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向差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eapfrog,ADI-FDTD,无条件稳定,Mur吸收边界,CPML吸收边界
方向差分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兵,周辉,刘逸飞,马良,程引会[1](2018)在《二维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两种适用于二维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2-D Leapfrog ADI-FDTD)方法的吸收边界:Mur边界和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边界。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Leapfrog ADI-FDTD)方法是一种无条件稳定的全隐式差分算法,由于二维空间Leapfrog ADI-FDTD的迭代同时存在显式和隐式方程,故而不同电磁分量的边界条件也存在差异。从原理出发,推导了适用于2-D Leapfrog ADI-FDTD方法的CPML边界条件,并与一阶Mur边界进行比较,利用自由空间的反射误差来表征两种边界的吸收性能,简要总结了两种吸收边界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8年10期)
马俊武,刘庆会[2](2018)在《同波束VLBI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天顶方向统计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空探测器和射电源的信号通过地球大气和电离层时相位发生抖动,对地面观测系统如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测量精度产生极大影响.基于日本SELENE工程的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 4测站长达1 y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考虑视线方向不同仰角的影响并利用投影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首次得到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统计数据.利用结构函数分析研究了6条基线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统计特性,并反演得到4个测站的统计特性.首次解算出天顶方向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与角距离的关系模型.6条基线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σ(单位为TECU)和角距离θ(单位为?)的关系模型为:σ=0.50928θ+0.39534,由基线反演出4个测站天顶方向的关系模型为:σ=0.36595θ+0.27974.(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文兵,周辉,马良,程引会,刘逸飞[3](2018)在《共形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及其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形网格技术的共形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CLeapfrog ADI-FDTD)方法。与常规FDTD方法相比,此方法能够减小由于目标边界不契合网格划分而引入的阶梯近似误差,提高算法计算不规则目标时的精度;同时算法稳定性更强,计算效率更高。由于引入共形技术后显着降低了原差分法的无条件稳定性,本文利用增长矩阵本征值方法理论分析了算法的稳定性,然后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共形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稳定性更高的改进的共形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ICLeapfrog ADI-FDTD)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ICLeapfrog ADI-FDTD是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高效算法。(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8年07期)
代正亮,崔维嘉,王大鸣,张彦奎[4](2018)在《基于矢量化差分相位的单分布源解耦二维波达方向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布源(包括相干分布源和非相干分布源)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中,均匀圆阵由于可实现全方位测角、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估计算法均需要谱峰搜索和特征值分解,复杂度较高.针对此问题,考虑单个相干分布源或非相干分布源入射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化差分相位的解耦二维波达方向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空间频率近似模型,证明了任意单个分布源入射时,均匀圆阵中不同阵元接收信号间的差分相位均不受角度扩展参数的影响;基于此特性,通过获取差分相位即可实现中心波达角的解耦合;接下来,提取采样协方差矩阵的严格上叁角元素相位,即对应于各阵元间的差分相位,并进行矢量化处理,最终将波达方向估计问题转化为一个最小二乘问题,从而直接得到闭式解,避免了谱峰搜索和特征值分解运算,大幅度降低了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并且无需角信号分布的先验信息,同时具备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硬件复杂度,有利于复杂环境下阵列测向等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毕思雨[5](2017)在《四维常系数反应扩散方程的紧交替方向差分格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分方程在理论、实际应用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石油的开发、图像分析、航空航天、生物制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日常生产生活的研究都可以抽象成高维、大范围的数学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来解决,然而只有少数微分方程可以求解出精确解,绝大多数的方程无法正常求出其精确解,所以人们想到用近似解代替精确解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模型问题,但近似解的精度直接影响了实际问题的研究,所以提高微分方程近似解精度的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有限差分法是用于求解微分方程定解问题最常用的数值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用含有有限个离散未知量的差分方程组去近似代替连续变量的微分方程和定解的条件,并把微分方程组的解作为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近似解,离散型微分方程组的解与连续性微分方程的解之间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影响也就越小。所以离散型微分方程组的构建对现实的生产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微分方程的差分算法所涉及的离散后的网格点越少、边界条件不需要特殊处理、更高精度的计算方法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求解数学上的问题,从而就可以用计算机进行高精度的求解微分方程的近似解,大大提高了微分方程的近似解的精度,使其更加贴近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应用基本的差分公式推导出四维常系数反应扩散方程的紧交替方向差分格式,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相应的数值实验,验证了格式的精确度。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章的序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关于反应扩散方程研究背景和差分的基础知识,以及近来,国内外学者对反应扩散方程求解的研究进程,并简要说明本文的文章结构及做的主要工作。在第二章中,我们为四维反应扩散方程的边值问题,建立了一种紧差分格式,并得到相应的截断误差表达式,然后通过格式的变形推导出紧交替方向差分格式,并用Fourier稳定性分析法证明了该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再通过外推算法求出格式的近似解.最后通过对一个相关的数值算例进行计算求解,验证了该格式的有效性及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7-05-26)
