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游论文-任重远,陈红玲,徐亮,周琳媛

松花江上游论文-任重远,陈红玲,徐亮,周琳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松花江上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病原微生物,PCR技术,16SrDNA高通量测序,健康风险

松花江上游论文文献综述

任重远,陈红玲,徐亮,周琳媛[1](2019)在《松花江上游饮马河中段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CR技术、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研究松花江上游饮马河中段水中微生物的种属,从而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进一步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及其带给人类及其动植物的危害以确定预防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25期)

姜忠宝,王秀娟[2](2019)在《1961—2016年松花江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松花江上游流域26个气象站1961—2016年夏季(6—8月)降水逐日资料,采用滤波、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松花江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及各月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降水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处于少雨期;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处于多雨期;从90年代中期以后,则少雨占优势,而且比70年代以前的降水年际变化振幅大;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上中旬,夏季及7月、8月降水呈减少趋势,6月呈上升趋势,7月对整个夏季降水贡献较大;6月降水从1966年开始出现一次增多的突变,显着增多时段在1977—1994年;夏季存在3个显着性周期,分别为2~3 a、4~6 a和8~12 a;8月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存在一个显着的10~16 a周期;夏季降水与流域内各站降水之间,夏季6月、7月、8月各旬降水与本月降水之间,以及6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各旬降水与夏季降水相关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气象灾害防御》期刊2019年02期)

李文龙,李秀斌,王傲[3](2019)在《第二松花江上游白山水库极值峰年长期预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极值峰年对水库防洪度汛的影响特别大的特点,为了达到更好地解决防洪与兴利矛盾的目的,开展白山水库极值峰年长期预报方法的研究工作。依据可公度性理论,构建了平均为60a、53a、44a、25a和19a等5个周期的可公度网络结构图,以春汛前兆相似年,进行极值峰年来水量级的预报。研究显示:当这5个周期共振迭加到一起的时期,就是下一个极值峰年的高发期及高发年,用来进行极值峰年发生时间的预报;对8a历史极值峰年进行预报检验,综合预报合格率为81.25%。结果表明:白山水库极值峰年长期预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在考虑预报误差的情况下,可以在生产实际中进行应用;用5周期共振加前兆方法对未来12a(2019—2030年)作了极值峰年预报,预计2020年、2024年、2026年和2030年为极值峰年高发年。(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高楠[4](2018)在《国办公布5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高楠北京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公布山西太宽河等5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据悉,这5处保护区是山西太宽河、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吉林甑峰岭、黑龙江细鳞河、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知强调,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8-06-11)

徐军,郝立波,赵新运,赵玉岩,马成有[5](2018)在《松花江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研究其底泥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松花江(哈达山至松花湖段)底泥(表层沉积物)中元素As、Hg、Cr、Cd、P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了这些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几乎未受到As、Cr和Pb的污染,但多数地段内出现了Cd和Hg的污染,尤其是元素Hg,在个别地段的污染程度达到了极强;与10年前相比,一些重金属的污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吉林市区段内Hg的污染仍非常严重。污染样品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可能有来自工农业废水的重金属污染。(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隋铁成,任重[6](2017)在《1980-2014年松花江上游区降水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1980―2014年松花江上游区的多站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方法、集中期及集中度、百分位法分析了松花江上游区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及年降水量集中的程度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性,可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资源综合规划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7年12期)

王大勇,周纯[7](2017)在《吉林省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吉林省松花江中上游采取人工造林工程,其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改善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环境,加强松花江流域内的生态建设。使流域内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生产力水平高、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的林业产业体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7年24期)

