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rectly Modulated 10 Gb/s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320 km of Negative Dispersion Fiber for Regional Metro Network(论文文献综述)
毛文妍[1](2020)在《水下量子噪声流加密光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海洋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下通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满足海洋通信系统对更高安全性的要求,光通信系统中物理层加密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层加密技术:量子噪声流加密(QNSC)具有兼容现有光纤设备且能实现高速、长距离传输的特点,在海底光缆系统、水下无线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对不同类型水下光通信系统的安全隐患、加密方式以及量子噪声流加密技术进行了调研。并重点进行了量子噪声流加密技术在不同水下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验证和实验研究,对于保障水下通信的安全传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一、论文设计了水下无线光通信中基于MQAM-OFDM调制的二维量子噪声流加密方案,并进行了水下蓝绿激光通信加密传输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加密方案的传输代价仅为1dB,且随传输速率的升高加密代价逐渐减小,在高速水下无线光通信中具有可行性。二、论文分析了造成水下蓝绿激光通信调制非线性效应的原因:1、采用的OFDM信号具有较高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2、加密信号对激光器高调制深度的要求使信号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失真。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限幅法以及 VRLS(Volterra-series based recursive least squre)算法对系统性能进行补偿,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三、论文验证了长距离海底光缆系统中基于量子噪声流加密的IM-DD OFDM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了 2.5Gbit/s加密信号安全传输1000km,并证明MQAM-OFDM加密格式对于长距离海底光缆传输中的光纤色散效应具有较高的容忍度。
雍韬[2](2017)在《面向全业务承载的传送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全业务运营,是指涵盖电信、互联网、多媒体、娱乐、消费电子、金融、健康等多个业务领域,全方位满足用户的生活、工作需求,提供通信、内容、应用和服务的跨行业、跨地域的运营模式。其中数据业务是全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所以数据业务的增长对现有的传送网络有了新的要求,完善传送网组网结构,提升传送网效率非常必要。论文首先介绍了在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的传送网的特点以及主要技术,由于全业务中数据业务流量爆发式增长对传统传送网带来的压力,提出了通过调整优化现有的网络结构及组网方式,来缓解这种全业务承载的压力。论文以无锡本地传送网和江苏省干传送网为工程案例,给出了详细的实现细节。首先结合全业务运营所需的承载,进行需求分析,探讨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其次,通过对传送网各个分层网络进行优化,例如对骨干层、汇聚层的单、双连接,交叉组网,接入层的微格化调整以及省干PTN网络分层化等方式,优化现有的传送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承载能力。最后论文给出了对本地和省干的传送网中的OTN、PTN、PON等各个重要系统的优化调整的方案,达到了优化了现有的传送网传输系统的结构的效果。
姜寿林[3](2019)在《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文中研究说明自高锟先生提出以玻璃作为光通信媒介以来,得益于光纤设计制备、波分复用、宽带放大、高阶调制和相干接收等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容量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而今,光纤已成为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随着5G、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高清视频等的迅速发展,全球因特网数据流量预计仍将以年均约26%的速度高速增长,“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对于光纤传输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非线性效应以及光致连续损伤效应,传统技术手段难以维持光纤传输容量的高速增长。而空分复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光纤的空间维度,通过正交模式复用或多纤芯复用的技术手段,有望实现单根光纤传输容量的成倍增长。研究空分复用技术对于实现下一代大容量光纤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弱耦合空分复用特种光纤及关键器件相关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低模间串扰少模光纤设计与性能表征、宽带弱耦合多芯光纤设计、模分复用关键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阶跃少模光纤中LP21模与LP02模之间存在较强模式耦合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环辅助型少模光纤结构。通过优化环辅助结构的参数,设计制备了最小模间有效折射率差为1.8×10-3的环辅助型四模光纤,是阶跃折射率四模光纤中最小有效折射率差的2.2倍。1550 nm波长处各模式平均损耗与模式相关损耗分别为0.23 dB/km和0.02dB/km,与阶跃折射率少模光纤相比,由于环辅助结构引入的额外损耗小于0.01 dB/km。首次基于相位噪声补偿扫描波长干涉仪技术实现了23 km少模光纤分布式模式耦合的连续测量,结果表明,环辅助型少模光纤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在强扰动情况下LP21与LP02的模间串扰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的,设计了环辅助型七模光纤,支持12个独立空间信道,最小模间有效折射率差约1.7×10-3。2)针对高密度多芯光纤截止波长长、可用带宽小的问题,通过优化异质纤芯的沟槽参数,能够很好地平衡串扰、有效模场面积以及截止波长之间的折衷关系,在保证低串扰的同时,大幅提高多芯光纤的可用波长范围。详述了不同纤芯的参数优化与选择方案,设计了125-μm包层六芯和八芯光纤,其中六芯光纤串扰小于-30 dB/100km,截止波长约1300 nm,相较于已报道同等串扰水平的其它多芯光纤,单模工作波长范围提高为原来的3倍左右;八芯光纤串扰小于-30 dB/km,截止波长为1260 nm,能够满足接入网和数据中心等短距离应用场景的需求。