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电复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柔性板结构,绝对节点坐标法,变形协调条件,压电材料驱动
压电复合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易灿明,余海东,王皓[1](2019)在《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压电驱动复合结构动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体机器人的驱动一般由较硬的驱动元件与柔性介质复合而成,两相材料耦合大变形的精确描述是驱动部件结构设计与运动控制的关键.针对复合柔性板结构大变形的特点,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通过变形协调条件将梁和板单元进行耦合,同时引入压电驱动材料本构方程,建立带压电材料驱动器的复合柔性板结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参数对该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悬臂板结构在压电驱动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变形量及板末端位移随驱动电压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规律,且板结构弹性模量越小则该变形量增大的程度越大;随着弹性模量减小,板结构产生的周期性振动幅度增大,周期变长.(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胡瑞霞[2](2019)在《压电复合结构对弹性波的可调性研究及其应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材料/结构具有新的物理特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声学领域,常见的人工结构有声子晶体和声超常材料。它们的弹性参数在空间上周期分布,通过不同材料的掺杂和混合比例设计,可以得到不同的声学特性。目前,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时代的发展潮流。此时,人工声学结构的短板效应凸显——一经设计加工,声学特性/功能固定不可调,不具有“智能”性。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将压电材料引入人工结构。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通过电路元件可以调控结构的声学特性。并且,电路方便拆卸,具有一定的智能可调性。本文研究了压电复合结构对弹性波的调控,并且利用这些可调性质,设计了一些可调的功能性器件/结构。首先研究了电路对一维、二维压电周期结构色散关系的影响;随后,基于二维压电周期结构(即二维压电声子晶体)设计了两种可调的功能性结构:可调复合波导管和可调滤波管。第二章:我们研究了外接电路对一、二维压电周期结构色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接电路可以使压电周期结构产生带隙,带隙的频宽(或产生带隙的频率)可以通过电路元件(电容/电感)的大小来调控。一维压电周期结构由压电杆接上复合电容(_1C和_2C)周期排列形成。通过调节_1C和_2C,可以分别得到两条不同频率的可调带隙,也可以同时得到这两条带隙。二维压电周期结构由压电柱周期排列在环氧树脂中形成,是标准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研究表明,在压电柱外接电感的情况下,声子晶体可以产生局域共振,形成局域共振带隙。并且该带隙的频宽和中心频率还会受到晶体填充率的影响。随着填充率的减小,带隙频率会逐渐降低(有一个最低值)。当填充率趋近零时,带隙宽度也会趋近零。基于该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在接下来的几章设计了一些可调声学结构。第叁章:基于特定填充率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复合波导管。该波导管具有两个优势:1.通过改变电感值,波导管的工作频率在宽频范围内可调;2.通过改变电路的分布状态,可以任意设计波导管的形状。我们发现,当压电声子晶体未接外电路(或外电路处于开路)时,会在较高频区域出现一条宽频带隙。当接上外电路(或外电路处于闭合)后,通过调节电感的大小,可以在带隙中形成一条局域共振通带。基于压电声子晶体的这种特性,我们只给一排/列压电柱接上外电路,从而得到波导管。此时,波导管的工作频率也可以通过电感来调节。此外,波导管的形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电路状态(开路/闭合)来设计。该可调波导可能在声传感器和声信号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章:基于特定填充率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可调滤波管。该滤波管最大的优点——滤波频率在宽频范围内可调,并且滤波效果显着。该滤波管由压电声子晶体波导管(不可调)和可调点缺陷组成。给压电声子晶体局部接上外电路,可形成点缺陷。点缺陷是滤波管的核心元件,具有滤波和频率筛选的功能。滤波管的工作频率即是点缺陷的缺陷态频率,它可以通过外接电感的大小来调节。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具有多通道的可调滤波管,它可以将过滤波从不同的地方/路径输出。因此,可以作为波导管的开关器,以及波导转换/切换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记心,吴登峰,杜敬涛,章婷[3](2019)在《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式隔振器由剪切型橡胶隔振器与惯性式压电堆作动器组合而成,复合式隔振器结合主被动隔振器的优点,将主动构件与被动装置串联、并联,不仅可提高主动构件的稳定性,还能拓展被动隔振的有效频带。通过理论与实验方法对惯性式压电堆作动器的工作原理与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所设计的压电堆式JG型复合式隔振器搭建双层隔振台架,采用滤波x-LMS自适应算法对台架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在单频正弦激励下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比单纯被动隔振装置具有更好隔振效果,80 Hz、90 Hz和110 Hz处隔振效果分别提高15 dB、16 dB和15 dB。(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李秀秀[4](2019)在《压电陶瓷/结构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陶瓷基功能化器件越来越趋于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功能单一的陶瓷材料已难以满足现有的陶瓷基器件的性能要求。