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靶向多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肿瘤微环境,自组装,多肽,纳米药物
肿瘤靶向多肽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祁迎秋,王亚洲,聂广军,赵颖[1](2019)在《基于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多肽纳米药物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靶向调控微环境为发展肿瘤精准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机遇。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药物的增效减毒提供了契机,已有一系列纳米药物用于肿瘤临床治疗。近年来,分子自组装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纳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机遇。多肽作为生物相容性高、序列可设计、易修饰、功能多样化的生物分子,可组装构建结构多样和功能集成的纳米药物系统。本文综述了利用多肽自组装超分子体系实现药物对肿瘤微环境的响应释放和高效递送,并对其通过调控微环境中的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胞外基质等组分,改变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并与抗肿瘤细胞治疗有机结合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针对肿瘤异质性和复杂性的难题,构建表/界面性质可控的纳米药物系统,发展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与联合治疗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乔茜茜[2](2019)在《靶向载药多肽的设计及其多肽-阿霉素微球抗肿瘤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药物研发中,学科交叉越发重要。合理设计多肽序列,使其作为高分子纳米材料,赋予其一定的靶向识别肿瘤细胞、包载传输药物和穿透细胞膜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两亲性多肽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诸多优势:(1)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胶束疏水性内核能以共价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等形式包载溶解性差的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在胶束的疏水核心中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使其可以达到较高的载药量;(2)提高药物对环境的抗性。通过两亲性多肽链的包载,游离的药物进入人体内,可避免一些组织微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酶会对蛋白类药物降解,吞噬小泡对小分子药物捕获、消噬);(3)提高人体对药物吸收率。两亲性多肽链的亲水段为其披上了一层“保护壳”,不易被吞噬小泡或内吞泡识别,延长了药物在代谢中的滞留时间,提高了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率;(4)靶向作用。通过引入一些具有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受体的多肽序列,使载药胶束具有主动识别肿瘤位置的能力,提高疗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浪费,降低毒害作用。本论文以固相合成技术为基础,设计和制备了具有靶向与载药功能的两亲性链状多肽P10(DGRGGGAAAA)。在此基础上,以阿霉素(DOX)为载药对象,制备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对P10进行红外光谱、高分辨率质谱等表征,以确定目标产物的合成,并达到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的纯度要求。对P10-DOX纳米微球的形态、基团结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体外释药性能等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两亲性靶向多肽P10,优化其固相合成条件,确定的P10最佳合成条件为:以2-c1树脂为载体,N,N-二异丙基乙胺(DIEA)为活化试剂,TBTU为催化剂,氨基酸与树脂质量比为0.5:1,反应1.5 h。此条件下,粗肽产率达87.06%,纯度为95.55%;利用液质联用质谱仪对其分子量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后,P10纯度可达96.08%;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P10的CMC;研究结果表明,P10的CMC值约为0.45 mg/L;利用荧光光谱分析P10与DOX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分析结果显示,DOX对P10荧光具有较好的静态猝灭作用,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作用或范德华力。2、采用透析法装载DOX,将P10和DOX以质量比6:1混合后形成P10-DOX载药纳米微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构建DOX标准曲线及线性方程,并计算P10-DOX纳米微球的载药率(DLE)和包封率(EE).P10对DOX的EE和DLE值分别为23.011%±2.88%、10.125%±2.62%,说明P10对DOX具有良好的包载能力。利用红外光谱分析P10、DOX和P10-DOX的结构,通过对叁种物质特征峰的比较,证明P10成功包载DOX;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Zeta粒度分析仪分别研究纳米微球的形态和大小,结果显示:P10-DOX复合物为大小均匀的球状胶束,粒径范围主要分布在390-530 nm。3、通过模拟胃液(pH1.2)、肠液(pH6.8)和肿瘤细胞环境(pH4.5)条件,研究P10-DOX能否在胃液、肠液和肿瘤环境中有效释药,结果显示:在前24 h内,药物会迅速释放到一定浓度,并在随后的72 h内稳定缓慢释放,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利用六个数学模型对P10-DOX的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10-DOX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符合Zero-order和Ritger-Peppas模型。