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按压法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俯卧位按压法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蔡新益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观察俯卧位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应用该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12例中11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均获治愈。结论俯卧位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关键词】俯卧位髋关节后脱位

【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82-01

髋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髋关节不易遭受损伤,因其臼窝深,周围的肌肉又丰厚,只有在强大暴力下形成杠杆作用力才能导致。壮年人群常见于后脱位。自2007年以来我先后收治髋关节后脱位12例,经采用俯卧位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均获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左髋4例,右髋8例;坠落伤10例,车祸伤2例。

临床表现:大腿呈屈曲、内收和内旋位,足内翻伤侧大粗隆和臀部突出,伤肢外形短缩,膝部靠近健侧股部。

X线片:股骨呈内收内旋状,股骨头脱出位于髋臼上方,沈--通线中断。

2、方法

患者俯卧法,患肢悬垂于床缘,一助手保持健侧下肢(或术者一手托持)于水平位,术者握住患肢踝部屈髋和膝至90℃利用患肢体重量向下牵引,术者还可轻旋摇晃大腿,用另一手在靠近腘窝处,向下按压,增加牵引力,使脱位的股骨头徐徐滑入髋臼,可闻及复位声。如已复位,再将患者移至仰卧位,伸直患肢,术者对髋关节进行屈髋屈膝内旋、外旋活动及捋顺筋络手法以纠正残余错位。复位满意后采用下肢皮牵引固定于外展30°-40°旋中位4周,拆除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扶双拐步行,患肢不负重一般2个月后逐步负重锻炼,配合外敷中药活血化瘀药物等治疗。

3、结论

本组12例,1例失访,余11例获1年以上随访,结果11例行走正常。髋关节外形及活动功能正常,X线片提示,股骨头无缺血性坏死现象,髋关节间隙正常。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均达到治疗愈合标准。

4、讨论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臼呈杯状容纳半球形的股骨头,股骨头约2/3在髋臼内,是典型的杵臼关节。其周围有关节囊及坚强的韧带,以及丰厚的肌肉保护。股骨头有圆韧带与髋臼底相连,故髋关节甚为稳定。髋臼脱位都是由强大的外力引起。故髋关节脱位,在早期易引起:

(1)骨折:髋关节脱位可合并有髋臼或股骨头的骨折,一般在整复脱位时,骨折可随之复位。

(2)神经损伤:有少数髋关节后脱位患者,坐骨神经可被后上方移位的股骨头挫伤,引起同侧坐骨神经麻痹,发生率为10%-13%不等。预后也不尽相同,常可影响腓总神经,除伴有髋臼缘骨折外,其余无手术探查指证。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髋关节脱位的晚期并发症,由于关节囊、园韧带断裂,使内骺和外骺动脉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股骨头血运不足而造成。

(4)创伤性关节炎,是晚期合并症之一,因复位后处理不当,可以使之发生或提前发生。

为了预防上述4种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及时手法复位,避免粗暴手法,配合下肢皮肤牵引4周,内服、外敷中药。告之扶双拐步行3月。2-3年内尽量避免负重过多及步行或站立过久的工作。

传统的髋关节后脱位复位是提拉法或旋转法,恰似一问号,左侧为问号“?”,右侧为反问号“?”,故亦称划问号复位法。这种复位术者用力很大,持续提拉牵引不能持久;如遇肌力强壮的患者往往提拉不动;如果强力旋转增加关节囊及韧带损伤,而且容易造成骨折;我运用俯卧位按压摇晃复位髋关节后脱位12例,均一次性成功;利用患肢重量向下牵引,用另一手靠近腘窝处向下加压,增加牵引力;这样术者能节省体力达到持续牵引,而且能使患者肌肉放松,利于复位,避免粗暴手法。复位后配合外敷何氏消肿止疼散(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续断接骨散(接骨续筋)及口服中药、汤剂“活血镇痛汤加减”。随访一年后,11例均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此法操作简便省力,疗效确切,适宜在基层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何天佐,《何氏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医学丛书之七),四川人民出版社.

标签:;  ;  ;  

俯卧位按压法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