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市场求发展 围绕经济育人才——江西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论文文献综述)
武智[1](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张小梨[2](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于璇[3](2019)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衔接纽带。然而,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通高中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难以破解的现实困境,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影响了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和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研究从“经验、问题和对策”三个层面及“供需、经费、均衡、质量”四个维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对湖北、陕西、贵州、河南、甘肃、四川、云南7省14个贫困地区30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客观必然性、政策变迁历程、取得的经验成就、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总体经历了重点发展、调整稳定、着力扩大规模以及迈入普及发展新阶段的发展脉络,并取得了显着成就,具体表现在普及水平持续提升、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显着改善、免费教育逐步推行、贫困地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继续扩大。第二,当前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在资源供给、经费保障、均衡发展以及内涵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现实困境。在资源供给方面,教育规模供给不足,办学条件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贫困地区家长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在经费投入和保障方面,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均衡,普通高中举债办学,贫困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成本负担较重。在均衡发展方面,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在内涵发展方面,优质生源大量流失、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以及辍学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贫困文化的桎梏和家庭教育功能缺失,以及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完善等。基于以上发现并结合现代治理理论,本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治理路径和策略:一是加强普通高中立法,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法制体系;二是扩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缓解供求失衡的现状;三是构建长效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四是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满足贫困地区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五是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精准扶贫成效。
赵光磊[4](2018)在《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文中提出学校宣传是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典型载体,它真实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对学校的教育观念做出建构,这种建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有主观内在的也有客观外在的。以往对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注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师等个体的教育观念。与后二者分别以哲学、心理学研究为主不同,研究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宣传中的教育观念,更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文艺学等学科的介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观念。研究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要探究学校宣传是如何反映和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反思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在学校的教育观念的表达与建构中有何作用。基于《中国教育报》五年219篇长篇宣传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学校宣传呈现出的学校的教育观念包括办学理念体系、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德育观、育人观、管理观、科研观、文化观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观念的梳理、归纳、呈现揭示出,学校有着不同于国家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观念,体现出突出的学校本位特征。学校共性的教育观念可以成为学校的一般教育观念,代表着学校教育观念的平均水平。这种平均教育观念和理想教育观念的区别是它一般都会根据现实做出折中。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化学分析”中还发现,体制化的学校教育过于内卷化,它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其公共性、社会性。学校宣传完成了学校教育观念的又一次建构。学校受到现实的刺激与体制的影响,利用一切流通中的观念,遵循话语生产的特性来建构其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各种影响汇聚杂合的产物。学校宣传通过有意识的征引和有意识的叙述来,一方面再一次建构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再现了学校发展中教育观念的实际建构过程。宣传的创作者与媒体守门人协同完成了宣传文本,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读者需要应用相似的知识与资源来对宣传及其中的教育观念进行解码。在解码中可能会遗失一些意义,也会创生新的意义。通过文本的结构化分析、社会文本分析、文学分析的方式,可以探查到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是如何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学校以为在言说,有些时候只是被言说。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是完全自主的。在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中,观念的持有者也在无形地被建构着,展现着这种被动性。对学校而言,不仅文本的生产是被动的,文本的消费也使其陷入被动。宣传文本一旦发表,就意味着可以被任意解读。教育观念事实上是被第三次建构。最后是对理论对于教育观念建构的作用的讨论。前面所揭示的教育观念体现出的学校教育公共性的缺失,使学校丧失对于教育理论的兴趣。如何将理论转产为教育观念的建设性力量?基于经验的连续,使教育理论完美地融合在行动之中,成为学校的行动中理论是一种理想。对于学院的研究者来说,或许有一种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区别于学院体制内部自循环的文献思辨研究与经验式研究,能够走进学校生活,变革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观念。
