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差错控制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密钥分发,差错控制,多维Turbo乘积码
差错控制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孙成[1](2017)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互联互通网络的高速发展,在享受其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通信网的安全也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担心与关注,成为了一个众所担忧的问题。同时,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经典密码带来的安全性将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一种理论上被证明是“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方式――量子密码,从其一开始被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备受青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系统作为量子物理原理在密码学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因其分发的密钥具有“绝对安全”的特性,具有很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关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密钥提取阶段的密钥协商环节,研究适合于QKD系统的有效的纠错算法,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较全面介绍了QKD系统的原理,详细地描述了密钥分发及其后处理的整个过程,分析了QKD系统的特点,将其与传统的密码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其对差错控制编码的要求,给出了其技术指标的定义及其具体要求。特别地,对QKD系统的密钥协商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建模,将其转化为一个带有边信息的无损信源压缩问题;从编码理论的角度,运用Slepian-Wolf定理给出了它的性能限。在分析了BBBSS、Casecade等一些经典的QKD系统密钥协商协议的基础上,针对使用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密钥协商过程,本文从环分布的角度给出了一种新的利用计算机搜索的LDPC码构造方法。同时,详细地介绍了LDPC码及其编译码算法并描述了QKD系统中基于LDPC码的差错控制过程。利用新的构造方法,本文构造了几个LDPC码,并将其应用于QKD系统中的密钥协商过程;通过软件仿真,给出了它的纠错性能。另外,本文还对这些纠错协议进行了简单地总结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在以上经典QKD系统纠错协议的基础上,结合现如今QKD系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QKD系统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多维Turbo乘积码(Multi-Dimension Turbo Product Code,MD-TPC)。新提出的方案采用前向纠错方法,克服了过去一些协议需要进行多次交互来进行纠错的缺点,降低了交互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降低了时延。新的纠错方案采用短的分量码来构造长码,其分量码灵活可变。另外,其编码简单,译码采用如今信道编码中应用最广泛的性能优异的迭代软输出译码算法。文中详细介绍了新方案的整个编、译码过程,给出了完整的编、译码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与性能评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程续涛[2](2016)在《智能电网通信中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光纤通信技术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容量和更长距离发展是必然趋势,光纤的衰耗、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愈来愈严重的影响光纤的信道特性。差错控制编码中的前向纠错(FEC)技术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可,现有的FEC技术已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光纤通信发展的需要,具备更强纠错性能和更高编码增益的FEC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阐述了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在对光纤传输的受限因素和光纤信道中的噪声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纤通信的编码信道模型。继而详细介绍了差错控制编码的相关理论及每种差错控制方式的具体应用环境与系统适应性,研究与分析了光纤通信中的FE C技术及FEC中纠错码的编译码原理,并对光纤通信中FEC纠错码的纠错性能进行了计算与仿真分析。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和超强纠错性能FEC方案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255,239)+BCH(2232,2040)级联的新型FEC方案。通过仿真分析,R S(255,239)+BCH(2232,2040)级联的FEC方案与标准的RS(255,239)FEC方案相比,冗余度仅16.74%,在BER=10E-12时,净编码增益大约提高了2.8~3.2dB,纠错能力优异,不仅保障了光纤通信的可靠性,还延长了光纤通信的距离,而且编译码简单,便于硬件化。该新型FEC方案由于良好的纠错性能和高编码增益,可作为候选FEC方案应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中,以满足光纤通信日益发展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6-30)
曹俊,张翼洲[3](2015)在《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力数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力数据传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差错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编码方式适用于电力数据传送。其经济性和方便性是最大的优势,在要求数据传送量不大的情况下,适合做一些小的家居控制。(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5年26期)
李其虎,孙浩,文运丰,韩伟[4](2014)在《高性能差错控制编码的硬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确保终端接收数据的正确性,需对被传输的测控数据进行高速差错编码。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编码,在硬件电路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差错编码方式。首先将被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字节进行分帧,每帧数据加入特定的帧头,每帧数据按字节进行八比特差错编码,差错编码按照查表方式进行。对每帧数据的差错编码值再进行一比特纠错编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差错编码具有性能高、硬件资源消耗低和编码速度快等特点,适合于高速大容量数据可靠性传输。(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4年04期)
