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条件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邹昌波[1](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李仲林[2](2018)在《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然而由于银行业自身携带的“高负债、高风险”的先天基因,世界各国不得不对其采用严苛的监管策略与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勃兴,社会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固守传统借贷业务,只能使银行业的收益、业务范围不断萎缩。在此语境下,选择变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利器,主要表现为银行业务范围的开疆拓土,覆盖整个金融市场,渐次演变为具备综合化经营的“全能银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非但没有降低源于银行“高负债”先天基因所带来的风险,反而会与传统监管策略与方式之间产生隔阂与错配积聚更为严重的风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是典型的范例。由此观之,对于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应当成为金融法治建设亟需认真对待的话题。金融监管的核心使命在于有效的防控金融市场的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进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在不断满足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监管当局的重大课题之一。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当以分业监管为主体框架的监管体制,面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的种种风险时,能够调用的规制策略、思路、方式往往却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二者之间的背离与抵牾之处,正是金融监管寻求变革的逻辑起点。基于上述论断,本文选择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以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衍生的种种客观风险为根基,采用“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供给需求及非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域外经验—方案完善”的论证框架,利用法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制度均衡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历史演进的归纳和梳理,总结出确保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效率是推动监管制度变迁的重大力量,并指出综合化经营监管是未来的趋势,而不是回到原来的分业经营监管模式;在分析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规避监管弱化金融调控效率、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四大风险特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供求及非均衡分析,梳理出金融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与规则监管非均衡、跨行业业务特征与分业监管体制非均衡、易发系统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制度非均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五大特征,为将来监管制度的重构指明了方向;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进行实证检验,其收益在于可以保证金融安全即防范银行风险,其成本在于影响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效应即效率损失,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应该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进行权衡;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原则监管导向、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的监管适应性变革提供参考;结合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域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完善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原则导向监管的具体建构,还有注重成本收益、监管协调、风险预警新型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不同业务模式的具体监管规范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的构建,以期通过监管制度的完善,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赵恩[3](2015)在《社会服务视野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从社会服务角度探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研究意义与目的,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承担社会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必要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专门以兴业银行为例,介绍了兴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经验及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得出了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社会工作重中之重的结论,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本文期望本文的观点能够带动社会对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水平、承担社会服务责任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更好的发展。
宋翠玲[4](2013)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银行业只有加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对内开放均是中资银行参与全球金融活动的有效途径。200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尝试“走出去”战略,国内商业银行将在与跨国银行的互相学习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将银行业竞争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开放水平如何,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业开放和银行竞争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又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情况来看,银行业开放水平增加有利有弊,有的国家提高了本国的竞争力,有的国家却削弱了本国银行竞争力,那么银行业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何影响?这更是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测评,探讨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分析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全文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概述,通过明确写作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部分系统的梳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对金融开放水平、银行业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竞争力的综述为对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度量方法。通过对银行业开放动机文献的梳理,为探究银行业开放和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对银行业开放,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得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文实证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对银行业开放、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及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已有成效。然而,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全面测度还不够成熟,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动态变化的研究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而且就银行开放水平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三章是对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界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概念,构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全面测评体系,从官方承诺视角和现实的视角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对外开放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相对非常低,明显滞后于国内官方的承诺水平,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和测评。这一部分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测评体系,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纵向变化的进步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测评。