李双[5](2017)在《社会变局与传统书院转型(1898-1907) ——以南菁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书院是一种融合了传统的官学、私学和佛道教育优点的教育组织,并逐渐被完善成可独立运行的教育系统和新的学校制度。它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包含启蒙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涉及各种领域,涵盖各种类型,与官学、私学鼎足而立,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事业,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主要阵地,是近代前读书人文化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01年新政开始,书院这一存在千余年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戛然而止,对于作为中国教育文化瑰宝的书院,“一刀切”式的改制方式给许多学者文人留下了无限遗憾和研究动力。基于此将研究论题立足“书院转型”,为了使研究更具立体和饱满性,择取江阴南菁书院为分析中心。南菁书院作为当时省立书院,从1882年创办到今天已有135年的历史,从曾经江苏省四大高等学府之一,到转型后发展到今天的江苏四大中学之一,南菁始终都以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在江阴乃至整个江苏教育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菁书院是在“专课经古,以救时弊”的背景下逆势而建,为何后来一变为南菁高等学堂,再变为南菁高等文科学堂?乃至转型发展为今日的高级中学?这期间推动南菁转型的最根本动力来自哪里——南菁又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渡过转型期——南菁转型的得与失对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这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视角,本文梳理、分析了南菁书院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下为了顺应潮流、响应清廷号召,在瞿鸿禨、李殿林几位学政的主政下一变高等学堂、再变高等文科学堂的转型发展过程,通过对书院课程的设置、教学组织、学生选拔等具体方式的变更来挖掘南菁转型的维度和措施。南菁书院作为一省学使所在地,其书院的创办,对全省教育具有示范的作用和意义,在科举制度还占支配地位的时候,其变革只能在科举和传统学术文化阐扬之间做出有限选择,否则很难为社会和士子所容。通过“社会转型”理论的思想,我们发现,南菁书院转型处于洋务运动末期维新变法初期,在西学东渐的强势冲击下,不得不主动转型,它的形成附属于更大的“图强”和“社会改造”目标,内隐了“教育救国”的社会改造重任,其转型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是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变革的需要,即社会变局。恩格斯的合力理论又告诉我们,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因此南菁书院转型的最终完是所有内外部动力有序、有机、有层次地组成复杂的合力系统的发生过程。历史是一面明镜,我们从来都是从历史走来,又随历史走向未来,从未断裂也无法断裂。南菁书院因为顺应了时代潮流,立足了本心,因时制宜,加上有德才兼备的“领导核心”才最终完成转型,然而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变局下,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比如:转型后的南菁观念、定位不清,经费、师资等投入跟不上,清政府干预过多,整个转型过程表现了较突出的急功近利倾向。对比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二者有不言而喻的共性,基于共通之处,以史鉴今,通过“落实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高校转型自主权”,“加大经费投入,推行示范引领”,“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厘清学校定位,服务地方发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等措施来改善院校转型发展进程。
庄洁[6](2015)在《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无论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民生问题,把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把这种执政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各种实践中。就高等教育来讲,既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又通过自身的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行为习惯和社会认知能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民生的角度看,教育几乎涉及了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还包括人们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等。以为人民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改善民生的重要价值,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重视高等教育的民生价值发挥。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的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群众民生相结合,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问题,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在实践领域更好的发挥民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围绕教育和民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简要述评展开,主要包括民生的内涵、民生的特征,高等教育民生的基本内容以及高等教育民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几部分,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教育是国家存在和社会延续的基础,对个体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既是民生的内容,又是改善民生的手段。教育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的现实教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价值标准,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教育民生理论既是对现有教育理论的创新,又对现实的教育改革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外教育民生思想的渊源流派,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民生理论,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民生思想中,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民生追求,如,孔子将教育放在民生问题庶、富、教三个层次的最后也是最高的层次,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民生功能,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至今在教育领域影响深远。西方学者关于教育民生的思想也十分丰富,如,舒尔茨将经济学领域的人力资本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开拓了重新认识教育功能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民生思想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民生实际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民生思想,既用来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也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第四章从纵向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以来的历史民生贡献。其中列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对比数据,大致划分为建国前(1921年-1949年),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8年)三个历史时期,以史实的方式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在促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社会政治地位提升以及丰富民众的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对民生贡献的历史脉络。第五章横向剖析了1999年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为出发点,通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为改善民生作出的贡献,全面梳理总结现阶段高等教育对民生贡献的新发展,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第六章主要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促进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列举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服务社会的问题以及高校功利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就上述问题,分别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关问题的实证和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务民生提供借鉴。第七章通过上述相关问题的分析,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民生发展服务的路径和对策分析,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解决我国的民生问题,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郭琳[7](2012)在《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研究 ——基于160所学校的样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办学理念体现着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对学校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中小学校有其特殊的教育地位,它的办学理念是中学校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意义,它是学校组织的精神文化。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对办学理念提出了要求。接下来,本文在对收集到的中小学办学理念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已有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内容、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终,为完善中小学办学理念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以建设组织文化为原则来思考办学理念内涵;第二,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来构建中小学办学理念;第三,要形成有侧重、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内涵,并合理表述;第四,要积极推广中小学办学理念。
