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价值偏离论文-韦颖

内外价值偏离论文-韦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外价值偏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民币,内外价值,资本外流,美联储加息

内外价值偏离论文文献综述

韦颖[1](2018)在《基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视角的中国资本外流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7月的汇改为我国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走上了升值之路,吸引了很多外商来华投资,以资本流入为主。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12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较为动荡。2014年,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对外投资攀升,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本文通过2005年以来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项、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占款、银行代客结售汇四个指标判别我国的资本流动情况,发现我国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存在较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在梳理资本外流的相关动因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视角,从消费、投资渠道阐述我国资本输出,进而从经济自由度、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经济增长、中美利差以及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角度考察对我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将2005年8月-2017年9月作为样本区间,基于VAR模型,对造成资本流动的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同时针对2014-2017年出现的资本外流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通过对比实证结果发现:经济自由度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显着;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对资本流动产生负向冲击,偏离程度越大,对资本外流的冲击越大,且在2014-2017样本区间对资本外流的影响最大;我国经济下行,GDP增速的放缓是导致资本外流的重要因素;中美利差与资本流动正相关,中美利差的收窄也是造成资本外流的动因之一;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对资本外流的影响较为稳定,对2014年第二季度出现的资本外流的贡献度较大。基于以上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姜霞[2](2018)在《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原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作为一种新货币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失衡的重要表现。200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数据实证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人民币对外汇率持续上涨,外汇储备的增加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向我国经济社会输送货币存量,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外汇占款对物价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应;满足货币存量M1和外汇占款增长条件下,物价和汇率将持续偏离;货币存量M1对物价的影响存在长期的滞后效应。(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04期)

何正全,韦颖[3](2018)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进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升值通道,而国内物价却居高不下,这种人民币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形成的价值偏离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除了汇率与物价之间的传导机制之外,还包括进出口贸易、企业利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偏离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但并未造成出口总额的持续下降,同时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契机,促使出口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人民币外升内贬背景下我国FDI并未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态势;(3)我国GDP逐年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下降。基于上述现状,就汇率制度及金融机制的监管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杨涛[4](2014)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一体化发展,本国货币逐渐融入到全球的交换与流通中。在此背景下,本国货币的价值不再局限于体现与实物交换的价值,还体现在与世界其他货币进行交换时表现出的价值。自2002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外升内贬"的内外价值偏离现象,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详细探究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原因和危害,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人民币金融价值的平稳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4年23期)

彭国富,冯文芳[5](2014)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现象日益显现,并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宏观调控带来了阻碍。为此,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危害、产生的根源、形成的机理以及应对之策等四个方面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在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得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的产生源自于外部冲击效应的结论。关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的研究,应在进一步做好冲击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要放在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的研究上,在研究过程中应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4年02期)

林苗峰[6](2013)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应该呈同方向变动。一般而言,货币的对外价值以名义有效汇率表示,对内价值以国内一般物价表示,所以一国货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的同时国内一般物价应下降,反之亦然。基于近几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及国内CPI、资产价格的表现,发现人民币存在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货币现象,这种内外价值的偏离不符合经济学经典理论。在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前,首先需要了解各个时期人民币内外价值的走向,并探讨国际上其他国家是否存在此种货币现象。在此基础上,开始具体分析出现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首先对1978年至今的人民币内外价值走势进行了梳理,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CPI、资产价格表现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分成了8个时间段,发现2个时期中存在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随后通过对32个发达国家和1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的月度名义有效汇率和CPI数据进行作图分析,发现货币外升内贬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货币内外价值偏离多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而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则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接着,本文针对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货币现象进行了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货币供应量、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经济增长直接作用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而涉外经济体制不对称、生产要素价格长期被低估、经济发展失衡和购买力理论的假设限制是隐含在背后的深层原因。对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本文从外汇储备的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CPI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而外汇储备在大于9个月的长期内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有正向作用,对CPI的影响则通过货币供应量间接发生。然后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包括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企业利润、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宏观经济有不利影响.而且容易诱发国际游资的冲击,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挑战。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给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人民币内外价值走向按照时间进行了归纳整理,对各个国家货币的内外价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外升内贬并不单单存在于中国.这给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教训。(2)分析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并从国际收支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3)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弊大于利,需要制定政策来应对。(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6-01)

