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代谢论文-刘玉琴

城市代谢论文-刘玉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代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针灸,城市规划行业,南京城,城中村,历史建筑,文脉,城市软实力

城市代谢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琴[1](2019)在《针灸式介入,让城市有机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中村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城市工业遗产的开发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从黑臭水体的整治到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当下,城市更新已经成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议题。6日的南京城市规划行业学术年会上,如何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高质量发展,成为焦点话题之一。来自规划(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9-11-08)

毕莹莹,刘景洋,董莉,孙晓明[2](2019)在《城市静脉产业园物质代谢优化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巨大,城市废弃物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堪忧。在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静脉产业园的逐步发展为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提供了重要思路。论文从静脉产业园概念出发,探讨了我国城市静脉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和水、能、固废叁类要素代谢模式及其优化,以静脉产业园为依托,提出了典型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置关键节点技术以及物质代谢管理建议,助力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夏楚瑜[3](2019)在《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多尺度城市碳代谢及“减排”情景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化石燃料消耗深刻改变了全球碳代谢循环系统,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城市碳代谢因其高强度和复杂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城镇化是我国碳排放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作为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减排压力,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低碳发展的关系、促进减排目标实现、建设低碳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的承载体,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管控在减排方面具有显着作用。因此,基于土地利用视角开展城市碳代谢系统研究有利于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调整、城镇布局等全方位引导城市低碳发展。目前关于碳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部门,缺乏对碳代谢过程和空间格局的分析,难以空间调控碳代谢的关键节点。另外,城市碳代谢研究以黑箱研究为主,多集中于碳排放和碳汇的核算,很少有研究打开这个黑箱来揭示碳元素在城市系统内部代谢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同时,由于缺乏市级层面的能源平衡表,我国碳代谢的研究尺度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省级、全国尺度,缺少一个城市层面的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不利于多层级基础政府协同推进碳减排和致力于打造低碳城市发展目标。鉴于此,本研究将土地利用与城市碳代谢有机结合,从宏观/微观两个尺度研究城市碳代谢过程及进行减排潜力的情景模拟,宏观尺度关注城市层面,微观尺度则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杭州市为例,以揭示1995到2015宏观尺度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碳汇时空演变规律和2015年微观尺度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为起点,在厘清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代谢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碳流”模型完整追踪碳元素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的流转过程和代谢系统的自我调节特征;然后,在剖析碳代谢过程中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量化宏观/微观尺度城市形态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考虑城市扩张模拟基础上,以国土空间规划末期2035年为本研究目标年,利用情景模拟预测宏观/微观尺度的减排潜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一)宏观/微观尺度城市碳汇、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1)宏观尺度建立了土地利用类型与不同碳排放项目的对应关系,以IPCC清单法、经验系数法核算了杭州1995-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汇、碳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5年杭州碳排放从297.78×10~4tC增加到1601.6×10~4tC,总量增加了4.47倍,增加量主要来源于工业用地碳排放和道路交通用地碳排放。该期间碳汇呈轻微下降趋势,2015年碳汇总量比1995年下降了22.29%。该期间的碳汇量只能抵消同期0.66%的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上,高碳排放量从城市中心向东南、东部方向转移,高碳汇量呈现西北方向的集聚。