王怡[8](2010)在《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共同完成,三者缺一不可。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随着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越发显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农村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然而,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目前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论文和专着较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研究立足于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史实,梳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挖掘了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当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借鉴。本论文主要试图将视角转向到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分为四大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农业恢复和发展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8);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0);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2001-今)。第二部分归纳了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1.整体发展持续推进,进程缓慢曲折;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3.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4.依靠政府统筹,联合社会力量。第三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成就主要包括了农村职业教育空前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有主体需求度低、农村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改革滞后,办学质量不高等。第四部分在前一部分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联合当下实际,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转变观念,依靠农村;健全保障机制,改善生存环境;加强农村职业学校自身建设。
余秀琴[9](2009)在《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已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当今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主流,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稳步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在新的环境中职业教育必须有新的发展特色。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已提上政策议程,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围绕着实践、理论、政策和策略这四个研究重点和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这条研究主线而展开,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判断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研究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从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从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制度建设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重要研究结论有:其一,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不同阶段合作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渐进性、方向性探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其二,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政府、市场与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资源配置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其三,从政策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制度经济学角度,重点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问题的认定和政策目标体系,及三大发展策略,提出了一揽子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和策略建议。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为两大层面:一是研究路径的创新:采取了“实践—概括—理论,经由政策和策略,再指导实践”的研究路径。二是部分研究观点的创新:1.丰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概念体系。2.概括了五个新的理论观点。含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念;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利基论;职业教育集团与境俱进观;合作职业教育观以及组织集合体概念。3.构建了五个新的结构模型。含职业教育集团类型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环境分类及相应关系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架构;职业教育集团化组织设计架构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架构。4.梳理出三个新的演进路径。含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适应性探索的演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政策问题的演进。5.确立了一条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首要原则,即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治理主客体责权利统一原则。6.提供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和一份政策建议稿。《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笔者在参与“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工作背景下确立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经过历时两年的课题跟进、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应用了职业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学科观点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为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规划发展战略、设计组织结构和开展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赵庆年[10](2009)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文中提出1999年以来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也是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主要机遇期。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与普及化教育共存时期;各个地区扩招的任务主要是由原有的高等学校承担;本科教育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专科在校生比例偏低,难以适应目前产业结构的需要;全国扩招幅度较大的类型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和艺术院校,扩招幅度较小的类型学校是医药院校、语文院校和体育院校,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相符;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减弱的幅度甚大,说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成人高等教育的现象;各个区域都在追求建立完善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而导致雷同现象凸显,特色淡化。