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娇,郎学东,苏建荣,刘万德,刘华妍,田宇[1](2021)在《基于InVEST模型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以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9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目视解译和最大似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定量分析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时间变化与空间转移过程;采用InVEST模型,结合气象、土壤和地形等数据评估了1990—2019年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1)1990—2019年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乔木林地和耕地为主;近30年来,灌木林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草地、乔木林地、耕地和裸地面积均减少。2)1990—2019年,建设用地、灌木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来源于草地、耕地和乔木林地。3)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6.09×108 m3,水源涵养量为7.26×108 m3,产水量的变化与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的水源含养量;平均水源涵养能力68.74 mm,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4)199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变化明显,不同地类平均水源涵养量的大小依次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乔木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灌木林地>裸地>水域。
胡月,卢阳,金可,周火明,万丹,张乾柱,闫建梅[2](2021)在《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加之消落带涉及面广,类型复杂,自我修复缓慢,增加了干热河谷生态治理的难度。为明确干热河谷生态治理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干热河谷的基本情况,系统回顾了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水分分布和植被恢复技术、种类选择以及消落带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干热河谷生态治理存在微观研究不够深入、缺乏长期动态监测、生态恢复效益评估指标单一化等不足,亟需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合理筛选优良的当地植物种类,建立生态环境长期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干热河谷生态治理。
陈国民[3](2020)在《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开发潜力巨大的经济区域。“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各种政策实施下,攀西地区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攀西地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承载区,也是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防控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攀西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扩张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利用的状况日益加剧,引发了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景观生态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为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对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已成为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对攀西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厘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情况,对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决策、协同推进区域生态治理与开发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四川建设长江生态屏障重点地区——会理县为研究区,以“3S”技术为基础,提取研究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会理县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生态源和扩张源,构建阻力表面,识别生态廊道,最后叠合基于MCR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分区,对会理县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识别研究,并提出优化和保护建议,为会理县经济和产业等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缓解攀西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思路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根据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与TM/OLI多光谱影像建立解译标志,实现对会理县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提取,并基于DEM与坡度数据,对2018年土地利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数据表明:会理县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呈现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他地类为辅的格局,林地覆盖面积最大,占比达53.1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山区,园地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草地大面积分布在金沙江沿岸的干热河谷气候区,耕地和建设用地主要随乡镇点、河流和公路分布,各地类分布情况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地形分异特征明显。(2)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2005~2018年间,研究区的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耕地和草地呈持续减少趋势;耕地、园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动态度较大,变化显着,其中以园地动态度最大,增速最快,增长最为明显。研究区各地类之间的转换主要发生在中南部的地势平缓区,转换时段主要为2010~2015年,以耕地和草地转出、园地和林地转入为主。(3)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提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极度和重度敏感区为会理县生境生态源,共780.61km2,主要分布在会理县北部的六华镇、云甸镇、太平镇、下村乡,中部的鹿厂镇,以及金沙江及支流沿岸的新发镇、新安傣族乡、树堡乡和竹箐乡等乡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根据形态学景观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评价,以林地和水域为前景要素,确定19个景观生态源,其中林地景观生态源17个,水域景观生态源2个。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阻力因子,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阻力面,最终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重力模型,识别会理县潜在生态廊道171条,重要生态廊道22条。(4)融合生境生态源和景观生态源为综合生态源,提取建设用地为扩张源,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得到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再叠合生态廊道完成会理县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结果表明:会理县高水平安全格局2351.48km2,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中水平生态安全格局818.60km2,围绕高水平安全格局分布;低水平安全格局和其他区域分别为736.78km2、611.09km2,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和南部。然后根据参考相关文献,将高水平安全格局对应划分为适宜生态用地的核心保护区(1162.84 km2)和一般保护区(1186.64km2),将中水平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生态缓冲区,将低水平安全格局和其他区域分别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的生产生活区和重点开发区,并根据不同分区与研究区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见。