黄喆[6](2016)在《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无线信道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可用的频谱资源却越来越少,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信道作为通信的媒介,对通信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时域方法对无线信道进行了电磁分析。在无线信道分析中,通过引入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分析室内无线信道的问题,有效的克服了稳定性条件的限制,提高了计算效率,并进一步用于分析室内环境因素对信道特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将FDTD方法用于无线信道的建模,由于其稳定性条件的限制,当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很小时,会导致计算时间的大幅度增加,这是其面对的最大问题。引入的ADI-FDTD方法,可以摆脱稳定性条件的限制,具有无条件的稳定性,时间步长可以选取的比较大,从而大大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分别采用FDTD方法与ADI-FDTD方法对视距模型进行仿真,将获得结果与文献进行对比,证明了所使用两种方法的正确性;针对热门的超宽带(UWB)信号,本文进一步采用FDTD方法和ADI-FDTD方法对其在典型的室内模型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两者结果再次证明了ADI-FDTD方法在无线信道仿真中的可行性。通过对算例的分析,可以看到ADI-FDTD方法时间步长可以增大,计算时间减少,计算效率相对传统的FDTD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上述的数值建模后,运用时域后处理算法对室内UWB无线信道进行分析,不仅提取了其信道的冲激响应,还得到了与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密切相关的参数。最后分析了室内环境下电磁参数、隔墙厚度等对无线电波传输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18)
唐亚,王振友[7](2016)在《一种基于进化方向的新的差分进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异策略对差分进化算法(DE)算法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方向信息在DE变异策略的设计当中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且对于如何平衡进化速度和种群多样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研究了个体在进化选择操作前后产生的差量信息在变异操作上的导向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进化方向的变异策略"DE/current-to-pbest/1/Gvector".同时,为了测试我们这种新的方向信息能否提高算法的优化能力,我们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JAD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DVDE.对CEC2005常用的12个测试函数做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DVDE的算法性能平均优于其他5个目前来说性能最好的DE算法(JADE,Sa DE,Co DE,j DE,EPSDE),特别是对于单峰函数,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结果也说明进化方向的加入对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保护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6年10期)
彭安杰,曾辉,康显桂[8](2016)在《基于多方向差分的重采样取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采样操作常用于数字图像篡改,重采样的盲取证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重采样取证算法主要关注取证检测器的有效性,而忽略了检测器的安全性,即恶意攻击者对检测器的攻击.目前,针对重采样取证的攻击已出现.该攻击使得基于周期性"指纹"的重采样取证检测器失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差分的重采样取证技术.它同时考虑了重采样取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首先根据方向性和对称性将多方向差分分组,然后分别建立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并提取出自回归系数和直方图特征,最后将所有分组特征组合成重采样检测特征.在由多个图像数据库组成的混合图像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既能有效地检测重采样操作,也能检测已有的恶意攻击.此外,本文提出的算法也大幅度地提升了下采样操作的检测准确率以及针对JPEG压缩的鲁棒性.篡改图像上的检测结果也证实所提算法兼顾了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吕桂霞,孙顺凯[9](2015)在《扩散方程的有限方向差分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二维散乱点集上数值求解非线性扩散方程的有限方向差分方法。利用五个邻点信息构造具有最小模板的离散格式,并且离散系数具有显式表达式。另外,利用五点公式获得了间断问题物质界面的离散格式,该格式对界面流的计算具有近似二阶精度。不同计算区域及不同类型的离散点集上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5年06期)
马彦彦,周辉,张洪礼[10](2015)在《基于时间和空间方向差分稀疏约束的迭前AVO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迭前AVO反演中,常规的吉洪诺夫正则化方法不能突出异常体在纵向上的边界,并且忽略了地层的横向联系,导致反演结果产生边缘模糊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里基于Zeoppritz方程的Fatti近似公式和贝叶斯理论框架,以模型参数柯西分布作为先验约束,通过引入时间和空间方向的差分稀疏约束保护地层边界,并最终采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实现纵、横波阻抗的同时多道反演。模型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地层边界和分层特征,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边缘模糊问题、保护不连续体的横向边界,大大提高了油气预测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方向差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空探测器和射电源的信号通过地球大气和电离层时相位发生抖动,对地面观测系统如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的测量精度产生极大影响.基于日本SELENE工程的两颗小卫星Rstar和Vstar 4测站长达1 yr的同波束VLBI观测数据,考虑视线方向不同仰角的影响并利用投影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首次得到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统计数据.利用结构函数分析研究了6条基线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统计特性,并反演得到4个测站的统计特性.首次解算出天顶方向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与角距离的关系模型.6条基线天顶方向的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的均方根σ(单位为TECU)和角距离θ(单位为?)的关系模型为:σ=0.50928θ+0.39534,由基线反演出4个测站天顶方向的关系模型为:σ=0.36595θ+0.2797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向差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兵,周辉,刘逸飞,马良,程引会.二维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吸收边界性能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
[2].马俊武,刘庆会.同波束VLBI双差分电离层电子总量抖动天顶方向统计特性研究[J].天文学报.2018
[3].王文兵,周辉,马良,程引会,刘逸飞.共形单步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及其改进[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
[4].代正亮,崔维嘉,王大鸣,张彦奎.基于矢量化差分相位的单分布源解耦二维波达方向估计[J].物理学报.2018
[5].毕思雨.四维常系数反应扩散方程的紧交替方向差分格式[D].延边大学.2017
[6].黄喆.基于交变隐式差分方向方法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无线信道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7].唐亚,王振友.一种基于进化方向的新的差分进化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
[8].彭安杰,曾辉,康显桂.基于多方向差分的重采样取证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
[9].吕桂霞,孙顺凯.扩散方程的有限方向差分方法(英文)[J].计算物理.2015
[10].马彦彦,周辉,张洪礼.基于时间和空间方向差分稀疏约束的迭前AVO反演[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