结论是:所研究的12家样本银行除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外,综合竞争力的纵向变化都大致呈现上升趋势,而横向比较显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大多经历了相对较弱到相对较强的过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大多呈现从相对较强到相对较弱的变动趋势,其原因和国家推动的股份制改革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有关。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正在缩小。这可能与《银行家》进行全球银行排名时所选择的指标是规模指标有关,也可能是美欧大银行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当然还有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该部分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对银行业开放影响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剖析,认为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和中资银行不断走出国门,导致中国本土银行(h)、跨国银行(m)和外资银行(f)的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数量的减少以及利润水平的降低。并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东道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银行业对内开放通过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对母国银行竞争力产生着影响。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借鉴Claessens(2001)等模型的基本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从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水平和银行业现实的对内开放水平角度对衡量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指标、金融创新指标、经营效率指标、市场实力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整体上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有正面的影响。银行业现实的开放水平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其中银行业现实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均对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均是负面影响。这与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并不冲突。只是说明引起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原因不是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变化,而可能是其他方面因素。比如垄断市场结构下中国银行业的超额利润,利率管制制度下较高的存贷利差,国家支持下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带来存贷规模的扩大。第七章是对策建议部分。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银行业溢出效应的发挥和银行业安全性的注重。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正面效应的措施有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并对银行业合理开放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自身提升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从测度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分阶段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分银行类型探讨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等进一步研究展望。
曾令美[5](2013)在《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拉美、俄罗斯和中东欧及亚洲陆续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开放、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这些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打开了经济改革开放的大门,我国银行也于1979年随之开启了对外开放的进程。三十多年来,我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客户限制和其它非审慎性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境内所有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境内外资银行获得了长足发展。外资银行进入是否增强了我国的银行稳定性?是否提升了我国银行的效率?是否会造成我国银行控制力被蚕食?进而是否危及我国金融安全?以往的研究存在许多局限性。本文在测度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度的基础上,系统评价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和控制力是否和怎样产生影响,进而,运用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和新金融安全观来综合分析这一系列变化是否会危及我国金融安全。本文的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相关文献综述,由第一、二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全面综述,并指出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形成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由第三章构成。在开放经济下,外资银行进入会对东道国的银行稳定、银行效率和控制力产生显着影响,进而对东道国的金融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从理论上考察了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其实现途径,并在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综合评价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它构成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案例和实证分析,由第四至七章构成,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第四章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测度了我国银行的对外开放程度,为其他三章提供背景基础。第五章运用案例分析法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及中东欧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第六章先用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业效率评估框架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2年后银行开放期中经营绩效进行外部效率评价,然后用DEA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价,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开放经济下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七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控制力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综合评价,由第八章构成。本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估算了我国金融安全指数,研究了金融安全指数的影响因素,运用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和新金融安全观来综合评价了后银行开放期中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银行控制力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并以平安银行为例作了案例分析。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一些基本结论:第一,总体而言,自银行全面开放以来,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以及综合对外开放度均趋于上升趋势,银行对外开放深度大于对外开放广度,具有不对称性。第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产生了正负两种不同的效应,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与中东欧金融危机案例分析的结论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总体利大于弊;就我国而言,外资银行进入将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第三,本文采用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业绩效评估框架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2年后银行开放期中经营绩效进行效率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体上处于“良好”水平,接近“优秀”水平。本文还利用DEA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较高,且处于稳定的状态,规模效率基本保持平稳,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改善余地较大。此外,Tobit模型分析发现,影响银行效率的关键因素是银行的获利能力、主营业务的活力、增长潜力、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性等,银行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国有资本增值能力和拨备覆盖水平等对其没有显着影响。第四,我国银行的控制力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本国银行发展状况指标对银行控制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本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最后是外资银行发展状况指标。本国银行发展对我国控制力的贡献度在不断加大,表明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不断提高。第五,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在后开放期中,银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提升了我国银行的稳定性,增强了银行的控制力,改善了银行的效率,从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及银行控制力的正效应可获得金融安全的综合正效应,即银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金融安全度的提升。从估算结果看,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1年至2011年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对金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银行稳定性、银行效率和银行控制力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向作用。平安银行案例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从“新金融安全观”来看,后开放期中已有证据均不足以支持国外资本通过控制我国银行市场来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判断。