3)制备了高性能的宽带低插损LP11模式耦合器,最低插入损耗仅0.3 dB,在1480-1640 nm波长范围内模斑清晰可见,插入损耗小于0.6 dB。基于制备的器件搭建了两模复用/解复用器件,并在15 km少模光纤中分别实现了25 Gbit/s NRZ信号和20 Gbit/s PAM4信号的传输。基于三模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手性耦合光纤型方向角非对称模式(LPmn模,m≠0)旋转器,并利用光束传播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在传统的基于保偏少模光纤的模式旋转器中,需要使得入射模式瓣方向与光纤快轴成指定夹角。而在本文所设计的模式旋转器中,能够将任意入射的LPmn模(m≠0)旋转为与其正交的简并模式。以LP11模为例,对于任意入射模式瓣方向的LP11模,C波段内旋转效率高于97%,模式消光比优于29 dB。这一设计方案可拓展至任意高阶方向角非对称模式,有望用于简并LP模式的复用。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通过新型光纤与器件的设计制备,探索改进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本文从耦合模理论、光纤设计与表征、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所发展的新型光纤及器件有望进一步推动低成本弱耦合空分复用技术的实用化。
李想[4](2018)在《基于100G OTN技术的X市城域网组网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宽带、移动互联网等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流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对传输网络带宽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城域网(MAN)的网络扩容问题。传统的MAN组网方式主要采用同步数字体系(SDH)和波分复用(WDM),然而,SDH和WDM只支持小颗粒的传输,无法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要求,并且组网方式较单一,只支持点对点的传输。为了弥补传统技术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速率为100Gbit/s的光传送网(OTN)。100G OTN技术结合了WDM和SDH的优势,降低了非线性效应、光信噪比等物理因素的限制,组网方式更加灵活,适合应用于网络结构复杂的城域网。目前,X市城域网的结构较复杂,主要由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分组传送网(PTN)、光传送网(OTN)以及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组成。MSTP网络承载第二代(2G)业务和少量数据业务,PTN承载2G、3G业务,而现网的OTN主要以小颗粒业务为主,速率最高也只有10Gbit/s,无法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要求,所以采用100G技术组网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X市城域传输网络的现状,结合100G OTN技术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应用场景,从100G OTN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出发,制定了基于100G OTN的X市城域网规划设计原则,并结合X市城域网建设项目,提出了基于100G OTN技术的城域网组网设计方案。其中,研究了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技术在组网方案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组网拓扑结构、设备和光缆的选型、性能参数设计、网管系统规划以及保护方式设计等。根据X市网络现状进行网络容量规划,并比较市面上的100G OTN设备,结合X市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选取,完成了各OTN站点的站型配置及组网方案设计,以及光信噪比(OSNR)、色散、非线性效应等线路性能参数的补偿方案和保护方案的设计工作,最终形成基于100G OTN技术的X市城域网承载方案。本文还提出了基于100G OTN技术的城域网测试方案。给出了验收方法和标准,主要涉及主光通道测试、系统信噪比测试、系统误码率测试、系统传输性能测试和系统保护倒换测试几个方面。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合理有效,达到了测试指标,可以投产应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能够解决目前大流量和大颗粒业务的传送和调度需求问题。因此,所给出的100G OTN组网设计和测试方案也可作为未来全光网络的过渡方案。
巩小雪[5](2017)在《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层出不穷,推动了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这无疑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对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宽带接入网需要为用户同时提供高速的有线接入和灵活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运营商希望利用现有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基础设施构建无线回程网络,使无线和有线业务共享相同的光缆资源,以降低网络投资成本和运营支出,提高全网资源利用率。此外,正交频分复用P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OFDM-PON)具有频谱效率高、资源分配灵活以及可为不同类型业务提供透明的传输通道等优势,为各种异质技术的融合接入提供了宝贵契机。因此,利用OFDM-PON统一承载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使得光纤-无线(Fiber-Wireless,FiWi)接入网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面向未来的FiWi接入网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高速接入,而且需要满足不同类型业务差异化的服务需求,这给FiWi接入网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资源调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已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物理层传输优化机制,但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点到点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对多点到点的上行传输研究不足,且无法满足不同等级用户的传输质量要求。