赵金龙,周建洪,徐映雪,姜丽娜[4](2020)在《滇西北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程海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程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危及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树种选择、生态修复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张国先,叶光志,邓永玲,何顺东[5](2019)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文中提出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受气候、地形地貌、历史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生态极其脆弱,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其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一、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贫困状况及原因(一)多因素影响导致区域贫困发生率高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指金沙江流域具有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特征的河谷区域,集中分布在金沙江及支流雅砻江、安宁河、黑水河、西溪河和龙川江河谷地带,河谷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80 mm,平均蒸发量3215.0mm,干旱指数大于2.5,当地人称为"干坝子"。
杨济达[6](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欧朝蓉[7](2017)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热河谷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干扰活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区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开展干热河谷生态安全评价量化研究有利于明确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过程,探究其发展趋势,揭示影响地区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及障碍形成机制,为干热河谷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本地区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本文以元谋干热河谷区(元谋县全境)为案例地,以3S技术、景观生态学、地理空间分析、数理模型、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元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植被覆盖度的特征,继而以景观格局指数、植被覆盖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参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分析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异质性;以DPSIR框架模型构建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物元模型研究各评价指标和综合生态安全等级关联性,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研究DPSIR分类指标的关联性及综合生态安全发展趋势;构建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研究影响因素的障碍度及其变化,辨明主要障碍因素及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形成机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2008年和2016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了元谋干热河谷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元谋土地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多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程度较大,但总体程度较小,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有小幅的变化。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频繁,草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最多,建设用地的转入态势明显,未利用地转出态势明显。区域景观格局复杂程度增加,景观斑块增多,斑块面积缩小,各种景观类型面积差异缩小,景观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加深。以地理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 2008-2016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异质性,进而以地理回归模型探索高程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元谋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与地势走向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植被覆盖度总体均值偏低,中高山区域的高植被覆盖度比例大幅减少,该区域植被生态状况退化。植被覆盖度正向变化区域面积略高于负向变化区域面积,但负向显着性变化区域面积大于正向显着性变化区域。干热河谷对高程引起的降水差异十分敏感,干旱年份降水的显着不足使高程导致的水分和蒸发的差异性对植被覆盖度的作用力更为明显,2012年后高程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作用明显降低,表明人为干扰因素作用力加强。从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两个层面研究了 2008-2016年来元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生态系统静态服务价值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林地,其次为草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对生态系统静态服务价值的障碍作用最大。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略有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在现阶段远低于静态价值,但变化率远高于静态价值,表明现阶段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视程度不够,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价值将显着提高。以景观格局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参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研究元谋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指数(LESP)、景观生态质量指数(LEQ)及景观生态安全度(LESD)值都属于临界安全值范围,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景观生态安全度在整体空间和局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关系。高值—高值区分布在在元谋东部和南部的中高山区中,低值—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坝周低山区和中低山区。2016年低值—低值在金沙江沿岸坝周低山及中低山区分割明显,反映了该区域景观趋于破碎化。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结构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而未利用地开发、耕地面积增长、城市扩张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非结构因素作用增强。