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吕银银,邵焱

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吕银银,邵焱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吡柔比星,阿霉素,护理疗效

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文献综述

吕银银,邵焱[1](2016)在《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8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次复发时间、复发率、毒副反应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的治疗较为显着,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6年16期)

赵月,李金凤,郭亚萍[2](2015)在《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叁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用于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叁阴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TNBC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并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TE)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TA)治疗的3周方案化疗,在化疗2~6个周期后接受手术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除2例患者紫杉醇过敏更改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TE方案组与TA方案组有效率(RR)分别为66.6%(28/42)和72.2%(13/18)。结论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当,每种方案的毒副作用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5年19期)

汪宁,张冬霞,张素才,杜牧,李晶丽[3](2015)在《预测庆大霉素、多柔比星和腺嘌呤致大鼠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肾损伤尿液生物标志物对于不同药物诱导的大鼠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SD大鼠分别ip给予硫酸庆大霉素30,100和200 mg·kg-1,每天1次,给药14 d,以给药当天为第1天(d 1),分别于d 4,d 7,d 10和d 15给药前采集动物尿液及全血;2 SD大鼠一次性分别iv给予多柔比星3,6和9 mg·kg-1,于药后d 4,d 7,d 10和d 15采集动物尿液及全血;3 SD大鼠分别ig给予腺嘌呤30和60 mg·kg-1,每天1次,给药10 d,于d 4,d 7和d 11给药前采集大鼠尿液及全血;检测动物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丛生蛋白(Clu)、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清中肌酐(Cre)和尿素氮(BUN)的水平。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硫酸庆大霉素30 mg·kg-1组于d 10,100和200 mg·kg-1组于d 7可见肾间充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蛋白管型。30 mg·kg-1组Kim-1和Cys C于d 4,β2-MG于d 7开始升高(P<0.05),Cre和BUN无明显变化;100 mg·kg-1组Clu,Cys C和β2-MG于d 4开始升高(P<0.05),BUN于d 10开始升高(P<0.05),Cre无明显变化;200 mg·kg-1组Kim-1,Clu,Cys C和β2-MG于d 4开始升高(P<0.05),Cre于d 4、BUN于d 7开始升高(P<0.05)。2多柔比星6和9 mg·kg-1组d 15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滴样变性,蛋白管型,肾小管扩张。6 mg·kg-1组Clu,Cys C,β2-MG于15 d开始升高(P<0.05),Cre和BUN无明显变化;9 mg·kg-1组β2-MG于d 10开始升高(P<0.05),Kim-1,Clu和Cys C于d 15开始升高(P<0.05),BUN于d 15开始升高(P<0.05),Cre无明显变化(P>0.05)。3腺嘌呤30 mg·kg-1组于d 11,60 mg·kg-1组d 4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扩张。30 mg·kg-1组Kim-1于d 4开始升高(P<0.05),Clu和Cys C于d 7,β2-MG于d 11开始降低(P<0.05),Cre和BUN无明显变化;60 mg·kg-1组Kim-1于d 4开始升高(P<0.05),Clu和Cys C于d 7,β2-MG于d 11开始降低(P<0.05),Cre和BUN于d 4开始升高(P<0.05)。各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AUC)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硫酸庆大霉素组Kim-1和Clu的AUC高于BUN;多柔比星组Cys C高于BUN,Clu的AUC高于Cre;腺嘌呤组Clu的AUC高于BUN,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硫酸庆大霉素及多柔比星损伤模型中,β2-MG出现变化较早,且在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下变化较为稳定,具有一定肾损伤早期预测的能力。Clu在3种肾损伤模型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肾损伤标志物应用于药物肾毒性的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陈黎明[4](2013)在《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2周开始分别予以吡柔比星40 mg和阿霉素40 mg定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随访12~7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6,P<0.05),初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1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8,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明显优于阿霉素,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而做好膀胱灌注期间护理是确保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3年05期)