徐晨[6](2013)在《X银行江西省分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念影响深刻,X银行江西省分行过去几十年在经营观念上未对中间业务进行准确定位,一直将中间业务隶属从属地位。随着人民银行的多次降息,存贷款利差已逐渐缩小,微利时代已来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能够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小,而中间业务以其品种丰富、风险小、收益高等优势必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间业务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如何抓住、怎么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将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从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入手,对中间业务的定义、内涵、业务品种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且通过对比中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道路的差异,找出其中的差距;然后对中国银行X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的状况、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X银行江西省分行中间业务的对策。
苏娜[7](2013)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且我国商业银行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中间业务得到了国内商业银行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银行将它定位于业务发展的重点,并在组织架构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中间业务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中外银行市场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同业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大多数新兴的中间业务技术含量高,因而中间业务及其创新也蕴含许多不同形式的特殊的金融风险。本文首先从传统银行业的脆弱性及其负外部效应入手,对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内涵和模式等进行界定;其次,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体制转轨的逻辑关系,阐述了创新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内生动力作用,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探讨了创新主导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包括经营理念、中间业务产品设计、不同类型产品的定价和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最后,根据中间业务风险的特殊性,在总结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包括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暴露出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因此,我国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要建立一个战略性考虑,不能片面地为降低不良贷款、提高利润而发展中间业务,并为此机械地制订相应的考核指标,并下达到各分支机构。一方面,银行不要忽视当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然存在的十分庞大的贷款融资需求,发展中间业务要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节奏合拍。另一方面,银行也要高瞻远瞩,要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稳妥、高效地开展中间业务。
宋慧英[8](2012)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不仅对保证中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监管政策制定、促进市场竞争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发挥外资银行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得到结论:第一,1996-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格局,并且偏向竞争性。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会出现反转。现阶段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的竞争比存款市场激烈。外资进入显着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竞争,过渡期结束后,竞争虽有所缓和,但相比入世前,竞争仍比较激烈。第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国内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只体现在信贷业务领域。第四,外资银行进入对人民币业务冲击不大,外汇存款业务具有明显优势。外资银行不同的进入方式,对中资银行贷款业务竞争行为的影响不同:外资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时,在甄别客户信息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多地选择质量好的借款人进行贷款,留给中资银行的借款人质量相对较差,中资银行更多通过产品创新而不是价格作为主要竞争工具;外资银行以独资模式进入时,外资银行倾向于新客户的开发,中资银行更注重对老客户的维护。外资银行在地域上的转移,导致国内中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信贷竞争加剧。外资银行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使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经营风格较为稳健的国内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信贷供给趋于保守,使资本较为匮乏的国内银行的信贷竞争行为更为冒进。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使中资银行开始重视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市场调节,促使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白永志[9](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逐渐成长;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不断丰富;加之逐渐剧烈的同业竞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存贷净利差在逐渐减小。人行和银监会对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从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逐渐提高。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参考。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式,通过设定经济模型,对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为2006年4季度至2011年3季度的季报数据。选取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总资产的对数、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总资产规模显着正相关,与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显着负相关。工行、建行、中行、交行由于具有规模优势,不论是在中间业务收入总量方面,还是在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方面,都明显优于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重视与中间业务收入负相关指标的影响。不断通过业务创新来丰富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和降低中间业务的成本,提高科学性定价水平,以促进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的提高。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分析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建立和健全中间业务风险的预防、监管和处理机制,要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大力推动中间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握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业务重点,将中间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抓。充分利用巴塞尔协议Ⅲ以及我国监管政策指标、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机会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并汲取外资银行的经验,为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首次引入了资本充足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经济模型,探讨监管类指标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
