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充氧论文-骆倩,姚建松,杨易帆,郭陈娴,王英杰

自充氧论文-骆倩,姚建松,杨易帆,郭陈娴,王英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充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充氧生物滤床,农村生活污水,厌氧池,人工湿地

自充氧论文文献综述

骆倩,姚建松,杨易帆,郭陈娴,王英杰[1](2019)在《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能好等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引入厌氧+自充氧生物滤床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无动力自充氧系统来实现污水溶解氧的提升,是一项生态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尤其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厌氧+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与厌氧+人工湿地技术在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处理效果、运维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有效缓解人工湿地技术运行不稳定、受季节影响大、维护管理难等问题,且处理效果更好,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真正意义上做到高效、低碳、生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牟子申,陆文静,龙于洋,段振菡,杨若冰[2](2011)在《呼吸型填埋场覆盖层技术研究Ⅰ:热动力自充氧装置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填埋场最终覆盖层(以下简称"覆盖层")中的氧气含量是影响甲烷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空气热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呼吸型覆盖层技术,构建了利用垃圾堆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而实现覆盖层自充氧的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并优化了其空气/氧气充气效率.结果表明,导气管路内空气流速(v)与温差(ΔT)呈线性关系(v=0.0281ΔT-0.5258),增加导气管路长度和进气管径可提升自充氧效果,本研究中实验所得的导气管路内最大空气流速为2.0m·s-1(温差35℃、导气管长2.5m).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应用于模拟覆盖层时,40cm厚的自充氧覆盖层内各层O2含量始终大于20%,而对照覆盖层内最低O2含量为15.7%,自充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模拟覆盖层内O2的分布状况.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克服了传统覆盖层技术中含氧层浅的瓶颈,为填埋场覆盖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改进手段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杨东明[3](2008)在《自充氧多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众多对生活污水低成本处理工艺的研究中,跌水曝气由于其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而备受关注。本实验研究的自充氧多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elf-aerated multilayer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就是利用跌水曝气充氧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一种中、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通过出水回流来增加溶解氧效果,而可使跌水曝气适用于更多水质情况。本试验应用自主研制的自充氧多层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模拟生活污水处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比较两种不同布水装置探讨布水均匀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使实验装置在连续、间歇两种方式下运行探讨运行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别选用组合填料和弹性立体填料,探讨适用于跌水曝气工艺的填料应具备的特性;确定回流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以上工作,得出如下结论:在反应器启动挂膜阶段,自然挂膜法虽挂膜时间长,但不易在反应器内沉积污泥更适用于跌水曝气工艺的挂膜启动;增加布水装置的开孔数目,不仅可以增加布水的均匀性还可提高溶解氧效果;回流流量增大有利于增加溶解氧及提高处理效果,但对COD、氨氮的作用在连续运行时各不相同,在300L/h以上回流流量时使COD处理效果提高很小,但对的氨氮处理效果提高作用很大;反应器在连续运行时的处理效果好于间歇运行效果,在填充组合填料时连续运行下在回流量为400L/h,停留时间8小时,处理出水COD、氨氮均可达排放标准,而间歇运行相同条件下出水氨氮较高;在填料选择上,适用于跌水曝气工艺的填料不但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重要的是应使生物膜在反应器内分布均匀,这样更有利于氧气、污染物与生物膜之间的传质过程,相近条件下较组合填料可得到更好的出水水质。当反应器填充弹性立体填料,连续运行回流量为400L/h,停留时间6小时出水就可达到中水标准。(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08-12-26)

自充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填埋场最终覆盖层(以下简称"覆盖层")中的氧气含量是影响甲烷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空气热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呼吸型覆盖层技术,构建了利用垃圾堆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而实现覆盖层自充氧的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并优化了其空气/氧气充气效率.结果表明,导气管路内空气流速(v)与温差(ΔT)呈线性关系(v=0.0281ΔT-0.5258),增加导气管路长度和进气管径可提升自充氧效果,本研究中实验所得的导气管路内最大空气流速为2.0m·s-1(温差35℃、导气管长2.5m).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应用于模拟覆盖层时,40cm厚的自充氧覆盖层内各层O2含量始终大于20%,而对照覆盖层内最低O2含量为15.7%,自充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模拟覆盖层内O2的分布状况.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热动力自充氧装置克服了传统覆盖层技术中含氧层浅的瓶颈,为填埋场覆盖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改进手段和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充氧论文参考文献

[1].骆倩,姚建松,杨易帆,郭陈娴,王英杰.自充氧生物滤床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技.2019

[2].牟子申,陆文静,龙于洋,段振菡,杨若冰.呼吸型填埋场覆盖层技术研究Ⅰ:热动力自充氧装置构建[J].环境科学学报.2011

[3].杨东明.自充氧多层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

标签:;  ;  ;  ;  

自充氧论文-骆倩,姚建松,杨易帆,郭陈娴,王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