这些均不利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是政治、经济、行政区划、区位、制度、历史、人口、信息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而造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差异。1999年扩招以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高的上海在59%左右,而最低的贵州只有11%;与社会发展比较而言,高等教育发达、极发达和发展不足地区共有20个,是持平地区的2倍,目前是发达和极发达地区略多,而发展不足地区过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高度协调的地区有7个,基本协调发展的地区有8个,基本不协调的地区有5个,不协调发展的地区有9个,2个地区处于高度不协调状态。由此表明,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长期的,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形态。因区域高等教育存在增益与损益现象,故区域经济发达未必是发达的区域高等教育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不发达也未必是区域高等教育落后所致。反过来,发达的高等教育也未必是发达的区域经济使然,区域高等教育不发达未必是落后的区域经济所为。由此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应加强分工与合作,不应完全本着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建设区域高等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因存在差异而具备分工的基础。高等教育区域分工是规避区域高等教育之间不合理竞争而产生内耗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效益的得力措施,是消除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一条捷径,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潜在趋势;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差异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效率,较大限度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区域发展的过渡差异将导致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应实施必要的控制,在差异不足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差异的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尽量减小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面向市场求发展 围绕经济育人才——江西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市场求发展 围绕经济育人才——江西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地区 |
二、中西部贫困地区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五节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一、结构安排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重视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必然性 |
第一节 从人力资本理论透视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减贫功能 |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脉络及理论贡献 |
二、人力资本视域中的贫困研究 |
三、人力资本视角下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减贫功能和应然选择..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与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弱势补偿 |
一、多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理论研究 |
二、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
三、教育公平视角下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补偿的路径 |
第三节 教育治理现代化与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治理的实践趋势 |
二、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审视 |
三、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变迁及发展成就 |
第一节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变迁 |
一、重点导向时期(1949-1980) |
二、普职调整时期(1980-1998) |
三、规模扩张时期(1998-2005) |
四、普及攻坚时期(2005 至今) |
第二节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成就 |
一、普及水平持续提升 |
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
三、办学条件显着改善 |
四、免费教育逐步推行 |
五、升学通道继续拓宽 |
第四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供需矛盾困境 |
一、规模上的供不应求加剧入口困难 |
二、办学资源紧缺导致“大班额”现象突出 |
三、办学条件薄弱难以满足基本办学需求 |
四、社会对优质资源的渴求激化资源短缺矛盾 |
第二节 经费保障困境 |
一、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
二、经费投入占比偏低,面临学段“倒挂”现象 |
三、经费投入不均衡,贫困地区内部差异显着 |
四、举债办学现象普遍,学校债务问题突出 |
五、贫困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成本负担较重 |
第三节 均衡发展困境 |
一、城乡之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失衡 |
二、示范校与非示范校之间发展失衡 |
第四节 内涵发展困境 |
一、优质生源大量流失 |
二、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
三、辍学现象尚未改善 |
第五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薄弱,普通高中发展先天不足 |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气候灾害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影响 |
二、薄弱的社会基础条件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制约 |
第二节 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滞后,普通高中发展缺乏经济基础 |
一、贫困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
二、贫弱的经济状况影响政府财政投入和家庭的支付能力 |
第三节 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重心过低,普通高中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
一、低重心的基础教育管理格局使县级政府成为普通高中的领导者 |
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承担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重任 |
第四节 法律规制不健全,普通高中发展缺乏法制规范和保障 |
一、法制供给不足导致多元主体的行为失范和利益受损 |
二、政策执行偏差:普职结构政策的地方博弈 |
第五节 贫困文化桎梏,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普通高中发展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 |
一、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贫困文化制约机制 |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影响 |
第六节 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扶贫功效有待加强 |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念的非系统性 |
二、教育精准扶贫推进中的粗放式 |
三、教育精准扶贫中多元主体的缺失 |
第六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治理路径 |
第一节 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立法,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法制体系 |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立法的新时代背景 |
二、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立法的价值取向和重点内容 |