以DPSIR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对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模型量化评价指标的障碍度,分析生态安全障碍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经历了向“极不安全转化”→向“较不安全”转化→向“临界安全”转化→向“较为安全”转化四个阶段,生态安全级别持续提升,但仍然没有真正进入“较安全”级别。时间序列法研究表明虽然未来5年综合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缓慢增长,但未来仍将长期处于向“较安全”转化等级。2005年至2015年间元谋综合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类型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8年间,综合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素类型为经济发展水平;2009-2011年,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成为主要障碍类型,经济因素退居其次;2012年-2015年,人口因素逐渐成为主要障碍类型,耕地质量成为其次。元谋干热河谷综合生态安全主要受制于原生性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在经济、社会、土地问题逐步改善的情况下,人口因素成为关键障碍因素。必须通过生态移民和产业转型减少人口对区域综合生态安全的压力,实现生态安全质的转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干热河谷景观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和综合生态安全量化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沈泽昊,张志明,胡金明,韩杰,杨济达,应凌霄[8](2016)在《西南干旱河谷植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文中认为西南干旱河谷是分布于我国亚热带横断山区的隐域性河谷景观,其环境受季风气候、岭-谷地形环境和人类开发活动的共同影响。适应于季节性干旱和垂直气候分异,干旱河谷具有独特的植被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资源。在过去几十年中,干旱河谷的气候变化以增温为一致特征,同时经历着广泛的人类活动干扰,特别是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矿山开发和城镇化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了普遍的植被破坏、生境退化和生物入侵,给乡土植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至今对干旱河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建议及时建立干旱河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退化植被修复、立体农业规划、特色植物资源利用和风景旅游开发等措施,以维持干旱河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以保障西南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能力。
赵培仙[9](2015)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经济林种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为提高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地经济生态效益,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构建3种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F1,小枣单作,F2小枣+葡萄混交,F3,台湾青枣+芒果混交。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都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其中,F2模式在单位面积上获得产值、纯收入和经济产投比、以及土地生产率都高于其它两种模式。各模式对局部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林内温度均较林外下降,F1、F2、F3分别下降2.4℃、3.3℃和3.9℃;林内湿度均较林外增高,F1、F2、F3分别增高3.5%、6.2%和7.0%;5cm的地表温度下降幅度最为明显,F1、F2、F3分别下降10.4℃、19.4℃和16.4℃。从土壤改良效应来看,F2模式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模式。综合效应是:小枣+葡萄模式>台湾青枣+芒果模式>小枣单作模式。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10](2014)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点与恢复面临难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宜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退耕地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造林模式和技术,并分别对适用的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在各种立地条件下适用的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VEST模型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范围。 |
(2)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与检验。 |
(3)气象数据。 |
(4)土壤数据。 |
(5)根系深度数据。 |
2.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
2.3 InVEST模型水源涵养模块 |
2.3.1 产水量评估模型 |
2.3.2 水源涵养量估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 |
3.3 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
3.1.1 水源涵养时空变化 |
3.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 |
4 讨论 |
5 结论 |
(2)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相关研究成果概况 |
2 干热河谷土壤性质及水分研究 |
2.1 土壤类型和理化性质 |
2.2 土壤水分 |
3 干热河谷植物恢复研究 |
3.1 植被恢复目标 |
3.2 植被恢复种类选择 |
3.3 植被恢复技术 |
4 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 |
4.1 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恢复 |
4.2 干热河谷水库消落带修复 |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5.1 存在的不足 |
(1)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微观研究不够深入。 |
(2)缺乏长期连续动态监测。 |
(3)忽略了本地乡土种的生态价值。 |
(4)生态恢复效益评估指标单一化。 |
(5)缺少实际应用经验。 |
5.2 展 望 |
(1)深入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微观研究,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
(2)建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长期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创建数据共享平台。 |
(3)重视乡土品种的生态价值,加强乡土品种的筛选与利用。 |
(4)加强消落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同共生。 |
(3)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现状 |
1.2.2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经济人口 |
2.1.3 重要地理区划与生态环境问题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资料收集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分布与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
3.1.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立 |
3.1.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解译标志 |
3.1.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2 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现状 |
3.2.1 土地利用/覆被分布情况 |
3.2.2 土地利用/覆被地形梯度效应 |
