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膜论文-杨有军,吴福林,王仙美

生态膜论文-杨有军,吴福林,王仙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膜袋护坡,坡比适应性,促淤性能差异

生态膜论文文献综述

杨有军,吴福林,王仙美[1](2018)在《生态膜袋护坡结构坡比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现有生态膜袋护坡结构应用区段坡比为1/24,为进一步研究生态膜袋护坡结构的边坡适应性,进行设计边坡为1/5的试验,分析不同坡比条件下生态膜袋护坡结构的水动力特性及促淤性能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11期)

李营[2](2018)在《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的净水机理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净化机理,利用黄沙、粉煤灰、水泥、碎石和活性材料CRLT-1构成透水混凝土生态膜。采用六槽并排串联的形式完成反应器的安装,通过不同分析法对COD_(cr)、BOD_5、TP和TN变化进行分析;分别对生态膜自身结构和降解有机物机理、生物氧化分解、过滤截留进行研究,得到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的净水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生态膜对COD_(cr)去除率最高可达97%,对BOD_5去除率最高可达96%,对T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9%,对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0%。(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蒋娜莎[3](2011)在《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表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生活污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率、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亟待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本文在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混凝土生态膜法等现有相关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SBR工艺同混凝土生态膜法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进行间歇进水和排水的序批式污水处理试验,实现生活污水的高效净化,使出水水质接近或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通过试验,本文得到如下规律性认识:(1)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采用间歇进排水的运行方式,一个运行周期包括进水与缺氧水解阶段(T1)、曝气好氧反应阶段(T2)、静置沉淀阶段(T3)、排水阶段(T4)和闲置阶段(T5)共5个阶段;在试验条件下,各阶段运行最佳时长分别为:T1为1.5h、T2为1.5h、T3为0.5h、T4为0.5h和T5为0.25h;一个运行周期总历时为4.25h;(2)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生物挂膜比较容易,利用反应器的挂膜系统进行混凝土生态膜的生物挂膜,一般在10d左右即可完成挂膜;(3)影响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净水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各阶段的反应时长、COD负荷、氨氮负荷、进水C/N、水温和生态膜数量等;(4)在试验条件下,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4.1%、对BOD5的平均去除率为95.4%、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68.8%、对TP的平均除磷率为38.3%;反应器出水主要水质指标COD和BOD5达到国家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NH3-N达到一级B标准、TP达到二级标准要求;(5)反应器有较强的抗污染冲击负荷的能力:在COD容积负荷波动7.3倍或氨氮容积负荷波动1.6倍时,COD去除率基本未受到影响,NH3-N去除率受到的影响也较小;(6)受运行方式的影响,反应器内部存在好氧和缺氧交替的环境,为有机物的去除和脱氮除磷创造了条件;有机物的高效去除与脱氮除磷是反应器预留水体的稀释作用、缺氧水解作用、好氧反应和缺氧反应的交替作用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高效低成本特征,出水水质基本能够满足实际工程排水要求,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1-05-18)

孙武堂[4](2009)在《间歇曝气生态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工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尖锐,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更为重视地面水污染控制和严格限制水污染物的排放,这也使得高效的污水净化技术特别是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笔者在以往生态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寻求一种高效的污水脱氮新工艺技术。通过实际污水处理实验,发现连续流间歇曝气生态膜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SS去除率≥90%、COD去除率≥60%、BOD_5去除率≥80%、氨氮去除率≥70%、总氮去除率≥5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要求。通过正交实验,发现系统净水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水温、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C/N比、DO和进水pH值等。实验结果表明:(1)水温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是特别明显;(2)水力停留时间对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影响都很大,实验确定有机物去除的最佳HRT为4h,氮去除的最佳HRT为5h;(3)当水力负荷为1.79 m~3/m~2·h时,COD去除率较高;(4)C/N比=6时新型生态膜反应器有很好的脱氮效率,过高或者过低的C/N比都使反应器的脱氮率下降;(5)DO浓度在2~4 mg/L的范围内,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DO=2.5 mg/L时反应器的脱氮效果最佳;(6)pH值在6~8之间,COD去除最佳。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细菌是生物膜的主要生物相,钟虫、累枝虫、盾纤虫等纤毛类原生动物数量也较多,轮虫、线虫等微型后生动物也有出现。通过对系统成本的初步分析,得出连续流间歇曝气生态膜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少的特色。(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30)