尤其地,随着传输速率的进一步提升,色度色散引起的信号功率衰落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的色散补偿方法成本高昂或实现复杂,且不能针对不同子信道的传输需求进行灵活有差别的补偿。此外,先前的资源分配研究大多考虑提高服务质量,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有待探索。同时,智慧城市、移动云计算等应用的推广促进了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但针对上述特定应用场景的虚拟网络嵌入(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VNE)机制却鲜有涉及。可见,FiWi接入网传输优化和资源调度机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较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别从物理层传输性能优化机制、高效灵活的色散补偿方法、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以及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VNE机制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多个新颖的研究思路与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概述如下:(1)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首先,研究了基于OFDM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Direct Detection,IMDD)PON系统的功率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传递函数的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功率分配方案,本文所提方案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其次,针对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高和不同等级用户传输质量要求很难保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通过对每个带的调制格式和功率进行灵活分配,满足了不同用户传输质量需求。最后,考虑到IMDD 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受到子载波混频干扰和光拍频干扰严重,提出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改善了系统的传输性能。(2)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IMDD 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数字正交滤波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优参数设计。其次,针对数字正交滤波IMDD PON系统受到色度色散引起的信道衰落问题,提出了利用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进行色散补偿。为了验证SPM效应的有效性,推导了同时考虑到光纤的色度色散和SPM效应的理论传输模型。基于以上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探索了系统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和各子信道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受到色度色散影响较为严重的信道,SPM可以提高其2倍的信号传输容量,自适应信道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其45%的信号传输容量。(3)FiWi接入网中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首先,针对FiWi接入网生存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子载波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以最小化维护批次且保证可接受的调度周期为目标,构建问题模型,理论分析该问题的可行解条件和下界值,设计新颖的虚拟子载波调度启发式算法来解决该问题。所提启发式算法得到的分支光纤维护批次可以达到理论推导的界值。其次,针对FiWi接入网能耗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构建了虚拟子载波迁移的能耗模型,进行了问题描述和上界值分析,设计了基于灵活调制格式的节能型调度周期和虚拟子载波联合分配算法,最大化系统节省的能耗。本文设计算法性能好于基准算法,且其节能效果与上界值精确匹配。(4)FiWi接入网中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首先,为了支持移动云计算服务定向广告的应用,本文引入集成光纤城域接入网和泛在无线接入的FiWi架构,研究了该架构下位置推荐感知的VNE问题。提出了独立兴趣点和兴趣点轨迹推荐方案。为了最小化光路建立的能耗开销,进一步提出了位置推荐感知的启发式VNE算法。与基准方案相比,本文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38%的能耗同时提高20%的收益,且所提启发式方案的收益非常接近问题的上界值。其次,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高度依赖FiWi接入网,本文研究了 FiWi接入网中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VNE问题。以最小化无线节点发射功率为目标,提出了图裁剪算法嵌入更多的虚拟网络到底层无线网状网中。对于无法嵌入到前端无线网状网的虚拟网络,利用后端PON进行协作处理,同时保证后端带宽资源消耗最小。与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总发射功率、提高VNE效率,以及降低后端带宽资源消耗。为了验证和评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的性能,文中利用VPI、MATLAB以及C++等仿真软件搭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在改善系统传输性能、提高光纤维护效率、节省功率消耗、增加网络收益和减少带宽消耗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文的研究成果为FiWi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李叙伦[6](2015)在《V型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啁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交流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光通信网中,制作工艺、调制格式简单,波长可调谐,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半导体激光器将是必不可少的器件。直接幅度调制和电吸收调制以及马赫-曾德尔电光相位调制等外调制方式相比,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一种调制格式。然而,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幅度调制通常伴随着人们不希望具有的正频率啁啾现象。