许琮,宋立锋[5](2014)在《可分级视频编码差错控制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于H.263和MPEG-4,H.264,其压缩性能提高了近一倍,但H.264/AVC局限于传统的单层编码模式,即便在编解码两端添加差错控制措施,仍不足以达到在高丢包率信道下流畅清晰观看视频的要求。分析了SVC(可分级视频编码)在高丢包率信道下的容错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SVC中提出的一些容错编码以及差错掩盖的方法,并介绍了SVC差错控制技术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张庆明[6](2014)在《MLC型NAND闪存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LC型NAND闪存由于低成本、大容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多级存储单元(MLC)技术可用来提高NAND闪存的数据存储密度(容量),然而,随着NAND闪存芯片封装尺寸的缩小,MLC型NAND闪存的可靠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法满足未来数据存储系统的需求,而纠错编码是提高闪速存储系统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对MLC型NAND闪存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闪存的数据表示和错误类型,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纠错算法,主要内容如下:1.概括了闪存的特性和差错控制基础,介绍了NAND闪存存储单元的编程、擦除操作和理想的阈值电压分布,并详细分析了闪存信道噪声模型及其对阈值电压分布的影响。2.为了降低过度编程的风险和电荷泄露的影响,分析了用置换存储数据的等级调制方案,并给出实现该方案的两种等级调制格雷码和用等级表示置换的计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平衡等级调制格雷码的跃变代价比非平衡等级调制格雷码小。3.针对闪存系统级的错误,分析了存储单元的非均匀存储感知方案和计算对数似然率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感知电压和LLR的计算结果;针对MLC型NAND闪存特有的错误,给出了有限强度错误奇偶校验算法和双向有限强度纠错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双向有限强度纠错算法的纠错性能优于有限强度奇偶校验算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陈昕,李申阳[7](2013)在《微小卫星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术微小卫星上的通信子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与地面或空中站点进行数据传输。微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决定了通信子系统的信号发射功率不会很大,信道中的噪声会使传输的数据产生大量的误码,因此数据传输必须引入适当的差错控制编码。本文通过构造一种基于有限域GF(2~p)(p>1)的短码长、高码率多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并将其与同等码长、码率的里德-索罗蒙(RS)码进行性能比较,表明通过引入高效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微小卫星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同样的误码率要求下,新的差错控制编码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微小卫星通信子系统的发射功率。(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3-07)
刘金权[8](2013)在《关于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对差错控制技术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对差错控制技术的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现状和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结构,探讨了多视点视频的差错控制技术,主要有基于分层B帧结构的差错控制技术和基于双目预测结构的误码掩盖技术,提出了对多视点视频联合编码方案。(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高攀,彭强,王琼华[9](2012)在《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差错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视点视频编码(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利用运动估计和视差估计取得了较好的编码性能,但在易错的网络环境下传输MVC视频码流,将导致差错在视点内与视点间进行扩散.针对多视点视频的编码特性,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失真度估计模型,并将此模型与率失真优化相结合得到一种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的编码模式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易错网络环境下有效的提高多视点视频的传输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陶为戈,贾中宁[10](2012)在《差错控制编码差分酉空时调制系统迭代检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差错控制编码的差分酉空时调制系统,在平坦及频率选择性衰落瑞利信道下提出了一种迭代检测法。差分酉空时调制可视为递归卷积码,使用差错控制编码后的差分酉空时调制可视为一种串行级联码。提出了一种差分酉空时调制的软输出后验概率译码器以及迭代检测法,以获得附加的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平坦及频率选择性衰落瑞利信道下,所提方案均可得到优异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2年23期)
差错控制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光纤通信技术朝着更高速率、更大容量和更长距离发展是必然趋势,光纤的衰耗、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愈来愈严重的影响光纤的信道特性。差错控制编码中的前向纠错(FEC)技术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可,现有的FEC技术已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光纤通信发展的需要,具备更强纠错性能和更高编码增益的FEC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阐述了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在对光纤传输的受限因素和光纤信道中的噪声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纤通信的编码信道模型。继而详细介绍了差错控制编码的相关理论及每种差错控制方式的具体应用环境与系统适应性,研究与分析了光纤通信中的FE C技术及FEC中纠错码的编译码原理,并对光纤通信中FEC纠错码的纠错性能进行了计算与仿真分析。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和超强纠错性能FEC方案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255,239)+BCH(2232,2040)级联的新型FEC方案。通过仿真分析,R S(255,239)+BCH(2232,2040)级联的FEC方案与标准的RS(255,239)FEC方案相比,冗余度仅16.74%,在BER=10E-12时,净编码增益大约提高了2.8~3.2dB,纠错能力优异,不仅保障了光纤通信的可靠性,还延长了光纤通信的距离,而且编译码简单,便于硬件化。该新型FEC方案由于良好的纠错性能和高编码增益,可作为候选FEC方案应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中,以满足光纤通信日益发展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错控制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孙成.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2].程续涛.智能电网通信中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6
[3].曹俊,张翼洲.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力数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5
[4].李其虎,孙浩,文运丰,韩伟.高性能差错控制编码的硬件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光电.2014
[5].许琮,宋立锋.可分级视频编码差错控制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14
[6].张庆明.MLC型NAND闪存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7].陈昕,李申阳.微小卫星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C].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8].刘金权.关于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对差错控制技术的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
[9].高攀,彭强,王琼华.基于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差错控制算法[J].电子学报.2012
[10].陶为戈,贾中宁.差错控制编码差分酉空时调制系统迭代检测法[J].电视技术.2012
标签:量子密钥分发; 差错控制; 多维Turbo乘积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