(2)微观尺度碳汇核算依旧沿用经验系数法,碳排放关注道路交通用地的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核算,以出租车GPS数据为基础,结合居民出行模式问卷调查数据、机动车比功率模型和不同出行模式碳排放系数计算杭州典型工作日主要时间段(6:30-9:30、10:30-15:30、17:30-21:30和22:00-24:00)出行碳排放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典型工作日主要时间段居民出行碳排放总量为17819.12kg,早高峰6:30-9:30是居民出行碳排放的高峰期。高碳排放区域分布在主城区的东部、东南部以及西北部,高碳汇街道分布在西南部分。工作日主要时间段碳汇能抵消91.89%的出行碳排放,其中碳收支赤字最大的街道集中在主城区中心偏东区域。(二)宏观/微观城市碳代谢过程:(1)宏观尺度定量化追踪了1995-2015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引起的“碳流”,且利用生态网络效用分析方法构建互惠指数(M)全面评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城市碳代谢的综合作用;以城市各用地规模类比生物体质量,基于Kleiber’s law生物新陈代谢定律利用面板模型建立了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城市碳代谢是否具有自我调节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5年期间土地利用转换的消极“碳流”总量为积极“碳流”总量的6.5倍。近叁分之二的消极“碳流”来自于耕地→工业用地的转换,积极“碳流”主要来自于工业用地→城镇其他建设用地的转换,该转换占积极“碳流”的70%。互惠指数(M)在整个研究期的平均值小于1,说明该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加剧了城市碳代谢的紊乱。生物体自我调节特征类比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总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总规模符合Kleiber’s law,这说明城市内部土地城镇化较高区域相对来说更加低碳。(2)微观尺度关注居民出行碳排放强度与用地规模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Kleiber’s law,讨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减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出行碳排放强度与用地规模呈现近似线性关系,并不符合Kleiber’s law生物体代谢规律。但当增加人口密度这个控制变量后,居民出行碳排放强度与用地规模关系才符合Kleiber’s law。出行碳排放随着人口密度增加而下降,人口密度增加削减了用地规模扩张的增排效应。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当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增长时,人口密度增长的减排效应能得到良好体现。但是当人口城市化速度远远低于土地城市化速度时,人口城镇化带来的减排效应会被土地城镇化的增排效果所抵消。(叁)城市形态与城市碳排放的关系:(1)宏观尺度从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道路分布与城市形态耦合程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城市形态,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斑块增加引起碳排放的增加,但提高建设用地斑块的集聚程度有助于减少城市碳排放。城市道路布局与城市形态耦合程度越高,碳排放越低。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指数增加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这说明单核的城市扩张模式不利于减排。可见,紧凑且多核的城市扩张模式、与城市扩张方向耦合的道路分布有助于城市减排。(2)微观尺度结合多源数据从密度、多样性和道路特征叁方面描述了街道层面的城市形态,利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城市形态与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道路面积率和用地混合度,降低职住分离度能促进低碳出行和减排;城市用地混合度和道路面积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提高杭州主城区内环街道的用地混合度、主城区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街道的道路面积率,可以有效促进减排。(四)2035年宏观/微观尺度城市减排情景模拟:以动态思维利用FLUS模型模拟了基准和创新天堂两种情景下2035年杭州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1)宏观尺度对2035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对比了土地利用调控和减排措施的减排作用,其中前者包括城市扩张规模控制和用地结构调整,后者包括技术改革、绿色低碳出行等措施。结果表明:在基准惯性情景下,杭州2035年碳排放达到5.67×10~7t,是2015年的3.68倍。有效控制城市扩张规模、严格落实低碳土地利用方案和实施减排措施作用下,创新减排优化情景的2035年碳排放达到2.63×10~7t,比无任何调控的基准惯性情景减少了53.62%,且此时单位GDP碳排放达到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可见,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方案与减排措施有机结合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2)微观尺度以2035年杭州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为基础,讨论城市扩张规模控制和城市形态优化下的减排作用。结果表明:在无任何调控的基准惯性情景下,2035年典型工作日主要时间段碳排放达到78404.13kg,是2015年的4.4倍。有效控制城市扩张速度和优化城市形态作用下,2035年该部分碳排放达到45260.56 kg,相比基准惯性情景减少了42.27%。可见,微观层面的城市土地利用调控方案减排效果明显。本研究一方面极大丰富了城市碳代谢理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拓展了城市碳代谢的研究维度,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为不同层级政府减排政策制订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11-01)

