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土论文-李洪勋,王龙昌,冉春艳,陈光宇,潘文杰

耕作土论文-李洪勋,王龙昌,冉春艳,陈光宇,潘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耕作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地形,耕作土壤,含水量,降雨

耕作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勋,王龙昌,冉春艳,陈光宇,潘文杰[1](2017)在《微地形耕作土水分分布及对降雨响应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山区的耕地可划分为坝地、坡地和台地3种微地形。采用小型气象站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动态监测的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龙井坝微地形烟地10~40 cm土层相对水分含量及其对降雨响应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地形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具有显着影响。烤烟生育期坝地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高,坡地居中,台地最低;坝地、坡地和台地的各层土壤平均相对水分含量分别为55.7%、51.22%和49.96%。通过降雨量与烤烟生育期不同微地形土层相对水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得知,降雨主要影响坝地和台地的4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而坡地为30 cm土层;坡地土层之间差异对降雨最敏感,台地次之,坝地最差。无论降雨过程中还是雨后24 h统计,微地形不同土层相对含水量对降雨强度有着各自不同的响应规律。(本文来源于《叁峡生态环境监测》期刊2017年03期)

柳琳[2](2013)在《庄浪县不同耕作土类养分状况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庄浪县18个乡(镇)的5个主要耕作土类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类主要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低水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梁黑麻土、梁梯黑麻土的主要养分含量较高,梯黄绵土处于中等水平,坡黄绵土和红胶泥土养分含量较低。(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3年12期)

孙威,杨浩,赵其国,张明礼,徐良将[3](2013)在《非耕作土~(210)Pb_(ex)含量对侵蚀速率变化的响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对土壤中210Pbex含量变化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质量平衡模型建立了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对土壤210Pbex含量变化的响应模型;并针对非耕作土壤210Pbex示踪土壤侵蚀速率的模型,通过土壤侵蚀速率变化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证明:(1)"210Pbex法的测定值表征100a或200a以来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的认识是不正确的;(2)非耕作土壤剖面中210Pbex面积活度在土壤侵蚀速率发生变化后,随时间推移呈指数变化,且土壤侵蚀速率与210Pbex含量呈反比例关系;(3)非耕作土壤中210Pbex含量达到稳定态的时间受土壤侵蚀速率变化量和张弛质量深度影响.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210Pbex法的侵蚀速率测定值的表征时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3年15期)

赵可卉,张成梁,荣立明,赵廷宁[4](2013)在《煤矸石与耕作土的混合比例对煤矸石渣土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直剪法对耕作土改良后的煤矸石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将耕作土与煤矸石按照煤矸石/总重量100%、90%、80%、70%、60%、50%、40%、30%、20%、10%、0%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后的混合基质,容重随耕作土含量的增多而减少,由1.85g·cm-3减小1.21g·cm-3,含水量随耕作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由6.78%到19.19%,土壤抗拉能力随耕作土的增加而减弱,由805N减小至232N;无论是何种比例混合的土壤,其抗拉能力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混合土壤的抗拉能力可以分为3个阶段,100%~80%抗拉能力最强、70%~30%抗拉能力中等和20%~10%较弱,建议在对煤矸石山进行复垦时,煤矸石含量保持在70%~30%之间,能够使混合土壤具有较强的抗剪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及滑坡等灾害的发生,使边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的植被恢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4-19)

潘晓艳,生兵,曹文亮[5](2013)在《敦煌市不同耕作土类养分现状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敦煌市8个乡镇的4个主要耕作土类4 002个土壤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3年05期)

