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王婷婷

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王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语,政治演说,言据性分析

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19)在《英语政治演说中言据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发挥着传递各种有效信息、实现人际交流的功能。政治演说都充分使用言据性来发挥出传递信息、有效沟通、增加信任、感染听众的目的,使用各种策略、修辞手法、沟通技巧等,来向听众传递各种有效信息,达到感染听众、拉近与听众距离的目的,最终实现自己的竞选意愿。故此,现代英语的教学就需要认真分析英语政治演说中的言据性,实现有效利用这门语言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03期)

葛婉君[2](2017)在《女性文体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演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务实的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到两次角逐美国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逐渐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这无疑意味着伴随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心理体验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媒体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女性声音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女性的话语建构将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连接得更加紧密,女性发声有了更高更广更大的平台。女性在文体建构和话语策略选择方面将以更加积极、正面、自由、公开且有力的方式逐渐打破长久以来男性霸权在语言的使用规范上的独裁和压迫。随着女性主义内涵的扩大以及文体学研究内容的日益丰富,女性主义文体学作为社会文化文体学的分支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而作为公众演讲次语体之一的政治演说,亦随着新媒介与新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多见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采用反面视角,注重文本中语言结构所蕴含的性别歧视现象;而基于非文学文本语料进行的研究却又多从功能语法或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历史文体学为视角的很少,以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视角出发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的研究几近没有。因此,本文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视角对英语政治演说所做的探讨将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充盈和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本文以希拉里的数篇政治演说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理论框架,按照“描写—阐述—评价”步骤,在回顾英语政治演讲文体特征基础上,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来讨论女性文体特征及文本中的性别歧视和权利意识的表现形式,对希拉里政治演讲进行分析,揭示其独特文体特征,揭示其文体特征后所隐含的女性意识的自信流露。最后文章将基于文本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女性地位和角色的不断转换以及对于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对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的局限和瓶颈进行讨论,提出建议和启示。通过分析与研究,本论文结果总结如下:首先,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希拉里政治演讲具备的基本的文体特征有:在语音层面,频繁使用缩约词,使语体更亲民,有利于塑造平易近人的公众形象;大量使用头韵,赋予文本音乐美,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在词汇层面,频繁使用第叁人称代词,以增强文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量使用大词、难词,提高演讲的正式程度;抽象词的频繁使用以塑造充满热忱的政治形象,利于激发听众共鸣。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长句,提高表达的严肃性;除公共演讲常用句型外,频繁使用疑问句,使演讲更加生动且易于吸引听众注意力。第二,作为世界杰出女性代表之一的希拉里在其政治演说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在文体上的表现有:词汇层面,大量选用男性表达方式及褒义词汇;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隐喻;比起其他的及物性过程,使用更多的物质过程以体现女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语篇层面,采用积极的女性视角,塑造完整真实的女性形象。第叁,随着对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存在着以下局限和瓶颈: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上,多以文学作品为语料,集中分析文本中性别歧视语;研究思路上,大多将女性预设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采用负面视角;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第四,对日后研究的启示和建议:研究范围上,除文学作品外,应包括信息时代的各种非文学文体、非文字文体;研究内容上,应综合不同学科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应综合多个视角出发,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5-01)

赵巧红[3](2016)在《回环在英语政治演说辞中的语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回环是一种交错配列的修辞格,即将平行结构中的部分词语次序颠倒,形成映照,有助于阐发复杂观点、深刻思想和曲折概念,所以常被应用于政治演讲语篇。本文从回环的定义以及分类特点入手,结合大量演讲语篇实例,详细分析了回环在英语政治演说辞中的语用功能。(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12期)