张圻[10](2012)在《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间业务是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是目前商业银行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竞争、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支柱业务。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商业银行的竞争主要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创新力的竞争,中间业务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紧紧跟随着国际主流金融业的变革,各大银行纷纷将中间业务视为未来的发展重心,将其作为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加快了中间业务的创新步伐。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不仅提高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国内银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增强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水平的差距。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数据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不止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提升的力度还是很小的。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来了解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在国际金融化改革的新领域中,工商银行要充分把握好时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工商银行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中间业务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影响它的许多负面因素,这些因素正在潜藏着危机,阻碍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提升创新力。这不仅影响工商银行的规模、效益同时也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促进中国工商银行业务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论文借鉴国内外发展中间业务的相关文献理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间业务的研究理论,如1987年美国西北大学提出的“TRTCK”多因素综合模型对中间业务发展动因进行了概括,这一理论提出的五大因素对中间业务的影响贯穿其整个过程,这个理论对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同样适用,论文借鉴相应的理论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分析。同时论文借鉴一些国内金融学者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在结构安排上,笔者共分为六个部分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论文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为文献综述,通过国内外两方面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行文献理论研究。国外文献都是从金融创新层面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来研究的,笔者首先从国外关于金融创新理论进行总结,然后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参考,得出笔者的研究思路;接着是本文的逻辑思路与结构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是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加以解说。第二部分为国内外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启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分类情况、作用和风险特点,使读者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情况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着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分别从观念思想转变、收入结构转变、符合我国国情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通过启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第三部分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分析,首先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接着通过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情况(以汇丰银行为例)作比较分析,得出工商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产品品种贫乏、技术手段低劣、中间业务收入水平较低等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工行应向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学习的相关建议;第四部分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分析,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以前的文章只是单一的实证分析进行研究,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论文通过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整体发展情况的SWOT分析和局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并指出工行部分财务指标对其中间业务发展的不同影响。首先对工商银行整体情况进行SWOT分析,得出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然后运用Eviews软件对微观影响因素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再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总资本、利息收入对中间业务显着正相关,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负相关,除资本充足率外其他均通过模型检验。第五部分为战略选择和建议,首先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整体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战略选择,制定工商银行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能力的具体发展战略,同时针对影响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个别因素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指导工商银行进一步规划中间业务的发展格局。最后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工商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强大的内部环境优势,同时尽力克服外部环境中面临的威胁,从而才能取得中间业务的长期有效地发展,希望能够对其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启示作用。
二、WTO条件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条件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文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
2.4 金融发展理论 |
2.4.1 金融发展理论 |
2.4.2 金融深化理论 |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
2.5.1 金融创新理论 |
2.5.2 金融风险理论 |
2.6 金融监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
4.3.1 指标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过程 |
6.1.3 融资市场 |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假说 |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检验 |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
8.1.1 基本模型 |
8.1.2 参数校准 |
8.1.3 传导机制分析 |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
8.2.1 基本模型 |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8.3.1 实证模型设定 |
8.3.2 变量选择 |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模型检验 |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监管制度 |
9.2.2 完善资本监管 |
9.2.3 减少监管套利 |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之涵义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法律制度供求理论 |
二、法律制度成本收益理论 |
三、法律制度均衡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节 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中的应用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分析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三、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及趋势 |
第一节 我国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第一阶段:一元金融监管时期(1949—1979年) |
二、第二阶段:初级综合化经营监管时期(1980—1992年) |
三、第三阶段:分业经营监管时期(1993—2000年) |
四、第四阶段:综合化经营监管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美、英、日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 |