丁梦雨,康启越,张释义,赵繁荣,张海峰[4](2019)在《全国23个城市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浓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UPLC-MS/MS方法对中国23个城市的90个自来水厂141个水源水样中5种常用PAEs的8种代谢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所有自来水水源水中均检出了MPAEs,邻苯二甲酸单正丁酯(MnBP)检出浓度最高,为74.7ng/L.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邻苯二甲酸单异丁酯(MiBP)和Mn BP浓度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浓度分别呈显着相关,表明两者可能是同源.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二级代谢产物所占DEHP一级、二级代谢产物浓度和(∑DEHP)为4.0%±5.6%,和天然水体中DEHP的微生物降解结果类似,水源水中的MPAEs可能来自PAEs在自然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杨晨璐,赵艾,任中夏,张健,范煜桢[5](2019)在《中国八城市成年人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国八城市成年人对乳制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相关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北京、广州、许昌、吉林、芜湖、成都、兰州、郴州的1712名常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使用自行编制的乳制品知识问卷评价被调查对象的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包含9道题目、每题3个选项,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计-1分,"不知道"计0分。总分为每道题目得分的加和,总分≤2分者为"乳制品知识掌握较差",3-6分者为"乳制品知识掌握中等",≥7分者为"乳制品知识掌握较好"。使用2009年联合标准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判断。同时本研究还收集了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过去一年家庭平均月收入及家庭每月食物消费金额等信息。使用中位数(25~(th), 75~(th))、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以及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684份。9道乳制品知识的题目中,关于"巴氏杀菌牛奶"和"低乳糖牛奶"的2道题的回答正确率仅为25.5%和30.4%,其余7道题的回答正确率在41.9%至65.3%之间。题目总分的中位数(25~(th), 75~(th))为3(0, 4.75)。被调查对象的乳制品知识掌握较差、中等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49.1%、42.6%、8.2%。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被调查对象年龄降低、受教育程度增加、过去一年家庭平均月收入增加及家庭每月食物消费金额增加,乳制品知识掌握程度越好,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及同等学历者的乳制品知识掌握程度更差,P<0.001,P=0.002;相对于家庭每月食物消费金额为5000元以上者,家庭每月食物消费金额不足500元、500~999元之间者的乳制品知识掌握程度更差,P=0.035,P=0.013。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与代谢综合征关联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的提高,代谢综合征患病比例下降,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被调查地区成年人乳制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家庭每月食物消费金额较低的人群。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6](2019)在《城市环境研究所发现了硝酸盐依赖的铁氧化菌的代谢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酸盐依赖的铁氧化过程(Nitrate-Dependent Fe Oxidation,NDFO)是微生物介导的硝酸还原和铁氧化耦合的过程,最终导致亚铁的氧化,产生亚硝酸根、氧化亚氮或者氮气。此过程是促进地球环境中Fe元素循环的重要途径,并且此过程耦合硝酸的还原,对于环境中氮元素的循环也至关重要。但是硝酸依赖的铁氧化菌却难以进行连续传代培养。此(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8期)