调制信号在1550nm标准正色散单模光纤中传输时,正频率啁啾会使信号的脉冲展宽,这将严重限制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人们渴望得到可以在密集波分复用城域网使用的具有波长可调谐功能和负啁啾特性的光发射机。本文首次发现并证实了直接调制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负啁啾现象。本文研究的多电极结构的直接调制可调谐V型腔激光器,在调制过程中,其有源区的载流子密度与输出光功率发生了巧妙地反向变化。因此,V型腔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具有负啁啾特性,从而实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本文首先用时域行波模型模拟分析了直接调制过程中V型腔激光器的载流子密度与输出光功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从理论上说明了负啁啾的正确性;其次用光带通滤波方法测量了V型腔激光器的时域动态啁啾,从实验上测得了负啁啾结果,得到了与模拟分析一致的结论;最后分析了V型腔激光器的负啁啾特性对光信号在G.652标准单模光纤中色散的部分补偿作用,进一步证实了V型腔激光器的负啁啾特性。具有制作简单、结构紧凑、波长可调谐和直接调制负啁啾特性的V型腔激光器在未来光通信网中必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清海[7](2011)在《新颖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文中提出伴随着各种新型业务的持续涌现,用户对接入网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下一代无源光网络能够打破接入网带宽瓶颈,成为了光接入网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论文深入研究带宽大于10Gbit/s、新颖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如40Gbit/s无源光网络,并提出了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架构,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无源光网络基础知识,分析无源光网络发展现状;2.分别从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波分复用滤波器/路由器、无源光分配网五个方面研究实现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3.分别从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和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两个领域研究了现有的实现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的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4.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方案: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并分别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演示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李岩[8](2007)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动态色度色散补偿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由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色度色散(CD)容限非常低,在进行了长距离的固定CD补偿后,由于光网络中路径的动态选择、外界环境变化、光源的频率漂移及元件的老化等因素导致的动态变化的残余色散仍然会提高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动态色度色散(CD)补偿技术已经成为40Gb/s或更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当前存在的各种可调谐CD补偿技术和CD反馈信息提取技术,分析了高速光纤通信对动态CD补偿技术的要求。研究了高斯脉冲在色散介质中的传输。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源谱宽和非线性效应对光脉冲在色散介质中传输的影响和CD对通信系统比特率和带宽的影响。完成了40Gb/s RZ码的动态CD补偿系统,包括利用DCF光纤和电光开关阵列实现的可调谐CD补偿模块、利用指定频带电功率检测法,基于微波功率放大器、窄带带通滤波器和功率检波器等实现反馈信息提取模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的控制模块和采用自适应步长搜索方式实现的补偿算法。进行了基于SOA的SPM效应和XPM效应的40Gbit/s系统下可调谐CD补偿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SOA的XPM效应的连续动态CD补偿方案,进行了10Gbit/s系统中基于SOA的XPM效应的连续动态CD补偿实验,实现了小范围高精度的连续可调谐CD补偿。工作中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检测给定频点处电功率值的CD反馈信息提取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伪随机光脉冲序列的不同频点处电功率谱密度与系统累积色散值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调制格式、被测频带带宽等因素对电功率法CD检测的影响。在40Gbit/s的RZ系统中实现的CD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分别为130ps/nm和3.25ps/nm/0.5dB。2.完成了基于DCF级联电光开关阵列和电功率检测技术的动态CD补偿系统,进行了40Gbit/s系统中的动态CD补偿实验,实现了82ps/nm的补偿范围和5ps/nm的补偿精度。补偿系统的最长响应时间为0.52s。3.提出基于SOA的连续动态CD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SOA注入电流、时钟光功率、时钟光与信号光之间的延时对CD补偿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案在40Gbit/s系统中可以补偿总范围大小为40ps/nm的正负色散。4.进行了10Gbit/s系统中基于SOA的XPM效应的连续可调谐CD补偿实验,实现了光源具有初始啁啾条件下的-40 60ps/nm范围内CD恶化波形的连续可调谐CD补偿。
