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生态转型,话语分类,去增长,可持续性
话语性论文文献综述
菲利普·德根哈特,余欢欢[1](2019)在《社会生态转型的话语性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发展范式意义上的社会生态转型致力于把替代性的方法与对发展的理解结合起来,并试图重新引入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概念中被忽视的方面。它避免将经济考量置于最为优先的地位,因而与追求效率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现代化等理念是不同的,相反,与欧美左翼政治的"去增长"话语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总之,社会生态转型着力于为现实社会中不可持续的难题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替代性方案,鼓励市民社会采取行动与破坏社会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寻求公正的解决办法,为有利于全球弱势群体与环境治理的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9年09期)
王震[2](2019)在《社会的话语性构形:保罗·赫斯特的话语理论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保罗·赫斯特是英国着名激进左翼学者。从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主义,是赫斯特学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站点,话语理论在这种立场转变中起了关键性催化作用,他正是通过"话语"反思并重构其哲学理论,以期"超越"马克思主义。赫斯特坚持话语决定社会,企图通过话语重构"马克思主义是本质主义"的理论命题,挣脱二元对立的结构枷锁,从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赫斯特的话语决定逻辑中具有难以消弥的理论悖结,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散发着浓重的从概念逻辑推及现实的主观气息。赫斯特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他的理论主张并未超越马克思主义。(本文来源于《新视野》期刊2019年04期)
高芃[3](2018)在《日语第叁人称指称形式元话语性标记功能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日语第叁人称指称形式,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具体用法的考察及其在句法功能方面的体现上,本文试图从元话语的角度重新考察日语会话语料中第叁人称指称形式的语用功能。会话中出现的第叁人称指称形式主要用于表明说话人对指称对象的态度,引导听话人参与话题展开。同时第叁人称指称形式在形式上的转换不影响命题内容本身,因此从语用功能上来看具有元话语性标记功能。(本文来源于《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张慧玉,胡望斌[4](2018)在《以言创业:新企业的话语性构建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话语研究将组织要素、现象以及组织本身看作是话语性社会构建,基于此,文章将创业视为新企业的话语性构建过程。在该过程中,创业者基于话语的协调、沟通、认知等基本功能,在特定的创业情境中积极地运用口语、书面语以及相关的非语言资源与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话语互动,通过创业身份认同、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等关键活动推动新企业的话语性构建。文章将詹姆斯·保罗·吉的话语"七项构建任务"分析框架与Timmons的创业管理模型相结合,剖析创业者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创业机会的意义、塑造创业者身份、整合创业资源等,并援引创业语料及实例佐证理论性与概念性探讨。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新企业话语性构建过程模型",以启发后续创业话语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吕佩安[5](2017)在《话语何以重要?——话语性制度主义之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历史、社会学(组织)等范式,分别根据固定偏好、路径依赖及文化规范等核心概念,解释制度影响人类行为的机制。然而,偏重结构主义的思路,更适合解释静态的外部制约,而不易分析行动者的自发行动与主动对应制度环境之策略选择。此等论证困局引发新制度主义学者的辩论与反思,逐渐形成以理念效力为核心的话语性制度主义。该范式融汇语言学、诠释学、结构主义人类学与社会批判理论,旨在分析不同话语及其互动中所呈现的政策过程:行动者依循"沟通逻辑",于制度环境中进行理念阐联、话语形成与制度化,及至促成制度变迁。本文借由解析"话语性制度主义"发展脉络及研究途径,探讨此论之政策分析观点,及其如何裨益我国政策科学之问题取向与本土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沈燕培[6](2017)在《理念、话语与制度变迁——话语性制度主义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性制度主义以理念和话语作为解释制度变迁的核心概念,通过阐释理念的实质内容和话语的互动性过程,呈现制度变迁的动态性与非均衡性,弥补了新制度主义在解释制度变迁时局限于均衡和静态性的不足。话语性制度主义不是替代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而是对它们的补充,其理论和方法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中正逐步完善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亓光[7](2017)在《旧问题与新思考: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的政治话语性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研究必须基于"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之解,而关于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主要有叁种解释模式:"伍德-塔克命题"及其争论、关键或核心概念说、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说。比较之下,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说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合理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对此,公正话语的诠释作为公正话语的整体范畴观与现实公正经验的政治话语分析的综合有助于对"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的深入辨析。具体而言,公正话语的诠释能够深化对公正概念的认识,这是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前提;能够客观揭示因公正作为本质存疑概念而造成的解释困境与理论分歧,使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研究超越公正的一般性辩护并避免自由主义式的循环论证;还能够破除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研究在思维、路径与方法上的局限性,提供一种除魅式的理论论证。(本文来源于《探索》期刊2017年02期)
