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仿骨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β-磷酸叁钙,多孔,锰,降解
仿骨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尚文博[1](2016)在《锰掺杂β-磷酸叁钙多孔仿骨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骼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受外力、支撑器官的功能。近年来交通事故创伤和疾病等造成的骨缺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发展满足人体功能需求的骨替代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β-磷酸叁钙是一种生物可吸收陶瓷材料,因其无机成分与骨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锰是对骨生长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锰对硫酸软骨素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硫酸软骨素是形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因此本论文开展锰掺杂β-磷酸叁钙多孔仿骨材料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凝胶溶胶法按Ca+Mn/P=1.5的比例合成5%、15%、30%锰掺杂β-磷酸叁钙粉体。XRD分析表明,锰掺杂β-磷酸叁钙粉体结晶度较好。锰离子替代晶格中钙离子后的特征衍射峰整体向高角度偏移,晶面间距减小。随着锰含量增加,β-TCP晶格常数a逐渐减小,c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粒径分析表明锰掺杂β-磷酸叁钙粉体粒度较小且颗粒分布均匀,整体控制在40μm以下。在制备多孔材料过程中通过抗压强度试验,选择浓度为6wt%的PVA溶液作为粘结剂,致孔剂硬脂酸的含量为30wt%,保证多孔材料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随着锰掺杂量增加多孔材料体积收缩明显。SEM形貌分析表明,多孔仿骨材料内部有叁维网状的大孔与微孔结构且贯通性良好,利于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骨组织长入,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在1.5SBF溶液中对锰掺杂β-磷酸叁钙多孔仿骨材料进行28d降解试验,经XRD和FTIR分析,降解后材料表面沉积有类骨磷灰石物质。随着锰掺杂量增加,新生成的类磷灰石物质减少,但是结晶度显着增强。pH分析表明,偏碱性的环境较利于沉积物质生成。在干摩擦、SBF溶液和血浆叁种润滑环境中,分别对0%Mn-TCP、5%Mn-TCP、15%Mn-TCP、30%Mn-TCP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随着锰掺杂量增加,试样的稳态摩擦因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是锰添加后晶格结构收缩,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导致的。0%Mn-TCP在干摩擦时稳态摩擦因数最大为0.10,而在SBF环境中摩擦因数最小为0.06。而5、15、30%Mn-TCP都是在干摩擦条件下材料的稳态摩擦系数较大,而在血浆润滑条件下稳态摩擦系数较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耿晓梅[2](2014)在《可程序化设计壳聚糖仿骨材料及其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坏死、骨结核、骨肿瘤或骨质疏松均导致大尺寸骨缺损,我国因骨缺损需要骨修复材料的患者年均超过300万。目前仿生骨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组成仿生,而有关结构仿生骨材料的研究却屈指可数,主要是因为骨具有复杂且难以构建的多尺度结构。因此亟需开展更真实的模仿自然骨结构和组成的研究。本文基于函数浓度波程序化设计与构建仿环骨板结构壳聚糖,利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仿骨材料的多层结构,分析了波型对层数、层厚及层排布的调控规律与形层机制。为加大调控范围和可设计精细度,引入了磷酸二氢钠,利用SEM、ESEM表征仿骨材料结构,探索了弱酸处理对壳聚糖骨材料的影响,结合XRD初步研究了层状结构壳聚糖模板对矿物原位合成的调控作用。基于微球组装,结合液氮处理微球工艺,制备了仿松质骨结构与组成的壳聚糖/磷灰石骨材料。最后研究了仿环骨板结构壳聚糖对骨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和地塞米松磷酸钠(DSP)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振幅(NaOH溶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层厚和时间长度成正比关系。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振幅本身的大小不影响层厚,其变化规律影响层厚,即递增的振幅产生更薄的层,递减的振幅产生更厚的层。调整函数浓度波的振幅与周期内浸泡时间的比例可获得不同特征化厚度排布的同心层状壳聚糖骨材料,属于叁维Liesegang Rings结构,可以用反应扩散理论解释,且层厚可设计的最小间隔为20μm。磷酸二氢钠的引入有望支持设计更精细的仿环骨板结构。磷灰石含量分别为30%,50%和70%的经液氮处理塑型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微球在高温烧结后形成的磷灰石陶瓷球表面呈现多孔结构,且孔与孔之间相互联通成网络,为仿松质骨结构提供所需的高孔隙率。用1vol%的乙酸溶液作粘结剂将烘干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微球粘结成管状,把烧结的磷灰石陶瓷球以紧密堆积的方式填充在管中得到孔隙率较大的仿松质骨材料,并且可以按需设计任意形状与磷灰石含量。层层机械抽离与逐层载药之后“过紧密”装配的仿环骨板载药壳聚糖实现了长效药物释放,在有效浓度范围内RFP体外持续释放至60天,且层状结构使脂溶性药物RFP在前40天的日释放量产生震荡性波动,但对水溶性药物DSP的日释放量特征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7-01)