邓丽琼[9](2007)在《基于粗波分复用技术的城域网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是一种波长间隔为20nm的波分复用技术,它延续了密集波分复用高带宽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DWDM技术所不具备的多业务接口、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等诸多优点,使其在城域网、接入网、有线电视网等边缘网络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许多国内外制造商也开始研发和陆续推出相关产品,CWDM的国际和国内标准也都已经过多次修订;国内外各大光纤制造商纷纷研制和推出了一些符合规范、性能优良的适用于CWDM的商用光纤。本课题结合不同类型光纤性能特点及其在实际CWDM系统试验中的表现,综合分析了光纤类型对于CWDM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同时考虑到光纤安装到系统中的成本及可行性,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了一些光纤选型的参考依据。通过软件的参数优化和扫描计算等独有功能,分别对直接调制激光器、波分复用器、接收器等CWDM网络的关键组件进行了分析。根据各类光纤的实测参数建立了一套完整可靠的光纤数据库,并依此测重研究了不同类型光纤对于CWDM网络的影响。对高速CWDM信道的优化,比较和探讨CWDM系统升级的不同方案。当直接调制激光器应用于CWDM网络时,其啁啾引起的色散容限、误码率、Q因子等都受到信号波长、光纤长度以及比特率的影响,文章通过详细地分析计算得出一些定量的变化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与真实系统的表现情况较为吻合,展示了系统仿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对系统设计者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晓明[10](2006)在《波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波分复用原理、波分复用器件和波分关键技术的研究,针对标准光纤,使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光纤波分通信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并对实际应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波分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现有城域传输网络的特点,介绍城域粗波分复用和城域密集波分复用的最新发展状况,比较波分系统网络与现有传输网络(MSTP)的各种特性,对城域波分传输网的建设进行研究。在城域网建设方面,本文研究采取由现有传输网络过渡到粗波分复用网络,最后再升级到密集波分复用网络的步骤,提出以最优的性价比来建设城域光传输网络的方案。
二、Directly Modulated 10 Gb/s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320 km of Negative Dispersion Fiber for Regional Metro Networ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rectly Modulated 10 Gb/s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320 km of Negative Dispersion Fiber for Regional Metro Network(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下量子噪声流加密光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量子噪声流加密传输的理论基础 |
2.1 Y-00量子噪声流加密系统 |
2.1.1 Y-00量子噪声流加密原理 |
2.1.2 Y-00量子噪声流加密系统安全性说明 |
2.2 OFDM关键技术 |
2.2.1 OFDM技术的发展 |
2.2.2 OFDM的基本原理 |
2.2.3 OFDM技术的优点缺点 |
2.3 基于OFDM的二维量子噪声流加密系统 |
2.3.1 二维量子噪声流加密原理 |
2.3.2 基于OFDM的量子噪声流加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FDM的水下安全光传输 |
3.1 IM/DD-OFDM水下激光通信系统 |
3.1.1 基于DCO-OFDM的IM/DD光通信原理 |
3.1.2 水下激光通信收发器件的选取 |
3.2 激光器的非线性失真及补偿算法 |
3.2.1 激光器的非线性效应 |
3.2.2 限幅法降低信号PAPR |
3.2.3 VRLS非线性补偿算法 |
3.3 短距离水下安全光传输实验 |
3.3.1 实验原理框图介绍 |
3.3.2 实验涉及的参数优化 |
3.3.3 安全传输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4 非线性补偿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量子噪声流加密的长距离海缆光传输 |
4.1 长距离海缆通信系统 |
4.1.1 影响长距离海缆通信系统的几大要素 |
4.1.2 长距离海缆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
4.2 实验原理框图及环境配置 |
4.2.1 实验原理框图 |
4.2.2 MZM调制器的偏置点选择 |
4.2.3 长距离模拟海缆实验环境配置 |
4.3 背对背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背对背实验结果 |
4.3.2 量子噪声功率点的选择 |
4.4 长距离海缆通信系统安全传输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1000km光纤安全传输实验结果 |
4.4.2 有无色散补偿模块传输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面向全业务承载的传送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传送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1 传送网概述 |
2.2 PTN技术概述 |
2.3 DWDM技术概述 |
2.4 OTN技术概述 |
2.5 PON技术概述 |
2.6 传送网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1 传送网系统层面 |
2.6.2 传送网组网结构层面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业务运营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
3.1 全业务运营及其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 |
3.1.1 全业务运营环境 |
3.1.2 全业务承载需求分析 |
3.1.3 全业务承载技术分析 |
3.2 面向业务需求的具体调整方案 |
3.2.1 汇聚层 |
3.2.2 接入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全业务承载的无锡本地传送网优化策略 |
4.1 无锡本地传送网现状分析 |
4.2 传送网组网以及优化方案思路 |
4.2.1 传送网汇聚层优化方案实例 |
4.2.2 传送网接入层优化方案实例 |
4.2.3 业务接入技术选择 |
4.3 传送网系统优化 |
4.3.1 无锡移动传送网络系统优化实施 |
4.3.2 PON系统优化实施 |
4.3.3 OTN系统优化实施 |
4.3.4 PTN优化方案 |
4.4 优化成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省内移动骨干传送网优化方案 |
5.1 江苏省省内移动省干传送网概述 |
5.2 省干传送网优化策略及思路 |
5.2.1 省干OTN系统优化策略及思路 |
5.2.2 省干PTN系统优化策略及思路 |
5.3 江苏移动省干传送网优化案例 |
5.3.1 江苏移动省干OTN系统优化实施 |