于良芝,李亚设,权昕[8](2016)在《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图书馆界对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追求为背景,旨在考察现有乡镇图书馆建设所依据的"乡镇图书馆"意义(meaning)及其对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影响。该研究按照话语分析的思路,审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10份涉及乡镇图书馆服务的政策文本和四个县级行政区划中12个乡镇的图书馆服务。研究显示,我国涉及乡镇图书馆服务的政策可以分为叁类:基层公共文化政策、乡镇综合文化站政策和图书馆事业政策。它们包含的乡镇图书馆相关陈述隶属于两大话语体系: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和世界公共图书馆话语。前者将乡镇图书馆等同于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并将其排除在公共图书馆范畴之外;后者将乡镇图书馆界定为公共图书馆的基层服务网点,将其视为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本研究分析的叁类政策中,基层公共文化政策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政策同属于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图书馆事业政策则杂糅了世界公共图书馆话语和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的陈述,表现了它试图调和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努力。本研究调研的12个乡镇(包括5个已经开展总分馆体系建设的乡镇)都是按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建构的乡镇图书馆意义(即"乡镇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公共图书馆")在打造乡镇图书馆服务。本研究认为,这种意义及其实践无法产生专业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普遍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瓶颈。(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吴兴民[9](2014)在《网络集体行动的话语性及其风险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集体行动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从实质上来讲,网络集体行动区别于传统集体行动的关键问题是其话语性特征,即其属于一种符号性的话语行动。这种话语性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型风险,包括可能制作传播分裂的意识形态、谣言的大量滋生、群体性的极化情绪、难以监管以及易被利用等。治理这些风险的措施,一方面必须坚持"宽严结合"的态度和原则,另一方面应当采取一系列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具体方式。(本文来源于《政法学刊》期刊2014年06期)
王凤[10](2014)在《广告语篇互为话语性修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互文性理论的起源、基础和分析方法。在各种体裁互文性广告语篇中,修辞手段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重点剖析了双关、隐喻、省略、押韵等修辞手段在广告话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的广告语篇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3期)
话语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保罗·赫斯特是英国着名激进左翼学者。从马克思主义转向后马克思主义,是赫斯特学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站点,话语理论在这种立场转变中起了关键性催化作用,他正是通过"话语"反思并重构其哲学理论,以期"超越"马克思主义。赫斯特坚持话语决定社会,企图通过话语重构"马克思主义是本质主义"的理论命题,挣脱二元对立的结构枷锁,从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赫斯特的话语决定逻辑中具有难以消弥的理论悖结,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散发着浓重的从概念逻辑推及现实的主观气息。赫斯特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他的理论主张并未超越马克思主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性论文参考文献
[1].菲利普·德根哈特,余欢欢.社会生态转型的话语性分类[J].国外理论动态.2019
[2].王震.社会的话语性构形:保罗·赫斯特的话语理论评析[J].新视野.2019
[3].高芃.日语第叁人称指称形式元话语性标记功能考察[J].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2018
[4].张慧玉,胡望斌.以言创业:新企业的话语性构建过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
[5].吕佩安.话语何以重要?——话语性制度主义之政策分析[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17
[6].沈燕培.理念、话语与制度变迁——话语性制度主义介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7].亓光.旧问题与新思考: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的政治话语性阐释[J].探索.2017
[8].于良芝,李亚设,权昕.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话语与话语性实践——基于政策文本和建设案例的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
[9].吴兴民.网络集体行动的话语性及其风险治理[J].政法学刊.2014
[10].王凤.广告语篇互为话语性修辞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