谷贺[7](2013)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有价值。单位货币的对内价值体现在它的交换价值上即它能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单位货币的对外价值体现在它能购买到国外商品和劳务,可以用他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即汇率来表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都体现为购买力,在国内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越多,对内价值越大,国内购买力与通货膨胀呈反比,在国外兑换外国货币的比例越高,其能购买到的外国商品和劳务就越多,对外价值就越大,国外购买力与间接标价法的汇率成正比。本文将人民币的对内价值界定为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用通货膨胀指数(CPI)来表示,且人民币对内价值与通胀指数成反比;人民币对外价值界定为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用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来表示,且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与名义汇率成正比。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都告诉我们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变化方向一致。一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如国内因通胀物价上涨而对内贬值,公众会把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支出转移到对国外商品的需求支出,这个过程会增加外汇需求从而外币升值,结果货币的对内贬值逐渐转化为对外贬值,内外价值同向变化逐渐接近并趋于一致;一国经济外部失衡,如国际收支顺差造成本币升值,这会降低国外商品的进口成本,公众需求支出会从国内商品转向国外商品,进而降低本国商品价格,增加本国货币的购买力,本币对内升值,结果是货币的对外升值转化为对内升值,内外价值接近并趋于一致。而人民币在最近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内的价值变化却体现为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内外价值偏离。特别是2005年汇改之后,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并存现象,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不断加剧。内部失衡表现为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高企,商品价格攀升,资产价格飙升(尽管这两年在行政调控下有所收敛),外部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资本金融项目下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的迅速积累。货币价值变化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如: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货币很多都出现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背离。而结合我国现实的发展阶段和现实的基本国情,在我国汇率改革、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全球量化宽松的背景下,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被迫转型的条件下,在我国资本管制、利率未市场化、外汇管理僵硬的制度下,在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现象下,人民币内外价值如何偏离和偏离的内在原因及外部因素是本文的要探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是明确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本文结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本文选题在国外和国内的文献综述归类和评述,找出现有文献的研究薄弱点即现有文献主要考虑的是一些宏观变量分别对人民币对内价值或对外价值的影响,对内外价值的研究是分离的,而不是分析和发现一些能同时影响人民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且使二者变化方向偏离的宏观变量;第叁部分主要是先是从人民币内外价值在1994年1月-2012年2月区间的走势图,找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走势的现象,并归纳货币对内价值(通货膨胀)和对外价值(名义有效汇率)的决定理论,然后根据已有文献和结合中国现实经济现象选取影响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五个经济变量,并对这五个变量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影响做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用协整分析,VAR模型的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的是人民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内在关系和二者的相互影响机制问题;第二个小部分,主要用协整分析对所选外在因素的五个经济变量和内外价值偏离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找出所选变量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长期稳定影响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关系,进而找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外在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指数、贸易顺差、FDI都和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成正相关关系,而短期的非FDI资本流入与内外价值偏离成负相关关系;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四条启示:及时调整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改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管理工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首先是在理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发现针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人民币对外价值对对内价值的影响及传递效应和分析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外在影响因素,但人民币对外价值对对内价值的影响及传递效应的研究忽略对内价值对对外价值的影响和二者相互影响机制的研究,内外价值偏离外在因素的文献中大都是把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分开研究,分别研究其影响因素,而且深入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有的只是在一些基本的宏观经济因素基础上的描述性和推理性分析,缺少结合现实关键变量的实证分析;其次是在前人理论分析是基础上找出能同时影响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变量,将人民币升值预期定量化引入实证模型,同时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关系分时间段定量研究,考察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是长期走势还是短期现象,人民币内外价值二者的内在关系上分析二者价值偏离的内在原因;再次是构造一个能将内外价值统一到一个变量中的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指数来更好的反映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将五个外在影响因素加入模型考察其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影响的实际情况,在考察这些外在因素对内外价值偏离的长期影响后,也考虑这些变量的短期变动对内外价值偏离的影响情况以便长短期的政策应对;最后是在分析国际收支中的关键变量(贸易顺差、FDI、资本流入)时,采用对比分析来讨论模型结果中资本流入对内外价值偏离存在的负向影响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3-03-01)

周晓燕,包雪颖[8](2013)在《试析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这一货币现象显然是实际经济运行的反映。现有研究基本均选取某一种价格指数来反映人民币对内通货膨胀程度进行分析,较为片面。利用SPSS17.0软件,对反映通货膨胀的叁种价格指数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通货膨胀综合指数,能更好的反映通货膨胀真实状况。利用得到的通货膨胀综合指数与居民消费指数绘制趋势图,得出人民币对内通货膨胀与对外贬值不具有一致性,与已知理论不符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3年02期)

何新兵,刘建桥[9](2012)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文献综述吕剑(2007)基于1994—2005年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CPI、PPI、RPI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大小作了比较分析。范志勇和向弟海(2006)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方法,研究了名义汇率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通过计量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期刊2012年20期)

赵朝霞,许小苍[10](2012)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下货币冲销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人民币价值偏离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货币冲销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发现,在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情况下,货币冲销操作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受到限制,但货币冲销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民币价值内外偏离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海南金融》期刊2012年04期)

内外价值偏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作为一种新货币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失衡的重要表现。200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数据实证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人民币对外汇率持续上涨,外汇储备的增加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向我国经济社会输送货币存量,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外汇占款对物价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应;满足货币存量M1和外汇占款增长条件下,物价和汇率将持续偏离;货币存量M1对物价的影响存在长期的滞后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外价值偏离论文参考文献

[1].韦颖.基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视角的中国资本外流原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2].姜霞.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原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

[3].何正全,韦颖.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8

[4].杨涛.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5].彭国富,冯文芳.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研究文献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

[6].林苗峰.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7].谷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8].周晓燕,包雪颖.试析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J].时代金融.2013

[9].何新兵,刘建桥.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

[10].赵朝霞,许小苍.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下货币冲销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2

标签:;  ;  ;  ;  

内外价值偏离论文-韦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