3.3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3.3.1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
3.3.2 土地利用的类型转换 |
3.3.3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 |
3.4 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方法 |
4.1 “源”的提取方法 |
4.1.1 生态源提取 |
4.1.2 扩张源提取 |
4.2 综合阻力面构建方法 |
4.3 生态廊道提取方法 |
4.3.1 潜在生态廊道提取 |
4.3.2 重要生态廊道提取 |
4.4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方法 |
4.4.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4.4.2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 |
5.1 “源”的提取 |
5.1.1 生境生态源提取 |
5.1.2 景观生态源提取 |
5.1.3 综合生态源和扩张源提取 |
5.2 综合阻力面构建 |
5.3 最小累积阻力面构建 |
5.4 生态廊道提取 |
5.5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
第6章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及保护建议 |
6.1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6.1.1 各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
6.1.2 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
6.2 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滇西北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生态修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
2.1 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退化 |
2.2 自然灾害严重 |
2.3 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
2.4 资金投入不足 |
2.5 基础性研究缺乏 |
3 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3.1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
3.1.1 总体布局 |
1)生态防护型。 |
2)生态景观型。 |
3)生态经济型。 |
3.1.2 修复要点 |
3.2 树种 |
3.2.1 树种选择原则 |
3.2.2 树种选择 |
1)生态防护型树种。 |
2)生态景观型树种。 |
3)生态经济型树种。 |
3.3 修复措施 |
3.3.1 整地方式 |
3.3.2 配置模式 |
3.3.3 造林密度 |
3.3.4 栽植 |
3.3.5 抚育管护 |
4 结语 |
(5)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贫困状况及原因 |
(一)多因素影响导致区域贫困发生率高 |
1. 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
2. 区域经济发展慢、贫困发生率高。 |
3. 致贫因素多、脱贫攻坚难度大。 |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脱贫情况 |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还存在贫困情况 |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生态建设与扶贫结合情况 |
(一)区域生态建设项目多,投入资金量大 |
(二)生态项目建设与扶贫融合,效果初步呈现 |
(三)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不紧密,制度还需要完善 |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争取攀西地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
(二)建立生态屏障建设融合脱贫攻坚的立体支撑机制 |
1. 建立森林生态管护脱贫制度,住山巡山护林,实现原地就业脱贫 |
2.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增长机制,保护森林资源,依托生态红利脱贫 |
3. 建立退耕还林补偿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务林兴林脱贫 |
4.建立植树造林扶持机制,提高造林技术能力,绿化山川增收脱贫 |
5.建立生态旅游补偿机制,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依托生态资源脱贫 |
6.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机制,拓宽生态产业方式,稳定绿色收入脱贫 |
(三)加快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政策落地 |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地形要素分析 |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
2.1.3 气候因子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
2.3 讨论 |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1 植物群落调查 |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
3.3 讨论 |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
5.3 讨论 |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综合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
1.3.2 景观格局研究 |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1.3.4 植被覆盖度 |
1.3.5 生态安全评价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和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状况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数据源 |
2.4 研究内容 |
2.4.1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
2.4.2 植被覆盖度时空异质性 |
2.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2.4.4 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
2.4.5 综合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 |
2.5 技术路线 |
2.6 研究方法 |
2.6.1 GIS空间分析 |
2.6.2 遥感技术 |
2.6.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2.6.4 模型研究 |
2.6.5 多元统计分析 |
3. 干热河谷地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研究 |
3.1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 |
3.1.1 DEM数据处理 |
3.1.2 基本地形的提取 |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2.1 波段的选取与合成 |
3.2.2 几何精校正 |
3.2.3 遥感影像裁剪 |
3.3 土地利用遥感解析 |
3.3.1 遥感影像的判读特征 |
3.3.2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
3.3.3 遥感影像解译 |
3.3.4 解译成果野外验证 |
3.4 土地利用变化 |
3.4.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3.4.2 土地利用转移 |
3.4.3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变化 |
3.4.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5 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 |
3.5.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3.5.2 景观格局分析 |
3.6 小结 |
4. 干热河谷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 |
4.1 遥感预处理 |
4.2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
4.3 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 |
4.4 植被覆盖度变化时间特征 |
4.4.1 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 |
4.4.2 植被覆盖度的转移矩阵 |
4.4.3 植被覆盖度地带性变化特征 |
4.4.4 植被覆盖度的年际波动 |