马振刚,马淑华,张时恒,贾俊杰,李田[6](2011)在《应用DGGE技术分析自然免耕土与普通耕作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免耕土壤与普通耕作土壤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获取相关优势菌落信息,该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获得免耕土和普通耕作土样品总DNA,利用PCR获得16S rDNA V3片段,并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ation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通过微生物种群丰富度比较两样品中群落的丰富性,同时选取相关DNA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免耕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更加丰富;两类型土壤样品间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着差异,证明耕作制度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BLAST分析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免耕土壤中特异存在的细菌群落与具有生物固氮、降解甲苯和倍硫磷等特性的细菌序列相似性较高或进化关系较近,推测其在免耕土壤肥力、有毒物质降解及有机质转变等过程中起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颜昌林,杨俊衡,王光惠[7](2009)在《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土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产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其中的As、Cd、Cr、Pb、Ni、Zn含量,并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耕作土属尚清洁,总体质量较好;主要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只有48.4%属安全、优良级别;6种重金属污染物以As、Cd分担率较高;针对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张燕,杨浩,张洪,彭补拙[8](2003)在《侵蚀对苏南丘陵区非耕作土土壤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只要具备适宜的条件,土壤侵蚀就会发生,苏南丘陵区也不例外。以137Cs示踪法进行的研究表明,尽管植被覆盖良好,自然状态下的苏南坡地非耕作土上仍有土壤侵蚀发生。虽因地貌、气候等条件使这里的土壤净流失量不大,可是侵蚀还是引起土壤颗粒粗化,且主要丢失的是粉粒;并使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减少,即造成土壤质量退化。此外,当地土壤肥沃,侵蚀及伴随的养分流失产生的异地生态损害亦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3年04期)

南忠仁,李吉均,张建明,程国栋[9](2001)在《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Pb、Ni行为的环境影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污灌耕作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田环境土壤小麦根系体系Pb、Ni行为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表明 :同种元素的影响程度最大 ,共存元素对Pb、Ni行为的影响多表现为协同效应 ;Pb、Ni由土壤向根系迁移的趋势较弱 ;pH值、粘粒及粗粉砂粒含量与根系Pb含量呈负相关 ,P和砂粒含量与根系Pb含量呈正相关 ,其它分析因子值与根系Pb含量不相关 ;粗粉砂粒组成与根系Ni含量呈负相关 ,砂粒组成与根系Ni含量呈正相关 ,其它分析因子值与根系Ni含量不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Pb是影响根系同种元素吸收的主要因子 ,而Ni不是(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1年01期)

苏维词[10](1996)在《清镇县主要耕作土种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及其限制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探讨土地生产潜力的角度入手,根据研究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特征及大量的实侧资料,初步建立起了光、温、水和土壤肥力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了清镇县主要耕作土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并确定了影响其自然生产潜力发挥的首要限制因于是土壤肥力,其次是温度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这为清镇县分阶段地进行土壤改良、迅速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1996年01期)

耕作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庄浪县18个乡(镇)的5个主要耕作土类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类主要耕作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低水平,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梁黑麻土、梁梯黑麻土的主要养分含量较高,梯黄绵土处于中等水平,坡黄绵土和红胶泥土养分含量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耕作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勋,王龙昌,冉春艳,陈光宇,潘文杰.微地形耕作土水分分布及对降雨响应差异分析[J].叁峡生态环境监测.2017

[2].柳琳.庄浪县不同耕作土类养分状况研究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

[3].孙威,杨浩,赵其国,张明礼,徐良将.非耕作土~(210)Pb_(ex)含量对侵蚀速率变化的响应模型[J].科学通报.2013

[4].赵可卉,张成梁,荣立明,赵廷宁.煤矸石与耕作土的混合比例对煤矸石渣土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C].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5].潘晓艳,生兵,曹文亮.敦煌市不同耕作土类养分现状研究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

[6].马振刚,马淑华,张时恒,贾俊杰,李田.应用DGGE技术分析自然免耕土与普通耕作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1

[7].颜昌林,杨俊衡,王光惠.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土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

[8].张燕,杨浩,张洪,彭补拙.侵蚀对苏南丘陵区非耕作土土壤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3

[9].南忠仁,李吉均,张建明,程国栋.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Pb、Ni行为的环境影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污灌耕作土为例[J].中国沙漠.2001

[10].苏维词.清镇县主要耕作土种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及其限制因子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

标签:;  ;  ;  ;  

耕作土论文-李洪勋,王龙昌,冉春艳,陈光宇,潘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