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面向结构法在本土工匠精神中的落实与完善

浅议三面向结构法在本土工匠精神中的落实与完善

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李德恒张文

【摘要】:采用三面向结构法,基于工匠精神的建设目标,根据受众的特点,分解为三个目标群体,以人为本,将沈鸿精神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凝聚企业核心价值、帮助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抓手,不断推进、思考、观察、改善,建立根植本土文化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三面向结构法;工匠精神;沈鸿、本土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工匠精神作为现代工业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在大力推进“中国智造”进程中的精神源泉,也是企业竞争发展的文化内核、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标杆。

出生在浙江海宁的我国沈鸿院士,是中国机械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作为本土工匠精神的楷模,“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是沈鸿院士的光辉写照,也是我校发扬工匠精神、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沈鸿工匠精神的建设背景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其中特别指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依托沈鸿纪念馆,学校建立以沈鸿精神为引领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团员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等活动的德育必须课程。

在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1.“沈鸿精神”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一是辐射范围较小、社会认知度不高、深度不够。沈鸿精神作为核心素养渗透,全面展开,首要工作是让工匠精神的教育“无孔不入”;二是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参与热情没有充分激发,三是直接震撼学生内心的力量不足,学生易产生淡漠感和疏离感;

2.沈鸿精神的内核转化还需加强

工匠精神是技能提升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学生具备精湛技能的全方位素养。结合“双证融通”的推进和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落实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双创教育活动还需深化

目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学生独立创新能力较弱,成果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指导的服务机构,学生在双创过程中得到的指导比较随意,不够系统。

二、沈鸿精神的建设目标

目前采取的以下具体措施:

1.依托沈鸿纪念馆,开展“三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营造弘扬沈鸿精神、尊重沈鸿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植于心。

2.践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近大师”,开展“寻找身边的沈鸿”系列活动。培育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3.依托“太阳能技能大师工作室”,邀请优秀技术骨干来校讲座、培训、授课,以大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4.开展“追思沈鸿”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活动平台,组织心理剧、征文、摄影、专访等形式,捕捉校园的“沈鸿”风采,同时开放校园,展示作品,倡导树立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

由此沈鸿工匠精神的落实目标为:以深化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以沈鸿精神为核心,开展德育导师、社团活动、党团风采、流行视频APP等多形式、高频次的校内外活动,通过“三进”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学校,以继承、展示为基点,弘扬沈鸿精神,体现专业特色。

三、沈鸿精神的落实完善

基于工匠精神的建设目标,对具体工作进行重新梳理,根据受众的特点,特将落实与贯彻分解为三个目标群体,称之为三面向:

一、面向学生

1.面向本校学生

结合省十三五规划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沈鸿纪念馆作为道德培育基地、将沈鸿精神作为海宁特色的工匠精神、将沈鸿事迹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专属校本教材。通过主题新生始业教育、主题班会、晨会、年度沈鸿诞辰纪念活动、技能大赛、演讲比赛和沈鸿工匠精神专场汇报演出、特色毕业典礼等形式,伴随学生在沈鸿精神的引导下向着工匠的方向成长。

2.面向本市学生

作为发扬沈鸿工匠精神的载体单位,为本市各中小学量身定制沈鸿精神的主题教育和科普活动。具体操作例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日、沈鸿纪念馆参观、征文比赛、科学小发明比赛、技能绿色对接通道等活动,把沈鸿精神作为工匠精神的具体表达,广泛开展中小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把使命感与个人价值实现通过沈鸿事迹有机结合,赋予沈鸿精神更为茂盛的生命力。

二、面向一线

1.面向一线教师

本市广大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完成师道和价值的自我实现,更重要的是肩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引导工作。在保证延续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策划、组织、实施学习沈鸿精神、德育论坛、参与德育教材编写、主题班会教案比赛、技能展示等活动,深切领会沈鸿精神,在言谈举止中为自己正身,为学生立榜样,为社会扬风气。

2.面向一线员工

一线员工是工匠精神最直观的诠释者。具体操作中以校沈鸿馆为首选宣传阵地,逐步向企业延伸。通过公司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进行企业文化定位,将沈鸿精神通过激励机制、培养模式、回炉重造、新员工培训、技能大赛、楷模树立等方式,把沈鸿精神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内在动力。

三、面向党员

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以从了解、学习沈鸿院士的高尚党性修养作为最佳入手处。具体操作为“学沈鸿事迹做实事”、“学沈鸿精神尽使命”,“做沈鸿同志的接班人”三项活动开展“两学一做”,落实沈鸿精神的学习和再现。

结束语:“工匠精神”的终极追求是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通过三面向,以人为本,将沈鸿精神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凝聚企业核心价值、帮助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抓手,不断推进、思考、观察、改善,建立根植本土文化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①李淑玲.《工匠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8月

②李德恒、张文.《红船精神主题项目设计》校本教材[M]2018年2月

标签:;  ;  ;  

浅议三面向结构法在本土工匠精神中的落实与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