二、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历史检视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与趋势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趋势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及风险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 |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在驱动 |
二、市场竞争倒逼转型升级 |
三、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
四、金融监管环境提供条件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的实现路径 |
一、内部路径:业务综合化 |
二、外部路径:金融集团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特征分析 |
一、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 |
二、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 |
三、规避监管弱化调控效率 |
四、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及非均衡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需求分析 |
一、监管当局:确保金融安全与提高金融效率 |
二、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率 |
三、金融消费者:综合金融服务与权益保护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主体及组织架构 |
一、供给主体:一委一行两会 |
二、基本框架:分业监管供给体制 |
三、协调方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的具体维度 |
一、市场准入监管制度供给 |
二、资本充足监管制度供给 |
三、风险暴露监管制度供给 |
四、信息透明度监督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一、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二、金融创新与规则监管非均衡 |
三、跨业经营与分业监管非均衡 |
四、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非均衡 |
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一、监管制度的收益分析 |
二、监管制度的成本分析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收益的实证检验 |
一、研究指标 |
二、样本选择及期间 |
三、模型设定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的实证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之域外借鉴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宏观审慎体系 |
一、新型伞式的美国监管体系 |
二、一线多头的日本监管体系 |
三、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之中国借鉴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原则导向 |
一、美国的规则导向监管 |
二、英国的原则导向监管 |
三、原则导向监管之中国借鉴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消费者保护 |
一、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二、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之中国借鉴 |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原则导向监管之转型 |
一、加快综合化经营监管的原则导向转型 |
二、实现综合化经营监管的监管工具优化 |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之优化 |
一、引入成本收益理念 |
二、健全机构协调机制 |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三节 监管规范体系之健全 |
一、完善综合化业务监管规范体系 |
二、创制金融控股集团监管规范体系 |
第四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之构建 |
一、确立消费者保护目标 |
二、设立独立的保护机构 |
三、实现保护机制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社会服务视野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社会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社会服务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承担社会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承担社会服务发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兴业银行中间业务承担社会服务的分析 |
第一节 兴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工作介绍 |
第二节 兴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三节 兴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承担社会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管理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社会服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开放水平和银行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一、 金融开放水平的研究 |
二、 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二节 关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三节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一、 银行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综述 |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银行业影响的研究 |
三、 银行对内开放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文献总评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开放水平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商业银行开放水平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公式的建立 |
第二节 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的测度 |
一、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演进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测量-纵向分析 |
三、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的国际比较—横向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二、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银行业现实开放水平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官方承诺开放水平和现实开放水平的比较及分析 |
一、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官方承诺视角 |
二、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的比较—基于现实法则 |
三、 中国银行业开放官方承诺水平和现实水平的比较 |
四、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二、 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评价方法选择 |
一、 研究方法简介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数据的搜集和研究角度的界定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纵向分析 |
一、 中国 5 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二、 中国七家全国性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测度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横向分析 |
一、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二、 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五节 结论 |
第五章 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一节 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和母国银行业影响的数理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优势对比 |
一、 外资银行的优势 |
二、 中国银行业的主场优势 |
三、 中国银行业的客场优势 |
第三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溢出效应 |
二、 竞争效应 |
三、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实表现 |
第四节 银行业对内开放对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 学习效应 |
二、 规模经济效应 |
三、 市场扩张效应 |
四、 上述效应在中国的现实表现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 |
一、 模型的总体设计 |
二、 变量选取的理论基础 |
三、 计量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模检验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协整检验 |
三、 模型设定检验 |
第三节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溢出效应的发挥 |
二、 加强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二节 发挥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正面效应 |
一、 学习效应的发挥 |
二、 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
三、 市场扩张效应的发挥 |
第三节 银行业合理开放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一、 银行业合理对外开放的建议 |
二、 银行业合理对内开放的建议 |
三、 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经济开放、金融开放与银行开放 |
