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层风场论文-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

低热层风场论文-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热层风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行星际激波,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中性风场,焦耳加热

低热层风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1](2015)在《北极黄河站上空低热层中性风场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际激波作为日地空间环境中传输能量的重要载体,与热层的相互作用可以对热层的空间环境产生剧烈影响,借助FPI设备观测的低热层中性风场行为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行星际激波和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时期,通过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all-sky FPI)的观测数据对北极黄河站(78.92°N,11.93°E)上空低热层风场行为展开了研究,对2011年11月26、28日以及2011年12月1日OI557.7nm辐射高度(约为97km)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此外也将观测期间的中性大气水平风场与水平风模型2007(HWM07)进行了对比。行星际扰动数据和同时期水平风场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ACE卫星监测到行星际激波半小时内水平风场在幅值和方向上均可以产生剧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焦耳加热有关。对2011年11月28日OI557.7nm辐射高度的视线风场(方向为FPI设备朝向热层大气被观测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星际扰动期间,OI557.7nm辐射高度上的风场行为变化可能也同时来自于离子拖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刘珏,艾勇[2](2013)在《星载FPI探测低热层中性风场和温度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空大气温度与风场探测对研究全球性空间动力学和日-地耦合机制具有重要作用。80-350km高度区域是太阳风活动对地球大气影响的相互作用关键段,该区域的观测与研究,对了解全球性空间动力学和日地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根据其高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和条纹精细度,以及可调控的自由光谱范围(FSR),能够通过分析接收光的干涉环反演计算出一定高度大气层的风场和温度。国内对高空大气风场的探测主要基于地基探测,且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星载探测技术还是空白。本文基于对星载FPI的仿真,利用阿贝尔反演FPI在观测检索高度谱域,得到了中性风场和温度的垂直廓线。将反演结果与HWM07和Nrlmsis00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观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及空间探测的战略需要,发展我国星载空间环境探测仪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3-06-09)

肖存英,胡雄,徐轻尘,陈旭杏[3](2011)在《中间层-低热层大气风场变化的时间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风场是诸多气象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其随时间和空间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尺度和幅度对于应用部门飞行器的设计和试验布站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廊坊站()的流星雷达和中频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中间层-低热层大气风场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尺度特性及其振幅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流星雷达观测资料覆盖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探测的高度范围为70-110km,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中频雷达观测资料覆盖2009年6月到2011年7月,探测的高度范围为60-98km,时间分辨率为4分钟。联合这两种探测数据,通过Lomb-Scargle谱分析和谐波拟合的方法,可以分析我国中纬地区60-110km高度范围内大气风场多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幅度,以及分析这些变化随高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大气风场随时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年-年的变化、季节变化、几天的变化、周日变化以及短至几分钟等多种时间尺度,这些尺度变化的幅度随高度有显着的差异。究其原因,这些尺度特性主要是由于太阳加热以及中高层大气中大气的各种扰动引起的,例如行星波、潮汐波和重力波等,同时,这些变化也正代表了相应时间尺度大气波动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性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5)

肖存英,胡雄,徐轻尘,陈旭杏,赵明亮[4](2011)在《中国廊坊中间层与低热层大气风场和潮汐的首次中频雷达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意义与方法中间层与低热层(MLT)大气动力学结构和变化规律非常复杂,是目前国际上许多观测和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大气潮汐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已有的雷达和卫星等观测和研究表明,大气潮汐成分与纬度的关系密切,大约以40°N/S为界,在低纬地区,周日潮汐占主导,在高纬地区,半日潮汐占主导,在40°附近的潮汐变化更为复杂,此外,潮汐结构随经度的变化显着(Manson et al,2006)。2009年5月,中国廊坊中频雷达(MF)建成,位于北纬39.4°,东经116.7°,是中国少数的中频雷达之一,可对该地区的风场作全天候的探测。该雷达的工作频率为1.99 MHz,高度分辨率为2 km,时间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胡雄,张训械,KIgarashi,张冬娅,陈世敏[5](2003)在《中日中频雷达中层、低热层风场初步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频雷达是探测60-100km大气中层、低热层(MLT)大气水平风场和电子密度的主要地基设备之一,目前国际上有20多台中频雷达分布在全球各地,以开展MLT大气的常规观测。中频雷达为我们分析MLT大气风场环流结构,研究行星波、潮汐和大气重力波活动等动力学行为,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风场数据。多个中频雷达数据的联合观测和分析,可使我们深入了解MLT风场结构的经度和(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3-10-01)

张训械,刘志军,A.H.Manson[6](1992)在《中层和低热层大气风场的准两天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中频雷达观测的中层和低热层大气风场资料进行频谱和数字滤波处理的结果。雷达观测地点在加拿大萨斯卡通(52°N,107°W),频率为2.2MHz,观测高度从64-142km,间隔高度为3km。这里包括从1986年1月至1987年12月两整年的资料,给出准两天波随时间和高度变化的特性。(本文来源于《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2-11-01)

低热层风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空大气温度与风场探测对研究全球性空间动力学和日-地耦合机制具有重要作用。80-350km高度区域是太阳风活动对地球大气影响的相互作用关键段,该区域的观测与研究,对了解全球性空间动力学和日地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根据其高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和条纹精细度,以及可调控的自由光谱范围(FSR),能够通过分析接收光的干涉环反演计算出一定高度大气层的风场和温度。国内对高空大气风场的探测主要基于地基探测,且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星载探测技术还是空白。本文基于对星载FPI的仿真,利用阿贝尔反演FPI在观测检索高度谱域,得到了中性风场和温度的垂直廓线。将反演结果与HWM07和Nrlmsis00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观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及空间探测的战略需要,发展我国星载空间环境探测仪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热层风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北极黄河站上空低热层中性风场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J].极地研究.2015

[2].刘珏,艾勇.星载FPI探测低热层中性风场和温度的仿真研究[C].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

[3].肖存英,胡雄,徐轻尘,陈旭杏.中间层-低热层大气风场变化的时间尺度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4].肖存英,胡雄,徐轻尘,陈旭杏,赵明亮.中国廊坊中间层与低热层大气风场和潮汐的首次中频雷达观测[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5].胡雄,张训械,KIgarashi,张冬娅,陈世敏.中日中频雷达中层、低热层风场初步比较[C].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3

[6].张训械,刘志军,A.H.Manson.中层和低热层大气风场的准两天振荡[C].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

标签:;  ;  ;  ;  

低热层风场论文-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