利用MTT法考察P10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10对4T1细胞无毒性。以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P10-DOX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与DOX相比,P10-DOX对HaLa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当P10-DOX浓度为20 μg/mL时,肿瘤细胞抑制率为44.17%。4、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P13(DGRHHHLLLAAAA)肽,酸碱滴定法考察P13酸碱缓冲能力,FT-IR光谱分析各组分之间的连接情况,并用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研究。通过对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Zeta粒度分析仪以及体外释药等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P13具有良好的酸碱缓冲能力,CMC值约为0.21 mg/L,P13-DOX纳米微球粒径的分布集中在122-164 nm:P13对DOX的EE和DLE值分别为20.40%±1.21%、21.25%±2.79%:不同pH条件下,P13-DOX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均符合Weibull模型。最后,以4T1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当P13-DOX浓度为50μg/mL时,抑制率为26.65%。与P10-DOX相比,P13-DO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当P13-DOX进入细胞后,首先定位在溶酶体中,2h后进入细胞核,并在细胞核中导致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期刊2019-06-10)
袁蕙芸,叶佳琪[3](2019)在《靶向多肽有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袁蕙芸 通讯员叶佳琪)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所许杰课题组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发表论文,报道了PD-L1棕榈酰化修饰促进其表达的机制,通过设计的PD-PALM多肽降低了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量,并开发了(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04-25)
陆伟跃[4](2018)在《多肽介导脑部肿瘤靶向递药的策略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脑部肿瘤分为原位肿瘤和转移肿瘤,原位肿瘤中脑胶质瘤约占45%,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危害性大。98%小分子药物和近100%大分子药物难以入脑的原因在于,脑胶质瘤存在复杂的生物屏障系统,即:脑胶质瘤早期和肿瘤细胞浸润区存在血-脑屏障(BBB),新生血管形成后又出现血-脑肿瘤屏障(BBTB),后续出现的EPR效应也比外周肿瘤弱的多,脑胶质瘤细胞还可变异形成拟态血管引流血液营养自身,除胶质瘤细胞外还存在胶质瘤干细胞等。为此,我们针对脑胶质瘤生长发展全过程提出了跨越BBB和BBTB、利用弱EPR效应、破坏肿瘤新生血管和拟态血管、杀灭胶质瘤细胞及干细胞等脑靶向、脑胶质瘤双级靶向和双重双级靶向、脑胶质瘤微环境响应靶向、全过程靶向等递药策略,并采用优选的靶向多肽分子介导纳米药物对原位脑胶质瘤模型动物进行治疗研究,验证了所提出靶向递药策略的有效性,为后续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药学大会资料汇编》期刊2018-09-18)
丁玲玲[5](2018)在《pH响应卷曲螺旋多肽交联透明质酸纳米凝胶用于蛋白药物的肿瘤靶向递送》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化疗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大多存在着对肿瘤选择性差、药物利用率低、在杀死肿瘤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等弊端。一些细胞内作用的抗癌类蛋白药物(如颗粒酶B(granzyme B,Gr B)、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C)和saporin(SAP))因其高效、高特异性和低毒副作用等优点而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递送系统,蛋白药物的临床转化受到极大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关键科学问题,人们开发了多种纳米载药体系如脂质体、囊泡和纳米凝胶等,并将之应用于蛋白药物的肿瘤靶向治疗。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各种纳米载体用于蛋白质的包载和控制释放,以及卷曲螺旋结构在纳米载药体系中的应用。论文第二章,我们基于透明质酸对CD44的靶向性,以及CD44在MCF-7乳腺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特性,设计制备了p H敏感卷曲螺旋多肽交联透明质酸纳米凝胶(HA-c NGs),并包载毒素蛋白saporin(SAP,一种能够使核糖体失活的蛋白质)得到HA-c NGs-SAP,以实现SAP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靶向递送。实验中,我们首先将多肽E3(GY(EIAALEK)3GC)和多肽K3(GY(KIAALKE)3GC)分别与HA反应得到偶联物HA-E3和HA-K3,然后通过纳米沉淀法得到粒径为176 nm的纳米凝胶HA-c NGs。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结果表明,HA-c NGs中的多肽E3和K3能够在p H 7.4形成稳定的卷曲螺旋结构,并在p H 5.0快速解螺旋,表现出典型的酸敏感响应性。HA-c NGs能够很好地包载模型蛋白药物CC,并在微酸条件下将之快速释放(在p H 7.4、p H 6.0和p H 5.0条件下蛋白24 h内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8.4%、76.8%和91.4%)。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均显示包载CC的HA-c NGs能够高效地被MCF-7细胞内吞。