(一) 关于经济开放的研究 |
(二) 关于金融开放的研究 |
(三) 关于银行开放的研究 |
二、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稳定性 |
(一) 关于银行稳定性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银行稳定性衡量的研究 |
(三) 关于维护银行稳定性措施的研究 |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效率 |
(一) 关于银行效率评估技术的研究 |
(二) 关于银行效率高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控制力 |
(一) 关于银行控制力正面效应的研究 |
(二) 关于银行控制力负面效应的研究 |
五、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一) 关于外资进入对金融安全的正面效应的研究 |
(二) 关于外资进入对金融安全的负面效应的研究 |
六、 评论与本文的视角 |
(一) 已有研究的不足 |
(二) 本文的视角 |
第三章 银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一、 引言 |
二、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影响的理论考察 |
(一) 银行开放与金融安全关系的理论认识 |
(二) 对已有理论认识的评价 |
三、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影响的作用途径考察 |
(一)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正向作用途径 |
(二) 银行开放对金融安全的负向作用途径 |
(三) 本文对银行开放影响金融安全的再认识 |
四、 银行开放影响金融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 |
(一) 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
(二) 理论模型 |
五、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银行的对外开放及其测度 |
一、 引言 |
二、 经济、金融和银行对外开放 |
(一) 开放经济与经济开放度 |
(二) 金融开放与金融开放度 |
(三) 银行对外开放与银行对外开放度 |
三、 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测度 |
(一) 我国经济开放度测算指标 |
(二) 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测算 |
四、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度的测度 |
(一)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 |
(二) 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现状 |
(三) 测度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确定 |
(四) 测度模型构建与测度过程 |
五、 小结 |
第五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稳定性 |
一、 引言 |
二、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影响的争议 |
(一) 外资银行进入是银行运行的“稳定器” |
(二) 外资银行进入是银行危机的“加速器” |
三、 外资银行影响发展中国家银行稳定性的案例分析 |
(一) 拉美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
(二) 亚洲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
(三) 俄罗斯及中东欧金融危机中外资银行的影响 |
四、 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综合效应 |
(一) 对银行稳定性产生正负两种不同效应 |
(二) 评价综合效应所用的方法——二元Logit模型 |
(三) 影响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背景因素 |
(四) 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基于Logit模型的测度 |
五、 小结 |
第六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效率 |
一、 引言 |
二、 银行效率评价体系分析 |
(一) 银行外部效率评价体系 |
(二) 银行内部效率评价体系 |
(三) 银行效率评价体系述评 |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效率的测度 |
(一) 基于财政部评价框架的外部效率测度 |
(二) 基于DEA技术的内部效率测度 |
四、 我国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五、 小结 |
第七章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银行控制力 |
一、 引言 |
二、 我国银行控制力的初步评价 |
(一) 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 |
(二) 本国银行市场状况 |
(三) 外资银行市场状况 |
三、 银行控制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
(二) 银行控制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三)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说明 |
四、 我国银行控制力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
(一) 样本数据及处理 |
(二) 评价过程与结果 |
(三) 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
五、 小结 |
第八章 银行对外开放下我国金融安全综合评价 |
一、 引言 |
二、 开放经济下的“新金融安全观” |
(一) 提出“新金融安全观”的必要性 |
(二) “新金融安全观”的内涵 |
三、 银行后开放期中我国金融安全综合评价 |
(一) 基于理论模型的金融安全评价 |
(二) 基于“新金融安全观”的金融安全评价 |
(三) 基于金融安全指数的综合评价 |
四、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我国金融安全——基于平安银行的案例分析 |
(一) 平安银行引资概述 |
(二) 平安银行引资前后经营绩效的对比 |
(三) 与四家外资控制权不同的引资银行的对比 |
(四) 引进战略投资者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评估 |
五、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附录:第六章样本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X银行江西省分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 |
1.3.1 国外理论研究 |
1.3.2 国内理论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范畴及理论 |
2.1 中间业务的定义 |
2.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及特征 |
2.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
2.2.2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特征 |
2.3 中间业务相关理论 |
2.3.1 “监管税收效应”理论 |
2.3.2 “投资不足”理论 |
2.3.3 “范围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
3.1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现状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品种少,手段单一,层次低 |
3.2.2 专业人才及科技支撑力度不够,服务手段落后 |
3.2.3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
3.2.4 规模小,效益差,收入水平不高,利润贡献度低 |
3.2.5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差异大 |
3.3 国外中间业务的经验借鉴 |
3.3.1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完整的中间业务体系 |
3.3.2 依靠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相对公平的中_业务发展环境 |
3.3.3 合理提高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3.3.4 适当放宽金融政策,积极推进银行业、金融业体制创新 |
3.3.5 加强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配套,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
3.3.6 引进和培养相关高端人才,拓展高端中间业务产品种类,提升银行服务品质 |
3.3.7 完善对非利差业务的技术支持 |
第四章 X银行江西省分行中间业务开展状况、风险及SWOT分析 |
4.1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现状 |
4.1.1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数据分析 |
4.1.2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产品分析 |
4.1.3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渠道分析 |
4.2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分析 |
4.3 X银行江西省分行开展中间业务SWOT分析 |
4.3.1 Strengths(优势) |
4.3.2 Weakness(劣势) |
4.3.3 Opportunity(机会) |
4.3.4 Threat(威胁) |
第五章 X银行江西省分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
5.1 大力提升传统中间业务市场份额 |
5.2 以结算为媒挖掘更多优质客户 |
5.3 加大新兴中间业务拓展力度 |
5.4 转变个人金融业务的经营观念 |
5.5 保持国际业务中间业务市场份额绝对优势 |
5.6 改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
5.7 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 |
5.8 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速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
5.9 收费合理合规合法,保障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
2.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
2.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
2.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
2.2.1 中国人民银行的九类划分标准(国内) |
2.2.2 巴塞尔委员会的四类划分标准(国际) |
2.3 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 |