刘炳春,齐鑫,王庆山[7](2019)在《北京城市代谢预测研究——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提升促使城市环境污染加剧、能源消耗激增、人口密度过大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城市代谢失调。为精准预测北京市城市代谢变化趋势,论文通过能源消费量及人类活动时间指标测算了1980—2016年北京市体外能代谢率,表征城市代谢程度。据此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预测了2017—2022年北京各部门体外能代谢率。结果表明:①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城市代谢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够对北京各部门体外能代谢率进行更为精准的预测;②2017—2022年间,北京第一产业和总体外能代谢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在2017年达到峰值,第二、第叁产业及生活部门体外能代谢率将呈现增长趋势。③除第一、第叁产业和总体外能代谢率外,历史变化的时间扰动幅度先小后大。④对各部门体外能代谢率EMRT的影响贡献度最大的因子为第二产业体外能代谢率EMR2,最小的为第一产业体外能代谢率EMR1。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优化城市管理方案、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黄晴[8](2019)在《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活动改变了土地原有的利用方式,造成城市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发生紊乱。城市代谢是对城市物质能量信息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的综合描述,以其为透镜,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控城市系统资源利用、物质能量转化和废弃物排放过程,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围绕土地利用优化问题,以城市代谢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物质能量的动态流动为基础,探索了一套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系统梳理城市代谢的理论内涵、研究视角、测度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层面对城市系统内部的代谢组分进行了划分,提出“土地代谢元”的概念以表征城市系统内部的代谢单元,并分析了土地代谢元的内涵;基于对城市代谢实体空间和现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标准的探讨,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类和15个二级类的土地代谢元两级分类体系,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地代谢元的代谢过程和驱动机制,为土地利用优化寻求了基本依据。其后,本研究以土地代谢元的代谢机制为基础,从土地代谢元的空间布置规律和城市发展对土地代谢元的选择规律入手,解析了城市代谢视角下土地利用优化的原理,并根据城市系统和土地代谢元的特征,提出了土地利用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再以土地利用优化原理、原则和目标为依据,将系统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和智能求解算法进行改进并集成,构建了时空动态优化模型,形成了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优化方法。最后,本研究从市域和区县两个层面分别以济南市和济南市槐荫区的土地利用优化实践为案例,验证了上述土地利用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为济南市和槐荫区的土地利用及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本研究验证了土地利用优化在低碳和资源高效的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出的土地代谢元及对其代谢机制的分析为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了视角和依据;从优化原理、原则、目标到模型,构建的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有效、可行。土地代谢元的提出及其代谢机制的分析为土地利用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内涵,也丰富了土地利用的研究内容;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优化模型的构建丰富了土地利用优化的方法体系,为探讨复杂土地系统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李吉喆[9](2019)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城市碳排放代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多,这一现象在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给碳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综合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网络联系分析和生态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生态要素从价值流到物质流的转化,探索部门间的二氧化碳流动,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代谢情况。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000年到2015年动态碳排放量进行生态网络分析,发现流经网络的二氧化碳总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网络效用分析探索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关系,通过网络联系分析筛选出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关键部门,此外,应用RAS方法和已知数据模拟广东省2035年的投入产出表,通过不同程度上减少碳排放关键部门的最终需求,建立八种情景,对比不同情景下GDP和碳排放量的变化关系,在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的前提下,为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单独针对碳排放的峰值年2012年建立碳排放城市代谢网络模型,比较广东省直接、间接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析国内生产部门间控制关系判断应该从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减少部门的排放。为了比较不同部门的碳排放效率,开发了 Eff-Lorenz曲线,该方法已应用于广东省以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负生态要素的角度分析部门间四种关系,其中竞争关系在碳减排方面是一种积极关系需要促进和维持,而共生关系能够提供同时减少两个部门之间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广东省碳排放量大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叁产业,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国内消费和交通运输业排在首位,提高发电和能源开采部门的清洁燃烧技术将带动其他部门减少碳排放量,调整建筑部门的生产结构也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以上分析将为决策者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相应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黄培福[10](2019)在《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及其生成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加快,但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城市飞速建设,忽略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交通拥堵、热岛效应、垃圾围城等城市病。20世纪70年代,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研究,生态城市理论正式提出并成为缓解城市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城市代谢理论也开始应用到城市研究之中,城市代谢理论从更深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研究城市生态问题,为人们研究城市生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资源代谢的视角,基于循环代谢理论,以城市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空间与技术模式,构建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尺度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模型,研究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层级上的形态与代谢关联模型。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城市代谢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构建了研究的框架,列举了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市案例进行案例解析,总结生态城市案例尺度层级、交通组织、开发强度等空间形态模式;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生态技术模式;抽取绿地率、路网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空间形态指标,雨水利用率、污水处理、废弃物收集与处理等资源再利用率指标。探求当前生态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生态适宜技术的生态化整合模式,以为构建适用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第叁章重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基于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立足建筑学审视“城市生态系统”,基于此提出“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并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内涵、系统与结构、层级与要素进行初步探讨。第四章研究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代谢机理特征,基于现有城市代谢机理的理论基础,并依托适宜生态技术,构建城市人居生态单元水、能源、养分、垃圾的循环代谢模型,构建基础设施技术工具集,再此研究的基础上,以人均土地消耗与人均资源消耗为数据依据,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四个层级进行尺度的研究与代谢数据配量计算。此外根据整理的基础设施技术工具集,对城市人居生态单元的各适宜技术进行空间关联,构建四个层级的空间与技术关联模型。第五章基于以上研究,选取实验条件,基于本文研究与其地理气候条件,设计一座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生态城市,并对其城市、片区、邻里、街区四个层级的生态技术设施与空间形态进行整合设计。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与进一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城市代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巨大,城市废弃物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堪忧。在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静脉产业园的逐步发展为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提供了重要思路。论文从静脉产业园概念出发,探讨了我国城市静脉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和水、能、固废叁类要素代谢模式及其优化,以静脉产业园为依托,提出了典型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置关键节点技术以及物质代谢管理建议,助力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代谢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琴.针灸式介入,让城市有机生长[N].新华日报.2019

[2].毕莹莹,刘景洋,董莉,孙晓明.城市静脉产业园物质代谢优化模式探讨[J].生态经济.2019

[3].夏楚瑜.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多尺度城市碳代谢及“减排”情景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9

[4].丁梦雨,康启越,张释义,赵繁荣,张海峰.全国23个城市水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浓度调查[J].中国环境科学.2019

[5].杨晨璐,赵艾,任中夏,张健,范煜桢.中国八城市成年人乳制品知识掌握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城市环境研究所发现了硝酸盐依赖的铁氧化菌的代谢活性[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7].刘炳春,齐鑫,王庆山.北京城市代谢预测研究——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9

[8].黄晴.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9].李吉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城市碳排放代谢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10].黄培福.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人居生态单元及其生成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城市代谢论文-刘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