在细胞内涵体环境下,纳米凝胶迅速解卷曲螺旋结构,暴露出的E3和K3可与内涵体膜融合,进一步帮助CC逃离内涵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SAP装载到HA-c NGs中,顺利将SAP大量携带至CD44过表达的MCF-7细胞,产生强烈的体外抗癌效果,IC50值低至12.2 n M(以SAP计)。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技术进一步证明,HA-c NGs-SAP可诱导大量MCF-7细胞进入凋亡程序。此外,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载CC纳米凝胶(HA-c NGs-CC)可在荷瘤动物活体内实现较好的MCF-7皮下肿瘤靶向富集,展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第叁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HA-c NGs-SAP对CD44过表达MDAMB-231叁阴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HA-c NGs-SAP对MDA-MB-231细胞同样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效果,IC50为14.3 n M(以SAP计,和对MCF-7的抑制水平接近)。此外,划痕实验结果表明HA-c NGs-SAP可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HA-c NGs-CC同样在活体水平展现出较好的MDA-MB-231皮下肿瘤靶向富集水平。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刘畅,陈宇欣,王江帆,罗萱,黄宇迪[6](2018)在《基于枝化多肽的多功能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细胞核的精准靶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载体靶向性差和药物靶点定位效率低等不足,设计了一种能精准靶向肿瘤细胞核,将药物高效递送至作用靶点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利用具有细胞核定位能力的两亲性枝化多肽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形成载药纳米胶束DD,并通过静电作用将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透明质酸(HA)包覆在DD表面,得到具有靶向肿瘤细胞核能力的纳米药物HDD.HA的存在赋予了HDD对肿瘤的靶向功能和电荷屏蔽能力,可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降低正常组织和细胞对HDD的非特异性摄取,实现其在肿瘤部位的特异性富集和肿瘤细胞的高效摄取.进入肿瘤细胞后,HA层的降解有利于纳米胶束DD在多肽的核定位作用下精准、快速地将DOX递送至细胞核,最终实现高效的肿瘤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本刊编辑部[7](2018)在《《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靶向诊治肿瘤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肿瘤新生血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特定序列的多肽可以特异地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这类小分子多肽所制备的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治方面具有优势。《中国肿瘤临床》2017年第2期"专家论坛"栏目,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王荣福教授,结合其团队的研究成果,阐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RGD及RRL在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显像与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8年07期)
佟笛[8](2018)在《Survivin与XIAP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及靶向Survivin的抗肿瘤多肽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胃癌是我国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凋亡抑制蛋白(IAPs)家族在肿瘤细胞抗凋亡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IAPs的过表达使细胞凋亡失调,引起细胞过度增殖而导致肿瘤发生发展,Survivin与XIAP是IAP家族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通过其特有的BIR结构域与半胱天冬酶(caspase)结合发挥强大的抗凋亡作用。值得注意的是,survivin也可通过与XIAP结合增强后者的稳定性,协同发挥抗凋亡的作用。因此,二者互相关联,被认为是参与抗凋亡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它们在胃癌细胞系中的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已经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YM155是第一个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抑制转录因子Sp1与survivin启动子区的结合而抑制survivin的表达。YM155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但其在各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中结果却不尽人意。同样矛盾的结果也出现在XIAP的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AEG 35156中。我们猜想,疗效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未能筛选治疗的优势人群,并且需要继续开发新的靶向survivin和XIAP的药物。目前在胃癌患者中,对IAP家族成员在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关系相对局限,缺少如Lauren分型、分子分型这种反应肿瘤异质性的参数,本研究拟利用具备分子分型信息的胃癌在线数据,分析XIAP、survivin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我们猜想,靶向survivn的与XIAP结合部位的药物,可能会有超出现有survivin和XIAP靶向药的更好的治疗效果。