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氮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尾松,天然林,碳氮磷,土壤
碳氮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向云西,潘萍,陈胜魁,欧阳勋志,宁金魁[1](2019)在《天然马尾松林土壤碳氮磷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森林土壤碳氮磷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天然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基于标准地调查及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利用主成分提取反映凋落物质量特征的变量并将其分别与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土壤C、N、P含量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结果】(1)随土层深度(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N、P含量逐渐降低,0~10 cm土层的C、N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土层(P <0.05),各土层TP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 0.05)。土壤中的C、N、P含量整体表现为中等偏低到极低的状态;随林龄的递增,各土层C、N、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0~10 cm土层的C含量各龄组间均呈显着差异(P <0.05)。(2)凋落物半分解层、未分解层现存量随林龄的递增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各龄组均在近熟林达最大值;各分解层的C、N、P含量在不同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规律,但半分解层的C含量、C/N值均显着小于未分解层(P <0.05),N、P含量则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其差异均不显着(P> 0.05)。(3)反映凋落物半分解层、未分解层质量特征的主成分均与土壤C、N含量呈显着相关、与土壤P含量相关性不显着,表现为土壤C、N、P含量与凋落物半分解C、N、P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未分解层C、N、P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天然马尾松林土壤的养分含量整体偏低,凋落物C、N、P含量在未分解层减少、半分解层增加时其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因此,在经营中促进凋落物的分解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林木生长。(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2](2019)在《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山海拔870~1 760 m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Ⅰ和Ⅱ以及高山草甸4种不同海拔植被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酶活性、 pH值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质量分数存在显着差异(P<0.01)。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熵(MBC/TOC)、 DOC/TOC存在显着差异(P<0.01),且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高山草甸的土壤MBN/TN(5.79%)显着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弱,而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增强趋势。Pearson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不仅依赖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TN,而且与土壤酶活性和pH值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氮(DON)对黄山土壤酶分布影响显着(蒙特卡罗检验,P=0.006)。综上所述,黄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与植被类型直接或间接相关,且极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图2表4参29(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涂雯,安琪,何永刚,刘少佳,蔡海亚[3](2019)在《水稻低节位早发分蘖与秧苗叶片形态、碳氮代谢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低节位早发分蘖与叶片形态、碳氮代谢之间的关系,并筛选低节位分蘖多、早期分蘖发生速率快且符合理想株型叶片形态的水稻品种(系),对31个籼亚种水稻品种(系)早期低节位的分蘖特性、叶片形态及碳氮代谢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系)第一叶位成蘖率存在广泛变异,而第二、第叁叶位成蘖率达到100%;水稻低节位分蘖发生速率与秧苗前3片叶叶长呈正相关,分蘖数量与叶宽呈负相关,因此,在育种上,可以将水稻秧苗前3片叶较长且较窄作为筛选早发分蘖水稻品种的参考形态指标;水稻植株体内蔗糖含量只影响分蘖发生速率,但不影响分蘖数量;硝态氮含量既影响分蘖发生速率,也影响成蘖率,氮代谢酶谷氨酸合酶(NADH-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的活性能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的发生;将31份水稻品种(系)进行聚类,可分为A、B、C 3类,其中C类材料是分蘖发生较早且分蘖发生速率快、叶片形态更接近于理想株型叶片形态的优质育种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邱勇斌,凌高潮,郑文华,邢文黎,成向荣[4](2019)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开化县林场17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内,建立9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测定分析了未间伐、中度间伐(20%间伐强度)和强度间伐(37%间伐强度)处理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杉木细根和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关系。[结果]间伐2 a后,强度间伐处理地表凋落物和杉木细根生物量显着降低,林下植被生物量显着增加。强度间伐处理下地表凋落物总氮(TN)含量显着降低,林下植被总氮(TN)含量则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也显着增加,杉木细根C、N、P含量在未间伐、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之间无显着差异。