孙思萌[3](2012)在《羟基磷灰石在丝素纳米纤维阵列中的矿化调控与仿骨材料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再生柞蚕丝丝素(TSF)和柞蚕丝丝素/壳聚糖(TSF/CS)共混纳米纤维,并利用特殊接收装置获得纳米纤维阵列,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形貌特征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仿生矿化原理构建了仿骨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为TSF/CS纳米纤维阵列用于生物医用、骨组织工程材料等提供试验依据。本文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制备了静电纺TSF和TSF/CS纳米纤维,并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和接收装置调控其形貌。文中指出在TSF溶液的静电纺丝中,当TSF浓度为4%时,静电纺纳米纤维直径较细但有珠子;浓度大于6%时,溶液粘度增加,纤维直径增加,呈扁平状,分布较宽,但珠子消失。在TSF/CS共混溶液中,TSF/CS的比例为9/1时,纤维最细最均匀。利用二维金属阵列接收装置可以制备取向度较好的阵列型纳米纤维毡,且纤维的直径较小,分布集中。经水蒸汽处理之后,TSF的大分子构象由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其次,利用仿生矿化原理,对柞蚕丝丝素纳米纤维阵列进行了仿生矿化实验,由偏光显微镜、场发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和X衍射等测试证实纤维表面有羟基磷灰石(HAP)晶体沉积,其生长沿纤维轴向规则排列,研究表明TSF大分子上的活性基团可以给HAP晶体的生长提供活性位点,对HAP的生长具有诱导作用。利用自制矿化装置,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对矿化率进行了调控和分析。最后,研究了矿化后复合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未经矿化的材料抗压性能较差,矿化后复合材料的抗压模量、抗压强度和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都有所提高。矿化率和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纳米尺度对材料的抗压性能有一定影响。矿化率越高,纳米尺度越小,材料的抗压性越好。(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2-01-01)
田惠芸[4](2011)在《仿骨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脱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重金属尤其是低浓度的重金属的处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如工业废水、中草药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重金属,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现今,已开发的脱除重金属的材料中,存在着成本高、脱除效果差、分离后药效发生变化、再生过程中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高效脱除重金属的新型材料。本文首先在近生理条件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简称HAP),通过ICP、XRD、EDS、IR、TG和SEM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表征,并研究了它对Pb~(2+)、Cd~(2+)、Hg~(2+)、Cr~(3+)以及Cr_2O_7~(2-)、AsO_3~(3-)的脱除能力。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HAP为形态上与人骨相似的HAP;它对Pb~(2+)、Cd~(2+)、Hg~(2+)、Cr~(3+)有一定的脱除效果,对Cr_2O_7~(2-)和AsO_3~(3-)没有吸附作用。随后,仿照骨质中所含的元素及离子合成了各种无机仿骨盐,考察了温度、pH、操作方法等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们在脱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各种仿骨盐对重金属均有一定的脱除能力,其中含锶化合物和氟取代的磷灰石对重金属的脱除能力与HAP相当,HCO_3~--AP的脱除效果最好,它可以将0.02mmol/L的Pb~(2+)、Cd~(2+)、Cr~(3+)和1ppm的Hg~(2+)完全脱除,在混合溶液中对Cr_2O_7~(2-)和AsO_3~(3-)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通过XPS、EDS的表征方法初步探讨了它们的脱除机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壳聚糖和聚天冬氨酸分别模拟骨组成中的糖组分和蛋白质组分,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仿骨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溶剂、交联剂用量及有机组分对最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1乙醇水溶液为溶剂,0.1g的壳聚糖和0.1g的聚天冬氨酸中加入0.2mL戊二醛合成仿骨复合材料的收率高,所得材料颗粒均匀。由于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复合材料对各种重金属正离子(Pb~(2+)、Cd~(2+)、Hg~(2+)、Cr~(3+))表现出优异的脱除性能,对Cr_2O_7~(2-)和AsO_3~(3-)也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1-02-01)