三、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制度体系 |
第二节 扩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缓解供求失衡的现状 |
一、扩充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资源 |
二、合理规划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布局 |
三、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资源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创新作用 |
第三节 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 |
一、建立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制度 |
二、明确各级政府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主体责任,构建政府间分担机制 |
第四节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满足中西部贫困地区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 |
一、师资素质转型: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
二、组织机制转型: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 |
三、战略思路转型: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
第五节 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精准扶贫成效 |
一、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 |
二、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 |
三、建全贫困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合法权利 |
四、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西部贫困县(区)教育局调查表 |
附录二 校长、教育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校领导卷) |
附录四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五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真实吗 |
(二)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综述 |
(一)关于学校宣传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关于学校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关于《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实践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整体结构 |
(一)概念文本研究:研究内容方面的悬置与锚定 |
(二)显在的教育观念、隐在的建构形式与无意识的被建构 |
第一章 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研究概述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
(二)集合、集体与个体: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三)宣传与作为教育观念载体的学校宣传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思想史、观念史研究 |
(二)文化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
(三)语言学、文艺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 |
(一)对《中国教育报》学校宣传报道的抽样过程 |
(二)对《中国教育报》长篇报道数据的基本处理 |
(三)研究的方法工具、研究过程、信效度以及伦理问题 |
第二章 共性及个性:学校宣传对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
一、学校宣传中的教育观念:内容分析方法 |
二、学校宣传中理念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学校校训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三风”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学校目标陈述所含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学校办学宗旨/思想/思路所含的教育观念其初步分析 |
(六)理念板块对“教育”自身的理解及其初步分析 |
(七)理念板块基于特色教育给出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八)理念板块对教育现实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九)理念板块对若干教育范畴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十)理念板块对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观念认识及其初步分析 |
三、学校宣传中其他板块的教育观念:结果呈现 |
(一)课程与教学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二)德育与育人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三)教师与管理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四)文化与环境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五)特色与研究板块所呈现的教育观念及其初步分析 |
小结:作为平均值的一般教育观念 |
第三章 编码与解码: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一、通过有意识地征引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教育学话语 |
(二)《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文化学术话语 |
(三)《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国家话语 |
(四)《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素材之媒体话语 |
(五)《中国教育报》长篇宣传报道编码中的人物征引 |
二、通过有意识地叙事建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有意识的案例呈现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二)有意识的主体叙说与教育观念的建构 |
(三)有意识地再现形成过程直言教育观念的建构过程 |
三、学校一般教育观念的演变聚成:建构的历时性 |
(一)“教育要促进生命发展”的观念 |
(二)“教育要促进师生幸福”的观念 |
(三)“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的观念 |
(四)“素质教育可以兼顾升学”的观念 |
(五)“一切教育经验都是课程”的观念 |
(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念 |
(七)“情感德育、立体德育”的观念 |
(八)“什么老师教出什么学生”的观念 |
(九)“文化育人、科研兴校”的观念 |
(十)思想史、观念史视角下的一般教育观念 |
四、一般教育观念之间的错位纷争:建构的社会性 |
小结:学校的教育观念的编码与解码 |
第四章 被建构、被言说:社会结构下的学校的教育观念 |
一、宣传报道的结构化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学校之间的空间结构与报道之间的时间结构:意识形态建构 |
(二)版块的结构、次序和篇章比例关系:自相矛盾及其根源 |
(三)学校各版块呈现项目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混乱与同构 |
二、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校际差异与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 |
(二)以严为荣:弱势学校的管理策略陈述 |
三、宣传报道的文学分析与学校的教育观念建构 |
(一)表演性呈现与学校的教育观念的再建构 |
(二)形式即意义:不同的写作范式下的教育观念建构 |
小结:教育观念主体“被言说”之困境 |
第五章 讨论:在学校的教育观念表达与建构中理论何为 |
一、公共性缺失的学校教育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需求 |
(一)学校教育的公共性缺失及其表现 |
(二)学校教育的内卷及其对理论的兴趣 |
二、观念的连续性与情境化:学校的行动中理论 |
(一)学校的理论与行动中理论 |
(二)情境中观念的连续性与行动理论的塑成 |
三、让理论更为观念所接受:教育文化研究的设想 |
(一)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的教育文化研究 |
(二)关于学校宣传及其教育观念的省思:教育文化研究的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篇报道名录 |
附录2 中小学校长篇宣传报道作者职业背景介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社会变局与传统书院转型(1898-1907) ——以南菁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缘起之一:南菁书院特有魅力——选题“南菁书院”之因 |
1.1.2 缘起之二:书院在历史中的非正常消亡——择定南菁书院转型之由 |
1.1.3 缘起之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热——探究“转型”的现实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书院 |