地表凋落物C/N和C/P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林下植被C/N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小,N/P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杉木细根和土壤C/N、C/P和N/P在不同间伐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土壤与林下植被C、N、P含量及其比值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和土壤C、N含量受间伐强度显着影响,间伐改变了地表凋落物和林下植被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但对杉木细根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何茂松,罗艳,彭庆文,杨思琪,李凯辉[5](2019)在《新疆67种荒漠植物叶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耐旱植物种类和植物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通过系统采集全疆63个荒漠地点的67种植物,探索荒漠植物叶碳、氮、磷(C、N、P)的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植物叶C、N和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4、18.4和1.14 mg·g~(-1),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28、419和18.灌木的N含量高于乔木和草本,灌木P含量比草本(乔木)低(高);C3植物叶的C、N、C∶P、N∶P高于C4植物.随年均降水量增加,叶C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叶N、P先升高、后降低,叶C∶N、C∶P与叶N、P变化趋势相反,N∶P变化不显着;随年均温升高,叶C先降低后升高,叶N、P降低,C∶N变化不显着,C∶P、N∶P升高.年均降水量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大于年均温度和植物类型.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C、N、P元素循环规律的变化,并为干旱区生物地球化学建模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何茂松,罗艳,彭庆文,严正兵,杨思琪[6](2019)在《新疆45种荒漠植物粗根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新疆44个样地45种荒漠植物的粗根碳(C)、氮(N)、磷(P)元素含量,探索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粗根C、N和P含量为440±73、9.86±3.84和0.82±0.48 mg·g-1,C∶N、C∶P和N∶P为51±21、707±388和15±10。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粗根C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乔木最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而粗根P含量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此外,灌木的粗根N含量显着高于乔木和草本。C与P、N与P呈异速生长关系,其幂指数分别为-0.460、0.699。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经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存在非线性关系。荒漠植物粗根C、N、P计量特征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生活型差异和土壤养分影响次之,反映了荒漠植物生长主要受水分限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赫凤彩,张婧斌,邢鹏飞,赵祥,任国华[7](2019)在《围封对晋北赖草草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植被多样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围封对晋北赖草(Leymus secalinus)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因子的影响,本试验对围封5年的赖草草地植物群落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连续观测,以及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封后,草地地上生物量、群落盖度和群落高度显着增加(P<0.05),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放牧地;围封草地0~5cm的土壤容重显着降低(P<0.05),各土层的土壤pH均显着降低(P<0.05),10~20cm,20~30cm的土层中土壤碳氮比显着高于放牧地,20~30cm的土层中土壤氮磷比显着低于放牧地(P<0.05)。土壤碳氮比驱动围封样地植物群落的变化,土壤全氮、pH、氮磷比驱动放牧样地植物群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高德新[8](2019)在《典型退耕林(草)地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植物碳氮磷元素的响应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酶化学计量比是揭示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和限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是关于在植被恢复中土壤酶计量比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植被-土壤系统的协同关系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拟以黄土丘陵区叁种典型退耕林(草)地(刺槐、柠条和撂荒草地)和四个恢复年限(10年,18年,28年,43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壤碳转化(EC)的β-葡糖苷酶(BG)、氮转化(EN)的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肽酶(LAP)以及磷转化(EP)酸性磷酸酶(AP)活性特征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的演变规律,结合植物(叶片)-土壤-微生物碳(C)氮(N)磷(P)含量及计量比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系统揭示典型退耕林地土壤土壤酶计量特征及其与植被-土壤C,N,P的响应关系,以期为进一步认知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元素平衡及资源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恢复过程中,与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四种酶活性均明显增加,但是在不同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存在差异。其中人工刺槐林EC、EN和EP活性在28年达到最大值,而后出现降低的趋势;撂荒草地EC、EN和EP活性随着恢复年限逐渐增加,而人工柠条的叁种酶活性呈波动变化。此外,土壤酶C:N(ECN)、C:P(ECP)、N:P(ENP)也受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的影响,其中人工刺槐和撂荒草地ECP和ENP逐渐递减,而柠条ECP和ENP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叶片)-土壤-微生物C,N,P含量及计量比值在不同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上有差异,以C:P和N:P比最为敏感。其中叁种植被类型(刺槐、柠条和撂荒草地)叶片C以草地为最高、叶片N以柠条为最高,而叶片P则以刺槐为最高。随着恢复年限增加,人工刺槐和柠条林土壤微生物和可溶性C,N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8年时达到最大,微生物P逐渐递增加;而撂荒草地土壤微生物C、N、P在恢复过程中均呈递增趋势。此外,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C:N比、微生物C:N比以及速效养分C:N比比较稳定,而C:P和N:P比在土壤、微生物以及速效养分系统存在差异,其中土壤C:P和N:P比整体呈现递增趋势,而微生物C:P和N:P在刺槐和柠条中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草地中没有明显变化。