胡琴,王明召,张博,顾红霞[5](2010)在《一篇跨学科高中生阅读资料——人工仿骨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仿骨材料研究的基础知识,内容涉及化学和生物学2个学科,供一线化学教师或生物学教师选作高中生的阅读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0年09期)
孙晟源本报,王臻青,王荣琦[6](2008)在《用仿骨材料还原甲骨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祖先创造出的甲骨文字内蕴丰富,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说这番话的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罗振玉的曾孙、大连雕塑家罗卫国。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与3000年前出土的甲骨文有“亲密接触”,目前,罗卫国正在尝试运用仿骨材料将博物馆馆藏的甲骨文复制还原(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08-08-01)
王欣宇,韩颖超,戴红莲,李世普[7](2003)在《多孔梯度结构羟基磷灰石仿骨材料的制备和微观形貌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仿骨材料的结构设计 ,采用羟基磷灰石粉末为原料 ,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玻璃粘结剂和柠檬酸造孔剂 ,模压成型 ,10 5 0℃烧结 ,获得了羟基磷灰石仿骨材料。微观形貌观察表明 :材料外层较致密 ,含有微孔 ;内层多孔疏松 ,含有少量微孔和大量孔径为 30 0 μm~ 5 0 0 μm的球形气孔 ,孔隙间相互贯通。材料的孔隙大小和分布呈梯度变化 ,与天然骨的结构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仿骨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坏死、骨结核、骨肿瘤或骨质疏松均导致大尺寸骨缺损,我国因骨缺损需要骨修复材料的患者年均超过300万。目前仿生骨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组成仿生,而有关结构仿生骨材料的研究却屈指可数,主要是因为骨具有复杂且难以构建的多尺度结构。因此亟需开展更真实的模仿自然骨结构和组成的研究。本文基于函数浓度波程序化设计与构建仿环骨板结构壳聚糖,利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仿骨材料的多层结构,分析了波型对层数、层厚及层排布的调控规律与形层机制。为加大调控范围和可设计精细度,引入了磷酸二氢钠,利用SEM、ESEM表征仿骨材料结构,探索了弱酸处理对壳聚糖骨材料的影响,结合XRD初步研究了层状结构壳聚糖模板对矿物原位合成的调控作用。基于微球组装,结合液氮处理微球工艺,制备了仿松质骨结构与组成的壳聚糖/磷灰石骨材料。最后研究了仿环骨板结构壳聚糖对骨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和地塞米松磷酸钠(DSP)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振幅(NaOH溶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层厚和时间长度成正比关系。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振幅本身的大小不影响层厚,其变化规律影响层厚,即递增的振幅产生更薄的层,递减的振幅产生更厚的层。调整函数浓度波的振幅与周期内浸泡时间的比例可获得不同特征化厚度排布的同心层状壳聚糖骨材料,属于叁维Liesegang Rings结构,可以用反应扩散理论解释,且层厚可设计的最小间隔为20μm。磷酸二氢钠的引入有望支持设计更精细的仿环骨板结构。磷灰石含量分别为30%,50%和70%的经液氮处理塑型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微球在高温烧结后形成的磷灰石陶瓷球表面呈现多孔结构,且孔与孔之间相互联通成网络,为仿松质骨结构提供所需的高孔隙率。用1vol%的乙酸溶液作粘结剂将烘干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微球粘结成管状,把烧结的磷灰石陶瓷球以紧密堆积的方式填充在管中得到孔隙率较大的仿松质骨材料,并且可以按需设计任意形状与磷灰石含量。层层机械抽离与逐层载药之后“过紧密”装配的仿环骨板载药壳聚糖实现了长效药物释放,在有效浓度范围内RFP体外持续释放至60天,且层状结构使脂溶性药物RFP在前40天的日释放量产生震荡性波动,但对水溶性药物DSP的日释放量特征没有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仿骨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尚文博.锰掺杂β-磷酸叁钙多孔仿骨材料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耿晓梅.可程序化设计壳聚糖仿骨材料及其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孙思萌.羟基磷灰石在丝素纳米纤维阵列中的矿化调控与仿骨材料的构建[D].东华大学.2012
[4].田惠芸.仿骨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脱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1
[5].胡琴,王明召,张博,顾红霞.一篇跨学科高中生阅读资料——人工仿骨材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6].孙晟源本报,王臻青,王荣琦.用仿骨材料还原甲骨文[N].辽宁日报.2008
[7].王欣宇,韩颖超,戴红莲,李世普.多孔梯度结构羟基磷灰石仿骨材料的制备和微观形貌观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