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阴阳灾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春秋》公羊学,卦气说
阴阳灾异论文文献综述
冯鹏[1](2018)在《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思想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经学在西汉中后期发生了学术性格上的巨大转变,即经学的阴阳五行化。在此背景下,儒生们纷纷结合经典来谈论灾异问题,创立了诸如《春秋》公羊灾异说、《易》阴阳灾异论、《齐诗》"四始五际"说、《洪范五行》灾异论等多种形态的经学阴阳灾异思想。这些新思想并不符合孔门一贯的宗旨,与汉初诸儒坚守的儒学传统也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它们一经系统地提出,却很快赢得了儒学团体内部乃至帝国官僚系统的共同承认,并长期被奉为官方意识形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灾异思想悠久而丰富的理论来源、西汉政权合法性论证的需要、儒生们对君权膨胀的警惕、元成以后相对自由与宽松的学术政治氛围、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强大解释力等,共同构成了西汉经学灾异思潮倾动一时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契机。(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罗军凤[2](2017)在《庄存与《春秋正辞》的阴阳灾异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儒的灾异说结合阴阳家说,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的谴告。汉儒的阴阳灾异说在两汉之后,多被废弃。庄存与的《春秋正辞》倡言汉儒的阴阳灾异说,指出灾异的出现是由于权臣强盛、人君纵骄臣而远贤人所致。庄存与将阴阳灾异说与《公羊》经学“讥世卿”的观点结合,提出黜世卿、进贤人的政治主张。庄存与《春秋正辞》借汉儒阴阳灾异说一再警示权臣操控政治的危害,据此可以推断《春秋正辞》借阴阳灾异说讥世卿的观点为乾隆朝权臣和珅而发。(本文来源于《长安学术》期刊2017年02期)
张倩云[3](2016)在《西汉阴阳灾异“节”观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武帝以降,以董仲舒天人感应、阴阳刑德说为基础的灾异论不断完善,灾异思想自宣元之际开始大行其道。值得注意的是,遵循四时节律的阴阳灾异论与为政不节制的谴告思想,汉初文景时代已有之,这一点从汉简及百家学说中均可得明证。(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孙英刚[4](2013)在《佛教对阴阳灾异说的化解:以地震与武周革命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本土政治学说的阴阳灾异思想,在中古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佛教的传入不但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也为统治者提供了新的意识形态工具。一些过去被视为上天对君主统治进行警诫的"灾异",在佛教新的信仰和知识体系中,被去灾异化,甚至转化为表彰统治者的祥瑞。地震作为典型的灾异,通常被解释为下犯上、臣胜君的不祥之兆。武则天改唐为周的过程中,恰好屡次发生地震,也面临着阴阳灾异说带来的尴尬。但是在佛教的知识体系中,地震不是灾异,反而是佛法神圣的征祥,这就为武则天利用佛教化解传统阴阳灾异说带来的舆论压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的,由于地震产生的山涌现象,武周政权除了在阴阳灾异说系统内将其解释为祥瑞"庆山"外,也依据佛教的解释将其解释为象征武则天佛教王权神圣性的祇阇崛山。(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3年06期)
孙英刚[5](2013)在《佛教与阴阳灾异:武则天明堂大火背后的信仰及政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外来的宗教和知识体系,佛教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给中古中国的政治宣传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证圣元年武则天明堂发生大火。在本土阴阳灾异传统中,火灾往往被认为是上天示警,是以下凌上的表现,预示着对君主权威的挑战,进而引申为革命之事。而且从董仲舒开始就非常流行的火灾是"极阴生阳"的观念,对武则天以女身称帝也造成极大的政治压力。明堂大火之后,武则天集团运用灾异祥瑞化的处理方式,将其描述为周朝火德体现;而且又避免将其描述为"天火为灾",而强调是"人火为火",淡化天人感应理论对武则天符命的质疑;除此之外,还有大臣引用弥勒下生信仰将大火描述为弥勒成佛的必经程序。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化解明堂大火带来的巨大震动,大火之后,武则天开始部分地放弃弥勒下生信仰,转而向本土主义倾斜,回归中华传统。(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3年12期)
陈侃理[6](2011)在《京房的《易》阴阳灾异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房的《易》阴阳灾异论在中国古代灾异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依据的卦气说属于《易》阴阳之学的一种,学术渊源可以上溯至西汉中前期。京房将数术占验之学与《易》结合起来,使他的灾异论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则和方法,比董仲舒的理论更为学理化。虽然京房灾异论数术色彩浓重,但他的灾异预言和预言灾异都服务于一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理想,京氏所着《易传》的内容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价值取向。京房的灾异论以"儒学为体,数术为用",属于灾异论的儒学传统,具有与董仲舒以及刘向、刘歆父子相一致的儒家立场和追求。(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但唐军,刘力[7](2011)在《秦汉方仙道的弥漫与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祥瑞灾异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汉时期,方仙道炽热弥漫。董仲舒吸纳秦汉方仙道炙热背后所弥漫的祥瑞灾异说,将其与阴阳五行结合。借助祥瑞灾异论,董仲舒一方面为其大一统的"忠君"理论张目,一方面又力图贯彻儒家的"王道"主张。(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顾钦[8](2006)在《从《左传》灾异、占卜、战争记载看兵家阴阳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思想在《左传》记载的灾异、占卜、战争活动中有自然灾害、医学、天人感应等表现形态,对于兵家阴阳思想发展历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连劭名[9](2005)在《银雀山汉简阴阳灾异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数种论述阴阳灾异的古代佚籍,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为政》、《不时》和《人君》,整理后基本可以缀合成篇,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学说与无人感应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05年04期)
黄朴民[10](1999)在《何休阴阳灾异思想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何休(公元129—182年)是东汉后期着名思想家、《公羊》学大师。其代表作《春秋公羊传解诂》是《公羊》理论的集大成者。在何休所总结的《公羊》学“义例”中,有重要的一项——“二类”,也即“人事与灾异”。它是何休思想体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何休学说的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1999年01期)
阴阳灾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儒的灾异说结合阴阳家说,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的谴告。汉儒的阴阳灾异说在两汉之后,多被废弃。庄存与的《春秋正辞》倡言汉儒的阴阳灾异说,指出灾异的出现是由于权臣强盛、人君纵骄臣而远贤人所致。庄存与将阴阳灾异说与《公羊》经学“讥世卿”的观点结合,提出黜世卿、进贤人的政治主张。庄存与《春秋正辞》借汉儒阴阳灾异说一再警示权臣操控政治的危害,据此可以推断《春秋正辞》借阴阳灾异说讥世卿的观点为乾隆朝权臣和珅而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阳灾异论文参考文献
[1].冯鹏.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思想探源[J].孔子研究.2018
[2].罗军凤.庄存与《春秋正辞》的阴阳灾异观[J].长安学术.2017
[3].张倩云.西汉阴阳灾异“节”观念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
[4].孙英刚.佛教对阴阳灾异说的化解:以地震与武周革命为中心[J].史林.2013
[5].孙英刚.佛教与阴阳灾异:武则天明堂大火背后的信仰及政争[J].人文杂志.2013
[6].陈侃理.京房的《易》阴阳灾异论[J].历史研究.2011
[7].但唐军,刘力.秦汉方仙道的弥漫与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祥瑞灾异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
[8].顾钦.从《左传》灾异、占卜、战争记载看兵家阴阳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连劭名.银雀山汉简阴阳灾异书研究[J].考古.2005
[10].黄朴民.何休阴阳灾异思想析论[J].中国史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