速效养分C:P和N:P在刺槐中先增加后减小而在草地中逐渐增加。叶片C:P和N:P在刺槐和柠条中先增加后减小,在草地中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3)植物养分平衡状况与酶化学计量有紧密的关系,并且C:P可参与调节植物-土壤养分平衡。表现为土壤酶活性(EC、EN和EP)与土壤、微生物、速效养分C,N,P含量以及叶片N:P呈显着正相关;叶片N:P与ENP极显着整相关;土壤和速效养分C:P、N:P与ECP、ENP比呈极显着负相关。表明当土壤P元素缺乏时,微生物分泌响应的AP以获取P,使得活性养分、微生物、叶片中P元素相对增加,满足微生物和叶片的养分需求。这也表明LCP比可以将植物、土壤、微生物联系起来。研究还表明,土壤C:P、土壤N:P比是调控酶化学计量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颜送宝,王丽云,邹璐,潘文婷[9](2019)在《青藏高原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与土壤性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高原草地为例,探讨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T1:夏季放牧; T2:秋季放牧; T3:冬春放牧; T4:全年放牧),表层(0—30 cm)土壤性状、碳氮含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碳氮储量从大到小为T1>T2>T3>T4,差异主要集中在0—10cm。(2)T1处理和T3处理的土壤粘粒和粉粒显着高于T2和T4处理,而砂粒则相反;为T1处理的土壤容重显着低于其它处理,而土壤含水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T3处理的土壤pH显着低于其它处理。(3)土壤pH均与土壤碳氮含量呈现显着地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碳氮仅在T1和T3处理中存在显着地正相关关系;除T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与土壤容重呈现出显着地负相关关系结论:一方面,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土壤性状和碳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对草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是存在显着差异的。上述研究可以减少评估土壤碳氮储量时不确定性,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倪建宇,赵军,江巧文,姚旭莹[10](2019)在《南海北部海域沉积物中生物钡、碳氮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其与表层水体初级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采集自南海北部的D06和S0612两个短柱状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同赋存形态钡、有机碳和生物硅的含量以及有机质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钡主要以碎屑钡和自生的生物钡形式存在。沉积物中生物钡的含量在10.3~385.2μg/g之间,平均值为177.0μg/g,据此计算的新生产力在12.3~146.7 mg/(d·m~2)(以碳计)之间,平均为78.9 mg/(d·m~2);D06站计算的结果和附近站位的实测值相当。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在0.64%~1.34%之间,平均值为0.89%,C/N比值为4.96~5.93,平均值为5.54。有机碳的δ~(13)C值在-22.98‰~-20.73‰之间,平均值为-21.46‰,依据端元组份同位素组成计算的陆源有机质比率显示,D06站位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而S0612站位则受陆源有机质的影响较大。沉积物中有机质的δ~(15)N值在3.96‰~6.29‰之间,平均值为5.26‰,反映的是该海区氮源的同位素组成,而不受硝酸盐利用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碳氮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黄山海拔870~1 760 m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Ⅰ和Ⅱ以及高山草甸4种不同海拔植被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酶活性、 pH值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质量分数存在显着差异(P<0.01)。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熵(MBC/TOC)、 DOC/TOC存在显着差异(P<0.01),且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高山草甸的土壤MBN/TN(5.79%)显着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弱,而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增强趋势。Pearson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不仅依赖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TN,而且与土壤酶活性和pH值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氮(DON)对黄山土壤酶分布影响显着(蒙特卡罗检验,P=0.006)。综上所述,黄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与植被类型直接或间接相关,且极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图2表4参2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氮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向云西,潘萍,陈胜魁,欧阳勋志,宁金魁.天然马尾松林土壤碳氮磷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3].涂雯,安琪,何永刚,刘少佳,蔡海亚.水稻低节位早发分蘖与秧苗叶片形态、碳氮代谢的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邱勇斌,凌高潮,郑文华,邢文黎,成向荣.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5].何茂松,罗艳,彭庆文,杨思琪,李凯辉.新疆67种荒漠植物叶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何茂松,罗艳,彭庆文,严正兵,杨思琪.新疆45种荒漠植物粗根碳、氮、磷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9
[7].赫凤彩,张婧斌,邢鹏飞,赵祥,任国华.围封对晋北赖草草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植被多样性的关系[J].草地学报.2019
[8].高德新.典型退耕林(草)地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植物碳氮磷元素的响应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颜送宝,王丽云,邹璐,潘文婷.青藏高原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与土壤性状的关系[J].生态科学.2019
[10].倪建宇,赵军,江巧文,姚旭莹.南海北部海域沉积物中生物钡、碳氮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其与表层水体初级生产之间的关系[J].海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