依。知事试验中考生、候补知事、报界人士等均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试验,他们对试验充满期望,但又屡屡失望,民国初年民众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政府制度变迁的速度和政府的操纵能力,进步与相对停滞的矛盾激化至一定程度时,必然造成社会动荡,“正本清源”的知事试验因此反而成为袁世凯政府最终垮台的催化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县知事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魏郑.民国初年新疆县知事试验述论[J].唐山文学.2019

[2].谭春玲.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试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陈亮,喻本伐.民国初年湖北县知事试验述评[J].湖北招生考试.2008

[4].谭春玲,刘伟.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试验[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5].毕连芳.北洋政府第一届县知事试验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唐凌.民国初年广西县知事试验[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1

标签:;  ;  ;  ;  

县知事试验论文-魏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