基于此,采用流延成型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压电陶瓷/结构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共烧结行为和电学、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采用流延成型技术成功地制备出0.90PZT-0.05PMS-0.05PZN生片,将生片进行迭层、热压,并在1150℃烧结4h,可得到致密、性能优良的压电陶瓷;再用同样的方法制备Al_2O_3陶瓷,为了使上述压电陶瓷与Al_2O_3陶瓷实现共烧结,研究了玻璃相含量对Al_2O_3陶瓷致密性的影响,发现60wt%Al_2O_3-20wt%Bi_2O_3-10wt%SiO_2-10wt%B_2O_3组分在1150℃下烧结4h,可以得到致密度较高且晶粒生长良好的Al_2O_3陶瓷。通过共烧结技术将上述制备的0.90PZT-0.05PMS-0.05PZN生片和Al_2O_3生片迭层复合制备出PZT基压电陶瓷/Al_2O_3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PZT及Al_2O_3的固含量、层厚比及共烧结温度等对复合陶瓷的显微结构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ZT生片和Al_2O_3生片的固含量分别为45%和65%、层厚比为2:1且共烧温度为1150℃时,可得到收缩率匹配且界面结合良好的PZT基压电陶瓷/Al_2O_3陶瓷层状复合材料,该复合陶瓷的界面剪切强度为61MPa,共烧后压电层的介电常数_()为865,介电损耗为0.52,压电常数d_(33)为213pC/N,机电耦合系数k_p为0.43,结构层的摩擦系数为0.725。为了避免在共烧结过程中PbO向结构层中扩散,通过在结构层中掺杂PbO来取代部分的Bi_2O_3,以抑制压电层中PbO及结构层中Bi_2O_3的扩散。结果表明:当结构层中PbO的掺杂量为15wt%时,共烧后压电层晶粒生长致密,且压电层中的Pb相对含量由掺杂前的57.6%增至70%,复合陶瓷的界面剪切强度为75MPa,共烧后压电层的介电常数_()为1103,介电损耗为0.39,压电常数d_(33)为301pC/N,机电耦合系数k_p为0.55,结构层的摩擦系数为0.752,说明在结构层中掺杂15wt%PbO有助于提升复合陶瓷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电学性能。基于本文制备的PZT基压电陶瓷/Al_2O_3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电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因此,它在超声电机的压电陶瓷片/定子弹性体的一体化联接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宋时传,观姗姗,张萍萍,赵树高[5](2019)在《导电填料结构对氯化丁基橡胶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氯化丁基橡胶(CIIR)作为基质材料、锆钛酸铅(PZT)为压电填料,分别以碳纳米管(CNTs)和导电炭黑(CB)作为导电填料,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CNTs/PZT/CIIR和CB/PZT/CIIR两种压电阻尼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导电填料在基质中的分散状况及其与基质的相容性,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和弹性体测试系统的测试探讨了导电填料的结构对复合材料压电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CB相比,CNTs在基质中出现了严重的团聚,这导致其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未达到预期效果。用量相同时,添加了CNTs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峰值要小于填充CB者,但是其阻尼系数较大;随着导电填料用量的增加,两种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峰值均呈下降趋势,而阻尼系数先略微减小然后增大。(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罗逸璕,张春利,陈伟球,杨嘉实[6](2018)在《层状压电半导体复合结构的力电耦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压电半导体、电介质和金属电极组成的层合板结构被广泛用于俘能器、场效应二极管(FET)以及声电传输设备等器件中。针对这种压电半导体层状复合结构,本文从叁维基本方程出发,采用Mindlin级数展开技术,把位移、电势和载流子浓度增量沿板厚度方向进行了级数展开,进而导出层合板的二维方程。由于漂移电流是电场和载流子浓度乘积项,它是非线性项,很难得到问题的解析解。因此,本文对漂移电流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悬臂型压电半导体层状复合板在端部机械力作用下板中各物理量的解析表达式,对其力电耦合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数值研究了机械力对位移、电势、电位移和载流子浓度等主要物理量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鲁庆庆[7](2018)在《压电复合材料振动能量收集结构设计及力电转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环境监测、大型工业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各类传感器、无线传输等微电子器件逐渐向低功耗方向发展,寻找新的能量供给方式以突破传统电池带来的网络寿命瓶颈是决定未来无线传感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环境中废弃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其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等诸多优点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在实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自供电、延长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进行了压电复合材料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响应特性分析。通过建立系统的力-电耦合模型,分析结构参数、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及外激励条件与系统动力学响应和能量输出特性的关系。研究了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响应特性以及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频带拓宽规律,为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应用变刚度复合材料调节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动力学响应特性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分析模型。