2.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2.5 SWOT分析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对比 |
3.3.1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3.2 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差距 |
3.4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要求 |
4.1 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现状 |
4.2 找国金融业升放后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要求 |
4.3 我国金融业开放后中间业务发展的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间业务发展SWOT分析 |
5.1 北京市金融机构中间业务竞争态势 |
5.1.1 北京市金融机构分布情况 |
5.1.2 北京市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
5.2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
5.2.1 中国建设银行基本情况 |
5.2.2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间业务分析 |
5.3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环境SWOT分析 |
5.3.1 外部环境分析(机会O与威胁T) |
5.3.2 内部环境分析(优势S与劣势W) |
5.4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间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策略 |
6.1 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 |
6.2 明确中间业务战略地位,完善其组织体系 |
6.3 规范中间业务的市场秩序,注意风险防范 |
6.4 切实转变公众的错误观念 |
6.5 完善与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6.6 中间业务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研究 |
2.2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测度 |
2.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研究 |
3 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竞争行为研究 |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实考察 |
3.2 存贷款市场价格竞争行为 |
3.3 贷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
3.4 存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
4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行为研究 |
4.1 市场结构 |
4.2 价格竞争行为 |
4.3 银行产品创新 |
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现实考察 |
5.1 外资银行进入现状 |
5.2 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
6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 PR 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 |
6.1 计量经济模型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结论 |
7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计量经济模型 |
7.2 实证结果分析 |
7.3 结论 |
8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静态、动态 BL 模型的考察 |
8.1 计量经济模型 |
8.2 实证结果分析 |
8.3 结论 |
9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9)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我国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概述 |
2.1 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概况 |
2.2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概况 |
2.3 地方性商业银行概况 |
2.4 国内法人的外资银行发展概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3.1 中间业务发展概述 |
3.2 中间业务界定 |
3.3 中间业务分类 |
3.4 中间业务意义及主要风险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模型的建立 |
4.2 研究数据样本的选择 |
4.3 数据分析结果及有效性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
5.1 充分利用巴塞尔协议Ⅲ及我国监管政策 |
5.2 明确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抓住机遇,大力拓展 |
5.3 加快业务和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增加科技投入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逻辑思路与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创新之处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内外发展及启示 |
2.1 中间业务的概况 |
2.1.1 中间业务的概念 |
2.1.2 中间业务的分类 |
2.1.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作用 |
2.2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2.2.1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2.2.2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 |
2.3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2.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2.3.2 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
2.4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 |
2.4.1 观念思想要转变 |
2.4.2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要转变 |
2.4.3 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
3.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比较分析 |
3.1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
3.1.1 工商银行的简介 |
3.1.2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3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
3.2 工商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
3.2.1 中间业务产品品种比较分析 |
3.2.2 中间业务的规模和收入水平比较分析 |
3.2.3 中间业务的创新技术手段比较 |
3.2.4 国外对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经验总结 |
4.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
4.1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的SWOT分析 |
4.1.1 内部环境分析 |
4.1.2 外部环境分析 |
4.2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实证分析 |
4.2.1 工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变量选取 |
4.2.2 变量描述 |
4.2.3 模型建立 |
4.2.4 实证结果 |
5. 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和建议 |
5.1 工行中间业务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5.1.1 工行中间创业务的SO战略 |
5.1.2 工行中间业务的ST战略 |
5.1.3 工行中间业务的WO战略 |
5.1.4 工行中间业务的WT战略 |
5.1.5 工行中间业务的战略选择 |
5.2 针对实证分析对工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
5.2.1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特色业务发展 |
5.2.2 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监管政策 |
5.2.3 优化调整营业网点布局,完善分销渠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WTO条件下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2]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D]. 李仲林.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3]社会服务视野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以兴业银行为例[D]. 赵恩.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4]银行业开放对银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宋翠玲. 苏州大学, 2013(11)
- [5]我国银行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研究[D]. 曾令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X银行江西省分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对策研究[D]. 徐晨. 南昌大学, 2013(03)
- [7]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03)
- [8]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 宋慧英. 暨南大学, 2012(10)
- [9]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 白永志.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 张圻.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