4.4.5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 |
4.5 基于GWR的高程因素分析 |
4.5.1 GWR的高程模型构建 |
4.5.2 高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空间异质性 |
4.5.3 高程因素回归系数的时间演变 |
4.6 小结 |
5. 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1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 |
5.1.1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评价方法 |
5.1.2 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 |
5.1.3 单位面积食物生产功能价值 |
5.1.4 生态系统服务静态价值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 |
5.2.1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评价方法 |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调节系数 |
5.2.3 生态系统服务动态价值分析 |
5.3 小结 |
6. 干热河谷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 |
6.1 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 |
6.1.1 景观生态安全度模型的构建 |
6.1.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
6.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 |
6.2.1 景观生态安全度空间采样 |
6.2.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综合分析 |
6.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性 |
6.3.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4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度 |
6.4.1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模型 |
6.4.2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度分析 |
6.5 小结 |
7. 干热河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研究 |
7.1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的框架模型 |
7.1.2 综合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 基于熵权物元评价模型的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
7.2.1 数据的标准化 |
7.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3 物元评价模型 |
7.2.4 物元模型域与节域确定 |
7.2.5 综合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7.3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区域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
7.3.1 综合指数模型 |
7.3.2 区域综合生态安全评价 |
7.4 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
7.4.1 综合生态安全障碍度模型 |
7.4.2 综合生态安全单指标障碍度 |
7.4.3 综合生态安全分类指标障碍度 |
7.5 小结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西南干旱河谷植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热河谷的资源环境特点 |
1.1 光热资源丰富 |
1.2 季节性干旱 |
1.3 显着的环境海拔分异 |
1.4 土地资源缺乏 |
1.5 经济发展滞后 |
2 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源特点 |
3 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 气候略有暖旱化趋势 |
3.2 人为干扰与土地覆盖变化 |
3.2.1 道路建设 |
3.2.2 水利工程与土地淹没 |
3.2.3 矿山开发 |
3.2.4 城镇发展与土地覆盖变化 |
4 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
4.1 建设干旱河谷自然保护区,保护原生生态系统 |
4.2 退化植被修复与生态重建 |
4.3 开发因地制宜的立体农业模式 |
4.4 开发利用与推广特色资源植物 |
4.5 保护与开发干旱河谷风景旅游资源 |
5 政策支撑 |
5.1 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红线政策 |
5.2 生态补偿政策 |
5.3 生态移民政策 |
(9)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经济林种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内容及方法 |
2.1试验区概况 |
1.2营造模式与测定指标 |
2.结果与分析 |
2.1经济效益评价 |
2.2生态效益评价 |
3.结论与讨论 |
(10)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特点 |
1.1 气候特点 |
1.2 自然植被特点[3] |
2 干热河谷社会状况[4] |
2.1 干热河谷人口分布特点 |
2.2 干热河谷医教及其交通、信息状况 |
3 干热河谷生态恢复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
3.1 干旱少雨, 水热矛盾突出 |
3.2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7] |
3.3 植被单一, 森林退化[8] |
4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模式 |
4.1 经济林模式 |
4.1.1 葡萄经济林 |
4.1.2台湾大青枣 (青枣类) |
4.1.3 小枣经济林 |
4.1.4 板栗经济林 |
4.1.5 龙眼经济林 |
4.1.6 芒果经济林 |
4.2 生态林模式 |
4.3 用材林模式 |
4.4 林草混交立体模式 |
4.4.1板栗-黑麦草种植模式 |
4.4.2 黄檀、辣木-黑麦草种植模式 |
4.4.3 龙眼-香叶天竺葵种植模式 |
5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
5.1 生态林耐旱树种选择 |
5.1.1 耐旱、耐瘠强的乔、灌、草树种 |
5.1.2 耐旱、耐瘠中等的乔、灌、草种 |
5.1.3 耐旱性一般的树种 |
5.2 造林技术[12] |
5.2.1 造林方式 |
5.2.2 整地类型 |
5.2.3 整地时间 |
5.2.4 培育营养袋壮苗[14] |
5.2.5 栽植时间 |
5.2.6 精细栽种, 加强抚管 |
四、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VEST模型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J]. 刘娇,郎学东,苏建荣,刘万德,刘华妍,田宇. 生态学报, 2021(20)
- [2]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探讨[J]. 胡月,卢阳,金可,周火明,万丹,张乾柱,闫建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3]攀西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研究 ——以会理县为例[D]. 陈国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滇西北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J]. 赵金龙,周建洪,徐映雪,姜丽娜.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01)
- [5]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J]. 张国先,叶光志,邓永玲,何顺东. 祖国, 2019(21)
-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7]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欧朝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8]西南干旱河谷植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沈泽昊,张志明,胡金明,韩杰,杨济达,应凌霄. 生物多样性, 2016(04)
- [9]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经济林种植模式研究[A]. 赵培仙. 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5
- [10]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J].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陕西林业科技, 2014(05)