5.3.2 江苏移动省干PTN系统优化实施 |
5.3.3 保护原则 |
5.4 优化成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1.1.1 通信光纤的演变 |
1.1.2 提升光纤传输容量的关键技术 |
1.2 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限制因素 |
1.2.1 非线性效应 |
1.2.2 光致连续损伤 |
1.3 空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 |
1.3.1 多纤光缆 |
1.3.2 少模/多模光纤 |
1.3.3 多芯光纤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模式理论 |
2.1 阶跃折射率光纤中的模式 |
2.1.1 矢量模 |
2.1.2 线偏振模 |
2.2 耦合模理论 |
2.2.1 基于微扰理论的耦合模方程 |
2.2.2 定向耦合器基础特性 |
2.2.3 少模光纤中的模式耦合 |
2.2.4 多芯光纤串扰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辅助型弱耦合少模光纤设计与表征 |
3.1 环辅助型四模光纤设计 |
3.1.1 设计原理 |
3.1.2 光纤参数优化 |
3.2 四模光纤性能表征 |
3.2.1 光纤衰减表征 |
3.2.2 基于S2测试的模式重建与群延时测量 |
3.2.3 基于扫描波长干涉仪的分布式模式耦合测量 |
3.2.4 光致连续损伤阈值功率测量 |
3.3 环辅助型七模光纤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串扰宽带多芯光纤设计 |
4.1 修正的多芯光纤串扰计算方法 |
4.2 125微米包层宽带单模多芯光纤设计 |
4.2.1 纤芯排布方式比较 |
4.2.2 宽带长距传输六芯光纤设计优化 |
4.2.3 宽带短距传输八芯光纤设计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耦合模分复用关键器件设计与制备 |
5.1 熔融拉锥选模耦合器设计与制备 |
5.1.1 相位匹配与绝热条件 |
5.1.2 宽带低插损LP01与LP11模模式耦合器制备与表征 |
5.1.3 LP21模式耦合器制备与损耗分析 |
5.2 基于拉锥模式耦合器的MIMO-LESS模分复用传输 |
5.3 方向角不敏感模式旋转器设计 |
5.3.1 模式旋转器介绍 |
5.3.2 设计原理 |
5.3.3 器件设计与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光致连续损伤效应传播速度研究 |
S.1 超高时间分辨率速度测试方案 |
S.2 光致连续损伤瞬态速度响应 |
S.2.1 单模光纤中的速度周期性振荡 |
S.2.2 少模光纤中的速度周期性振荡 |
S.2.3 单模光纤中不同阶段的瞬态速度响应 |
S.3 基于光频域反射仪的实时监测与定位 |
S.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基于100G OTN技术的X市城域网组网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100G OTN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
2.1 OTN标准及技术 |
2.2 100G OTN的关键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X市城域网现状及组网原则 |
3.1 X市城域网的结构及其现状 |
3.2 城域网规划设计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100G OTN的X市城域网组网设计方案 |
4.1 ROADM技术在组网方案中的应用 |
4.2 组网拓扑结构 |
4.3 设备和光缆的选型 |
4.4 性能参数设计 |
4.5 网管系统规划 |
4.6 保护方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100 GOTN的X市城域网测试方案 |
5.1 100G OTN系统测试参考点配置 |
5.2 100G OTN系统主光通道测试 |
5.3 100G OTN系统信噪比测试 |
5.4 100G OTN系统误码性能测试 |
5.5 100G OTN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5)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FiWi接入网研究背景 |
1.2 FiWi接入网研究动态和挑战 |
1.2.1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2 基于数字滤波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3 资源分配与调度机制研究 |
1.2.4 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1.2.5 面临的挑战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5 课题来源 |
第2章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功率优化机制研究 |
2.2.1 OFDM基本原理 |
2.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传输模型 |
2.2.3 问题定义 |
2.2.4 算法描述 |
2.2.5 复杂度分析 |
2.2.6 仿真和分析 |
2.3 基于DFT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 |
2.3.1 多带DFT扩展IMDD OFDM-PON系统模型 |
2.3.2 复杂度分析 |
2.3.3 系统搭建 |
2.3.4 仿真和分析 |
2.4 基于LDPC编码的上行IMDD OFDM-PON系统 |
2.4.1 干扰模型理论分析 |
2.4.2 上行传输系统设计 |
2.4.3 系统搭建 |
2.4.4 仿真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系统性能研究 |
3.2.1 数字正交滤波的基本原理 |
3.2.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工作原理 |
3.2.3 仿真和分析 |
3.3 利用自相位调制的数字正交滤波PON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3.1 自相位调制使能的色散补偿理论模型 |
3.3.2 系统设计 |
3.3.3 仿真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iWi接入网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于VS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 |
4.2.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2.2 问题描述与分析 |
4.2.3 GDFLB启发式算法 |
4.2.4 仿真和分析 |
4.3 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 |
4.3.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3.2 灵活OFDMA-PON系统平台 |
4.3.3 功耗模型 |
4.3.4 问题描述和界值分析 |
4.3.5 启发式算法 |
4.3.6 仿真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位置推荐感知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2.1 设计框架 |