多肽类药物因其体积小,容易渗透到组织中,对目标肿瘤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强的特异性,且毒性相对较低,是抗肿瘤药物的良好候选。因此,我们针对survivin的与XIAP结合部位,设计合成了多肽Supe,并拟利用胃癌细胞初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1、利用NCBI的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谱胃癌样本数据集GSE15459,应用卡方检验分析survivin与XIAP基因表达水平与不同性别、分期、Lauren分型、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2、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预后(OS)的关系;3、合成靶向survivin与XIAP结合部位的多肽Supe,添加透膜序列,合成TAT-Supe,MTT法检测TAT-Supe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4.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arp的变化情况。结果:1、survivin与XIAP的表达水平在不同Lauren分型及分子分型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性别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与Lauren弥漫型相比,survivin的高表达更多发生在Lauren肠型和混合型患者中(p=0.007),同时,分子分型为代谢型、增殖型和不稳定型的患者survivin多为高表达,而侵袭型患者survivin多为低表达(p<0.0001);2、与Lauren弥漫型相比,XIAP的高表达多发生在Lauren肠型和Lauren混合型的患者中,(P=0.041)XIAP的高表达多发生在分子分型为增殖型和不稳定型的患者中,(P=0.002);3、survivin与XIAP的高表达呈现出预后差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91和0.10;两者均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好于survivin和/或XIAP高表达的患者(P=0.044)。4、20μM Supe对MGC803和SGC7901的抑制率分别为80.6%和47.5%,对成纤维细胞TIG-3-20几乎无杀伤作用,随着Supe作用时间的延长,Bax表达水平增高,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ARP蛋白裂解带增加,而Z-VAD可明显抑制Supe引起的PARP裂解带。结论:1、Survivin与XIAP的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存在差异,survivin与XIAP在Lauren肠型的患者中倾向于高表达,2、Survivin与XIAP在不同的分子分型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代谢型、增殖型和不稳定型的患者survivin多为高表达,增殖型和不稳定型的患者中XIAP多为高表达。3、Survivin与XIAP的高表达呈现出预后差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进行联合分析的结果提示Survivin与XIAP均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好。4、自主设计的靶向survivin的抗肿瘤多肽Supe具有对胃癌细胞明显的杀伤作用,能够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钱源[9](2017)在《靶向抗原提呈细胞的多肽—脂质纳米疫苗/药物及其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癌症一直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前关于癌症疗法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影响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工作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除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外的第四种疗法,并被寄予希望能彻底地攻克癌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免疫编辑机制能够导致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失能从而抑制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因此,恢复APC细胞的正常功能,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是肿瘤免疫疗法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由于高效靶向方法的缺乏,药物往往很难被目标APC充分摄取,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甚至还有诱发自身性免疫疾病的风险。因此,发展新的APC高效靶向递送方法,对基于APC的肿瘤免疫疗法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等APC细胞的组织分布特点和分化特性,针对这两类细胞的靶向药物运输也一直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研究以DC和TAM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可活体靶向淋巴结内DC的纳米颗粒(α-Ap-FNP),作为一种纳米癌症疫苗获得了很好的特异性抗肿瘤效果;发展了一种靶向肿瘤内M2型分化TAM(M2-like TAM)的纳米颗粒(M2NP),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分子靶向的肿瘤免疫疗法策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α-Ap-FNP可将抗原多肽高效运输给骨髓来源的DC(BMDC)。利用成熟DC(mDC)高表达SR-B1的特点,α-Ap-FNP通过SR-B1向吞噬能力较弱的mDC直接运输抗原,运输效率是游离抗原多肽的20倍。2)基于α-Ap-FNP对外源DC疫苗进行了优化。利用α-Ap-FNP能够靶向mDC运输抗原的这一特点,使用α-Ap-FNP直接作用于mDC,获得了更好的抗原提呈效果。3)当α-Ap-FNP上装载免疫佐剂CpG-ODN时,α-Ap-FNP-CpG几乎完全阻止了E.G7-OVA肿瘤的生长。对于恶性程度极高的黑色素瘤,使用同时装载抗原肽gp100和CpG-ODN的纳米疫苗,也能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肿瘤的平均体积为对照组的65%。