将传统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中的弹性层替换为可变刚度的复合材料,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控制下的变刚度特性调节线性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共振频率。建立了SMA-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变刚度分析模型,将变刚度特性引入线性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振动控制方程中。通过数值计算对不同温度下的SMA-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电压输出特性进行了预测。最后在热环境下完成了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振动测试实验,包括在不同温度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测试和电压输出特性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的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变刚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共振频率。其次,进行了厚度方向嵌入多层压电层的结构设计,建立了多层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力电转换分析模型。通过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嵌入更多层的压电材料以提高单个能量收集器的发电效率。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建立了多层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力电转换模型。预测了其在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情况下的固有频率和能量输出特性。对多层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和传统的Bimorph结构在不同铺层方式下的电压输出密度和固有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通过质量归一化方法对不同铺层方式下结构的弯曲刚度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一体化成型技术制备了多层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样件,利用振动实验获得了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和能量收集特性。同时通过实验与传统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的电压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实验数据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双压电层振动能量收集器相比,多层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可以获得更高的能量。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电阻负载时,多层压电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约是传统线性能量收集器的2倍。然后,考虑了复合材料对称角铺层时,不同铺设角度对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输出性能的影响。基于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建立了对称铺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获得了在不同铺层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基于数值计算的结果,选取六组不同的铺层方式(厚度方向泊松比不同)进行了复合材料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的设计。通过复合材料能量收集结构的叁点弯模拟和实验获得了不同铺层方式下结构的静力学特性。进行了振动条件下的复合材料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能量输出特性的实验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对称铺层时不同铺层角度对能量输出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零泊松比铺层的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梁具有较低的共振频率以及较高的电压输出,其电压输出FRF最大值可以达到正泊松比铺层的1.625倍。最后,针对线性振动能量收集器工作频带较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磁力诱导非线性组合压电悬臂梁--以拓宽其工作带宽,并建立了该结构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预测了不同磁铁间距下的非线性振动模式,在频域内研究了不同激励下非线性组合的响应特性。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了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给出了系统的电压输出理论解。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非线性组合压电悬臂梁的动力学响应特性,以及输出电压磁铁间距的变化特性。最后通过不同激励幅值下的扫频振动实验(包括正向扫频和反向扫频),对磁力诱导非线性组合压电悬臂梁的力电转换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获得了磁铁间距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磁力诱导非线性组合压电悬臂梁的输出特性,实现了系统工作带宽的提高。该系统在频域的输出电压表现出良好的力电转换性能,且系统的工作频带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1-01)