岳松龄[5](2009)在《牙面生态膜的调控 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十四》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面生态膜的调控又称菌斑控制,它在预防龋病的发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龋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近年来对调控牙面生态膜的主要研究成果作较为全面而扼要的介绍。(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邬玉明,王文树,李根昌,胡瑞德[6](2009)在《微乳液体生态膜在防风固沙工程中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多有利用覆盖—粘合方法固定流沙的研究与应用,该方法属于封闭流沙、固定流沙的类型,其原理是封闭流沙表面,改变流沙的性质,使其切断风力与流沙的接触。风沙流正是通过风力吹动沙子而流动起来的自然现象,如果切断、封闭了风力与流沙的接触,就从根本上断绝了风沙(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期刊2009年02期)

王立立,金腊华,袁杰,万雨龙[7](2008)在《渠式透水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床污水处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低成本渠式透水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床处理城市污水,以连续进水、部分回流的方式运行,对CODCr、BOD5、氨氮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84%、83%和33%.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要求.其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分别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传统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建设成本的1/4~3/4左右.(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周勇,俞叁传,高从堦[8](2008)在《反渗透复合膜研究(Ⅱ)初生态膜的原位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Initial reverse osmosis composite membrane(IniM) is a thin-film-composite(TFC) membrane prepared through th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without post-treatment,such as water washing,heating,etc.Trimesoyl chloride(TMC) and m-phenylenediamine(MPD) were used to prepare some IniMs through th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on the polysulphone supporting membrane without heat-treatment and washing.Then the in situ modific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tetraethylenepentamine(TEPA) on the surface of IniMs.Modified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ic spectroscopy(XPS),contacting angle and permeation experiments with salt water of different pH val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traethylenepentamine reacted with acyl chloride(—COCl) on the surface of IniM,because the ratio of O/N of the modified membrane surfac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unmodified membrane.Furthermore,the contacting angle of modified membrane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unmodified membrane.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water flux and rejection of modified membran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 value for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while the unmodified membrane was just on the contrary.The reason was that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membrane were different,the former were amino(—NH2) and imino(NH),and the latter was carboxyl(—COOH).(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张海峰,毛毳[9](2008)在《扣棚新型材料光生态膜在水稻育苗中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生态膜是一种新型农用棚膜,它具有保温、保湿透光度好、无雾滴等特点,并能将太阳光谱中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绿光,转变成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红光和兰光,这是普通棚膜不具备的优点,因此,用光生态膜作水稻育秧的棚膜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加农民收益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08年03期)

董汉国,王同雨,徐桂燕,丁桂英,李国成[10](2007)在《冬暖棚黄瓜调光生态膜栽培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表明,冬暖棚黄瓜栽培应用调光生态膜覆盖,比对照EVA增温效果较好,提温快。产量、产值明显提高,全期增产达11.93%,产值增加16.14%,特别是前期产量、产值增幅更大。生长发育较好,长势旺盛,瓜条直,口感佳。(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07年10期)

生态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净化机理,利用黄沙、粉煤灰、水泥、碎石和活性材料CRLT-1构成透水混凝土生态膜。采用六槽并排串联的形式完成反应器的安装,通过不同分析法对COD_(cr)、BOD_5、TP和TN变化进行分析;分别对生态膜自身结构和降解有机物机理、生物氧化分解、过滤截留进行研究,得到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的净水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生态膜对COD_(cr)去除率最高可达97%,对BOD_5去除率最高可达96%,对T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9%,对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5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膜论文参考文献

[1].杨有军,吴福林,王仙美.生态膜袋护坡结构坡比适应性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2].李营.砌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生态膜的净水机理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

[3].蒋娜莎.序批式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

[4].孙武堂.间歇曝气生态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工艺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

[5].岳松龄.牙面生态膜的调控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十四[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

[6].邬玉明,王文树,李根昌,胡瑞德.微乳液体生态膜在防风固沙工程中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林业.2009

[7].王立立,金腊华,袁杰,万雨龙.渠式透水混凝土生态膜反应床污水处理试验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周勇,俞叁传,高从堦.反渗透复合膜研究(Ⅱ)初生态膜的原位改性[J].化工学报.2008

[9].张海峰,毛毳.扣棚新型材料光生态膜在水稻育苗中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

[10].董汉国,王同雨,徐桂燕,丁桂英,李国成.冬暖棚黄瓜调光生态膜栽培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7

标签:;  ;  ;  

生态膜论文-杨有军,吴福林,王仙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