张曼胤,李梦洁,崔丽娟,王贺年,郭子良[8](2018)在《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芦苇叶片汞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金矿开采区周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汞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相关性,2016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在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采集芦苇叶片、土壤、水体样本测定汞含量,同步测定大气汞浓度,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确定芦苇叶片汞污染等级,分析芦苇叶片汞含量与环境要素汞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含量以及土壤、水体汞含量均随离夹皮沟金矿距离的加大而逐渐衰减,大气汞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在时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重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低于秋季,芦苇叶片汞轻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略高于秋季,而大气汞、土壤汞含量均为夏季高于秋季;各环境要素对芦苇叶片汞含量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土壤>大气>水体;此外,停止混汞法采金多年后,夹皮沟金矿开采区汞源主要为土壤.(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隋佳硕[9](2016)在《松花江上游降水时空变化规律及极端降水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983-2012年是目前全球气候最为温暖时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更加明显;东北大部分地区温度上升,雨量减少,极端天气事件逐渐增多,如1994年发生在东北地区的严重暴雨,1998年夏季嫩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2013年吉林市发生的大暴雨天气等,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为了避免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合理利用水资源,关键在于更好的了解降水及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本文选用松花江上游31个水文观测站点的1980-2014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集中度、累积距平分析、空间插值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上游的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极端降水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松花江上游的降水量及频数在年际变化上均有减小的趋势;极端降水量的年际趋势却有所增加,极端频数相对减少;年降水强度和极端强度均有所增加;其中年及极端降水量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与汛期降水量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1);年降水量集中度为0.62,集中期出现在7月下旬;松花江上游的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突变年份,第一个突变点为1987年,第二个为2009年;(2)松花江上游春季降水量充沛,年际变化为上升趋势(P>0.05),线性倾向斜率为4.5mm/10a;夏季较其他叁季雨量充足,年际表现为减少趋向(P>0.05),线性倾向斜率为-10.4mm/10a;秋季同样为下降(P>0.05),线性倾向斜率为-0.7mm/10a,并有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分别为1985年和1994年;冬季降水虽少,但年际变化为上升趋势(P>0.05),线性倾向斜率为3.Omm/10a;(3)通过小波分析对松花江上游的年降水及极端降水的周期进行研究发现,年降水量的变化主周期有两个,第一个为28a,第二个主周期为5a;而极端降水存在四个主要的周期,分别为28a、13a、8a及5a;其中年和极端降水中第一主周期均为28a,且震荡能量和周期性都比较强;(4)松花江上游的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其中年降水量、极端降水量及其频数的变化比较一致,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以波纹状递减,但有所差别;年降水强度则表现为中部地区及西南部地区向西北及东南部地区递减的趋势;极端降水的强度主要以德惠站为中心,向北部递减;最大一日雨量主要集中于叁个区域,分别以五道沟站、德惠站及大阳站为中心,并且范围不断在扩大;四季降水空间分布均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降水集中度的空间分布西北部较高,并向东南方递减,最低值出现在漫江站附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皓,王会岩,姜勇,郝峰,刘磊[10](2015)在《松花江上游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吉林地区松花江上游不同采样地点采集泥沙样品,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95株微生物菌种,从培养特征进行初步判断,认为其中包括放线菌15株,细菌43株,真菌37株,进一步通过菌丝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情况,认为其中包括7个种的放线菌,18个种的细菌以及11个种的真菌,表明松花江上游泥沙样品中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生态分布,可以作为筛选工业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理想样品来源。(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5年12期)

松花江上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松花江上游流域26个气象站1961—2016年夏季(6—8月)降水逐日资料,采用滤波、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松花江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及各月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降水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处于少雨期;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处于多雨期;从90年代中期以后,则少雨占优势,而且比70年代以前的降水年际变化振幅大;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上中旬,夏季及7月、8月降水呈减少趋势,6月呈上升趋势,7月对整个夏季降水贡献较大;6月降水从1966年开始出现一次增多的突变,显着增多时段在1977—1994年;夏季存在3个显着性周期,分别为2~3 a、4~6 a和8~12 a;8月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存在一个显着的10~16 a周期;夏季降水与流域内各站降水之间,夏季6月、7月、8月各旬降水与本月降水之间,以及6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各旬降水与夏季降水相关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松花江上游论文参考文献

[1].任重远,陈红玲,徐亮,周琳媛.松花江上游饮马河中段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姜忠宝,王秀娟.1961—2016年松花江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2019

[3].李文龙,李秀斌,王傲.第二松花江上游白山水库极值峰年长期预报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9

[4].高楠.国办公布5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中国环境报.2018

[5].徐军,郝立波,赵新运,赵玉岩,马成有.松花江上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

[6].隋铁成,任重.1980-2014年松花江上游区降水年际变化趋势分析[J].吉林水利.2017

[7].王大勇,周纯.吉林省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设计[J].吉林农业.2017

[8].张曼胤,李梦洁,崔丽娟,王贺年,郭子良.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芦苇叶片汞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8

[9].隋佳硕.松花江上游降水时空变化规律及极端降水特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10].王皓,王会岩,姜勇,郝峰,刘磊.松花江上游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多样性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

标签:;  ;  ;  ;  

松花江上游论文-任重远,陈红玲,徐亮,周琳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