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公共安全现状及问题研究

电梯公共安全现状及问题研究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2

摘要:进入21世纪,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和超高层的民居建筑开始交付使用。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乘载工具———电梯,已经成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设备之一。电梯作为一种高层建筑中负责垂直运输的特种设备、结构和运转机理都很复杂,与人身安全关系重大。一些物业公司出于削减成本的考虑,在电梯选择、安检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管理不严,带来许多电梯使用的安全隐患和纠纷。因此,严格的物业管理,坚持定期安检,进行专业保养和维护是保证电梯日常安全运行的保障。

关键词:电梯;公共安全;现状;问题;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数量快速增长、使用愈加频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于是电梯安全成为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的民生工程。近年来,电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万台事故率和万台伤亡率持续下降。但是,全国平均每年仍然发生电梯事故40起左右,伤亡40多人,而且关人、困人的故障时有发生。特别是2011年以来,电梯事故数量有上升的趋势。这些事故和故障的发生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

1.电梯安全概述

电梯是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必备的乘客输送设备,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安全与便利。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公共交通领域的电梯等特种设备普遍存在大客流、满负荷、长周期运行的情况,设备损耗严重、停机维护时间短,保障安全运行的压力更大。在这种国情下,我国电梯安全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近几年频发的事故证明,以往简单就电梯机械本体进行的安全监察是不够的。

2.电梯维修保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电梯的维修与保养,是指对使用中的电梯进行日常性的、周期性的检查、润滑、调整、测试,对于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故障,进行提前维护与检修,可以及时使电梯的不正常状态得以修正。注重电梯预防式的维护与保养有利于提前准备备件、工具和设备,有利于提前制定维修计划,做好人力安排进行集中检修,是维修工作的基础。搞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故障率,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延迟大修修理周期。在进行日常检查及修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维修和保养专人负责制。电梯应指派专业人员负责维修保养,值班维修人员须坚守岗位,经常性检查各项系统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暂停使用,及时排查。第二,维修保养周期制。负责人员应每天清扫机电设备,进行吸尘检查,保持机械清洁。对主要安全设施和电气部分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重点检查。对其他重要机械和电气设备每月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调整和维修。对电梯所有机械、电气等传动控制与安全设备每三个月进行全面检查,进行必要的调整、维护和加油润滑。第三,维修和保养年检制。首先,每年都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测试、修复等工作。根据工作情况,修复或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其次,每三年到五年应对电梯进行一次大修:包括各部位加润滑油、拆洗轴承、清洗蜗轮减速机油箱等。根据电梯损坏情况,确定中修、大修和专项修理项目。

3.电梯安全监管中存在问题

3.1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各县市区局有1-2名专职监管人员负责辖区内的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平均每人需要监管电梯200多台,人机矛盾问题较为突出。

3.2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

使用单位管理普遍存在对检验人员提出或维保人员发现的问题不及时整改或未定期对电梯进行巡查、未对电梯维保过程进行监督、应急值班人员脱岗等问题。

3.3维保单位监管不到位

维保单位存在质量监督不到位、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对维保人员的技能培训不足、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的维保人员等问题。

3.4检验质量无法保证

检验机构工作人员难以根据电梯数量的增长而增加,每名检验人员承担工作任务较重,存在检验质量下滑的情况。

4.电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1公众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相对缺乏

公众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乘坐方式不正确、超载、超时、粗暴操作、电梯故障强行扒门等现象。有些业主认为电梯安全管理与自己无关,不履行电梯安全管理义务,长期不交电梯管理费用、维修费用。以2014年为例,某市发生3起电梯滑梯和关人事故,原因都是乘梯人不按规定乘坐电梯造成。

4.2电梯选型不当

楼房在建设初期应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电梯对应的型号,电梯型号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因此,对电梯的选型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选定电梯时只考虑降低成本,而不遵守相关规范。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现实情况是:多数小区选用的电梯达不到上述要求,一旦居民遇到重病抢救或其它紧急情况,电梯根本用不上。

4.3公共设施维修基金提取困难

电梯在使用一定期间后,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可能面临着更新,但由于数额较大,物业管理部门可能负担不起,因此需要动用公共维修基金。但现在公共维修基金的收取、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不透明的地方。现有法律规定,必须成立业主大会才可动用这笔钱,但实际操作很困难。

5.电梯安全工作改进建议

5.1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

某市特种设备数量多、分布广,而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要彻底解决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电梯安全的主体责任。要打破以行政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和机构、行业协会、保险公司等第三方监管对象,营造多方齐抓共管的电梯安全监管格局,从而逐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

5.2多措并举提高电梯日常维护保养

目前,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对电梯的管理要求不够协调,直接影响到监管有效性。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改善住宅电梯的管理现状,提高住宅电梯的管理水平,电梯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创新管理手段,制定住宅电梯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要依据现行电梯相关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并融合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对住宅电梯安全使用提出标准化的评价方法。

5.3引入安全保险机制

要通过政府引导,在电梯行业引入安全保险责任险机制。在保险期间内,一旦有制定的电梯设备发生意外故障,那么就应该依法划分责任,应当由电梯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就交由保险公司负责后期的事宜。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对投保电梯安全责任险的单位,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形成以使用权人为参保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

总结:总而言之,加强电梯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电梯安全的监管系统,培养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对电梯进行及时有效的事故检查和排除,才能给广大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连发,张凯.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现的政策设计——基于广东电梯安全监管改革的案例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5,3(01):22-28.

[2]李中兴,陈国华,李刚,刘英杰,林创鲁.基于PHA-FMEA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10):60-64.

[3]庆光蔚,岳林,胡静波.老旧电梯模糊定量安全技术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2):126-131.

[4]陈家焱,洪涛,刘钢海,王国强,周娟.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24(03):231-236.

[5]庆光蔚,王会方,胡静波.电梯安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04):129-134.

标签:;  ;  ;  

电梯公共安全现状及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