1.3.2 书院改制 |
1.3.3 社会变局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书院的研究 |
1.4.2 关于南菁书院的研究 |
1.4.3 关于社会变局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特点与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特点 |
1.6.3 研究内容 |
2 逆势而上——南菁书院的创建和发展(1882-1898) |
2.1 晚清书院的发展概况 |
2.1.1 官学化愈演愈烈 |
2.1.2 逐渐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
2.1.3 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
2.1.4 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师资水平下降严重 |
2.1.5 纳西学、兴学堂与书院“无以育才”之矛盾 |
2.2 南菁书院创建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原因 |
2.2.1 欲挽江苏衰替学风,重现昔日暨阳书院辉煌 |
2.2.2 黄体芳“经世致用、重事功”的思想 |
2.2.3 书院被视为造就人才之所 |
2.3 南菁书院的办学定位·考课·历史意义 |
2.3.1 南菁书院的办学定位 |
2.3.2 南菁书院的考课及其特点 |
2.3.3 南菁书院的历史意义 |
3 应势而变——南菁书院的转型(1898-1907) |
3.1 南菁书院转型的条件 |
3.1.1 社会变局 |
3.1.2 与时俱进的特质 |
3.1.3 瞿鸿禨的“维新倾向” |
3.2 南菁书院变革之路 |
3.2.1 瞿鸿禨遵旨改南菁书院为高等学堂 |
3.2.2 李殿林再次奏改南菁书院为高等学堂 |
3.2.3 张謇提议改南菁为高等文科学堂 |
3.3 南菁书院转型的措施和维度 |
3.3.1 因地制宜,试办农学 |
3.3.2 课程设置 |
3.3.3 学风转变 |
3.3.4 办学体制 |
4 南菁书院转型的机理分析 |
4.1 外部动力 |
4.1.1 宏观层面:社会变局 |
4.1.2 中观层面: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
4.1.3 微观层面:官方扶持力度削弱 |
4.2 内部动力 |
4.2.1 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下降 |
4.2.2 课生治学态度每况愈下 |
4.2.3 学政对书院的“西化”改革 |
4.3 历史合力视角下南菁书院转型的发生机制 |
4.3.1 历史合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4.3.2 历史合力:分析南菁书院转型发生机制的新视野 |
5 南菁书院转型的当代意义 |
5.1 对南菁书院转型的评价 |
5.1.1 历史价值 |
5.1.2 历史反思 |
5.2 南菁书院转型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共通之处 |
5.2.1 特定的社会转型和时代使命 |
5.2.2 政府推动型的改革 |
5.2.3 转型过程中的相似困境 |
5.3 南菁书院转型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启示 |
5.3.1 落实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高校转型自主权 |
5.3.2 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推行示范引领 |
5.3.3 高校要转变观念,厘清定位,服务地方发展 |
5.3.4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
6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 |
1.2.1 相关的研究综述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简要述评 |
2.1 民生的内涵和特征 |
2.1.1 民生的内涵 |
2.1.2 民生的特征 |
2.2 高等教育民生的基本内容 |
2.2.1 高等教育民生的内涵 |
2.2.2 高等教育民生的核心要素 |
2.2.3 高等教育民生的特征 |
2.3 高等教育民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3.1 高等教育民生理论形成的背景 |
2.3.2 高等教育民生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3章 中外教育民生思想的渊源流派 |
3.1 中国早期的教育民生思想 |
3.1.1 儒家的教育民生思想 |
3.1.2 辜鸿铭的教育民生思想 |
3.1.3 孙中山的教育民生思想 |
3.1.4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思想 |
3.2 西方的教育民生思想 |
3.2.1 夸美纽斯的教育民生思想 |
3.2.2 洛克的教育民生思想 |
3.2.3 帕森斯的教育民生思想 |
3.2.4 舒尔茨的教育民生思想 |
3.3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民生思想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民生思想 |
3.3.2 列宁的教育民生思想 |
3.3.3 毛泽东的教育民生思想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民生思想 |
第4章 高等教育服务民生的历史贡献 |
4.1 建国前(1921年-1949年) |
4.1.1 培养了大量干部人才 |
4.1.2 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
4.1.3 推动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
4.2 建国初期(1949年-1978年) |
4.2.1 人民成为受教育的主体 |
4.2.2 教育的目标是为提高人民生活 |
4.2.3 科研成果应用于民生 |
4.2.4 为工农子弟的发展开辟了特殊通道 |
4.3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8年) |
4.3.1 使大量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
4.3.2 面向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 |
4.3.3 改革更加注重人的需要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 |
4.3.4 科研成果推动民生改善 |
第5章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 |
5.1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
5.1.1 高等教育惠及更多人群 |
5.1.2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公平 |
5.1.3 为基础民生领域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 |
5.1.4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
5.2 高等教育的科研目标更多的为民生改善服务 |
5.2.1 基础研究服务重大民生需求 |
5.2.2 技术创新成果促进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 |
5.3 高等教育以直接服务社会的方式助力民生改善 |
5.3.1 以校办产业的形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贡献 |
5.3.2 以科技园为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新途径 |
5.3.3 为区域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
5.4 高等教育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
5.4.1 高等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 |
5.4.2 高等教育注重在文化创新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
5.4.3 高等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法治建设 |
第6章 高等教育促进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1 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 |
6.1.1 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
6.1.2 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
6.1.3 高等教育结果公平问题 |
6.2 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 |
6.2.1 大学生就业供需有待进一步完善 |
6.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
6.2.3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
6.3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问题 |
6.3.1 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不健全 |
6.3.2 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强 |
6.3.3 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
6.4 高等教育的功利性问题 |
6.4.1 高校行政化问题 |
6.4.2 科研功利化问题 |
6.4.3 学生的功利化倾向 |
第7章 促进高等教育民生贡献的对策分析 |
7.1 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公平 |
7.1.1 强化教育公平的理念 |
7.1.2 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 |
7.1.3 改革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
7.1.4 推进教育公平法制建设 |