李慧,王晓冬,王春森[5](2013)在《国内吡柔比星与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国内以吡柔比星(THP)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阿霉素(ADM)为主的化疗方案比较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查找THP和ADM比较治疗NH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1989年1月至2012年9月,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RCT,共1 6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总有效率方面,以THP为主的CTOP方案(C:环磷酰胺,T:吡柔比星,O:长春新碱,P:泼尼松)明显高于以ADM为主的CHOP方案(C:环磷酰胺,H:阿霉素,O:长春新碱,P:泼尼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95%CI(1.02,1.12),P=0.006]。②在安全性方面,以THP为主的CTOP方案在心脏、胃肠道、肝功损害等方面的副作用明显少于以ADM为主的CHOP方案,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脏:OR=0.42,95%CI(0.30,0.57),P<0.000 01;胃肠道:OR=0.69,95%CI(0.56,0.85),P=0.000 5;OR=0.69,95%CI(0.48,1.00),P=0.05],但两种化疗方案在骨髓抑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减少:OR=0.83,95%CI(0.61,1.14),P=0.25;白细胞减少:OR=0.85,95%CI(0.68,1.07),P=0.17;血小板减少:OR=0.99,95%CI(0.70,1.39),P=0.95]。结论目前国内研究结果表明,与以ADM为主的CHOP方案相比,以THP为主的CT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副作用更小。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杨灵,付浩,刘小红,黄晚花[6](2008)在《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5例,其中乳腺癌肺转移28例,肝转移8例,骨转移25例。既往未曾采用过蒽环类药物者17例给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方案化疗,既往曾采用过蒽环类药物者28例给予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化疗,21 d为一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给予4周期的化疗。结果4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联合阿霉素组CR 1例,PR 8例,SD 5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52.9%;联合吡柔比星组CR 2例,PR 13例,SD 9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53.6%。主要毒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其中联合阿霉素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1%,联合吡柔比星组为35.7%;S-T段的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联合阿霉素组为29.4%,联合吡柔比星组为10.7%。结论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而且吡柔比星组较阿霉素组的心脏毒性及骨髓抑制更小,因此,吡柔比星对于老年患者及曾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更安全且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08年06期)

沈加君,尹和宅[7](2007)在《吡柔比星与表阿霉素在乳腺癌化疗中不良反应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与表阿霉素在乳腺癌化疗中不良反应的大小及其治疗作用、耐受性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吡柔比星40~60 mg/m2加入糖水中静脉推注,表阿霉素75~90 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同时各加用剂量相等环磷酰胺、氟脲嘧啶。结果在胃肠道副反应、脱发方面,吡柔比星比表阿霉素的反应小,骨髓抑制吡柔比星比表阿霉素略明显或等同,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的治疗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吡柔比星不良反应相对轻,耐受性好,病人易接受。(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07年10期)

曲荣锋,夏大文,李亚荣,赵雷[8](2006)在《阿霉素或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患者心电图影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安全剂量(<400mg/m2)内阿霉素与吡柔比星对于心脏毒性大小。方法:90名以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和59名以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每次采用阿霉素或吡柔比星40mg/m2静点,每疗程3次,每疗程之间间隔3周,分别于用药后1天,1周,2周复查心电图。结果:应用吡柔比星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其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应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的老年患者。结论;吡柔比星心脏毒性低于阿霉素。(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郭超,李志春[9](2005)在《吡柔比星与阿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对比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含吡柔比星(THP)和阿霉素(ADM)的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65例MM患者分别接受VTD和VAD方案治疗,每28d为一疗程,治疗3~4个疗程。结果THP组和ADM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64.86%,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均无差异(P>0.05),THP组心脏毒性发生率3.57%,脱发发生率14.29%,均明显低于ADM组的29.73%和51.35%(P<0.01);THP组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3.57%,也明显低于ADM组的21.62%(P<0.05)。结论THP与ADM相比,疗效略高,且心脏毒性、脱发和肝肾功能损伤等反应明显降低,更适合MM患者,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05年08期)

李鸣,王履宁,王德明[10](2005)在《以吡柔比星和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90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和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间我科采用吡柔比星或阿霉素、丝裂霉素、5-Fu联合治疗的中晚期胃癌90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近期治疗效果及比较两者毒副作用的大小。结果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32.0%,且毒副反应轻;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30.0%,毒副反应重。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手段,毒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05年04期)

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用于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叁阴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TNBC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并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TE)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TA)治疗的3周方案化疗,在化疗2~6个周期后接受手术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除2例患者紫杉醇过敏更改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TE方案组与TA方案组有效率(RR)分别为66.6%(28/42)和72.2%(13/18)。结论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TN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当,每种方案的毒副作用不尽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参考文献

[1].吕银银,邵焱.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

[2].赵月,李金凤,郭亚萍.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叁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5

[3].汪宁,张冬霞,张素才,杜牧,李晶丽.预测庆大霉素、多柔比星和腺嘌呤致大鼠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

[4].陈黎明.吡柔比星与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药业.2013

[5].李慧,王晓冬,王春森.国内吡柔比星与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

[6].杨灵,付浩,刘小红,黄晚花.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

[7].沈加君,尹和宅.吡柔比星与表阿霉素在乳腺癌化疗中不良反应的比较[J].临床医学.2007

[8].曲荣锋,夏大文,李亚荣,赵雷.阿霉素或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对老年患者心电图影响对比研究[J].激光杂志.2006

[9].郭超,李志春.吡柔比星与阿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2005

[10].李鸣,王履宁,王德明.以吡柔比星和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90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

标签:;  ;  ;  ;  

阿霉素多柔比星论文-吕银银,邵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