5.2.2 网络模型 |
5.2.3 问题定义与界值分析 |
5.2.4 启发式算法 |
5.2.5 仿真与分析 |
5.3 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3.1 网络模型 |
5.3.2 问题定义与分析 |
5.3.3 启发式算法 |
5.3.4 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V型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啁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光通信网的发展史及未来需求 |
1.1.2 可调谐激光器的应用需求 |
1.2 半导体激光器的高速调制 |
1.3 高速调制激光器的啁啾研究状况 |
1.3.1 直接调制激光器的频率啁啾 |
1.3.2 外调制激光器的频率啁啾 |
1.3.3 可调谐激光器的频率啁啾 |
1.3.4 啁啾管理激光器(CML)技术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2 V型耦合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
2.1 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 |
2.1.1 半导体材料的发光原理 |
2.1.2 激光器谐振腔简介 |
2.2 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调谐原理 |
2.3 V型腔激光器的设计结构和调谐操作原理 |
3 V型耦合腔可调谐激光器啁啾理论及仿真分析 |
3.1 直接调制激光器动态啁啾原理 |
3.1.1 半导体中的电子能级跃迁及载流子复合机制 |
3.1.2 载流子与光子变化关系-速率方程 |
3.1.3 载流子密度动态变化导致的频移 |
3.1.4 频率啁啾理论公式 |
3.2 V型腔激光器的频率啁啾理论 |
3.3 时域行波模型模拟V型腔激光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
3.3.1 V型腔激光器时域行波模型建立 |
3.3.2 V型腔激光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仿真结果 |
4 V型腔激光器动态啁啾测量及传输系统色散代价分析 |
4.1 激光器频率啁啾测量方法 |
4.1.1 频率鉴别方法 |
4.1.2 带通滤波方法 |
4.2 带通滤波方法测量V型腔激光器时域动态啁啾 |
4.2.1 时域动态啁啾(TRC)测量系统 |
4.2.2 V型腔激光器时域动态啁啾(TRC)测量结果 |
4.3 V型腔激光器的负啁啾信号对传输系统色散代价的补偿分析 |
4.3.1 比特误码率和色散代价分析过程 |
4.3.2 负啁啾信号对传输系统色散代价的补偿分析结果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成果附录 |
(7)新颖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业务驱动 |
1.2 光接入网 |
1.3 无源光网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1 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1.3.2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1.3.3 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1.3.4 光码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现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 |
2.1 光发射机 |
2.2 光放大器 |
2.3 光接收机 |
2.4 波分复用滤波器/路由器 |
2.5 无源光分配网 |
3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实现方案 |
3.1 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3.1.1 不使用色散补偿 |
3.1.2 使用色散补偿光纤 |
3.1.3 使用电色散补偿模块 |
3.2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3.2.1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型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3.2.2 下行光信号上行再调制型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3.2.3 远端光注入光器件型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3.2.4 粗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
4 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 |
4.1 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结构 |
4.2 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 |
4.3 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下行传输实验验证 |
4.4 混合偏振/时分复用下一代无源光网络动态功率分配 |
4.5 在馈线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的偏振态漂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动态色度色散补偿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速光纤通信中动态色度色散补偿的必要性 |
1.2 高速光纤通信对动态CD补偿技术的要求 |
1.3 可调谐色散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温度或应力调谐型啁啾光纤光栅(CFBG) |
1.3.2 虚像相位阵列(VIPA,Virtually Imaged Phased Array) |
1.3.3 G-T干涉仪标准具(G-T etalons) |
1.3.4 平面光波导(planar lightwave circuits, PLC) |
1.3.5 阵列波导光栅(AWG) |
1.3.6 模间色散技术 |
1.3.7 电域色散补偿方法(EDC) |
1.3.8 各种方法的比较 |
1.4 色散反馈信息提取方案 |
1.4.1 调制发送端的色度色散检测方法 |
1.4.2 双边带滤波法 |
1.4.3 时钟功率探测法 |
1.4.4 部分光滤波,并检测不同频率处相位差法 |
1.4.5 非线性探测的方法 |
1.4.6 各种CD检测方法比较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色度色散及基于DCF和光开关的可调谐CD补偿方案 |
2.1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基本传输方程 |
2.2 色度色散及其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 |
2.2.1 色度色散的定义 |
2.2.2 CD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
2.2.3 光纤中影响光脉冲CD传输的因素 |
2.2.4 色散对通信系统比特率和带宽的影响 |