4)M2NP可高效靶向M2-like TAM并将siCD115(siRNA)运输至细胞质内。M2NP-siCD115特异性剔除肿瘤内44%的M2-like TAM并使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下降84%,同时将肿瘤内CD8+ T细胞的浸润数量提高3.5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黑色素瘤的生长,肿瘤的平均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减小了 82%。综上所述,α-Ap-FNP凭借其粒径优势和靶向性能,直接向淋巴结内DC运输抗原多肽和免疫佐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M2NP利用其携带的双靶向单元将siRNA高效运输至M2型TAM内,从而特异性地剔除了 M2型TAM并激活了肿瘤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因此,本研究为基于APC的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新的靶向和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8-01)
史梦璇[10](2017)在《基于二硫键交联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设计的siRNA与姜黄素协同肿瘤治疗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药物在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如癌症)治疗中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自身强大的负电荷以及极易被核酸酶降解等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时面临巨大的挑战。单药治疗的一维作用机制常常导致交替通路的激活,导致化疗耐药和肿瘤复发,癌症的分子复杂性也表明使用单一基因治疗可能不足以阻止大多数癌症的进展。因此,使用核酸和抗癌药物的联合治疗体系成为更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二硫键交联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设计的siRNA与姜黄素协同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体系,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了所构建的载体能够有效地递送siRNA药物和姜黄素到靶细胞,显着提高了单一药物的抗癌效果,实现了靶向癌细胞协同抗癌的目标。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构建二硫键交联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的载体。首先酶解α-乳白蛋白形成多肽,在其组装成胶束的过程中将疏水性药物姜黄素通过疏水作用包裹进其疏水内核。为提高载体靶向性,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在其表面修饰整合素αVβ3靶向肽CRGDK。为了进一步提高体系的抗癌效果,实验通过断开蛋白自身的二硫键,暴露出-SH,与-SH修饰的siPlk1(Plk1,polo-like kinase 1)错配交联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不仅提高胶束稳定性,而且成功载入siPlk1,阻滞肿瘤细胞周期。2基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的响应性研究。考察靶向多肽纳米胶束的给药策略。实验结果显示,当载体进入循环,靶向肽首先带领胶束到肿瘤组织和细胞,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到细胞;进入溶酶体后利用较低的pH通过质子海绵效应进入到细胞质;然后利用肿瘤细胞中GSH的强还原环境,使得胶束降解,释放siPlk1和姜黄素,实现靶向协同抗癌效果。3基于肿瘤微环境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的肿瘤治疗效果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二硫键交联靶向多肽纳米胶束对癌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效果;药物更多地富集在肿瘤组织,对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起到显着抑制作用,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综上所述,多肽纳米胶束经过修饰后具有靶向性和谷胱甘肽响应性,本文为siRNA与化疗药物协同抗癌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4)
肿瘤靶向多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药物研发中,学科交叉越发重要。合理设计多肽序列,使其作为高分子纳米材料,赋予其一定的靶向识别肿瘤细胞、包载传输药物和穿透细胞膜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两亲性多肽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诸多优势:(1)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胶束疏水性内核能以共价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等形式包载溶解性差的药物;由于这类药物在胶束的疏水核心中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使其可以达到较高的载药量;(2)提高药物对环境的抗性。通过两亲性多肽链的包载,游离的药物进入人体内,可避免一些组织微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酶会对蛋白类药物降解,吞噬小泡对小分子药物捕获、消噬);(3)提高人体对药物吸收率。两亲性多肽链的亲水段为其披上了一层“保护壳”,不易被吞噬小泡或内吞泡识别,延长了药物在代谢中的滞留时间,提高了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率;(4)靶向作用。通过引入一些具有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受体的多肽序列,使载药胶束具有主动识别肿瘤位置的能力,提高疗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浪费,降低毒害作用。本论文以固相合成技术为基础,设计和制备了具有靶向与载药功能的两亲性链状多肽P10(DGRGGGAAAA)。