于俊杰[4](2014)在《西方古典修辞学视角下浅谈英语政治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演说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行为,政客们通过它对公众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并富有感染力的政治演说会有说服力,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并引起观众共鸣,还可以阐释演讲者个人的观点,最终让观众信服以寻求他们的支持。因此,无论是精明的政治家还是政客,若想在政坛上竭尽全力谋求一席之地,政治演说都是一件利器。为了让观众信服,政治家在其演讲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技巧。所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政治演说是一个有趣并具有重大意义的语言现象。本篇论文,作者以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为研究对象,对政治演说中的修辞格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其在政治演说中对说服公众和政府所起的作用。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着名的演说之一。其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抽象的政治理念变得更具体,更易于接受,而且也增强了语势。演讲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人们对马丁·路德·金的观点纷纷表示认同。本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论,作者阐述了本篇论文的写作背景和该研究的重要性,着重解释了政治演说的定义和实际意义。在第二章文献回顾中,作者给出了不同学者对修辞学的定义,例如亚里士多德描述修辞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辨证方法是寻找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而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现在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方面上。本章第二部分作者专门介绍了过往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研究政治演说的学术成果,分别为修辞学,批判性话语分析,文体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第叁章作者先叙述了西方古典修辞学的历史。西方古典修辞学最初产生古希腊,是由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很多,例如柏拉图提出了真修辞学和假修辞学,西塞罗认为一名好的演说家应掌握所有知识。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一名久负盛名的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叁大理论奠基人之一,同时对修辞学也是颇具贡献。他认为修辞是一门演说的艺术,他提出的修辞学劝说叁要素对后人影响至深。分别为逻辑诉求,信誉诉求,情感诉求,概括来讲,情感诉求主要偏重情感,逻辑和因果效应则属于逻辑诉求,而信誉诉求给予可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综合考虑了叁诉诸,才能有效的进行劝说,从而达到该政治演说的初衷。叁诉求不仅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理论基础,而且也为演讲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演说技巧。在本文的分析部分,作者对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进行了修辞学分析,其中包含叁个方面:前两方面是交际修辞学和美学修辞学,探究了不同的修辞手法,第叁方面简要讲述了修辞学叁要素在该演讲中的应用。通过对《我有一个梦想》中修辞学分析,本篇论文得出结论:西方古典修辞学对于政治演说来讲,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视角;修辞格和亚里士多德劝说叁诉诸的合理运用,可以让演说家们更容易打动听众,成功地实现劝说这一目的。另外本文由于样本小,大体局限于一篇政治演说,例证方面有所不足,希望后续学者注意。(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4-11-01)

鱼利佳[5](2014)在《英语政治演说的功能文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地位日益上升,与此同时肩负着更多国际责任,在国际会议和大国谈判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而在政治活动中政治演说肩负着告知、感化,说服、鼓动等多重使命,因此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演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公众演讲的次语体,英语政治演说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体,可见对英语政治演说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许多语言学家及文体学学家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英语政治演说,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叁大元功能理论和情境语境观的角度对政治性演说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研究较少,所以这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韩礼德(M.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和情境语境为理论基础,选取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期间的四篇演说(两篇获胜演说,两篇就职演说)为语料。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说中,这四篇演说圆满地完成了传递信息和说服民众的任务,堪称其演说的代表之作。奥巴马卓越的演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对他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也是其能够成功连任的关键因素。奥巴马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慷慨激昂、极其富有煽动性的演讲方式受到众多英语学习者的青睐以及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文章从政治演讲的叁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出发,利用数据统计对促成其元功能的文体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英语政治演说独特的文体特征。2.依据情境制约观,本文试图从语场、语旨、语式叁个层面来揭示政治演说与情景语境的关系。3.揭示政治演说的文体特征旨在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帮助广大演讲爱好者改进其演讲语言的应用技能。以下几个问题在本文的设计以及分析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1.作为公共演说的次语体之一,英语政治演说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2为了实现政治语言的功能,在政治演说中运用了哪些经验资源,人际交往方式和语篇结构?3.情境语境是如何制约演讲者的语言选择?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采取定量研究及定性研究的方法。2.遵循Michael Short的文体分析步骤“描述-阐释-评价”。3.利用数据统计,借助表格的形式分析文本,这是本文的一个比较显着的特点。通过分析与研究,该论文结果总结如下:首先,就概念功能而言,文章着重分析了英语政治演说词的及物性过程,演讲者通过大量地使用物质过程来陈述客观事实,从而使整个演说更加客观、严肃。与此同时,演讲者频繁运用关系和心理过程来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达到演说目的。其次,就人际功能而言,通过贴切的语气、情态及人称代词来传达演讲者的政治观点和态度以便更加有力地说服听众。演讲者通过陈述句的使用把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给听众,演讲中大量使用低值及中值情态动词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使得演讲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最终帮助演讲者赢得更多支持,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再次,就语篇功能而言,政治演说既具有书面语的特点又具有口语的特点,演说的语言相对比较正式,语言结构也趋于复杂,但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演讲者通过有标记主位与无标记主位以及衔接手段恰当使用,使得语篇逻辑连贯,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演说的效果主要受情境语境的制约,为了成功实现政治演讲的目的:传递信息及说服听众,不仅要考虑文章的实质性内容及措辞,还要考虑其具体的情境语境。这种以语言的功能为起点,去探讨为实现这些功能所使用的文体手段,将会对功能文体学做出一定的贡献。作者希望此研究成果能够对文体学的学习与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演讲稿的撰写与赏析大有裨益,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01)