任元强[8](2018)在《基于压电阵列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轻量化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优点,在航空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冲击抵抗性低的特点使得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因遭受冲击而造成内部层间脱层、纤维断裂等不可目视的损伤,严重威胁结构的服役安全。基于压电传感器阵列的冲击监测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复合材料结构上的冲击事件,保障结构的服役安全并降低维护成本,是最有前景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监测研究方向之一。但冲击是一种瞬时事件,在航空结构的整个服役周期内都有可能发生,需要对其进行机载在线监测,而航空应用对监测系统的重量和体积等往往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复合材料结构冲击的轻量化监测研究。本文面向复合材料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围绕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冲击的轻量化监测需求,采用轻量化的压电传感器阵列和监测信号传输方法,对当前基于压电阵列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轻量化监测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如下:(1)开展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冲击轻量化监测方法研究,为实现大尺寸、多部位复合材料结构的在线冲击组网监测,提出了基于能量加权因子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区域定位方法,在整个网络监测范围内全局表征各个冲击监测区域上的冲击能量分布大小,解决了采用多个冲击监测节点进行组网监测时存在的不同节点间的定位冲突问题以及中间子区域定位盲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线冲击监测节点和无线多信道基站节点设计了大规模的无线冲击监测网络拓扑架构,实现了大尺寸、多部位复合材料结构的轻量化在线冲击组网监测。(2)开展了基于密集阵的冲击轻量化监测方法研究,针对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中会同时遭受多次冲击或存在多个冲击损伤的多声源问题,研究了基于线形压电传感器阵列(线阵)的多声源导波信号的空间采样原理,提出了多声源波数扫描-合成空间滤波器设计方法,能够在不依赖信号波数的情况下对多声源空间采样信号进行波数滤波,实现了多声源的波数-时间成像,能够准确表征不同声源在线阵上的波数投影和到达时间,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3)在多声源波数扫描-合成空间滤波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十字形压电传感器阵列(十字阵)这种轻量化的密集阵列形式开展了多声源空间采样信号的波数-时间图像特征研究,研究了多源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十字阵的多声源波数-时间图像至角度-距离图像的自适应回溯映射机制,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上多源冲击和多源冲击损伤的可靠成像定位,并分别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结构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结构上开展了方法验证。(4)在真实复杂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上对本文开展的冲击轻量化监测研究进行了验证:采用某型无人机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和碳纤维机翼盒段建立了大规模的无线冲击在线监测网络,对基于能量加权因子的冲击区域定位算法和大规模无线冲击组网在线监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某型飞机机翼变厚度-加筋复合材料油箱结构上对基于十字阵的多声源角度-距离映射成像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现了真实复杂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上多源冲击和多源损伤的准确成像定位。(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欢,郝丹丹,朱杰,代海静,殷珺[9](2018)在《基于双拱形结构的压电-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拱形结构的压电-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利用锆钛酸铅(PZT)颗粒/碳纳米管(CN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形成的混合压电薄膜与铝电极作为压电层;利用倒模工艺形成带有均匀梯形体微结构的PDMS薄膜,与铝电极形成摩擦层,其中,中间铝电极为共享电极。同时,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实现双拱形结构,使压电层与摩擦层能够协同工作,提高输出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拱形结构的复合纳米发电机,其压电单元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值分别增加了52.7%和34.1%;摩擦单元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值分别增加了75.2%和43.2%。压电单元和摩擦单元整流后混合输出的电能能够点亮10盏LED灯,存储在电容中能够为液晶显示屏(LCD)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因此,该复合纳米发电机能够作为绿色能源供给器件被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姜盼,郭翔鹰,张伟[10](2018)在《含石墨烯的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悬臂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在横向激励用下含有多层片状石墨烯材料的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悬臂板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包括了横向激励、压电效应、热效应等参数对复合材料板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在1-3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中添加多层片状的石墨烯材料组成多组分混合的复合材料板,考虑最常用的悬臂结构,基于Reddy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能量原理建立石墨烯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广义位移场表达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悬臂结构的边界条件,选取合适的模态函数,运用Galerkin方法对偏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进行离散,主要考虑复合材料悬臂结构在横向的振动响应,得到结构横向振动的二自由度常微分动力学方程。