7.1.5 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
7.2 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
7.2.1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
7.2.2 高等教育的自身完善 |
7.2.3 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
7.3 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
7.3.1 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支撑能力 |
7.3.2 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引领社会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研究 ——基于160所学校的样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涵义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内容的研究 |
(四)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形成的研究 |
(五)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理念 |
(二) 办学理念 |
(三) 中小学办学理念 |
五、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理论 |
(一) 组织文化相关概念 |
(二) 学校组织文化的要素 |
六、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文化学意义 |
一、学校组织文化分析 |
(一) 组织文化的要素 |
(二) 学校组织文化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三) 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精神文化 |
二、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对办学理念的要求 |
(一) 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 |
(二) 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对办学理念的要求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内涵及文本特征 |
一、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内涵 |
(一) 对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内容的研究 |
(二) 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特点 |
(三) 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内涵的影响因素 |
二、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文本特征 |
(一) 句式简约 |
(二) 动词为主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对其的思考 |
一、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
(一) 部分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内涵存在价值观上的偏差 |
(二) 部分中小学对办学理念的内涵理解不透彻、使用有误 |
(三) 部分中小学办学理念表述简短,难以支撑起办学理念的内涵 |
二、对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的思考 |
(一) 要以建设组织文化为原则来思考办学理念内涵 |
(二) 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来构建中小学办学理念 |
(三) 要形成有侧重、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内涵,并合理表述 |
(四) 要积极推广中小学办学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价值 |
(五) 研究方法 |
一、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发轫与徘徊:为农业发展服务(1949-1978) |
1. 确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 |
2. 兴办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 |
3. 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及师资 |
(二) 恢复与发展: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1978-2000) |
1.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鼓励多种形式办学 |
2. 完善支持体系 |
3.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
(三) 改进与拓展: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2001-今) |
1. 农村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 |
2. 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
二、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 整体发展持续推进,进程缓慢曲折 |
(二)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
(三) 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2.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
3. “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
(四) 依靠政府统筹,联合社会力量 |
三、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一) 取得的成就 |
1. 农村职业教育空前发展 |
2.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
3.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二) 主要问题 |
1. 主体需求度低 |
2. 农村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 |
3. 农村职业学校改革滞后,办学质量不高 |
四、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
(一) 转变观念,依靠农村 |
(二) 改善生存环境,健全保障机制 |
1. 师资支持 |
2. 就业服务 |
3. 资格证书制度 |
4. 法律保障 |
(三) 加强农村职业学校自身建设 |
1. 建设教师队伍 |
2. 特色立校,灵活办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国经济转型期特征及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 |
1.1.2 世界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及启示 |
1.1.3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
1.1.4 现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四大重点和一条主线 |
1.2.2 研究框架图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路径、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工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文献综述的依据和分类 |
1.4.2 国外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与启示 |
1.4.3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述评 |
上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 |
第二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
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 |
2.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 |
2.1.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前奏阶段(1978-1991):“三教统筹、上挂横联下辐射、燎原计划、县级职教中心” |
2.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局部探索阶段(1992-2001):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职业教育集团自发地崭露头角 |
2.1.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统筹探索阶段(2002-至今):多种职业教育模式齐头并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了战略化、规模化的统筹探索 |
2.2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调研 |
2.2.1 民办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概况 |
2.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规模的调研介绍 |
2.2.3 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类型、分类标准和“类型树” |