陈雪[6](2014)在《英语政治演说词中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转喻角度出发,以英语政治演说词中的回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回指在英语政治演说词中的重要功能,并试图建立一个认知转喻模型,用以解释回指现象及理解回指的认知过程,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回指,进而加深对英语政治语篇理解。回指是用一个语言表达式如词或短语来代替语篇或对话里上文提到的另一个词或短语。前者为回指项,后者为先行词(许余龙2004)。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近几十年来,回指现象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焦点。回指现象在日常生活或语篇中看似普遍、简单,实则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针对回指的定义,虽然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但都涉及到回指语和其先行词的关系。对回指的分类,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Hankamer&Sag (1976)将回指分为表层回指和深层回指,陈平(1987)又把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为方便分析,本文结合Hankamer&Sag (1976)和陈平(1987)对回指的分类,主要对表层回指,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分析。许多语言学领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回指做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句法研究,功能研究,语用研究,认知研究等。代表人物分别是Chomsky,Halliday&Hasan,Levinson和Van Hoek。但是却很少有学者就转喻在回指中的作用做出深入研究,仅有Langacker,Nunberg, Jakendoff和Warren等对此做过一些相关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被认为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转喻认知理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Radden&Kovecses (1999)的转喻理论,认为转喻跨域存在于形式,概念与事物叁域之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是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此外,Al-Sharafi(2004)的转喻语篇模式被认为是解释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个过程。本文在Radden&Kovecses的转喻理论和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根据Al-Sharafi的语篇转喻理论,构建一个认知转喻模型对表层回指,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进行分析,对Ariel的可及性理论进行补充。对于四种回指形式,作者创建各自的转喻机制,并加以例证,逐一分析。本文研究所用语料来源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演说词。作者把一些回指现象进行分类,并用所提出的认知转喻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指出听话者分析推理回指的过程,必须在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进行。分析表明在理解回指过程中,听者对深层回指的理解要比解表层回指的理解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转喻关系发生在深层回指中。名词回指可以在理想认知模型下用凸显原则解释,代词回指和零行回指可以在理想认知模型下用中形式代形式,形式代概念等转喻关系来解释。希望本文不仅能扩展回指的研究领域,并且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理解英语政治语篇中回指现象方法,以期通过对回指的分析,更好的理解英语政治演说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李茂莉,汤敬安[7](2014)在《基于功能语法的英语政治语篇系统功能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篇分析没有既定的公理和分析步骤,也没有公认的指导方法。而Halliday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框架。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分析探讨了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以及主位结构、衔接系统来实现语篇功能。本文基于系统功能的观点对语篇进行分析,以其彰显政治演说中的语言特点和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陈伟昉[8](2013)在《英语政治演说语篇分析——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演说作为公众演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从意义潜势、逻辑结构和文体特征等方面对丘吉尔的《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加以语篇分析,发现其语用效果显着,充分发挥了政治演说为国家和政府利益服务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3年06期)