采用Runge-Kutta法对得到的两自由度常微分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得到的相图、波形图和分叉图等分析结构在不同外激励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及压电系数和热冲击载荷对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发现,外激励对复合材料结构的非线性振动有很大的影响,但添加石墨烯后,与压电纤维形成新型复合材料用来增加压电系数、热效应系数,发现在相同的外激励作用下,新型复合材料对悬臂板动态响应具有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1-21)
压电复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合成材料/结构具有新的物理特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声学领域,常见的人工结构有声子晶体和声超常材料。它们的弹性参数在空间上周期分布,通过不同材料的掺杂和混合比例设计,可以得到不同的声学特性。目前,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时代的发展潮流。此时,人工声学结构的短板效应凸显——一经设计加工,声学特性/功能固定不可调,不具有“智能”性。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将压电材料引入人工结构。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通过电路元件可以调控结构的声学特性。并且,电路方便拆卸,具有一定的智能可调性。本文研究了压电复合结构对弹性波的调控,并且利用这些可调性质,设计了一些可调的功能性器件/结构。首先研究了电路对一维、二维压电周期结构色散关系的影响;随后,基于二维压电周期结构(即二维压电声子晶体)设计了两种可调的功能性结构:可调复合波导管和可调滤波管。第二章:我们研究了外接电路对一、二维压电周期结构色散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接电路可以使压电周期结构产生带隙,带隙的频宽(或产生带隙的频率)可以通过电路元件(电容/电感)的大小来调控。一维压电周期结构由压电杆接上复合电容(_1C和_2C)周期排列形成。通过调节_1C和_2C,可以分别得到两条不同频率的可调带隙,也可以同时得到这两条带隙。二维压电周期结构由压电柱周期排列在环氧树脂中形成,是标准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研究表明,在压电柱外接电感的情况下,声子晶体可以产生局域共振,形成局域共振带隙。并且该带隙的频宽和中心频率还会受到晶体填充率的影响。随着填充率的减小,带隙频率会逐渐降低(有一个最低值)。当填充率趋近零时,带隙宽度也会趋近零。基于该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在接下来的几章设计了一些可调声学结构。第叁章:基于特定填充率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复合波导管。该波导管具有两个优势:1.通过改变电感值,波导管的工作频率在宽频范围内可调;2.通过改变电路的分布状态,可以任意设计波导管的形状。我们发现,当压电声子晶体未接外电路(或外电路处于开路)时,会在较高频区域出现一条宽频带隙。当接上外电路(或外电路处于闭合)后,通过调节电感的大小,可以在带隙中形成一条局域共振通带。基于压电声子晶体的这种特性,我们只给一排/列压电柱接上外电路,从而得到波导管。此时,波导管的工作频率也可以通过电感来调节。此外,波导管的形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电路状态(开路/闭合)来设计。该可调波导可能在声传感器和声信号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章:基于特定填充率的二维压电声子晶体,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可调滤波管。该滤波管最大的优点——滤波频率在宽频范围内可调,并且滤波效果显着。该滤波管由压电声子晶体波导管(不可调)和可调点缺陷组成。给压电声子晶体局部接上外电路,可形成点缺陷。点缺陷是滤波管的核心元件,具有滤波和频率筛选的功能。滤波管的工作频率即是点缺陷的缺陷态频率,它可以通过外接电感的大小来调节。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具有多通道的可调滤波管,它可以将过滤波从不同的地方/路径输出。因此,可以作为波导管的开关器,以及波导转换/切换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电复合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易灿明,余海东,王皓.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压电驱动复合结构动力学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
[2].胡瑞霞.压电复合结构对弹性波的可调性研究及其应用设计[D].吉首大学.2019
[3].刘记心,吴登峰,杜敬涛,章婷.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4].李秀秀.压电陶瓷/结构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宋时传,观姗姗,张萍萍,赵树高.导电填料结构对氯化丁基橡胶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合成橡胶工业.2019
[6].罗逸璕,张春利,陈伟球,杨嘉实.层状压电半导体复合结构的力电耦合特性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7].鲁庆庆.压电复合材料振动能量收集结构设计及力电转换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8].任元强.基于压电阵列的复合材料结构冲击轻量化监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9].王欢,郝丹丹,朱杰,代海静,殷珺.基于双拱形结构的压电-摩擦复合纳米发电机[J].微纳电子技术.2018
[10].姜盼,郭翔鹰,张伟.含石墨烯的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悬臂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