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稀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劳动治理型企业,治理绩效,劣币驱逐良币
稀少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衔,陈长宽[1](2016)在《劳动治理型企业稀少性的原因:一个假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治理型企业有悠久的历史,但对这类企业的经济学研究却一直处于某种边缘状态。目前,学术界围绕这类企业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劳动治理型企业稀少的成因。已有的文献试图从劳动治理型企业治理绩效低下的角度说明稀少的成因,其理论视角包括激励与监督机制、投资、融资、资产组合、交易成本、集体决策成本以及成员资格市场等方面,但这些低效论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摒弃"稀少源于治理绩效低"的论证思路,认为劳动治理型企业制度治理高效可以与稀少现象同时并存。治理高效是因为横向激励监督机制形成,稀少现象是由于"劣币驱逐良币"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2](2006)在《稀少性原理(节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数量少的东西,因为大家不能平均拥有,价格就贵了。这样的原理,专业的名字叫“稀少性原理”。在寒冷的冬天,毛皮大衣的价格十分昂贵,但是相反,在夏天价格就便宜了很多。这是因为在冬天想买毛皮大衣的人很多,而夏天却很少。如果想(本文来源于《孩子天地》期刊2006年04期)
李松龄[3](2001)在《财产稀少性与所有权丰裕性的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财产稀少性内在要求的制度安排是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和稀少性。然而 ,我国公有 制财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却是缺乏排他性和具有丰裕性 (所有权人人有份 ) ,形成财产稀少性同所有权丰裕性之间的矛盾。因此 ,我们有必要认识这种矛盾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积极创新公有制财产的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01年06期)
李松龄[4](2001)在《财产稀少性与财产制度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财产稀少性要求财产必须有效使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配置财产 ,公平与效率各不相同。我国的财产制度变革最终选择了能够实现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 ,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财产。但是由于观念上的障碍 ,财产关系的变革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有将稀少性的概念引入传统的价值理论 ,才能从理论上讲清楚制度创新既有合法性又有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株洲工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李松龄[5](2001)在《稀少性与所有权》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少性和丰裕性是两个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概念。洛克、斯密等人把劳动的权利建立在丰裕性的基础上,休谟则认为所有权的基础是稀少性。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存在丰裕性和稀少性,都有排他性或者缺乏排他性的所有权的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湖南商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李松龄[6](2001)在《劳动价值论的稀少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稀少性引入劳动价值是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稀少性的认识发展的必然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将稀少性引入劳动价值论 ,我们能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作出了比较圆满的解释。(本文来源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李松龄[7](2001)在《论经济结构调整的稀少性法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将稀少性资源配置在稀少性产品和稀少性行业上。价值和所有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反映稀少性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发挥这种作用,还需要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即树立公司制的制度变革不是对公有制对产关系的否定,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以及国有资产价格低于评估价值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流失等的观念。(本文来源于《湖南商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李松龄[8](2001)在《稀少性财产与稀少性价值──市场配置财产的法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少性财产同丰裕性所有权既对立又统一,而且二者在价值上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稀少性财产与排他性所有权是相容的,而且在价值上也是一致的。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规则是能够反映稀少性的价值理论。因此,要坚持运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说明财产的市场配置,就必须将稀少性引入劳动价值论。(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01年04期)
李松龄[9](2001)在《稀少性、所有权与商品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权的基础是稀少性。由于人们对稀少性和稀少性对象认识上的不一致 ,因而作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所有权制度安排 :排他性所有权和缺乏排他性的所有权。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是排他性所有权 ,我国确立的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而需要将传统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缺乏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转变为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01年04期)
李松龄[10](2001)在《财产稀少性与所有权排他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财产稀少性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是所有权制度安排的基础。稀少性财产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所有权制度安排 :排他性所有权和非排他性所有权。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稀少性可以同非排他性所有权相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稀少性只能同排他性所有权相容。现在 ,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在需要的是稀少性财产与排他性所有权的统一。(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1年03期)
稀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活中数量少的东西,因为大家不能平均拥有,价格就贵了。这样的原理,专业的名字叫“稀少性原理”。在寒冷的冬天,毛皮大衣的价格十分昂贵,但是相反,在夏天价格就便宜了很多。这是因为在冬天想买毛皮大衣的人很多,而夏天却很少。如果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稀少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衔,陈长宽.劳动治理型企业稀少性的原因:一个假说[J].教学与研究.2016
[2]..稀少性原理(节选)[J].孩子天地.2006
[3].李松龄.财产稀少性与所有权丰裕性的矛盾[J].山东社会科学.2001
[4].李松龄.财产稀少性与财产制度变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
[5].李松龄.稀少性与所有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6].李松龄.劳动价值论的稀少性问题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7].李松龄.论经济结构调整的稀少性法则[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8].李松龄.稀少性财产与稀少性价值──市场配置财产的法则[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
[9].李松龄.稀少性、所有权与商品经济[J].经济评论.2001
[10].李松龄.财产稀少性与所有权排他性的统一[J].南京社会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