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现状

初探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现状

谭俊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选读第二专业具有较强的盲目性

高校开设第二专业,给了学生发展自我的选择空间。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选读第二专业具有较强的盲目性。首先,信息渠道广而不专,学生选读二专之前无选择地从各个方面咨询相关情况。其次,学生选读第二专业的原因诸多,但在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选读的压力大于推力,实用性趋向明显,有的学生选读第二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长期的规划。

2.第二专业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二专业的学习虽然包括了该专业学习的主要环节,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学生利用第一专业学习的业余时间学习第二专业,学时有限,这使得第二专业教师的引导者角色更加明显,具体知识的掌握必须靠学生课后进行扩充掌握,这就使得主修专业和第二专业的学习在时间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据本次调查,学生每周能用于学习第二专业的时间相当少,1小时以下占29%,1~3小时占47%,3~5小时占11%,5~8小时占9%,8小时以上仅占4%。同时,第二专业教学缺乏特点,依附于相对应的第一专业,缺少一套独立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管理机制,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迟到、早退、请假和旷课的现象相当严重,导致部分老师的教学计划不能顺利进行,甚至灵活的教学方式最终被迫变成“填鸭式”教学,而纯理论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中。

3.第二专业班级建设困难度较高

第二专业吸纳了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本应是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的广阔平台,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第二专业学生的归宿感十分薄弱,同学之间的交流十分欠缺,甚至最基本的相互认识都很有限。调查结果显示,第二专业班级同学认识人数25%以下占73%,25~50%占12%,50~75%占7%,75%以上仅占8%。相反地,因为来自不同专业,所学的知识异质性很强,对第二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加大了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难度。同时,第二专业班级容量较大,群体影响程度较高,社会懈怠现象严重,身体匿名性特征进一步加大了班级建设的难度。

二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选读第二专业的信息指导缺失

第二专业的报名工作,从学校贴出相关通知到报名截止,时间相当紧迫。同时,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和动员,学生对第二专业的办学性质、办学形式和学习第二专业的作用与意义知之甚少,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做出合理选择的可能性。而且,充斥在周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见,更是让学生雾里看花。据本次调查,学生对于学校第二专业宣传工作的总体评价80分以下的占75%,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在选读第二专业时考虑得不够成熟,这也是第二专业中途退学率逐年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第二专业目标定位存在问题

关于第二专业目标定位问题应该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学校角度来说,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和对应第一专业相等的主干课,这就说明教育目标是培养与第一专业一样的二专学生,但事实上,学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同等要求的第二专业。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学习第二专业各种客观环境的制约,比如学生各自所学一专不同,空出的课余时间不一致,以致二专的上课时间只能集中在周末,教师大多也只能采取大板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同时,各自掌握的知识不同,对二专的学习要求也不一致,以致学生对课程设置和难度有不同的要求和感受,这些使得第二专业学生不可能和一专学生一样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要让第二专业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进行明确地学习定位,即通过学习第二专业,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基本第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第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第二专业的心理定位都超出了事实的可能性。

3.学生学习第二专业的主体地位缺失

第二专业课堂教学中,紧张的教学时间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选课人数的大容量,使得灵活的教学方式难以开展,学生的身体匿名性增强,这大大降低了师生互动的可能性,导致学生提出问题、质疑、讨论和创新时空的缺失。而课后,受从中小学学习模式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上受第一专业的影响,对第二专业知识的巩固加强几乎成了天方夜谭。甚至某些同学平时都不上课,只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就着老师的PPT将重点背熟以应付过关。

4.第二专业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环节缺失

日常教学管理直接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和教学质量的监控等。据调查,第二专业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以兼职为主,工作负荷太重,对第二专业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教学检查和师生互动。同时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第二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秩序混乱,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秩序差,而部分教师也出现教学不认真的情况,比如随意调课、停课,实际上课时间缩水等。

5.第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时忽视了同学的特点,比如有些理科生选择管理类学科进行学习,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基础知识,使得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感到难度非常大,犹如听天书,不知所云。同时,有些专业课安排的先后秩序不合理,加重了老师教学和同学学习两方面的难度。而且,部分课程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大大削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就两门学科所学的理论有很多相一致,许多同学就选择只上一门。

三提高第二专业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确定第二专业教育定位

学校开设第二专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宣传动员工作,特别是开设第二专业的院系应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比如,开展专题讲座,回答学生的相关疑问,以使学生对第二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对是否选读第二专业作出理性选择。相关部门在进行宣传指导时,应该对历届第二专业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这不仅能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对第二专业有更加理智的定位,不致于出现因预期过高而中途退学的现象。

2.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设计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是要完成相应第一专业所有主干课程的学习,而在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知识构成差异化大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该设置的完成水平较低。而且,某些主干题存在着知识重叠交叉的现象,这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势在必行,可以将主干课部分课程改成选修课,整合、压缩部分非必修课程中的内容,将其以系列讲座形式或联合开课形式提供给学生,同时增设部分更符合专业需要的课程,这也解决了跨校区学习第二专业同学的不便。同时,第二专业教师应该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完善教学计划的制定、修改及落实,考虑到第二专业学生构成的特殊性,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长。

3.加强日常教学秩序管理,建立第二专业教育质量监控机制

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第二专业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应严格按照第一专业的教学秩序管理方法对第二专业进行管理,如规范教师停课、调课的手续,严肃课堂和考试纪律等。其次,应建立第二专业的教师评价机制,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及时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缩小第二专业招生规模,加强师资力量,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专业班级的大规模容量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不便,有些第二专业教学甚至与“大合班”教学无异,因此,应缩小第二专业招生口径,以保证第二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水平发展。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第二专业的重视,提高对第二专业的投资,特别是改变第二专业管理人员兼职的现状,建立健全第二专业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玲.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丁善耘.对我国高校第二专业现状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6(11)

[3]朱秀娟.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的反思与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8(3)

标签:;  ;  ;  

初探我国高校第二专业教育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