2.3 利用DCF光纤和电光开关阵列实现可调谐CD补偿 |
2.3.1 DCF光纤补偿CD的基本原理 |
2.3.2 基于DCF和电光开关阵列实现可调谐CD补偿的原理 |
2.3.3 可调谐CD补偿模块的实现及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功率反馈信息检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3.1 电功率反馈控制信息检测的理论研究 |
3.1.1 电功率检测的原理 |
3.1.2 电功率检测实现反馈控制信息提取的研究 |
3.1.3 高斯型RZ码随机信号的CD反馈信息提取 |
3.1.4 码间干扰(ISI)对电功率检测的影响 |
3.2 电功率反馈控制信息检测的仿真 |
3.2.1 RZ码 |
3.2.2 NRZ码 |
3.3 CD反馈信息提取模块的实现 |
3.3.1 光电探测器 |
3.3.2 微波器件及其主要参数设定 |
3.3.3 功率谱密度和检波器输出电压随CD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CF级联光开关和电功率检测的动态CD补偿系统的设计和实验 |
4.1 动态CD补偿系统设计 |
4.1.1 实验方案总体设计 |
4.1.2 控制模块设计 |
4.1.3 补偿算法 |
4.2 动态CD补偿实验 |
4.2.1 光源的设计 |
4.2.2 动态CD模拟的实现 |
4.2.3 动态CD补偿实验装置 |
4.2.4 动态CD补偿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OA+DCF的连续小范围可调节CD补偿理论和实验研究 |
5.1 SOA的理论分析 |
5.1.1 增益方程和载流子密度方程 |
5.1.2 载流子寿命 |
5.1.3 SOA的光脉冲传输方程 |
5.1.4 高斯光脉冲在SOA中的传输 |
5.2 基于SPM效应的连续动态CD补偿理论 |
5.2.1 补偿原理 |
5.2.2 参数分析 |
5.3 基于XPM效应的连续可调节CD补偿理论 |
5.3.1 补偿原理 |
5.3.3 各参数对SOA引入啁啾的影响分析 |
5.4 可调谐CD补偿效果分析 |
5.4.1 各参数对CD补偿的影响 |
5.4.2 补偿效果和补偿范围 |
5.5 10 Gbit/s系统的CD补偿实验 |
5.5.1 实验方案 |
5.5.2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工作中的主要创新点 |
下一步展望和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粗波分复用技术的城域网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工作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CWDM城域网络架构 |
2.1 CWDM技术产生的背景 |
2.2 CWDM系统原理 |
2.3 CWDM的标准化 |
2.3.1 系统标称波长 |
2.3.2 相关器件标准 |
2.3.3 应用光接口标准 |
2.4 CWDM的技术优势 |
2.4.1 成本低 |
2.4.2 功耗小 |
2.4.3 体积小 |
2.4.4 灵活性 |
2.5 城域网CWDM传输技术 |
2.5.1 城域网概述 |
2.5.2 城域传输网的特点 |
2.5.3 CWDM城域传输技术 |
第三章 CWDM系统的光纤选型 |
3.1 光纤的特性及分类 |
3.1.1 光纤的不同分类 |
3.1.2 单模光纤的国际标准 |
3.2 不同类型光纤对CWDM系统的影响 |
3.2.1 常用单模光纤 |
3.2.2 低水峰全波光纤 |
3.2.3 其它类型光纤 |
3.3 城域网CWDM系统的光纤选型建议 |
3.3.1 光纤选型的原则 |
3.3.2 光纤的选型考虑 |
第四章 高速CWDM城域网系统优化 |
4.1 CWDM试验系统 |
4.2 光纤收发装置 |
4.3 光纤参数优化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性能评估 |
第五章 CWDM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
5.1 CWDM产品现状 |
5.2 城域网CWDM的应用状况 |
5.3 CWDM产品的发展趋势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波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波分技术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波分复用原理和关键技术 |
2.1 波分复用技术简介 |
2.2 光纤种类介绍 |
2.3 波分复用器件 |
2.4 光放大器 |
2.5 信号增益均衡 |
2.6 色散 |
2.7 非线性效应 |
第三章 波分系统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 |
3.1 总体设计思路 |
3.2 波分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
3.3 波分系统应用现状研究 |
第四章 城域波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4.1 城域波分技术的提出 |
4.2 城域波分技术的发展状况 |
4.3 城域波分传输网络建设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Directly Modulated 10 Gb/s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320 km of Negative Dispersion Fiber for Regional Metro Network(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下量子噪声流加密光传输技术研究[D]. 毛文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面向全业务承载的传送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D]. 雍韬.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3]面向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弱耦合空分复用光纤及关键器件[D]. 姜寿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基于100G OTN技术的X市城域网组网方案研究[D]. 李想. 吉林大学, 2018(04)
- [5]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D]. 巩小雪. 东北大学, 2017(01)
- [6]V型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啁啾特性研究[D]. 李叙伦. 浙江大学, 2015(02)
- [7]新颖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D]. 黄清海. 浙江大学, 2011(07)
- [8]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动态色度色散补偿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李岩. 天津大学, 2007(04)
- [9]基于粗波分复用技术的城域网设计与优化[D]. 邓丽琼. 华南师范大学, 2007(02)
- [10]波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D]. 孙晓明. 吉林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