在此基础上,以阿霉素(DOX)为载药对象,制备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对P10进行红外光谱、高分辨率质谱等表征,以确定目标产物的合成,并达到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的纯度要求。对P10-DOX纳米微球的形态、基团结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体外释药性能等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两亲性靶向多肽P10,优化其固相合成条件,确定的P10最佳合成条件为:以2-c1树脂为载体,N,N-二异丙基乙胺(DIEA)为活化试剂,TBTU为催化剂,氨基酸与树脂质量比为0.5:1,反应1.5 h。此条件下,粗肽产率达87.06%,纯度为95.55%;利用液质联用质谱仪对其分子量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化后,P10纯度可达96.08%;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P10的CMC;研究结果表明,P10的CMC值约为0.45 mg/L;利用荧光光谱分析P10与DOX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分析结果显示,DOX对P10荧光具有较好的静态猝灭作用,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作用或范德华力。2、采用透析法装载DOX,将P10和DOX以质量比6:1混合后形成P10-DOX载药纳米微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构建DOX标准曲线及线性方程,并计算P10-DOX纳米微球的载药率(DLE)和包封率(EE).P10对DOX的EE和DLE值分别为23.011%±2.88%、10.125%±2.62%,说明P10对DOX具有良好的包载能力。利用红外光谱分析P10、DOX和P10-DOX的结构,通过对叁种物质特征峰的比较,证明P10成功包载DOX;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Zeta粒度分析仪分别研究纳米微球的形态和大小,结果显示:P10-DOX复合物为大小均匀的球状胶束,粒径范围主要分布在390-530 nm。3、通过模拟胃液(pH1.2)、肠液(pH6.8)和肿瘤细胞环境(pH4.5)条件,研究P10-DOX能否在胃液、肠液和肿瘤环境中有效释药,结果显示:在前24 h内,药物会迅速释放到一定浓度,并在随后的72 h内稳定缓慢释放,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利用六个数学模型对P10-DOX的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10-DOX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符合Zero-order和Ritger-Peppas模型。利用MTT法考察P10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P10对4T1细胞无毒性。以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P10-DOX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与DOX相比,P10-DOX对HaLa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当P10-DOX浓度为20 μg/mL时,肿瘤细胞抑制率为44.17%。4、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P13(DGRHHHLLLAAAA)肽,酸碱滴定法考察P13酸碱缓冲能力,FT-IR光谱分析各组分之间的连接情况,并用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研究。通过对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Zeta粒度分析仪以及体外释药等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P13具有良好的酸碱缓冲能力,CMC值约为0.21 mg/L,P13-DOX纳米微球粒径的分布集中在122-164 nm:P13对DOX的EE和DLE值分别为20.40%±1.21%、21.25%±2.79%:不同pH条件下,P13-DOX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均符合Weibull模型。最后,以4T1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当P13-DOX浓度为50μg/mL时,抑制率为26.65%。与P10-DOX相比,P13-DO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当P13-DOX进入细胞后,首先定位在溶酶体中,2h后进入细胞核,并在细胞核中导致细胞凋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靶向多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晨,祁迎秋,王亚洲,聂广军,赵颖.基于靶向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多肽纳米药物系统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9
[2].乔茜茜.靶向载药多肽的设计及其多肽-阿霉素微球抗肿瘤活性分析[D].安徽工程大学.2019
[3].袁蕙芸,叶佳琪.靶向多肽有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N].健康报.2019
[4].陆伟跃.多肽介导脑部肿瘤靶向递药的策略与验证[C].2018年中国药学大会资料汇编.2018
[5].丁玲玲.pH响应卷曲螺旋多肽交联透明质酸纳米凝胶用于蛋白药物的肿瘤靶向递送[D].苏州大学.2018
[6].刘畅,陈宇欣,王江帆,罗萱,黄宇迪.基于枝化多肽的多功能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细胞核的精准靶向治疗[J].高分子学报.2018
[7].本刊编辑部.《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核素标记小分子多肽靶向诊治肿瘤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8
[8].佟笛.Survivin与XIAP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及靶向Survivin的抗肿瘤多肽探索[D].中国医科大学.2018
[9].钱源.靶向抗原提呈细胞的多肽—脂质纳米疫苗/药物及其肿瘤免疫治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10].史梦璇.基于二硫键交联的靶向多肽纳米胶束设计的siRNA与姜黄素协同肿瘤治疗体系[D].北京化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