2.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与模式的选构 |
2.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有成效和案例分析 |
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的调研和统计分析 |
2.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与内容简介 |
2.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困惑与关键问题分析 |
第三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 |
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分析 |
3.1.1 职业教育 |
3.1.2 职业教育集团:概念的偏颇和补充 |
3.2 职业教育集团与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
3.2.1 集团vs 联盟、共同体或联合体 |
3.2.2 职业教育集团vs 企业集团 |
3.2.3 职业教育集团vs 职业学校 |
3.2.4 职业教育集团vs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
3.3 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
3.3.1 资源配置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概说 |
3.3.2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3.3.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节约 |
3.3.4 职业教育集团化新构了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
3.4 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论和“四跨”环境利基论 |
3.4.1 环境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环境 |
3.4.2 发展环境的意义: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 |
3.4.3 中国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环境利基 |
3.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创新发展环境理论,开发新的环境利基 |
3.5 合作职业教育理论: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到职业教育集团化 |
3.5.1 世界合作教育理念:缘起、演进及合作职业教育 |
3.5.2 合作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应用 |
3.5.3 职业教育集团化丰富合作职业教育理论,整合校企、校际合作 |
3.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其他支撑性理论 |
3.6.1 组织学视角 |
3.6.2 经济学理论和假说对职教集团化的启示 |
下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
第四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研究 |
4.1 公共政策和教育政策概说 |
4.1.1 概念诠释 |
4.1.2 政策研究内容简介 |
4.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系统 |
4.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概念和特征 |
4.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主体 |
4.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客体 |
4.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
4.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 |
4.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阶段模型图 |
4.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制定 |
4.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执行 |
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内容 |
4.4.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方案设计 |
4.4.2 一份政策建议稿 |
第五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
5.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
5.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
5.1.2 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概说 |
5.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 |
5.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 |
5.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变革意义 |
5.2.2 组织集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层次分析 |
5.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环境 |
5.2.4 组织设计概说 |
5.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现状 |
5.2.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理念 |
5.2.7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内容 |
5.2.8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程序 |
5.2.9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模式选择 |
5.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
5.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关概念 |
5.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定安排意义 |
5.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原则 |
5.3.4 职业集团集团化发展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框架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路径的创新 |
6.1.3 研究观点的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水平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积弊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诱因 |
第二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评价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 |
第四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典型案例评析 |
第一节 “山东”现象 |
第二节 “藏宁”现象 |
第三节 “赣鄂”现象 |
第四节 “京晋皖”现象 |
第五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属性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及其控制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 |
第四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面向市场求发展 围绕经济育人才——江西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2]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3]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D]. 于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反映与建构:学校宣传与学校的教育观念[D]. 赵光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社会变局与传统书院转型(1898-1907) ——以南菁书院为例[D]. 李双.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6]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民生贡献[D]. 庄洁. 吉林大学, 2015(05)
- [7]我国中小学办学理念研究 ——基于160所学校的样本分析[D]. 郭琳.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3)
- [8]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王怡.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9]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 余秀琴. 天津大学, 2009(12)
- [10]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D]. 赵庆年. 厦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