朱小彤[9](2013)在《英语政治演讲稿中的衔接手段分析——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语法包括叁个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纯理功能涉及到了如何组织信息从而形成语篇。衔接则是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语篇类型,因为目的不同而其使用的衔接手段略有不同,具体说来,其在衔接手段的侧重方面会有不同。而英语政治演讲稿在当今社会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化语篇体裁。本文选取了几篇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稿,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某些衔接手段用的次数要多于其他的衔接手段,因此,本文也试图分析英语政治演讲稿中多使用的这些衔接手段的原因及其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安雪,张凌[10](2012)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政治演说的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框架,探讨英语政治演说的汉译。语料选自多篇着名的英语政治演说,列举实例,从叁个方面探究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政治演说汉译中的应用:在词汇层面上的应用;在句法层面上的应用;在文化层面上的应用。分析后得出结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英语政治演说的汉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和摘要汇编》期刊2012-09-22)

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务实的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到两次角逐美国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越来越多的杰出女性逐渐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这无疑意味着伴随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心理体验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媒体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女性声音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女性的话语建构将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连接得更加紧密,女性发声有了更高更广更大的平台。女性在文体建构和话语策略选择方面将以更加积极、正面、自由、公开且有力的方式逐渐打破长久以来男性霸权在语言的使用规范上的独裁和压迫。随着女性主义内涵的扩大以及文体学研究内容的日益丰富,女性主义文体学作为社会文化文体学的分支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而作为公众演讲次语体之一的政治演说,亦随着新媒介与新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多见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采用反面视角,注重文本中语言结构所蕴含的性别歧视现象;而基于非文学文本语料进行的研究却又多从功能语法或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历史文体学为视角的很少,以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视角出发来探讨非文学文本的研究几近没有。因此,本文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视角对英语政治演说所做的探讨将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充盈和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本文以希拉里的数篇政治演说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女性主义文体学为理论框架,按照“描写—阐述—评价”步骤,在回顾英语政治演讲文体特征基础上,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来讨论女性文体特征及文本中的性别歧视和权利意识的表现形式,对希拉里政治演讲进行分析,揭示其独特文体特征,揭示其文体特征后所隐含的女性意识的自信流露。最后文章将基于文本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女性地位和角色的不断转换以及对于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对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的局限和瓶颈进行讨论,提出建议和启示。通过分析与研究,本论文结果总结如下:首先,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希拉里政治演讲具备的基本的文体特征有:在语音层面,频繁使用缩约词,使语体更亲民,有利于塑造平易近人的公众形象;大量使用头韵,赋予文本音乐美,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在词汇层面,频繁使用第叁人称代词,以增强文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量使用大词、难词,提高演讲的正式程度;抽象词的频繁使用以塑造充满热忱的政治形象,利于激发听众共鸣。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长句,提高表达的严肃性;除公共演讲常用句型外,频繁使用疑问句,使演讲更加生动且易于吸引听众注意力。第二,作为世界杰出女性代表之一的希拉里在其政治演说中展示了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在文体上的表现有:词汇层面,大量选用男性表达方式及褒义词汇;在句法层面,大量使用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隐喻;比起其他的及物性过程,使用更多的物质过程以体现女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语篇层面,采用积极的女性视角,塑造完整真实的女性形象。第叁,随着对女性主义文体学日趋扩大化的界定,目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方面存在着以下局限和瓶颈: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上,多以文学作品为语料,集中分析文本中性别歧视语;研究思路上,大多将女性预设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采用负面视角;研究方法上,多为定性研究。第四,对日后研究的启示和建议:研究范围上,除文学作品外,应包括信息时代的各种非文学文体、非文字文体;研究内容上,应综合不同学科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应综合多个视角出发,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婷.英语政治演说中言据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9

[2].葛婉君.女性文体学视角下的英语政治演说分析[D].西北大学.2017

[3].赵巧红.回环在英语政治演说辞中的语用功能[J].语文学刊.2016

[4].于俊杰.西方古典修辞学视角下浅谈英语政治演说[D].东北财经大学.2014

[5].鱼利佳.英语政治演说的功能文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4

[6].陈雪.英语政治演说词中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7].李茂莉,汤敬安.基于功能语法的英语政治语篇系统功能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陈伟昉.英语政治演说语篇分析——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

[9].朱小彤.英语政治演讲稿中的衔接手段分析——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

[10].安雪,张凌.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政治演说的汉译研究[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和摘要汇编.2012

标签:;  ;  ;  

英语政治类演说论文-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